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初论幔柱构造成矿体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红阳  侯增谦 《矿床地质》1998,17(3):247-255
从板块构造与板块边界矿床、超大陆旋回与大陆边界矿床、地幔热点与大陆内部矿床的角度 ,阐述了幔柱构造成矿体系的基本思想、分类、成矿特征及旋回性 ,提出了热幔柱和冷幔柱两个成矿体系和地幔热柱 -热点、地幔热柱 -大陆裂谷、地幔热柱 -大洋扩张、冷幔柱 -前寒武纪硅铝壳造山、冷幔柱 -显生宙硅铝壳 /洋壳造山等五个成矿系统 ,并初步划分了矿床成矿系列 ,例举了某些典型矿床。  相似文献   

2.
三个大陆(印度次大陆、南美大陆、非洲大陆)溢流玄武岩区的地貌,证实了这类地区是在熔融的热地慢柱作用下形成的这一新模式,与热柱活动相关的地形穹隆的典型水系型式直至二亿年后的今天依然存在。宕桨板下作用导致地壳增厚,是这些特征得以保存的最可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南海北部与台湾海峡地区自晚白垩世至新生代,经历了由挤压性大陆边缘向伸展性大陆边缘的转化,这一伸展性质除台湾海峡地区由于后期弧陆碰撞封闭而转化成带有挤压性的前陆盆地外,其余部分一直保持着伸展性质,但它不是被动式陆缘而是活动性陆缘的一部分,其主要依据是整个南海这一时期处于印度板块,菲律宾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相互挤压和活动大陆边缘之中,其岩浆活动除有陆缘裂谷型火山岩外,尚有活动陆缘的火山岩,南海是一个活动陆  相似文献   

4.
中国北东部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中朝板块和西太平洋俯冲消减带所夹持的地域,区内中新生代火山活动十分强烈,火山岩分布广泛,地质演化可分前中生代亚洲域构造演化一板块裂解、拼合的演化阶段和中新生代滨西太平洋构造域演化-地幔热柱作用和伸展构造演化阶段.铀、多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其成生与中新生代地幔热柱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峨眉山玄武岩,峨眉地裂运动与幔热柱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幔热柱和板块构造理论,本文提出了晚古生代扬子板块西缘-构造活动新模式,认为幔热柱活动与扬子板块在二叠纪的顺时针旋转共同造成了峨眉山玄武岩的时空分布特点,该观点也解释了攀西裂谷为何提前“夭折”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根据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扬子板块西缘基性岩浆活动的时空分布特点,尤其是峨眉山玄武岩的时空分布特点和古地磁研究资料,结合板块构造及地幔柱学说笔者认为形成于早二叠世的盐源—丽江陆缘海裂谷、晚二叠世的攀西裂谷以及二叠纪末至早中三叠世的甘孜—理塘洋均为峨眉地幔热柱与扬子板块在这一时期顺时针旋转的共同作用所致,同时峨眉地幔热柱的活动构成了完整的威尔逊旋回。  相似文献   

7.
《河北地质》2007,(3):23-23
迄今为止,世界上97%巨型斑岩铜矿产于岩浆弧环境。科学家认为,中国大陆环境的斑岩铜矿的形成机理是全新的,中国大陆环境的斑岩铜矿不是大洋板块直接俯冲的产物,而是大陆之下软流圈上涌或岩石圈伸展和下地壳拆沉的结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地球是重力分异和热力对流的对立统一体。重力分异使地内重物质下沉、轻物质上浮,并分划成壳-幔-核结构圈层。核幔间巨大的温度差、压力差、粘度差和速度差的存在,导致源于“超临界层”的热物质流呈柱状上涌形成地幔热柱及其多级演化。由于地球圈层结构及其间的差异,分别在670km、100km深处,即核-幔界面上和岩石圈底部形成地幔亚热柱和幔枝构造。地幔热柱、地幔冷柱共同驱动幔壳运动,并控制着板块运动,形成复杂的大陆(大洋)动力学系统。这种动力学模式越来越得到地球物理学的证实。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以来中国大陆岩石圈尺度的大地构造分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晋福  莫宣学 《地球科学》1997,22(3):227-232
基于大陆根柱构造概念,讨论了新生代以来大陆岩石圈尺度的大地构造分枢,地壳浅部主要表现为3种形态,即西部挤压造山带、东部大陆裂谷带和中部克拉通块体群,它们分别对应山根与造山岩石圈根、地幔热柱和大陆(岩石圈)根,认为浅部构造开矿对对壳幔深部构造的一种响应,简述了地于岩石圈度的3个大地构造单元的软流圈  相似文献   

10.
玄武岩类岩石大地构造环境的Th、Nb、Zr判别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本文通过研究Th、Nb、Zr的地球化学性质和判别机理,根据世界上典型大地构造环境区玄武岩类的Th、Nb、Zr数据,研究了Th、Nb、Zr判别玄武岩大地构造环境的地球化学机理,发现大同构造环境区玄武岩系的Th、Nb、Zr特征具有显著差异,其比值特征能将玄武岩形成的大地构造位置很好地划分出来,提出了判别玄武岩大地构造环境的Nb/Zr-Th/Zr双对数判别图,试图能较好地区分出大洋板块发散边缘,板块汇聚边缘,大洋板内,大陆板内及地幔热柱形成的玄武岩,得出了玄武岩大地构造环境判别的标志,指出了用Th、Nb、Zr判别玄武岩大地构造环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陆早古生代构造演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万天丰 《地学前缘》2006,13(6):30-42
中国大陆早古生代(中寒武世—早泥盆世)构造期以发生一系列各具特征、分布局限、准同时的构造事件为特征。它们与苏格兰—阿帕拉契亚的加里东事件完全不同,在中国大陆出现了西域板块完成拼合,华夏板块构成统一结晶基底,南扬子板块广泛发育板内褶皱,此时还形成了阿尔泰—额尔古纳碰撞带等重要构造事件,而以中朝和北扬子板块为代表的其他板块则主要表现为稳定沉积,地块运移,并呈离散状态。阿尔泰—额尔古纳带、西域板块、华夏板块以及南扬子板块存在板块汇聚、碰撞或地壳缩短的特征,而中朝、北扬子、羌塘、冈底斯、喜马拉雅等地块则以稳定、离散为主要特征。绝大多数板块基本上保持孤立和离散的状态,这是早古生代中国大陆各个地块构造演化特征截然不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北方大陆下的地幔热柱与岩石圈运动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邓晋福  赵海玲 《现代地质》1992,6(3):267-274
本文首次提出中国北方大陆下存在一个地幔热柱的论证,并提出亚热柱(sub—plume)的新概念。热柱的中心与边缘部分的隙间熔浆分别为苦橄质玄武岩与碱性玄武岩。在渐新世到中新世约18.4 Ma内,北方大陆以3.26cm/a的速率向东南飘移了约600km,使日本海、渤海—华北平原等脱离热柱。导致晚第三纪日本海扩张的停止,渤海—华北平原等早第三纪火山喷发的突然中止。火山喷发期间,在热柱头部若干个亚热柱的形成,好似若干个“铆钉”穿入岩石圈,有效地阻止了岩石圈的飘移(这时的飘移速率只有0.05cm/a),我们把火山喷发称为固定岩石圈的“铆钉效应”。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东南沿海区中生代火山岩形成的构造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玉华 《地球化学》1985,(3):255-263
中国大陆东部边缘广泛分布着大量中生代火山岩。关于它的形成,很多人认为与板块构造有关。邱家骧等(1981)认为,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岩是西太平洋板块消减在亚洲大陆之下的产物,并指出沿海带(锡沪地区)火山岩属岛弧型。李春昱(1980)和赵明德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东亚和太平洋西北部之间过渡带构造资料的详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边缘海和岛弧的起源可能只是由于一种很普通的机制。这种机理就是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地球物质的特性与流变体类似,这使得地球保持的形态看起来很象旋转椭球体的形态。然而,由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可以导致物质块体的运动。自转速度的减慢增加了大陆板块在地幔下层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大陆板块就从大陆边缘的下面被向上置换,并由于惯性能的积累,而使其运动速度超过已经减慢了的东  相似文献   

15.
随着板块理论的发展,作为板块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岛弧理论也得到很大的发展。为了解释岛弧靠陆地一侧热流量高并有火山等现象,目前流行的是下沉的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对滑动,产生摩擦增热及由于海洋板块的下沉引起大陆板块下的地幔对流的模型,但作者通过研究得出了地幔对流的模型不能解释岩浆带状分布的规律,因此,在岛弧下地幔对流的学说有很大的缺陷。基于岛弧下地幔对流的上述矛盾,本文分析了大陆板块与海洋板块的相互作用。提出大陆板块的受力模型,指出当大陆板块仰冲时,在海洋板块的顶撞下,在接触面附近会产生根大的挤压力,而在离开端面一段距离的板块内,则会产生根大的压力与弯矩,  相似文献   

16.
热柱传递出的热约占地幔内热预算的10%左右。以前认为热柱起源于一个温度较高的热边界层,并认为该层极可能在地幔底部,而板块运动则是地幔顶部冷的、致密边界层(大洋岩石圈内)向下俯冲的结果。据此,驱动热柱的构造活动和板块构造活动很大程度上应是互相独立的过程。流体动力学模拟实验显示,地球内部的热柱起始于一个体积很大的“头”的上升,“头”的下部拖着一条窄细的管状“尾巴”并且通过它获得源源不断的热源物质。上升过程中,“头”部体积由于周围地幔的加入而大幅度增长。计算表明,一个起源于  相似文献   

17.
地球上的岩浆活动主要发生于大洋中脊、俯冲带,而板内岩浆通常是由地幔柱或热点作用产生的。最近一二十年,在俯冲板块内部发现了一些岩浆活动,它们通常不能用传统的动力学机制来解释。本文综述了位于不同构造背景的俯冲板块内部的岩浆活动,包括大洋板块俯冲背景下俯冲的大洋和大陆板块部分,以及陆陆碰撞背景下俯冲的大陆板块。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板片拉力在俯冲板块岩浆作用中的地位和效应,认为俯冲下盘微陆块的裂解通常需要多种因素的综合,并且需要多学科综合研究来鉴别地史上的俯冲板块以及相应的板内岩浆作用。俯冲板块中的板内岩浆的识别和研究将是板块构造理论框架下解释板内岩浆作用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8.
皖南浅变质岩地区的构造格局和演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皖南浅变质岩地区的构造格局是由不同构造背景下的4个构造一岩石单位拼合而成。这4个单位是:1一钙碱性火山岩单位,它形成于岛弧环境;Ⅱ一复理石浊积岩单位,它形成于弧后海槽环境;Ⅲ一扬子大陆板块的前震旦纪基底岩石单位,是扬子大陆板块前震旦纪基底,是研究区内唯一的一个原地系统;Ⅳ一构造混杂岩带。它由强烈的剪切基质和包裹于基质中的各种碎块组成。Ⅰ,Ⅱ,和Ⅳ单位岩石依次向北逆冲在Ⅲ单位之上构成本区的基本构造格局——一系列的叠瓦或双冲式构造。蓝田附近出露的震旦系一早古生代地层是被逆掩在、Ⅰ,Ⅱ,和Ⅳ单位之下的杨子大陆板块盖层沉积经后期剥蚀后露出的一个构造窗。  相似文献   

19.
周瑶琪  赵士宝 《地球科学》2004,29(5):575-582
回顾了太平洋撞击成因假说的主要内容, 重点围绕太平洋古陆消亡的内外动力学机制进行讨论, 认为P/ T之交发生在太平洋地区的撞击事件撞裂了岩石圈板块, 导致岩石圈下的地幔对流方式发生重大转折.在这种全新的对流方式驱动下, 太平洋古陆板块伴随新生洋壳板块的俯冲和碰撞而逐渐消亡并拼接到环太平洋大陆边缘, 与此同时, 环太平洋构造域开始形成.这种以太平洋构造域为中心的深部构造热体制深刻地影响了环太平洋大陆板块在中新生代的构造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20.
朱炳泉 《地球化学》1982,(3):244-252
青藏高原位于欧亚与印度板块之间的会聚板块边界。两个大陆碰撞以后使地壳发生增厚,从而改变了地表下放射能的分布状态。而这种能量的再分配又使板块的存在状态发生改变。因此,它明显不同于正常的大陆板块和海洋板块。青藏高原具有厚地壳(63—74公里)、薄板块(Lg波明显减弱)和高热流等特征。而正常大陆板块具有中等地壳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