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石墨、铜及若干个金属矿区的矿石标本进行实验研究,系统地观测了它们的时间谱和电流谱.根据实验结果,标本的时间谱和电流谱的阴、阳极优势情况有两种基本类型.以电化学理论为基础,对产生这两种基本类型的机理作出了解释,认为这与标本的可溶性与否有关.在一定条件下,根据谱的阴、阳极优势情况识别极化体的可溶性和不可溶性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2.
在极谱分析中,判断所产生的极谱电流的性质已成为不可缺少的研究内容之一。前人为研究极谱基本理论已提出一系列的实验方法,人们从介质pH、缓冲溶液性质,电活性物质浓度、表面活性物质、温度及(经典极谱上)汞柱高度等因素对极谱电流的影响以及由电毛细管曲线和i—t曲线形状的变化来判断极谱电流的性质。 示波极谱技术的出现使极谱分析得到进一步发展。目前我国已全面普及示波极谱分析方法。许多新的极谱分析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包括催化极谱、络合物吸附波)均在示波极谱仪上进行。示波极谱有不同于经典极谱的特点(如外加电压的快速扫描,单汞滴的电极过程等),因此在应用前人的实验方法来研究电极过程时应注意所采用的极谱技术。 应用示波极谱来判断所研究的极谱电流性质早已引起人们的重视亚提出相应的实验方法,如从示波极谱波形状的差异,阴阳极化曲线的峰电流及峰电位的不同,lgi—lgv(v为  相似文献   

3.
傅良魁  戴仁寿 《现代地质》1992,6(3):354-363
本文讨论了利用非接触极化曲线法进行物探异常源评价的可行性。阐明和比较了接触极化曲线法和非接触极化曲线法的异同,并给出了黄铜、石墨及天然硫化矿石标本分别在自来水中和在0.01M的CuSO4溶掖中实验测得的(视)阴极、阳极反应电位。(视)阴极、阳极极化曲线的差异以及某些反应段的极限电流密度。在利用反应电位,极差优势进行极化标本的识别和用极限电流密度推算反应物浓度以及利用视反应电位反演求取真反应电位等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得出了许多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曹雪山 《江苏地质》1996,20(4):228-232
针对连续与非连续两种地面沉降剖面类型,引入了岩土体的粘弹性模型分析法。根据伏埃脱粘弹模型,建立平稳控制方程,并根据覆盖层为软质岩层或是硬质岩层这两种不同情况分别求解,得出连续型和非连续型两种不同的沉降曲线。还给出了两个应用实例,分别对连续型与非连续型的沉降剖面。结果表明,非连续型剖面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在剖面各处吻合较好,而连续型剖面的两值仅在沉降峰值处较接近。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阿坝州矿产资源的基本情况及基本特点。分析了州内主要有优势的10种矿产:金、锂、褐煤、泥炭、铀、铁、石榴子石、石灰岩、石材、砷,并提出了开发意见。根据州内资源特点和优势矿产的布局,提出了划分开发区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锡铁山石晶体结构中Fe3+的两种亚晶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产于青海锡铁山铅锌矿氧化带中的锡铁山石进行了57Fe穆斯堡尔谱的研究,在晶体结构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谱峰的重新解释,发现由于配位Cl-离子无序占位引起Fe3+离子所占配位八面体的畸变,形成了Fe3+的两种亚晶位,并根据结构数据指定了这两种亚晶位各自形成的四极双峰。  相似文献   

7.
1922年创立极谱学以来,极谱工作者从仪器上作了大量的改进工作。为了克服溶液的内阻产生的电位降和电容电流,消除电解时间对电解电流的影响,Oldham于72年提出了半积分极谱法。75年由Goto在半积分极谱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半微分极谱法,随后又发展了1.5次和2.5次微分极谱法。这类极谱方法被统称为新极谱法,新极谱法实质上是在电解池输出电流的处理上作了改进。  相似文献   

8.
本文概述了井中复电阻率谱(CR谱)的两种正演方法:用解析公式作理论计算及水槽模型实验。特别着重介绍了从CR频率谱求时间谱的转换计算及时谱的常用参数表达形式。介绍了获取井中CR谱的水槽模型实验技术并给出了一些模型实验曲线。这些成果表明,从模型实验曲线总结的CR谱性态特征及分布规律与理论计算曲线总结的规律完全相符。  相似文献   

9.
利用1995年森林资源分布图和2005年IKONOS遥感影像构建了土地利用GIS数据库,通过利用分形理论对官司河流域的各景观要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耕地和林业用地面积占绝对优势,是该区域景观的基质,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较大,林地、道路、水域的面积不断扩大;②建筑用地、水域和耕地的多样性指数最大,优势度也较为明显,而各类林业用地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均较小;③林地和耕地的分维数大于其它景观类型,而稳定性指数小于其它类型,说明这两种景观类型分布较为复杂和不规则,稳定性较差,建筑用地和水域的分维值较低,接近于"1",说明这两种类型分布规模较小,斑块较为规则;④从分维数的动态变化来看,除道路和水域这两种景观类型减少外,其它景观类型都增加,表明人类对这几种类型的利用程度更加复杂化。  相似文献   

10.
张立群 《岩矿测试》1983,(2):158-160
1922年创立极谱学以来,极谱工作者从仪器上作了大量的改进工作。为了克服溶液的内阻产生的电位降和电容电流,消除电解时间对电解电流的影响,Oldham于72年提出了半积分极谱法。75年由Goto在半积分极谱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半微分极谱法。随后又发展了1.5次和2.5次微分极谱法。这类极谱方法被统称为新极谱法,新极谱法实质上是在电解池输出电流的处理上作了改进。 新极谱理论 Oldham等首先讨论了电流的半积分值,导出半积分值m与去极剂浓度C的关系式。在此基础上Goto等又讨论了电流的半微分值并导出了1.5次2.5次微分值与去极剂浓度C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1.
尹沙林 《湖南地质》2001,20(4):302-302
化学光谱法测定微量金已实用多年。一般使用杯形下电极、锥形上电极,本实验在前人基础上将上电极改为凹形电极,与锥形上电极摄谱相比较的优点是:()使用凹形上电极避免了炽热的锥形电极头像进入光栏孔。样品含量低于μ时摄谱11g曝光时间控制为。上下电极有效对齐,避免了摄谱激发因瞬时电势差极大而引起的溅弧现8 s象,所以光谱背景浅。×110-3μ的金在线处也能看到清晰谱线。g2 675.95 ()凹形对电极摄谱,增大工作电流,延长曝光时间,从而提高弧焰的温度,使蒸发出2来的金得以充分激发。另外,上下电极都存在一个气室,对金的…  相似文献   

12.
高岭石形成赛隆过程相变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比了高岭石热分解及经碳热还原氮化作用制备赛隆过程中的相变情况,我们发现高岭石在这两种过程中发生的相变并不尽相同,加热高岭石最终形成莫来石和方石英过程中的相变,在其经碳热还原氮化作用制备赛隆的过程中是否出现,取决于温度、时间、C/Si原子比、N2流量等实验条件,后者因受众多实验因素的影响,其相变过程远较前者复杂。因此,笔者认为这两种过程中相变是相同的观点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悬汞电极微分脉冲极谱溶出法的各种条件及对痕量锌、镉、铅、铜的同时测定进行了研究。在设定的电镀电压和时间里,把金属离子电解并富集在工作电极悬汞电极上,当电势消除时,通过示差脉冲测出流经电极的氧化电流,每种金属的氧化电流表现为峰值电流,即波峰高度作为测定金属离子浓度的根据。方法快速灵敏,再现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鲍继坤 《中国煤田地质》2004,16(5):14-15,24
龙岩地区东部盖层下主要发育滑覆、推覆两种构造,探讨了这两种构造的控煤作用,根据控煤构造的展布规律,对该区自东向西划分了三个控煤类型区,并分别提出了各类型区内的找煤方向。  相似文献   

15.
碳酸盐与陆源碎屑的混合沉积研究至今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文献屈指可数。扬子西经缘龙门山地区盆纪发育了了这类良好的混合沉积。作者根据实际材料,首次从这一思路出发,识别该区泥盆纪Emsian期到Givetian早期的混积相四种,混积亚相约14种,阐明了其优势混积作用;根据混积作用特征、沉积背景关系,划分出两大混积类型,即泥质背景下的混积1型和砂灰质背景下的混积Ⅱ型;对混积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并指出不同级次  相似文献   

16.
断裂输导体系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断裂输导体系的内部结构、动力学机理、输导能力的控制因素、流体活动特征的识别、与其有关的优势通道等方面进行了综述.脆性断裂带内部的流体输导通道包括伴生裂缝、无黏结力的断层岩带和诱导裂缝3种类型,塑性断裂带只具有断裂伴生裂缝一种类型的输导通道.断裂带流体排驱的动力学机理包括突发性构造事件、超压与构造活动联控、超压主导和浮力驱动4种基本类型.气烟囱、沸腾包裹体、MnO等微量元素与包裹体均一温度异常等是判断或追踪断裂带流体活动特征的有效指标.与断裂输导体系有关的优势通道包括流向优势和断面优势两种类型,它们对油气的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最后提出了断裂输导体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当前各国原油储库主要分为地面储库、地下盐穴储库和地下水封洞窟3种类型.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分析,这3种类型储库均难以在我国推广.通过分析中国东北地区现有废弃矿山情况,结合地下原油储库的工程技术条件,提出了利用废弃矿山改造地下空间,用以建设战略原油储库的构想.建议尽快开展东北地区废弃矿山地下空间综合调查工作,启动相关地下油气储库封闭实验等测试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8.
根据金属硫化矿床和煤田测井资料及硫化矿和石墨标本的水槽模型实验结果,结合电化学理论,初步探讨了井壁自然电位的成因。认为固、液相界面的双电层是形成井壁自然电位的主要因素。在一般情况下,矿层井壁不形成阴极或阳极,故不可能产生短路原电池式的自然电流场。井壁柱状偶层面所形成的自然电位,属于准静电声范畴。致密块状硫化矿层和无烟煤层通常产生正异常,而在氧化矿层上则观测到负异常。浸染状矿层,如矿化程度较高,也能产生明显的自电异常。井中自电与自电测井有密切联系,加强对自然电位异常的分析研究,有可能发现盲矿体及被遗漏的矿层。  相似文献   

19.
瞬变电磁法成果资料快捷解释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冰河 《物探与化探》2004,28(2):136-138
通过介绍几种典型模型的数理原理、时间谱特性和等效电流环性质,提出了一套瞬变电磁法成果资料的快捷解释方法。该方法简便、实用,有利于在基层单位推广。  相似文献   

20.
安徽官山两种坡缕石粘土的成分与红外吸收谱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蔡元峰  薛纪越 《矿物学报》2001,21(3):323-329
本文采用多种成分分析手段对官山两种不同颜色坡缕石全粘土进行了研究。全粘土湿化学分析扣除SiO2含量计算得到的坡缕石阳离子数与电子探针获得的阳离子数一致。配位八面体阳离子计算表明,粉红色坡缕石为三八面体矿物,灰白色坡缕石是介于三八面体矿物和二八面体矿物间的中间类型。X射线粉末衍射的K值法对全粘土矿物定量分析有着较高的精度,同时用电子探针波谱可准确测定坡缕石粘土的成分。官山两种不同颜色含坡缕石的全粘土红外吸收谱能反映其中坡缕石的吸收谱特征。对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表明两种不同颜色的坡缕石中的铁主要是Fe^3 ,这与全岩湿化学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同时也还可以作为电子探针成分分析的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