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地质的进展和展望─—来自“数学地质前沿课题和发展趋势研讨会”的启示杨永强(学报编辑室)为了配合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做好数学地质学术活动的筹备工作及促进我国数学地质的学术交流,1994年11月9日~12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召开了“数学地质前沿...  相似文献   

2.
《地质论评》1983,29(3):277-277
为了庆祝中国地质学会成立60周年并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学会工作,数学地质最新动态和趋势座谈会暨中国地质学会数学地质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于1982年10月13日至14日在京召开。会议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最近一、二年召开的中国地质学会的重要会议(北戴河会议,中国地质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第二届数学地质学术交流会于1988年11月16—18日在西安召开。会议由陕西省数学地质专业委员会和地矿部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主持。六十位代表来自全省地矿、煤炭、水电、石油、核工业、冶金、有色和铁道等部门的科研、生产单位及各大专院校。会议内容有多元统计分析,矿产统计预测、模糊数学、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绘图、地质统计学和专家系统等,主要是用数学地质方法解决各种地质问题的成果,显示了陕西省数学地质工作有着雄厚的技术力量,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194煤田地质勘探队用人工智  相似文献   

4.
为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和了解数学地质发展的最新动态,国际数学地质协会主席、美国堪萨斯地谪所新技术讲究室主任、堪萨斯大学教授J.C.Davis和香港大学统计学系J.Aitchison教授应邀来京并于1988年0月23日~30日在北京科技大学地质系进行了学术讲座。这次讲座筹办单位除北京科技大学地质系外,还有中国金  相似文献   

5.
柏林 《安徽地质》2006,16(1):F0002-F0002
为了促进海峡两岸在环境地质及地质景观资源管理方面的学术交流和合作,促进我省地质界与台湾同行的民间学术交流,应台湾财团法人空间及环境科技文教基金会的邀请,安徽省地质学会于2006年1月3日至12日组团赴台湾进行学术交流和地质考察。该团共七人,主要是学会各部门单位的地质专家。此次交流考察是安徽省地质学会首次组织赴台学术交流和地质考察活动。2006年1月4日,学会与台湾财团法人空间及环境科技文教  相似文献   

6.
孙惠文 《地质论评》1983,29(4):398-398
1983年4月10日至16日在四川省乐山市由中国地质学会数学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学会共同主持召开了数学地质在石油资源预测和地质勘探中的应用学术讨论会。来自石油工业部、地质矿产部、中国科学院等10个系统76个单位的157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数学地质是地质学和数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随着电子计算机在地质学中广泛应用而发展起来。数学地质的兴起是从大量多元统计方法引入到地质研究领域开始的,最初主要在沉积学、地层学和古生物学方面得到应用。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和向地质学研究领域的深入,数学地质又吸收  相似文献   

7.
《四川地质学报》2006,26(3):187-187
据柏林报道,为了促进海峡两岸在环境地质及地质景观资源管理方面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应台湾财团法人空间及环境科技文教基金会的邀清,安徽省地质学会于2006年1月3~12日组团赴台湾进行学术交流和地质考察。  相似文献   

8.
1984年8月4日至14日在莫斯科召开的27届国际地质大会是国际地质界的一次盛会,是四年一度的地质科学大检阅。会议的学术内容除了22个分组之外,还有专题学术会(Colloquia)六个组,国际岩石圈计划组织的10个讨论会以及全体大会的两个半天的学术报告,真可谓洋洋大观,琳琅满目。而构造学(Tectonics)在其中占着突出的位置。除  相似文献   

9.
T_(333)国际地质大会旅行路线获得成功在组织T333考察活动中,华东地质局自始至终把学术交流作为重点,使国外地质学家更好地直接了解中国独特的地质条件,并且通过交流,沟通信息,开阔思路,有助于我们今后的工作。学术交流内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1985年5月14日至5月20日在镇江召开了中国金属学会第三届遥感地质及数学地质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41个单位的90多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其中遥感地质代表36名,数学地质代表54名.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中,除冶金部和有色金属总公司的遥感、数学地质工作者外,还有石油部、  相似文献   

11.
申维 《地质科技情报》2002,21(4):105-110
“国际数学地质协会2002年会”于2002年9月在德国柏林召开。会议共设18个专题:地质统计建模与不确定传播;地质统计模拟;多变量地质统计学和数据同化;GIS与地质统计学的桥接和结合;地质学中的统计方法;数学地质研究;共用的与可移动的GIS的发展和应用;地质建模和因特网展示;地球科学数据标准、词典与技术的发展和现状;空间数据;地球科学中的球状问题;成分数据分析:理论与实践;石油化学与物理数据的统计学;分析与多得分形;外生动力学和岩石圈沉积物覆盖;地壳地球化学建模和物理化学过程;环境保护定量模型:地质环境相关预测;水文地质学:地下水监控与质量评价。围绕这18个专题,介绍了国际数学地质研究的主要进展,即反映了国际数学地质研究的水平,也代表了21世纪数学地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地质论评》1989,35(6):581-582
国际地质大会(IGC)始于1878年,每隔4年举行一次,是国际地质界广泛进行学术交流的盛会。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是继1891年和1933年之后,第三次在美国召开,因此美国政府十分重视。大会由美国总统布什任名誉主席。美国地质调查局早就组成班子,联合国内各地质工作机构和学术团体进行筹备工作。我国是在恢复国际交往,继1975,1980,1984年之后第四次派出大型地质代表团前往。其任务是参加大会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质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9月19日在海南博鳌隆重举行,来自地质领域的近3000位专家学者围绕“开启学会百年新征程——推动地质科技进步,服务第二个百年目标”的主题展开了深入的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4.
数学地质的主要进展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刘承祚 《地质论评》1996,42(4):364-368
数学地质是地质学的一个重要的新分支。本文涉及数学地质在几个领域的主要进展,分形、耗散结构、灰色系统模型和模糊数学在地质学中的应用。分形已成功地应用于准晶体微粒结构、断层系统和地质构造分布、多孔介质、地质体表面粗糙度和其他问题研究。耗散结构已应用于矿物离解过程、热液成矿作用动力学、混合岩成因以及地壳地幔的结构和运动等的研究。灰色系统理论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矿床预测的很多问题中得到应用。模糊数学是解决很多地质问题的有用的定量工具。最后,讨论了数学地质的进一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数学地质是地质学和数学相结合的一门较年轻的边缘学科.它是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地质学基础理论及其实际应用的一个地质学分枝.数学地质的主要工具是电子计算技术. 几年来,数学地质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得到了发展和应用:①矿产资源统计预测;②地质统计学;③预测地质学;④地质工作的自动化控制(地质数据库);⑤数学地质程序、程序系统及地质计算语言;⑥数学地质在沉积  相似文献   

16.
《华北地质》2004,27(3):196-196
20 0 4年 8月 2~ 5日 ,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召开了国际第六届潮汐沉积学会议 ( 6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TidalSedimentology ,Tidalites 2 0 0 4 )。国际潮汐沉积学会议 ,每四年举行一次。 1 996年的第四届 ,由德国Senkenberg研究所海洋科学研究室主办 ;2 0 0 0年的第五届 ,在韩国国立汉城大学召开 ;这一届 (第六届 )则由哥本哈根大学地理系主办。 8月 2~ 5日 ,为学术交流 (其中有半天是会议期间的地质旅行 ) ;8月 6~ 1 0日 ,为会后地质旅行。国际第六届潮汐沉积学会议 ,有来自比利时、加拿大、中国、丹麦、英国、芬兰、法国、德…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尽快地发现各种各样的矿产资源。那就需要最合理地进行普查和勘探,研究各种矿床形成的理论,这一切都与地质科学的理论发展紧密相关。然而作为各种科学发展基础的精密科学——数学,在电子计算机这个卓绝的计算工具广泛应用的今天,如何起到推动地质科学的发展作用,当然是大家感到兴趣的事。“数学地质”(或地质数学)这个数学与地质结合在一起的名词,常被人们所提及或称道,但对于“数学地质”的含意是什么?它究竟包含些什么分支和内容?有些什么方法?国际国內有些什么有关的学术组织和简况?就不一定为大多数人所了解了,即使  相似文献   

18.
正1办刊宗旨《地球科学》是由中国地质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地球科学学术理论刊物(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以反映我国地球科学领域最新的、高水平的基础地质、应用地质、资源与环境地质及地学工程技术科研成果为主要任务,以促进国内外地学学术交流,繁荣我国地质教育、地质科技与地质找矿事业,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目的.本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提倡"双百"方针.刊登内容主要包括:地层、古生物、岩石、矿物、构造、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矿床地质、能源地质、找矿勘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探矿工程、数学地质  相似文献   

19.
正1 办刊宗旨《地球科学》是由中国地质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地球科学学术理论刊物(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面向地球科学领域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主战场,以反映我国地球科学领域最新的、高水平的基础地质、应用地质、资源与环境地质及地学工程技术科研成果为主要任务,以促进国内外地学学术交流,繁荣我国地质教育、地质科技与地质找矿事业,服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目的.本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提倡"双百"方针.刊登内容主要包括:地层、古生物、岩石、矿物、构造、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矿床地质、能源地质、找矿勘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探矿工程、数学地质与遥感地质、计算机应用及地学领域的边缘学科.  相似文献   

20.
特约主编致读者 成秋明陈永清王功文 赵鹏大院士是著名的教育家、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创立了我国数学地质学科,被誉为“中国数学地质之父”。先生一生矢志不渝地追求地球科学真理,不断探索学科发展的新方向,为我国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科和数学地质学科的发展、地质科技人才的培养以及推动自然资源行业的进步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赵鹏大院士堪称严谨治学和创新研究的楷模!从最早的定量地质研究,提出“地质体的数学特征”“矿床统计预测”,到“地质异常”“‘三联式’矿产定量预测”“非传统矿产资源”,再到“地学大数据与云找矿”,赵先生在地学领域不懈地探索与创新。 20世纪80年代甚至更早赵先生首次提出数学地质的三大基本任务:(1)查明地质体的数学特征,建立地质体的数学模型;(2)研究地质过程中各有关因素的特征和相互关系,建立地质作用的数学模型;(3)研究适合地质数据特点的数学分析方法及数量化理论,建立地质工作方法的数学模型。其中地质体的数学特征包括几何特征、统计特征、空间特征、时间特征和结构特征,从而奠定新世纪矿体三维可视化研究的基础。进入20世纪90年代,赵鹏大院士提出地质异常的概念,并将矿床统计预测的理论归纳为相似类比、求异和控矿因素定量组合三项内容,开辟了应用致矿地质异常概念和方法定量圈定评价“5P”找矿地段的新方向。进入21世纪,赵鹏大院士进一步关注并提出了成矿事件的时间空间成因成矿多样性和矿床谱系概念,揭示了成矿多样性和矿床谱系与地质异常的内在关联性,发现成矿多样性在成矿物质基础上受矿源地质异常控制,在成矿物质运移上受运矿地质异常控制,在聚矿作用上受赋存环境地质异常控制,在成矿后的变化上受保矿与毁矿地质异常控制,因此,可以通过地质异常的研究来揭示成矿多样性的具体特征。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地质异常成矿多样性矿床谱系”为核心的“三联式”矿产资源定量预测理论和方法体系。在深部找矿研究领域,他认为成矿预测是在不确定条件下制定最优决策的工作,矿床类型的多样性、矿床成因的复杂性、控矿因素的隐蔽性和找矿信息的多解性使得深部成矿预测结果具有较大不确定性,探索成矿预测过程客观化、定量化和精确化是深部成矿预测的前沿课题;他强调深部找矿中要加强地壳深部结构的研究,要重视深部找矿的经济“回报率”和勘查项目的“转化率”的重要性。近年来,赵鹏大院士积极倡导和推动地学大数据应用,提出了“地学大数据与云找矿”“数字地质”等概念,推动了大数据背景下数字地质研究的新局面。 赵鹏大院士始终强调科研服务于生产实践,在矿产勘查、数学地质和资源产业经济等学科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奠定了我国矿产资源绿色勘查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相关科研成果得到国际和国内同行的广泛赞誉,获得国际数学地球科学协会IAMG最高奖——克伦宾奖、俄罗斯彼德大帝奖章、国家自然科学奖等一系列重要奖项,并在全国多个重要成矿带推广应用,取得重大找矿突破。 赵鹏大院士在担任中国地质大学校长职务22年间,提出了“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传承文化、引领时尚”的高校五项功能、“现代型、开放型、国际型”的办学目标、“前沿、急需、联合、交叉”的学科建设八字方针和增强学校“创造力、贡献力、影响力、竞争力”的四力建设以及培养“爱国心与责任感强、基础理论强、计算机和外语能力强、管理能力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强”的五强人才等一系列办学理念,并领导中国地质大学京汉校区,狠抓学科和专业建设,积极推动中外学术交流与办学合作,使学校由7个系的单科性院校发展到今天拥有23个学院的“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中国地质大学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赵鹏大院士还曾担任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和第四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及地质勘探矿业石油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会长等职务,为国家科教事业发展四处奔波,大声疾呼,并积极向政府献计献策。他以学为媒,在广泛的学术交流中,为中俄、中加和中日友谊等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获得科学中国人最受公众关注奖、华人教育名家等荣誉和称号。 赵鹏大院士已为国家培养了21名博士后、162名博士和21名硕士,他们中有的成为了优秀的专家学者,有的成为了杰出的管理者和企业家。 值此赵鹏大院士90华诞之际,在《地学前缘》编辑部的支持下,出版了《数字地质与矿产勘查》专辑。专辑展示了赵鹏大院士开创的数字地质和矿产勘查领域所取得的最新代表性研究成果,包括28篇论文,大致涵盖“数学地质与定量勘查”(8篇)、“三维地质建模与隐伏矿预测评价”(10篇)、“成矿模式与定量找矿模型”(9篇)和“地球化学与人体健康”(1篇)等方面。 真诚感谢《地学前缘》编辑部的支持,同时感谢作者们的卓越贡献以及审稿专家的辛勤劳动。 谨以此专辑庆贺我国“矿产勘查”与“数学地质”学科的开拓者赵鹏大院士90华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