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国山地垂直带信息图谱的探讨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通过构建山地垂直带谱数据结构,实现了垂直带谱数字化,增强了垂直带谱的可视化;提出了垂直带谱的三级体系:以基带区分一级带谱,以特征垂直带区分二级带谱,以垂直带组合结构、优势垂直带及垂直高度及宽度区分三级带谱;概括出山地垂直带谱的7种变化模式:同构模式、结构递减模式、突变模式、纬向递减模式、经向减升模式、阶梯递增模式和高原叠加模式;归纳出垂直带谱的5种生态类型:与自然地带相联系的顶极带谱、与主要山地相联系的基本带谱、与特殊地生态现象相联系的过渡/特殊带谱、与人类干扰相联系的扰动带谱,以及与强烈人类活动相联系的次生带谱。深入比较和分析垂直带信息图谱,可以揭示更多的地学信息。  相似文献   

2.
秦岭中部山地落叶阔叶林超级垂直带的发现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地垂直带谱是气候和植被水平地带变化和更替的缩影,垂直带的带幅、带间过渡方式、带内结构和垂直带组合方式都表现出高度的异质性和复杂性。本文发现在中国南北过渡带中部太白山发育了世界上最宽的山地垂直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垂直带。该垂直带从基带到典型垂直带再到先锋性垂直带皆为山地落叶阔叶林,3种本来可以独立存在的垂直带,连续分布形成了包含3个栎林亚带、2个桦林亚带的“三层五亚带”超级垂直带,远远超过正常情况下山地垂直带1000 m的阈值,且其上限达到了海拔2800 m。它的形成与秦岭所处的过渡性地理位置、秦岭中部垂直带谱的完整性、丰富的落叶木本植物种群及其形成的强大群落竞争优势等因素紧密相关。超级垂直带的发现有多方面的意义:它是中国南北过渡带又一重要的标志性自然地理特征;它表明山地垂直带在特殊的山地环境中可以具有非常复杂的内部结构和宽大带幅,这扩展了我们对山地垂直带谱结构及机理认识的广度,对于创建山地垂直带谱结构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超级垂直带的发现,也说明中国南北过渡带还有很多科学内容有待我们去探索和发现,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学界对超级垂直带形成的气候和生物多样性因素、地理过渡带的结构和生态效应等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数字山地垂直带谱及其体系的探索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本文总结了传统山地垂直带研究的脉络及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山地垂直带谱数据结构,实现了垂直带谱数字化与可视化;提出了垂直带谱的三级体系:以基带区分一级带谱,以特征垂直带区分二级带谱,以垂直带组合结构、优势垂直带及垂直高度及宽度区分三级带谱;归纳出垂直带谱5种生态类型:1.与区域气候相联系的顶极带谱;2.与主要山地相联系的基本带谱;3.与特殊地生态现象相联系的过渡/特殊带谱;4.与人类干扰相联系的扰动带谱;5.与强烈人类活动相联系的次生带谱。  相似文献   

4.
南迦巴瓦峰与托木尔峰山地垂直自然带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慧  彭补拙 《山地学报》2002,20(4):432-437
南迦巴瓦峰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东端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的内侧,托木尔峰地处天山山脉的西端,二者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高大的山体为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的形成和发展提从了十分有利的自然环境,发育了相当完整的山地垂直系列。比较二者的垂直带谱,可以发现无论在垂直带谱的形成条件,基带,性质和结构类型,还是景观特征,垂直分异影响因素及南北坡差异程度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南峰垂直带谱为以森林-草原-荒漠土壤系列为特征的季风性湿润,法湿润带谱系统,垂直分异的主导因素为温度;托峰垂直带谱为以荒漠--草原-荒漠土壤系列为特征的大陆性干旱带谱系统,垂直分异的主导因素为湿度。不同的垂直自然带特征决定了不同的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秦巴山地垂直带谱结构的空间分异对于揭示秦巴山地地域结构复杂性和过渡性、探索中国复杂的生态地理格局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文献中搜集了秦巴山地33个山地垂直带谱,建立了秦巴山地数字垂直带谱体系,从纬向、经向和坡向3个维度分析了山地垂直带谱的结构、特征、数量、高度以及分布模式。结果表明:① 纬向上从南向北基带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逐渐转变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垂直带结构由复杂逐渐变得简单;优势带由山地针阔混交林和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转变为山地落叶阔叶林带;② 经向上山地垂直带结构呈现复杂—简单—复杂的特征;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和山地落叶阔叶林带的海拔呈现了二次曲线分布模式;山地针阔混交林带的海拔则呈现显著的线性降低趋势;③ 坡向方面,秦岭北坡和南坡基带均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但南坡含有常绿成分;大巴山北坡为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大巴山南坡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秦岭和大巴山北坡优势带类似,均为山地针阔混交林带或山地落叶阔叶林带,但大巴山南坡具有独特的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优势带,这表明了大巴山比秦岭更适合作为暖温带和北亚热带的分界线,但是未来还需使用土壤和气候指标进行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横断山区垂直带谱的分布模式与坡向效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收集到的横断山区山地垂直带谱数据,对山地垂直带的坡向效应和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1)主要的垂直带和垂直带界线如林线、暗针叶林带、雪线等的纬度和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明显并且分布模式都相似,纬向上呈开口向下的二次曲线分布模式,经向上呈开口向上的二次曲线分布模式,两者共同形成"双曲抛物面"分布模式,充分反映了横断山区的环境与生态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山地垂直带谱的二次曲线假说; 2)横断山区山地垂直带谱表现出明显的基于水分驱动的坡向效应,主要表现为同一山体的东、西坡往往具有不同的基带和带谱结构,相同类型的带谱出现的海拔和分布范围不同,迎风坡表现出较为湿润的类型和带谱结构,而背风坡则表现出更为干旱的类型和组成结构;横断山区的坡向效应主要是由于山体对当地盛行季风的影响,造成迎风坡和背风坡水热条件相差很大,从而发育不同的山地垂直带谱类型.从横断山区山地垂直带谱的空间分布规律来看, 28°~29°N、98°~101°E范围内,即大致在澜沧江以东-雅砻江以西,山地垂直带谱普遍表现出干热的特点,为横断山区干热气候的核心地带.但如何定量分析山地的坡向效应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此外、数据质量和数据误差也对分析的结果,尤其是空间分布模式的数学模拟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以后的研究中尚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地图与遥感     
Q948 .43,P208 2003021788中国山地垂直带信息图谱的探讨=The geo-info-sPectrumofmontane altitudinal belts in Chlna/张百平,周成虎…//地理学报一2002,58(2)一163一171 通过构建山地垂直带谱数据结构,实现了垂直带谱数字化,增强了垂直带谱的可视化;提出了垂直带谱的三级体系:以基带区分一级带谱,以特征垂直带区分二级带谱,以垂直带组合结构、优势垂直带及垂直高度及宽度区分三级带谱;概括出山地垂直带谱的7种变化模式.归纳出垂直带谱的5种生态类型.深人比较和分析垂直带信息图谱,可以揭示更多的地学信息.图4表3参21 Be地图学的一般问…  相似文献   

8.
中国山地垂直带的数字集成与基本规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首次归纳出我国63类垂直带(包括31类基带);在ArcGIS 8.3平台上,以山地垂直带谱“数字引擎”为内核,成功研制了“中国山地垂直带谱信息系统(1.0)”,将我国约239个山地垂直带谱进行了数字集成,使我们对我国垂直带谱数据的掌握从残缺上升为相对完备。该研究工作不仅为我国山地垂直带谱规律的数字分析提供了强大的手段,也为世界山地垂直带谱的数字集成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和技术方法。还利用该系统,对重要垂直带界线如雪线、林线、高山草甸进行了空间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除高山草甸经向变化缺乏明显规律外,其他垂直带界线的经、纬向变化的二次曲线(抛物线)模式比其他模式具有更高的相关系数。因而,抛物线模式应是我国山地垂直带宏观尺度上的基本空间模式。今后垂直带谱研究应在界线精度、带谱结构的地理学/生态学解释等方面继续深入。  相似文献   

9.
欧亚大陆山地垂直带谱数字集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亚大陆是山地垂直带谱多样性和复杂性最集中的区域,在世界山地垂直带谱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针对当前山地研究数据集成相关的研究计划和山地垂直带谱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进行欧亚大陆山地垂直带谱数字集成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探讨了欧亚大陆山地垂直带谱数字集成的框架体系,包括数字集成的方法、数据库框架结构与内容、技术流程等;详细阐述了数据收集与预处理、分类系统的建立、数据提取、元数据建设、数据存储方式等技术流程;建立了欧亚大陆山地垂直带谱数据库,包括5个专题空间数据库和元数据库;指出了该数据库对山地垂直带谱及相关研究的意义;总结了数据库建设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展望了进一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川西北高原山地灾害垂直地带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形成山地灾害的多种自然因素具有垂直地带性,尤其作为主要动力因素的水,超过一定高度后由液态成为固态,从而也造成了山地灾害的垂直地带性,从高到低可分为冰雪型、冻融型和流水(含地下水)型等三个山地灾害垂直带,高低两带之间主体界线在川西北高原地区为4900m和3500m。各带均有其特有的山地灾害,其中冰雪型山地灾害主要有冰崩、雪崩、冰面湖崩决等;冻融型山地灾害有冻融土流、冻融滑塌、冻融坍塌、融冻泥流、寒冻岩屑流和冰湖溃决等;流水型山地灾害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山洪、泥石流坝和滑坡坝溃决等。认清这些灾害分布的垂直地带性,对于在相应地带进行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时,避免、减轻或妥善处治其危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准噶尔盆地的气候变化与荒漠环境研究   总被引:44,自引:23,他引:21  
通过对北疆及准噶尔盆地的气候变化与荒漠环境效应研究认为,该区一是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其次是受地形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在气候变化和环境效应研究中,该地区有着不可替代的区域特征和学科意义。尤其是该区域受西风环流控制和受太平洋季风的影响较少,因此具有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双重性。因此,该研究区荒漠环境的正逆发展过程不仅受降水和温度的重大影响,而且季节性积雪和高山雪冰融水为荒漠植物的萌发与生长提供了有效的水资源。但是,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人类的过度开发和扰动对其的影响也非常严重。所以,加强气候变化与环境效应的相互影响研究,保护干旱生态的平衡发展,再造秀美山川,是该地区今后研究的重要任务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川西北高原地貌垂直地带性明显:现在流水地貌带海拔高度<3800m;冰缘地貌带为38004200m;冰川地貌带>4200m;相应的主导地貌过程分别是流水侵蚀、冻融侵蚀和冰川侵蚀。川西北高原是大面积构造隆升背景下冻融侵蚀形成的夷平地貌,花岗岩和石灰岩等结晶岩抗寒冻风化能力强,三叠系砂板岩,抗寒冻风化能力差,前者可以形成冰川发育的高山,后者为融冻地貌等发育的丘状起伏的高原面。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主要位于流水地貌带与冰缘地貌带的交界地带,滑坡、崩塌、融冻土流是工程沿线的主要斜坡灾害,规模多为中小型。工程沿线地区泥石流沟数量多、规模小,但流水地貌带内的部分沟谷可能有大型泥石流发生。融冻土流是该区河流泥沙的主要来源,侵蚀产沙对水库淤积的影响应引起重视。冰缘地貌和流水地貌的交错带部位,地貌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相当敏感。  相似文献   

13.
博州不同级别降水及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根据1961—2005年新疆博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简称,下同)4站逐日降水资料,用阈值检测方法计算出博州地区极端降雨(雪)的阈值,并用气候趋势系数、Kendall-τ秩次相关以及滑动t检验等分析了博州地区不同量级降水日数以及极端降水日数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博州地区极端降水阈值与年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山区大,盆地小,地区间差异极大。3—10月一日降水量≤0.2 mm的微量降雨日数大范围减少;年降水量增加的方式在不同子区域是不同的:①对于年平均降水量仅有100 mm左右的艾比湖一带而言,主要体现在中雨、小雪次数的增加上,其他量级的雨雪日数及强度增加趋势不显著,这种增量对干旱区而言很小,无法改变干旱区的本质。②博河上游地区夏半年主要体现在小雨、大雨次数的增加以及中雨强度的增加上,冬半年主要体现在小雪、大雪或极端降雪日数的增加以及大雪、暴雪强度的增加上。虽然博河上游地区大雨次数显著增加,但强度显著降低。这种增加方式导致博河上游地区冬季牧区易出现雪灾,夏季易出现洪灾。③博河中游地区主要体现在小雪、中雪、大雪(或极端降雪)、中雨频次以及小雨强度的增加上,而且一日降水量≤0.2 mm的微量降雨日数的减少趋势大于其他量级降雨总次数的增加趋势。降水日的这种变化方式在该区域气候显著偏暖的气候背景中,极易造成春夏阶段性极端干旱事件频发。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暖对新疆降水和径流影响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1,他引:13  
柳葳  许有鹏  黄云 《干旱区地理》2005,28(5):597-602
全球气候变暖对新疆气候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升温的背景下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本区的降水量、冰川储量、地表径流、地下水资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全区降水总量增加,冰川物质平衡以负平衡为主,局部地区地表径流量明显增加。对比分析不同地区降水量的变化情况,发现新疆不同地区的降水量变化情况存在明显差异,且尚难判断全区降水量是否有稳定增加的趋势。通过对已有资料的分析计算,对比冰川加速消融和降水量增加对本区地表径流增大的贡献,表明引起局部地区地表径流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冰川加速消融。气候变暖打乱了本地的水平衡,使本地洪水和干旱灾害有加剧趋势。  相似文献   

15.
Kelan River is a branch of the Ertix River, originating in the Altay Mountains in Xinjiang, northwestern China. The upper streams of the Kelan River are located on the southern slope of the Altay Mountains; they arise from small glacial lakes at an elevation of more than 2,500 m. The total water-collection area of the studied basin, from 988 to 3,480 m, is about 1,655 km2. Almost 95 percent of the basin area is covered with snow in winter. The westerly air masses deplete nearly all the moisture that comes in the form of snow during the winter months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reaches of the basin. That annual flow from the basin is about 382 mm, about 45 percent of which is contributed by snowmelt. The mean annual precipitation in the basin is about 620 mm, which is primarily concentrated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basin. The Kelan River system could be vulnerable to climate change because of substantial contribution from snowmelt runoff. The hydrological system could be altered significantly because of a warming of the climate.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hydrological cycle and events would pose an additional threat to the Altay region. The Kelan River, a typical snow-dominated watershed, has more area at higher elevations and accumulates snow during the winter. The peak flow occurs as a result of snow-melting during the late spring or early summer. Stream flow varies strongly throughout the year because of seasonal cycles of precipitation, snowpack, temperature, and groundwater. Changes in the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affect the timing and volume of stream-flow. The stream-flow consists of contributions from meltwater of snow and ice and from runoff of rainfall. Therefore, it has low flow in winter, high flow during the spring and early summer as the snowpack melts, and less flows during the late summer. Because of the warming of the current climate change, hydrology processes of the Kelan River have undergone marked changes, as evidenced by the shift of the maximum flood peak discharge from May to June  相似文献   

16.
基于植被分区的秦岭年降水分区验证及其年际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明策  蔡新玲  高茂盛 《地理研究》2020,39(12):2833-2841
通过旋转经验正交分解方法对秦岭年降水量进行分区,比较秦岭降水量客观分区与植被南北分界线的一致性,运用滑动t检验、累积距平和小波方法分析了各分区的气候变化特征。主要结论为:秦岭区域可以按年降水量分为4个区域,其中秦岭中段南北分区与植被分区界线相近,走向相同;秦岭各分区多年降水量一致表现为减少趋势,近57年来,各区大约减少了一成左右的降水量;秦岭区域年降水量在近57年里发生了多次转折,最明显的转折期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2001年前后秦岭区域降水出现了波动增加的趋势,但增加的趋势强度还比较弱,难以达到20世纪80年代的丰水顶峰时期;秦岭各分区最显著震荡周期2~4年。建议在开展气候区划和气候变化研究时,应该考虑年降水量分区与植被自然分区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科学监测祁连山积雪面积及变化特征对该区域气候研究、雪水资源开发利用、环境灾害预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1—2017年MOD10A2积雪产品和气象数据,分析祁连山积雪面积动态变化特征及与气温降水关系。结果显示:(1)2001—2017年祁连山积雪面积年际波动趋势较大,呈减小趋势,多年平均积雪面积约为5x104 km2,占祁连山总面积的25.9%;年内变化成 “M”型,即在一个积雪年中有两个波峰和波谷,波峰出现在11月和1月,波谷出现在7月;季节变化波动趋势较大,夏冬季积雪面积减小趋势大于春季,秋季呈现略微增加趋势。(2)祁连山区积雪面积主要分布在3 000~4 000 m及4 000~5 000 m,积雪覆盖率随着海拔上升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祁连山区不同坡向积雪覆盖面积差异较大,积雪覆盖率差异较小;积雪频率高值区呈典型的条带状分布,与祁连山地形相一致,呈西北-东南分布,积雪频率高值区的分布西部大于东部。(3)初步分析认为祁连山积雪面积变化对气温要素更敏感。  相似文献   

18.
黑河流量对祁连山气候年代际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38,自引:10,他引:28  
李栋梁  刘洪兰 《中国沙漠》2004,24(4):385-391
利用祁连山区8个气象站自建站至2003年观测的月降水、气温资料, 在分析各站气候要素互相关的基础上, 建立了代表祁连山整体气候变化的1944-2003年历年各月、季降水距平百分率和气温距平序列, 以及黑河上游莺落峡水文站观测的径流量, 分析了黑河流量与祁连山区降水、气温的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 祁连山气候演变存在非常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自1970年代以来, 除夏季降水量呈上升趋势外, 秋、冬、春三季均表现出明显的变干, 尤其是秋、冬两季。本世纪初降水量又有增加趋势。比较过去60a气温变化, 1940年代最暖, 1960年代最冷。自1980年代以来, 祁连山区气候明显变暖, 各季气温显著升高, 尤以冬季升温最快, 目前已超过1940年代的暖期。1980年代的流量是过去60a中最大的10a, 1990年代有所减小。1990年代后期流量明显增加, 目前除春季外, 夏、秋、冬季已转入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Mountain snowpacks are important water supplies that are susceptible to climate change, yet snow measurements are sparse relative to snowpack heterogeneity. We used remote sensing to derive a spatiotemporal index of snow climatology that reveals patterns in snow accumulation, persistence, and ablation. Then we examined how this index relates to climate, terrain, and vegetation. Analyses were based on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eight-day snow cover from 2000 to 2010 for a mountain watershed in the Colorado Front Range, USA. The Snow Cover Index (SCI) was calculated as the fraction of years that were snow covered for each pixel. The proportion of SCI variability explained by independent variables was evaluated using regression analysis. Independent variables included elevation, northing, easting, slope, aspect, northness, solar radiation, precipitation, temperature, and vegetation cover. Elevation was the dominant control on SCI patterns, due to its influence on both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Grouping SCI values by elevation, we identified three distinct snow zones in the basin: persistent, transitional, and intermittent. The transitional snow zone represents an area that is sensitive to losing winter snowpack. The SCI can be applied to other basins or regions to identify dominant controls on snow cover patterns and areas sensitive to snow lo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