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陈雨诗  刘云刚 《热带地理》2022,42(7):1085-1095
运用文本分析,从中美关于南海制图的特点及差异着手,探讨了中美制图所表达的南海领域化过程以及地图对于领域化实践的作用。研究发现:1)中美制图中南海海域范围、岛礁地名及海疆边界表达的演变,是国家权力影响制图的表现。2)中美南海制图差异源于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需求:中国通过制图(再)领域化,对内加强南海海域管控,强化国民海权意识,对外宣示南海主权;美国通过制图(去)再领域化,强调南海的公海和多国属性。3)地图作为领域化工具,能够在国际舞台上讲述中国人的南海故事,也能清晰表达中国对南海诸岛和附近水域拥有主权的一贯和明确立场。应从地图维权、地图创新、地图宣传等方面加强对南海的领域化表达,使地图在南海海洋国土治理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能源安全与南海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经济时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问题日益突出。由于我国陆上石油资源日益枯竭,海上石油开发成为我国能源的战略重点。南海陆架新生代地层厚约2000~3000m。第三纪沉积有海相、陆相及海陆交互相,具有良好的生油和储油岩系。南海扼海上要冲-马六甲海峡,南海航线是我国能源的海上生命线,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我国南海资源和海域主权遭受到极大的侵犯。发展深海油气的勘探和开发技术,开发我国的南海深水石油资源,维护我国海域主权已经刻不容缓。优先进行南海石油开发是破解我国石油能源困局的必选战略。  相似文献   

3.
中国最早发现和开发利用南海及其诸岛,南海之名始见于周朝,距今3 000多年,至秦汉时,已开发南海至印度洋的航运和商贸事业。南海诸岛和南海部分海域属于中国领土和海疆,标示在中国出版的地图中为断续国界线。南海周边国家关系历来大多处于和谐状态,其中秦汉南海海上丝绸之路和明朝郑和船队下西洋为其中显著发展的和谐时段。而自中世纪以来,域外强国侵入南海,使南海区域在相当长时间内处于严重不和谐状态。其中,15―19世纪,欧美殖民主义者侵占南海周边各国。20世纪上半叶,日本殖民主义者开始侵占中国南海诸岛,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吞占了整个南海区域;20世纪下半叶,法国和美国相继挑起印度支那战争和越南战争。南海周边部分国家霸占中国南海诸岛许多岛礁,并在其上建筑和扩建机场及港口,扩军备,分割其海疆并掠夺其海洋石油天然气资源。中国必须开展积极的外交和军事活动,尤其是加强国防建设,在南海诸岛建设海空军基地,才能保护中国南海油气和渔业资源的开发和运输畅通,并尽早收回全部岛礁主权,使南海周边国家愿意“共同开发”,创造和谐的南海。  相似文献   

4.
南海主权争端的战略态势及中国的应对方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南海作为一个具有战略通道功能和能源基地功能的特殊区域,在中国这个陆海复合型国家的地缘战略中具有特别重要地位。南海形势的持续紧张固然有其历史成因,但亦反映出当今中国在和平崛起过程中地缘环境趋于复杂的残酷现实。本文首先从南海地理概况、南海问题的历史沿革、国际社会对中国主权的认同三个方面辨析南海疆域地理格局和南海问题的动态演进;其次通过对南海权益争端脉络的梳理,指出南海问题在本质上已从中国与东盟当事国之间纯粹的资源争夺和领土争端,异化为西方大国阻击中国和平崛起的空间战场和历史节点;然后根据中国在"崛而未起"阶段特殊的敏感性和脆弱性,指出能力和意愿的不足是导致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战略被动的主要原因;文章最后提出了应对南海局势的基本思路:在坚持"区内问题区内解决"原则,力争在双边或多边制度框架内和平化解矛盾和冲突的同时,要树立维护国家主权的坚定意志,防范个别国家出现战略误判,并加大对该地区的战略资源投放,逐步强化对争议海域的有效管理和实际控制。  相似文献   

5.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亟须开辟海外新市场。为了争夺当时被认为是潜在的“最大的世界市场”,美国侵占西班牙在南海东岸的殖民地菲律宾,将其作为进入中国市场的据点,这是美国对南海地缘的最初认知。在以后的30多年时间里,美国都没有染指南海,直到日本侵略东南亚。日本把东南亚纳入“大东亚共荣圈”,利用南海地缘优势攻击美军,使南海首次呈现重要的地缘战略价值。南海地缘的新变化促使美国重新认知南海。此后,随着“边缘地带论”的兴起,美国越发重视南海的地缘战略价值,并谋求为自己的国家利益服务。进入20世纪50年代,亚太形成了截然对立的以中国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遏制共产主义在亚太扩张成为美国推行霸权战略的总方针。这直接影响美国对南海的地缘战略认知,利用南海的地缘战略价值围堵遏制中国就成为美国对华政策的必然选项。  相似文献   

6.
渔民视角下中国南海的领域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云刚  刘玄宇  张争胜 《地理科学》2020,40(7):1062-1071
南海的战略态势对中国经济和安全利益具有重大影响。基于对中国海南省渔民的实地调研,探讨了不同权力主体在南海的领域化过程及其中渔民的能动作用。结果表明:中国的南海主权边界明晰,具有历史延承性,但近代空间行为主体的多元化,多重领域相互叠置,使得南海的领域矩阵呈现出多尺度复合性和权力逻辑复杂化的特点,进而诱发不同层次领域间的潜在冲突和不稳定性。着眼于其中渔民自下而上的主体作用,探讨渔民基于生存动机和日常生活实践,对南海家园式的领域化,这种行为使渔民成为国家领域空间秩序的维护者,也因其特有的族群惯习,对国家的领域治理结构形成挑战。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海洋经济时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问题日益突出.2005年石油进口量达到了12 280万t,对外依存度达到34%.由于我国陆上石油资源日益枯竭,海上石油开发就成为能源的战略重点.南海陆架具有良好的生油和储油岩系,可能成为另一个波斯湾或北海油田.南海扼海上要冲--马六甲海峡,南海航线是我国能源的海上生命线,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发展深海油气的勘探和开发技术,开发我国的南海深水石油资源,维护海域主权已经刻不容缓.优先进行南海石油开发是破解我国石油能源困局、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选战略.  相似文献   

8.
中国最早发现、命名、管理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民国时期南海诸岛分群并被命名为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1934年统称南海诸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南海诸岛先后被日军窃据和法军侵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日军侵占,中国政府和人民不断抗争。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际,1946年12月,中国政府依国际约法派出文武官员收复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1947年3月收复东沙群岛,整个南海诸岛主权回归,迄今已70年。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南海周边的南越及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恣意派兵霸占中国南海诸岛部分岛礁,分割中国海疆,在其霸占的多个岛礁上建筑机场及港口,扩军备,掠夺中国海洋渔业资源与油气资源。还屡次制造磨擦,甚至挑起局部战争。尤其是本世纪以来域外大国美国和日本相继介入,支持南海周边某些国家挑衅中国主权,形势更趋复杂和严重。但中国坚定保卫南海诸岛主权,收复部分岛礁。1974年1月,中国海军在西沙群岛永乐环礁自卫反击战胜利,收复了永乐环礁。1988年3月,中国海军在南沙群岛赤瓜礁自卫反击战完胜,乘胜收复与进驻了赤瓜礁、华阳礁、永暑礁、南薰礁、东门礁、渚碧礁和美济礁等7个礁。2012年,国务院批准组建地级三沙市,从此对南海诸岛(除东沙群岛)的管治、建设和开发,揭开了新的一页。最近建成了永暑礁、渚碧礁和美济礁3大人工岛军民共用海空基地,鼎足而立,同永兴岛和海南岛的基地呼应,威镇南海。同时加强外交活动,粉碎了菲律宾提出的、由非法的海牙南海仲裁案临时仲裁庭炮制的荒谬"裁决",捍卫了中国在南海诸岛的主权;优化了南海国际环境,一改南海诸岛中国维权的劣势。  相似文献   

9.
美国二战后一直控制着南海的战略咽喉,中国战略利益的延伸威胁到了美国在南海长期形成的控制地位,在此背景下,美国提出了重返亚太的战略,目的在于加强对南海的控制并防范来自中国的挑战,维持其全球霸主地位。本文从南海海上战略通道的视角去研究美国为何重返亚太。研究发现,美国介入南海问题是基于内在动因和外在动因。内在动因是美国的大战略决定了必然要控制海上战略通道以及美国欲把南海变成其全球第17条海上战略通道;外在动因是中国在南海的活动挤压了美国的海上战略通道空间。对中国来说,在不影响国家大战略以及海洋战略的前提下,应该合理地规划战略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中国南海海洋文化地理研究比较薄弱、相关成果寥落的背景下,2014年由司徒尚纪、曹小曙、朱竑等著的《环中国南海文化》一书可谓正合时宜:不但在学术上为中国海洋文化地理的研究提供了范例,而且在实践上也为捍卫中国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海洋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的南海诸岛地名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静  张争胜  陈冠琦  南文龙 《热带地理》2016,36(6):1045-1056
地名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正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是中国政治敏感地带,多国为主权归属问题摩擦不断,研究其地名文化历史演变问题可为维护中国领土主权提供有力证据。基于南海诸岛地名命名、变更和演变等资料,采用文本分析方法,分析《更路簿》和不同时期公布的南海诸岛命名资料,并利用 GIS 将地名的演变情况进行地理可视化表达,同时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的开发者--渔民和老船长等进行深入访谈。研究发现:南海诸岛的土地名主要依据岛礁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而命名,地名的更替、消亡与社会文化环境紧密相关;1935 年公布的地名以音译英文地名为主,1947 年更名以去外国化、美化、纪念地名为主,1983 年对 1947 年所公布的标准地名更改很少,在这 118 个地名中,增加了前几次未公布地名 39 个,这些地名几乎都沿用渔民命名的土地名。  相似文献   

12.
彭飞  李淑琴 《热带地理》2022,42(7):1061-1072
结合研究期内热点地缘事件,利用GDELT数据库中新闻事件数、平均语调值及戈登斯坦分值分析南海周边主要国家地缘关系时序演化,并根据合作和冲突事件探讨地缘关系网络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1997—2020年,美国提出“重返亚太”和“南海仲裁案”的结束成为整个时期内的两大标志性事件,分别以2009和2016年为时间节点,将南海周边主要国家地缘关系划分为特征差异显著的3个阶段。2)在第一阶段(1997—2008年),各国保持稳定关注,和平发展成为主旋律,地缘关系相对缓和平稳;到第二阶段(2009—2015年),稳定与不安因素此消彼长,地缘关系动荡,消极态势初显;进入第三阶段(2016—2020年),各国间仍保持高位关注,但争端对抗充斥不断,地缘关系亟需维护缓和。3)中国在前个两阶段主要扮演合作与冲突事件接受国角色,从第三阶段起发起的合作事件明显增多,节点加权出入度显著增大;而中国、美国、越南和菲律宾在网络结构中相对活跃,尤其在冲突平均网络中经历了“中―美―越”到“中―菲―美―越”再到“中―菲―美”小团体组合过程;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在区域中与他国联系有所下降;文莱以接受合作或冲突事件为主,与他国地缘关系稳定。  相似文献   

13.
张耀光  刘岩  王艳 《地理科学》2003,23(3):257-263
中国既是中国海(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沿岸国家(包括台湾以东西太平洋海域),历史上也曾经是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的沿岸国家。帝国主义入侵与清政府不平等条约的签定,使中国一部分海疆与海权丧失,失去了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沿岸国的地位。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中国颁布的《领海法》、《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法》,对中国海疆地理格局的形成、演变进行研究,从而了解中国的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等可管辖海域(海洋国土)的地理格局。  相似文献   

14.
基于场强模型的南沙岛礁战略地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沙岛礁及附近海域蕴含丰富的资源,是中国海洋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南海主权争端日益激烈的形式下,根据岛礁自然特征和所处空间的资源条件,对南沙诸岛进行战略地位评价,有利于量化各岛礁价值,有重点地维护中国海洋权益。研究选取131 座符合评价条件的南沙岛礁,结合其自然属性以及南海空间的资源、航道等因素,使用场强模型,量化其在空间中的主权法律意义、军事价值和资源条件,获得了各岛礁的战略地位得分,可为研判南海局势提供参考。评价结果表明:部分具有显著战略地位和区域重要意义的南沙岛礁至今无人驻守,需重点关注;人工建设可明显提升岛礁的战略地位;在现有格局下,加大岛礁建设力度有助于维护中国南海的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15.
张耀光  刘锴  刘桂春 《地理科学》2012,(9):1033-1040
南海诸多岛礁是中国最早发现的领土,南海九条断续线是中国海域疆界线。南海九条断续线的形成与演进,既是重要的海洋地缘政治问题,也是维护国家主权权益和岛礁保护与资源管理的重要问题。南海断续国界线形成的历史线索是中国历史研究中一个尚未拓展的领域。地图是国际上确认领土的一种证据,除了用文字进行阐述外,着重利用地图本身特有的功能来反映这条界线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这条疆界线的形成分为雏形期、形成期、成型期3个时期: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出现在南海的中国海上疆界线的时期,为疆界线形成的雏形期;20世纪30年代为南海疆界线的形成期;20世纪40~50年代,为南海海域疆界线的成型期。从以上时期的地图上可以形象地看到这条海上疆界线的"连续线"和"断续线"2种画法。同时从地图发展上可以直观地看到这条疆界线由11条线演变成为现今的9条线。这条海域疆界线的形成与演变过程,说明了南海9条断续海域疆界线内的岛礁是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南海9条断续海域疆界线是中国海上国界线。  相似文献   

16.
根据 1960―2013 年华南沿海 7 个海洋站的实测海表温度(SST)及全球平均表面温度、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DO)、ENSO、南海高压、华南沿海近海面风速等资料,采用线性回归、Yamamoto 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近 54 a 华南沿海 SST 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近 54 a 华南沿海的年平均 SST呈准同步变化和显著增暖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 0.08~0.17℃/10 a,平均为 0.12℃/10 a,以冬季增暖最为显著;2)SST 变化在 1997/1998 年出现突变现象;3)SST 变化有多时空尺度的变化特征,其中最显著的变化周期是 2~4 a的年际变化;4)SST 变化深受 ENSO 事件的影响,约滞后于 MEI 指数 2~4 个月;5)影响 SST 变化趋势的主要因子有全球气候变暖、PDO、南海高压、华南沿海近海面层风速等。  相似文献   

17.
During the 2010s,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became a geopolitical flashpoint over the sovereignty of the Paracels and Spratlys. China envisioned its transformation of coral reefs into military bases and island cities as an SCS ‘green construction’ project. This article analyses how the SCS is discursively construed and practically constructed as maritime national territory, by mobilizing fishing legacies and extending state limits through ‘state-led environmentalism’ rhetoric. Drawing on ethnographic fieldwork in China, I show that state-led environmentalism is a hierarchical process that intermittently co-opts and excludes local populations to advance the state's territorial ambitions, which are anchored in geographical, geopolitical and socio-technical imaginaries of ‘maritime civilization’. Yet, I also show that in this process, the SCS emerges as spaces of vernacularized political claims. Thus, I argue that territory is not only a political technology of control but also vernacular practice through which universalizing discourses— whether on the Exclusive Economic Zone regime, sovereignty or nature—are adapted and modified.  相似文献   

18.
IPCC-AR4以来华南沿海海平面变化研究若干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自IPCC-AR4(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以来,华南沿海海平面变化研究的新进展,结果显示:1)7 100-3 500 cal a BP时期华南沿海的海平面较今高1.5~2.5 m;2)1970-2010年的海平面上升率为2.5 mm/a,高于同时期全球平均上升率2.1 mm/a,原因与西太平洋暖池直接影响有关;3)采用新的全球冰川均衡调整(GIA)模型分析得出,华南沿海各验潮站的GIA效应值为-0.18~-0.30 mm/a;4)实施“海平面观测与影响评价标准”(HY/T13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