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骑田岭芙蓉锡矿田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芙蓉矿田锡矿体产于骑田岭复式花岗岩体中,受NE向断裂构造的控制。锡矿类型主要有云英岩型、矽卡岩型、蚀变岩体型、构造蚀变带型及构造蚀变带-矽卡岩复合型等。在阐述区域锡矿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划分了成矿期次,探讨了矿床成因机理及找矿模型,认为区内锡矿成矿与岩浆岩多期多阶段演化分异和构造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广西姑婆山锡矿田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姑婆山锡矿田锡矿床类型丰富,其中以矽卡岩型、矽卡岩-蚀变断裂破碎带复合型锡矿床为主,矿床主要产于燕山早期姑婆山花岗岩西南接触带2km范围内,且具一定的分带性,从接触带往外,依次为矽卡岩型→矽卡岩与蚀变断裂破碎带复合型→锡石硫化物型→石英脉型。矿床受成矿花岗岩、有利赋矿层位及构造复合等因素的控制,与成矿花岗岩关系尤为密切,成岩、成矿时间接近,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岩浆,矿床为与花岗岩有关的岩浆期后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3.
郴州芙蓉矿田锡矿类型及找矿远景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29  
许以明  侯茂松 《湖南地质》2000,19(2):95-100
芙蓉矿田为一以众多锡矿类型为主的锡多金属矿田。矿脉 (体 )受北东向断裂控制 ,矿床类型有构造蚀变带型锡矿、蚀变岩体型锡矿、云英岩型锡矿、矽卡岩型锡矿及冲积型砂锡矿等 5种 ,其中以前两类锡矿为主 ,是湘南地区近几年新发现的具超大型前景的锡矿基地。  相似文献   

4.
湖南船岭脚锡矿区矿化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船岭脚锡矿为南岭锡多金属成矿带的一大型锡矿床。矿化类型较多,以构造蚀变带-矽卡岩复合型、接触带矽卡岩型锡矿为主,分布于中侏罗世姑婆山岩体接触带,且具分带性,自岩体内接触带往外依次为构造蚀变带-矽卡岩复合型、接触带矽卡岩型。矿化与成矿岩体及构造复合等因素密切相关,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为一与花岗岩有关的中高温矽卡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5.
湖南姑婆山钨锡矿田构造控矿特征与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姑婆山钨锡矿田自岩体接触带往内依次分布夕卡岩型、夕卡岩-构造蚀变带复合型钨锡矿及构造蚀变带型锡矿,控矿构造研究表明,锡(钨)矿化及矿体主要受近EW、NE、NW向断裂及断裂与接触带构造复合控制,构造控矿型式多样,并决定矿(化)体的空间定位方式.硫、氢、氧、铅同位素等资料反映出成矿流体和成矿元素来源于燕山早期侵位的姑婆山岩体,不同矿床类型在成因上与岩体密切相关,属于与花岗岩体侵入有关的岩浆热液型矿床,只是风化、剥蚀条件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6.
大义山岩体东南部锡矿类型及找矿远景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区锡矿床类型有云英岩型、矽卡岩型、蚀变岩体型及构造蚀变带型。资料显示,该区找矿潜力巨大,主攻类型以云英岩型,矽卡岩型锡矿为主,主攻区位在大义山岩体北东侧内外接触带。  相似文献   

7.
湖南锡田钨锡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锡田钨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认为锡田矿区钨锡多金属矿体的形态、产状及空间展布严格受岩体接触带及断裂构造控制;矿床类型主要为矽卡岩型,其次为破碎带蚀变岩型、云英岩型等;钨锡多金属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印支期花岗岩浆侵位形成矽卡岩型钨锡矿(化)体;燕山期花岗岩浆侵位导致早期矿化矽卡岩发生叠加矿化,同时在构造破碎带中形成云英岩型锡矿或破碎带蚀变岩型钨锡多金属矿体,是形成规模巨大的钨锡多金属工业矿床的必要条件.此外,提出了锡田矿区钨锡多金属矿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8.
湖南骑田岭芙蓉矿田锡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初步分析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湖南骑田岭芙蓉矿田是近几年发现的超大型规模的锡多金属矿田,目前 已发现锡矿脉(体)40多条,锡矿类型有构造蚀变带型、蚀变岩体型、云英岩型、斑岩型、夕卡岩型、石英脉型、冲积型等多种。该矿田可划分为白腊水-安源、黑山里-麻子坪、山门口-狗头岭3个北东向锡矿带。本文在介绍矿田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对矿田锡矿地质特征进行了初步总结,对其控矿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该区可望成为世界级锡矿资源基地。  相似文献   

9.
以矿田构造–岩相填图为主要方法,研究确定矿田构造和岩浆-热力构造类型及矿床类型,进行成矿富集中心的圈定及找矿预测,是矿田构造背景复杂地区的有效调研方法之一。东昆仑西段祁漫塔格矿带多期构造–岩浆活动强烈,断裂发育,以印支晚期岩浆侵入成矿与找矿进展较大。本次选择景忍–虎头崖、卡尔却卡B区、乌兰乌珠尔三个矿田区,进行1∶10000构造–岩相填图,填制了三个矿田区岩浆–热力构造类型分布图,认为晚三叠世岩浆侵入作用是该区多金属大规模成矿的主要内因,叠加其上的不同方向断裂控矿作用不同,近东西向和北西西向断裂控矿显著,明确了各矿田构造背景和印支期岩浆侵入形成的花岗斑岩+矽卡岩+断裂带热液成矿的模式,厘定了岩浆–热力构造的识别标志,即主要是印支晚期中酸性侵入岩、花岗斑岩、矽卡岩带、大理岩带、接触交代蚀变带、断裂破碎带叠加热液蚀变带等,圈定了成矿和找矿富集中心。  相似文献   

10.
湖南锡田地区矽卡岩型钨锡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锡田地区矽卡岩型钨锡矿产于锡田花岗岩体哑铃柄部位的内外接触带.钨锡矿床赋存在岩体与碳酸盐岩接触带之矽卡岩中及受断裂控制的碳酸盐岩岩块内;矿体产状、形态、有用组分的分布明显受矽卡岩及断裂构造控制.碳酸盐岩地层、花岗岩浆侵位、断裂构造是区内钨锡矿形成的重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1.
湘南芙蓉锡矿田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湘南芙蓉锡矿田地质特征的研究,认为芙蓉锡矿田与东坡和香花岭两大锡多金属矿田具有相同的成矿特征和相同的成矿时代,所不同的是芙蓉锡矿田的矿体主要位于大岩基中,其矿体的展布和矿脉(体)的形态及其产状等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铅同位素组成显示其成矿以壳源物质为主,锡多金属成矿与燕山早期晚阶段侵入的细粒花岗岩有关.  相似文献   

12.
甘-新北山金窝子金矿田构造控矿解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窝子金矿田位于中朝—塔里木板块与哈萨克斯坦板块俯冲碰撞带南缘的甘—新北山中带,是受断裂构造控制的岩浆热液型金矿床。区域构造格局控制成矿带的分布,不同构造单元具有不同的控矿构造型式。金矿田内基本构造格局是走向:NE、倾向NW的低角度逆冲断层及其伴生(派)生的同走向高角度逆冲断层、紧闭褶皱以及与其垂直的高角度横张断层组成的推覆构造体系。NE向低角度逆冲断层控制蚀变糜棱岩型金矿化(以210金矿床为代表),NNW向高角度横张断层控制石英脉型金矿化(以金窝子金矿床为代表),而NE向高角度逆冲断层和紧闭褶皱中无金矿化。NE向低角度断层不仅是重要的含矿构造,而且在成矿过程中起着控制成矿物理化学界面的作用。所以,金窝子金矿田2种不同金矿化类型是同一成矿作用在不同控矿构造动力学条件下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3.
九嶷山锡矿田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九嶷山矿田锡矿产于复式花岗杂岩体内。锡矿以云英岩体型、蚀变花岗岩型为主,具有矿体厚度大、蚀变强、品位中等、矿石利用性能好等特点。本文阐述了区内成矿地质背景、主要矿床类型与特征以及成矿与构造、岩浆岩的关系,探讨了矿床的成因机制,认为区内锡成矿与岩浆岩多期多阶段演化分异和构造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大厂锡多金属矿田是世界上最大的锡多金属矿之一,通过数十年的勘查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总结出诸多对找矿行之有效的成矿规律:成矿分带、构造控矿、矿床的层控和时控等规律,指导着大厂矿田的找矿工作,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基于黑水沟—大树脚和羊角尖2个矿区的成矿地质条件,运用大厂矿田矽卡岩型锌铜矿成矿规律,作者对主要赋矿地层特征和层内破碎带等容矿构造以及控矿构造和岩体控矿作用进行研究,分析了与成矿有关的围岩蚀变和物化探异常特征,有针对性地实施钻探工程验证。目前,在两区探获大、中型锌铜矿床各一个。  相似文献   

15.
李智明 《湖南地质》1991,10(4):281-288
锡矿山锑矿田,从岩石有限应变及矿化特征反映出来的构造阶段性,是完全一致的。矿田构造,主要是简单剪切递进变形的结果,构造变形与成矿作用同步。剪切应力,是成矿的主要动力来源,各剪切变形阶段,均有矿液的迁移、叠加和富集。剪应变强度与成矿呈正相关关系。据此,本文提出了在F_(75)与Fx断裂之间,剪切带南、北两端延伸方向及其深部进一步找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干梁子锡矿田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北缘,构造上处于西伯利亚和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的交汇部位,是贝勒库都克锡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质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干梁子锡矿田的形成与碰撞造山期花岗岩体的侵位有关,属岩浆热液型锡矿,成矿时代为中石炭世。  相似文献   

17.
湖南骑田岭白腊水锡矿围岩蚀变与矿化关系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白腊水锡矿是骑田岭芙蓉矿田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锡矿化有关的围岩蚀变有钠长石化、绿泥石化、矽卡岩化、云英岩化、黑(绿)鳞云母化、萤石化等.以野外观观察和镜下分析为基础,结合矿体中石英包裹体的化学成分研究和绿泥石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认为钠长石化、绿泥石化、复杂矽卡岩化和云英岩化与区内锡的成矿关系最为密切,蚀变强度与矿化强度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The Xianghualing Sn-polymetallic orefield in Hunan Province, southern China, is a large-size tin orefield. Although numerous studies have been undertaken on this orefield, its genesis, mineralization age, and tectonic setting are still controversial, mainly because of the lack of reliable geochronological data on tin mineralization. The 40Ar/39Ar stepwise heating dating method was first employed on muscovite from different deposits in this orefield. The muscovite sample from the Xianghualing Sn-polymetallic deposit defines a plateau age of 154.4±1.1 Ma and an isochron age of 151.9±3.0 Ma; muscovite from the Xianghuapu W-polymetallic deposit yields a plateau age of 161.3±1.1 Ma and an isochron age of 160.0±3.2 Ma; muscovite from the Jianfengling greisen-type Sn-polymetallic deposit gives a plateau age of 158.7±1.2 Ma and an isochron age of 160.3±3.2 Ma. The tungsten-tin mineralization ages in the Xianghualing area are therefore restricted within 150-160 Ma. The tungsten -tin mineralization in Xianghualing occurred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regional tin-tungsten mineralization including the Furong tin orefield, Shizhuyuan tungsten-tin polymetallic deposit and Yaogangxian tungsten-polymetallic deposit. Thus, the large-scale tungsten-tin metallogenesis in South China occurring at 160-150 Ma. probably is closely related to asthenospheric upwelling and crust-mantle interaction under a geodynamic setting of crustal extension and lithosphere thinning 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tectonic regimes during the Mid-Late Jurass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