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验是科学研究最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方法,是科学课程教学的基本方法,也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过程途径。但在现阶段我国中学地理教学中,实验还停留于初步探索和少量实践阶段。积极开展地球科学实验教学是改进中学地理教学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2.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考察、实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除课外实践外,开发和设计地理实验并将其引入课堂是培养中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另一条重要途径。本文以"太阳直射点移动引起昼长的变化"的教师演示实验和"时间差异和日期变更"的学生操作实验为例,表明实验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图表能力、地理观察和观测能力、地理实验能力等实践能力。因此,课堂实验教学是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地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手段之一。笔者采用Nvivo12.0编码统计分析,通过对美国高中主流地理教材《科学发现者:地球科学》中的实验内容进行质性研究,发现该教材通过地理实验来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方法特点和规律具体体现为:第一,通过观察和简单操作培养地理实验推断能力;第二,通过图表解读培养学生地理实验技能;第三,遵从循序渐进原则渐次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相似文献   

4.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考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意志品质.为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本文以地理实践活动为切入点,设计月相观测与模型制作活动,让学生根据"观月亮—绘月相—归成因—做模型—展成果"的顺序展开学习,并依据活动成果进行反思,提出四点改进建议,以此推动相关地理实践活动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5.
姜俊杰 《地理教学》2021,(15):24-28
地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将以学生为主体的地理实验分为三个实践力水平,从低到高分别为学生真的能操作实验、学生真的能设计实验、学生真的能运用地理实验解决问题,进而探讨教师在其中的行为策略和实验设计原则,以期实现地理实践力的真实落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人们对地理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但由于受客观条件所限,中学地理教学中多用演示实验,真正意义上的实验不多。本文提供了一些学生操作地理实验的教学实例,并提出了适时提示引起学生注意、结合地理原理引导学生重点观察实验本质现象、启发学生合理利用手头实验材料避免出现安全事故、介绍维修方法或生活经验等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
滕静超 《地理教学》2021,(10):26-28
本文由学生在研学活动中观察到的六和塔选址在凹岸的疑问引入,引导学生通过资料查询、自制地理模型、实验探究、专家访谈、实地考察等形式探究流水在河流凹岸与凸岸的作用过程与原理,形成对地理事物发展规律的客观认识,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最终达到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宋晋艳  张卫青 《地理教学》2021,(21):26-29,41
随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出版,地理实验在地理课程中的重要性进一步突显.地理教材作为地理实验的载体,多数学者从地理教材的角度来探讨地理实验.为促进地理实验教学和提高地理实验教学效果,笔者从地理实验的实施主体出发,从地理教材中地理实验设计的原则、理科教材中的实验比较维度、地理教材中的实验比较维度、地理教材实验的实施四个方面来研究,构建具有五项设计原则和十七个具体维度的比较模型,把零散的实验比较维度整合起来,丰富地理实践教学理论.  相似文献   

9.
地理概念是对地理事物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对各种地理事物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同时,它也是重要的地理理性知识,是地理基础知识的组成部分,是理解和掌握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关键,是地理知识体系中最核心的成分。只有建立清晰、稳定、科学的概念,才能为后继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对地理教材中概念表述的研究意义重大,合理的概念表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地理知能的转化,发展学生的智能。本选取了美国《科学探索》教材和我国四个版本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地理教科书(实验)》,对其中的地理概念表述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我国地理教科书的编写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地理批判性思维是学生应对复杂地理问题的关键能力。在地化教育通过联结学校、地方和社区,将地方资源与课程内容相结合,鼓励学生以批判性眼光看待真实问题,与地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有着紧密联系。本研究以“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为例,在把握地理批判性思维概念框架的基础上,依托图尔敏论证教学模型,构建在地化教育新模式,为中学地理教学开展在地化教育、培养学生地理批判性思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