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1 毫秒
1.
环城游憩带(ReBAM)是城市旅游产品空间拓展的表现形式,是城市周边地区旅游开发的主要方向。在信息化与全球化过程中,环城游憩带原有的市场结构将发生变化,在旅游“时间剩余”前提下游客旅游行为存在多种可能性。“时空缩减”过程给环城游憩带的开发带来机遇,但同时具有高风险性。以距离的多维尺度特征为切入点,分析游客的出游距离及目的地选择变化规律,对大城市旅游市场规模变化的可能性进行探讨,指出对客源市场的准确预测及在更大尺度范围对旅游地的竞争力分析是环城游憩带开发建设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2.
大城市环城游憩带(ReBAM)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185,自引:8,他引:185  
吴必虎 《地理科学》2001,21(4):354-359
定义了环城憩带(Recreational Belt Around Metropolis,ReBAM)的概念,并以中国最大城市上海为案例,对影响ReBAM的形成的基本要素,土地利用特征和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旅游成本与土地租铁相互作用是决定ReBAM区位的主要力量,而游憩需求,投资偏好和政策导向是影响ReBAM的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ReBAM的土地利用特征根据游客进入成本的不同可以区分为高,中,低3种不同等级;ReBAM的空间特征可由可达性,等游线和活动密度等指标来描述。  相似文献   

3.
福州市区居民环城游憩偏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福州环城游憩带发展日趋成熟,福州市区居民的环城游憩需求也日益旺盛,其游憩偏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福州环城游憩带游憩功能的发挥.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游憩形式、游憩吸引物及游憩区位3个方面分析了福州市区居民的环城游憩偏好特征及影响因素,并结合市区居民的环城游现状,为福州环城游憩带的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福州市区居民环城游憩偏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福州环城游憩带发展日趋成熟,福州市区居民的环城游憩需求也日益旺盛,其游憩偏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福州环城游憩带游憩功能的发挥.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游憩形式、游憩吸引物及游憩区位3个方面分析了福州市区居民的环城游憩偏好特征及影响因素,并结合市区居民的环城游现状,为福州环城游憩带的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边境城市的游憩资源发展研究是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延吉市环城游憩地进行空间距离、时间距离分析和空间方位、地形效应分析,得出延吉市各类型游憩地在方位分布上具有南部密集、西部分散的不均匀分布特点,距离市区3~6 km的范围的"带状"区域为延吉市环城游憩地发育最为成熟的区域,40 min单程车程为延吉市的最佳环城游憩半径;延吉市环城游憩地受地形阻隔作用明显,短途短时的环城游憩圈层结构沿中高等级公路走向延伸,环城游憩地这一空间结构形态反映出延吉市环城游憩地建设自发阶段的市场特点,环城游憩地空间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大城市环城游憩带成熟度评价体系与北京市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当前城市环城游憩带研究,提出了大城市环城游憩带成熟度的概念,用于描述环城游憩带的发展阶段与状态。建立了内部结构、区域整合、配套设施、网络空间信息4个准则层和13个指标因子的成熟度评价体系,实现环城游憩带成熟度定量评价,并将环城游憩带成熟度划分为萌芽期、发展期、近成熟期、成熟期四个阶段。以北京市为研究区域,以距市中心10km为单元,将北京环城游憩带划分13个圈层,对每个圈层进行成熟度评价。结果显示北京环城游憩带发展状态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在成熟度随距离衰减的整体趋势中存在明显波动。40~100km圈层是北京环城游憩带发展相对活跃的区域,也将成为北京城市游憩空间发展的重点区,并趋向成熟。  相似文献   

7.
北京环城游憩地类型结构与自然要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北京市城市游憩地发展特点,在已有分类体系基础上,构建了由人文观光、自然观光、人工娱乐、运动休闲和民俗体验5个游憩地一级类型、18个二级类型、部分三级类型的分类体系,1 172个游憩地样本统计显示,人文观光类型数量最多。通过分析游憩地与地形地貌、河流等自然要素的空间关系,发现自然风景区受高程约束较小,历史文化遗迹、主题公园、度假村等则明显受高程约束;随着海拔高度变化,游憩地主导类型也发生变化;100 m、500 m9、00 m高程是北京市环城游憩地数量分布的明显分界线。游憩地与河流分布关系密切,其中历史文化遗迹、主题公园、自然风景区和度假村近水特征更加明显。游憩地类型和数量特征的发展变化及其与典型自然要素关系的定量研究为游憩地理论发展及城市规划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
苏州城市游憩场点系统空间结构分形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城市游憩场点系统是和谐城市规划建设的核心对象,也是一种结构复杂的自然-人文复合系统.本文选取随机聚集维数、空间关联维数、网格维数三项指标.以苏州市区为例,对新时期我国城市游憩场点系统的空间结构分形及优化进行了系统论证与解析.研究发现:①城市游憩场点系统的空间结构是具有分形特性的;②各分维指标能够准确地刻画城市游憩场点系统的空间结构及其分异,也为环城游憩带理论及城乡二元游憩结构分异现象等提供了分形解释依据;③苏州游憩场点系统的空间结构呈现出一种核心松散-外围紧致、白组织能力离心化现象比较严重的结构递变趋势,这种结构模式与游憩需求的空间分布结构基本吻合,它准确反映了成熟型游憩场点系统的空间发展态势,也说明加强对游憩场点系统的自组织能力的引导和提升,是和谐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④与以往研究结论相对比,发现游憩场点系统与旅游景区(点)系统在空间结构上存在合理的分形差异.  相似文献   

9.
王淑佳  孔伟  任亮 《地理科学》2022,42(3):497-505
使用统计数据和游客生成数据,从公共性和商业性视角评估中国城市儿童游憩供需空间分异,并使用逐步回归与地理加权回归识别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 中国城市儿童游憩需求和供给呈现胡焕庸线以东高、以西低,需求以首府城市为中心极,供给则以直辖市和旅游城市为中心极;② 中部内陆腹地供给匮乏、西部与东部沿海供给充足,胡焕庸线以东省会城市最匮乏;③ 中心城市高需求引致儿童游憩供给的集聚、虹吸效应,加剧游憩机会的不平等;④ 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级景区数量、第三产业占比、旅游人次和城镇化率是形成儿童游憩供给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郊区游憩空间分布规律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王润  刘家明  陈田  田大江 《地理学报》2010,65(6):745-754
郊区是城市发展的腹地,郊区游憩空间不仅能够满足都市居民出游的需求,而且对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北京作为案例地,对郊区的游憩空间布局规律进行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网络、文献、调研收集数据,将游憩空间按照功能划分为3类:公共游憩空间、商业游憩空间与附属游憩空间;将不同功能、不同经营主体与不同土地利用的游憩空间组织起来,从而建立北京郊区游憩空间采样数据库,采用GIS空间分析的技术手段得出结论。研究发现,北京郊区各类游憩空间布局具有空间分异规律。公共游憩空间中风景名胜区分布在远郊的山区;城市公园与城市形态相关;郊野公园属于政策导向型的游憩空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源本底条件造成的游憩空间不均匀分布。商业游憩空间呈现产品的空间分异,并与交通、水系条件密切相关;乡村游憩设施依托于大型景区,并与农业传统相关。北京郊区的游憩空间已经初步具备网络结构并向纵深发展,出现了产业集中区。最后指出北京游憩空间布局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和改进的方向。该研究旨在构建都市游憩空间的有机结构,为城市规划与游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Winter recreation is a rapidly growing activity, and advances in technology make it possible for increasing numbers of people to access remote backcountry terrain. Increased winter recreation may lead to more frequent conflict between recreationists, as well as greater potential disturbance to wildlife.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favored by winter recreationists, and thus predict areas of potential conflict or disturbance, we modeled terrain selection of motorized and non-motorized recreationists, including snowmobile, backcountry ski, and snowmobile-assisted hybrid ski. We used sports recorder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devices carried by recreationists at two study areas in Colorado, USA, (Vail Pass and the San Juan Mountains), to record detailed tracks of each recreation type. For each recreation activity, we modeled selection of remotely-sensed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topography, vegetation, climate, and road access. We then created spatial maps depicting areas that recreation activities were predicted to select and combined these maps to show areas of potential ecological disturbance or interpersonal conflict between motorized and non-motorized activities. Model results indicate that motorized and non-motorized activities select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while still exhibiting some similarities, such as selection for ease of access, reflected in proximity to highways and densities of open forest roads. Areas predicted to have only motorized recreation were more likely to occur further from highways, with greater forest road densities, lower canopy cover, and smoother, less steep terrain, while areas with only non-motorized recreation were closer to highways, with lower forest road densities, more canopy cover and steeper terrain. Our work provides spatially detailed insights into terrain characteristics favored by recreationists, allowing managers to maintain winter recreation opportunities while reducing interpersonal conflict or ecological impacts to sensitive wildlife.  相似文献   

12.

Outdoor recreation policy and management have largely been occupied by questions related to use patterns: who participates in which activities, where and when? However, it is commonly held that ideas and practices mutually influence each other. In outdoor recreation, it could be expected that the observable use patterns are influenced by the meaning recreationists ascribe to their activities. In this study 14 narratives of outdoor recreation practices are analyzed, in order to broaden the traditional understanding of the meaning of outdoor recreation.  相似文献   

13.
以上海为案例,通过携程网采集数字足迹,运用集中指数、峰值指数和社会网络分析法,从时空二元视角比较居民与游客两类典型城市游憩者的行为特征。研究表明:1)居民在夏季和秋季有明显的户外游憩倾向,通常选择在非节假日出游;游客出游时间的集中指数较高,季节波动性较强,容易在寒暑假和黄金周期间形成客流高峰;2)康娱休闲类游憩资源深受本地居民喜爱;游客更偏爱知名度较高的观光旅游类游憩资源;3)居民游憩网络密度较高,核心景点的辐射能力较强,不同区域景点之间联动明显;游客游憩网络呈现小范围、多中心的空间形态,市中心的多个景点占据了重要的核心位置,彼此之间联系密切,但对其他资源的带动能力不强。  相似文献   

14.
戴光全  梁春鼎  陈欣 《地理研究》2012,31(9):1707-1721
通过两个典型案例的对比,以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和广州琶洲国际会展中心为研究区域,采用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等手段获取研究资料,运用扎根理论分别对节事场所和会展场所的场所依赖的维度进行挖掘和提炼,归纳出个体、社会、场所和事件四个主要范畴,在此基础上比较研究节事场所和会展场馆场所依赖的差异。研究发现:观众在节事场所当中把个人视为"游憩者",节事场所被看作是一个"游憩空间",具有"根基性场所"的特点,观众在与节事场所的互动中倾向于情感性的依赖;观众在会展场馆当中把个人视为"消费者",会展场馆被看作是一个"消费空间",具有"工具性场所"的特点,观众在与会展场所的互动中倾向于功能性的依赖。  相似文献   

15.
北京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   总被引:82,自引:9,他引:73  
苏平  党宁  吴必虎 《地理研究》2004,23(3):403-410
本文针对我国城市居民以城市周边为目的地近距离旅游日益增长的现象 ,以北京市行政区域内除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四个城区以外 14个区县中的 2 35处旅游地作为研究样本 ,按照地复合分类法根据旅游地的资源属性和旅游活动的性质将旅游地分为 9种类型 ,根据北京市情况可归并为 4类 ;运用空间结构、计量地理学理论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电话调查等技术手段 ,将四类 2 35处旅游地的大量数据分别进行了城市中心距离、回转半径法、空间分布曲线、空间离散指数等旅游计量地理研究 ,从而得出北京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的空间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基于百度POI数据,运用Ripley’s K函数、最近邻层次聚类、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对乌鲁木齐市公共休闲设施空间布局进行研究,总结城市休闲空间的格局特征,进而探讨休闲空间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乌鲁木齐休闲设施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向心集聚性。(2)各类休闲设施热点区分布表现出不同的集聚倾向,娱乐类、购物类、健身类三类休闲设施热点区主要布局在主城区以内重要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附近,餐饮类休闲设施热点区表现出明显的人口导向特征,旅游类休闲设施热点区均分布在热门旅游景区附近,文化类休闲设施热点区分布于科教文化基地或多民族混居区。(3)乌鲁木齐市休闲空间格局为“圈层+扇形+组团”模式,核心为面状综合型休闲中心,外围为扇形的休闲设施稀少区、组团式多功能休闲区和组团式餐饮休闲区,最外围是休闲设施极少的郊区和组团式旅游休闲区。(4)乌鲁木齐休闲空间与人口空间分布存在较强的空间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