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辽北—吉南地区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带地质地球化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俊建  沈保丰 《地球化学》1996,25(5):458-467
辽北-吉南地区是我国典型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带出露区之一。根据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本区绿岩带可划分为清原型和夹皮沟型,其形成的古构造环境分别为与现代岛弧的大陆边缘活动带和弧后盆地或大陆边缘裂谷相类似的裂谷型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2.
中国太古宙绿岩带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保丰  彭晓亮 《地质学报》1993,67(3):208-220
中国太古宙绿岩带主要分布在华北陆台的北缘和西南缘。绿岩带的基本地质特征可以和国外的太古宙绿岩带对比,但也具有独自的特点。根据绿岩带的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将中国太古宙绿岩带划分为夹皮沟型、清原型和小秦岭型3类。绿岩带形成的古构造环境可能为与现代岛弧-大陆边缘活动带类似的裂谷型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3.
冀东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矿床密集区之一。根据金矿床形成的地质环境和后期的活化改造作用特征,将本区金矿床划分为两大系列、五大类型,两大系列为以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带为容矿岩的金矿床系列和以中新元古界碎屑岩碳酸盐岩为容矿岩的金矿床系列。以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带为容矿岩的金矿床系列又划分为绿岩带同构造期初生型金矿床和绿岩带后构造期与中生代壳源深熔花岗岩有关的再生型金矿床。以中新元古界碎屑岩碳酸盐岩为容矿岩的金矿床系列再细分为与造山带岩浆隐爆作用有关的金矿床,与造山带碰撞型壳源深熔花岗岩有关的金矿床和与造山带伸展构造作用有关的金矿床。同时分别叙述了冀东地区各类金矿床的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4.
冀东地区金矿床类型及其地质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冀东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矿床密集区之一。根据金矿床形成的地质环境和后期的活化改造作用特征,将本区金矿床划分为两大系列、五大类型,两大系列为以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带为容矿岩的金矿床系列和以中新元古界碎屑岩-碳酸盐岩为容矿岩的金矿床系列。以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带为容矿岩的金矿床系列又划分为绿岩带同构造期初生型金矿床和绿岩带后构造期与中生代壳源深熔花岗岩有关的再生型金矿床。以中新元古界碎屑岩-碳酸盐岩为容矿岩的金矿床系列再细分为与造山带岩浆隐爆作用有关的金矿床,与造山带碰撞型壳源深熔花岗岩有关的金矿床和与造山带伸展构造作用有关的金矿床。同时分别叙述了冀东地区各类金矿床的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5.
崤山太古宙花岗—绿岩地体的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崤山太古宙花岗-绿岩地体由15%的绿岩带(变质表壳岩系)和85%的花岗质片麻岩系(变质侵入岩)组成。呈包体产出的绿岩系分为以变火山岩为主的兰树沟岩组和以变沉积岩为主的杨寺沟岩组。花岗质片麻岩包括早期富钠的TTG质花岗岩和稍后的富钾花岗岩。晚期则有代表大陆地壳裂解的基性岩墙群侵入。文中介绍了各岩石单元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花岗-绿岩带的变形和变质特征,探讨了研究区太古宙的大陆地壳演化。  相似文献   

6.
简叙辽东地区太古宙绿岩带地质背景,并结合太古宙绿岩带铁-铀型铀矿成矿地质特征的阐述,提出太古宙绿岩带铀成矿作用具有明显的前寒武纪主期性。讨论太古宙富铀钾质花岗岩相关的太古宙残留体内构造-蚀变岩控制铀矿的观点:提出古韧性剪切-破碎断裂带、太古宙基底岩体顶上凸起带之凹洼中的"突触"与碱交代岩等三位一体的构造空间和构造-蚀变岩定位层间-不整合破裂带关联-碱交代热液型铀矿的成矿模式,并且太古宙绿岩带铁-铀型铀矿围岩蚀变清楚,铀成矿谱系反映为初贫后富-叠加再造成矿的矿物组合;以复杂-叠加、脉络清楚的太古宙绿岩带构造环境相关的铀矿聚集区为例,探讨太古宙绿岩带铀成矿作用的多期性。并认为太古宙绿岩带铁-铀型铀矿矿体埋藏深、隐伏性强、盲矿体多,潜在的找矿前景相当可观。  相似文献   

7.
冀东金厂峪金矿床成矿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冀东金厂峪金矿产出的地质背景属于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带构造体制,在与国外太古宙绿岩带镁铁质岩石中石英脉型金矿进行地质对比后,认为该金矿属于活化绿岩带金矿。在研究矿床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成矿作用特点和成矿时代等基础上,认为矿质来源于地壳深部,并提出了金厂峪金矿床的两期成矿作用模式。  相似文献   

8.
赵爱林 《地质与资源》1992,1(4):280-281
1区域地质Taivaljarvi Ag-Zn矿床产于芬兰东部太古宙绿岩带南部的Tipasjarvi绿岩带中.  相似文献   

9.
胶东绿岩带镁铁质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洪志  吴悦斌 《地质与勘探》1994,30(6):60-63,67
目前,我国对绿岩带地质地球化学的研究还不系统、不成熟。通过对胶东绿岩带镁铁质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得出本区镁铁质岩与国外K.C.Condie(1976)所划分的太古宙亏损型拉斑玄武岩(DAT)在地球化学特征上总体相似,但在常量元素K、Fe,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方面都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李俊建  戴薪义 《吉林地质》1999,18(1):26-31,38
本文基于吉南-辽北地区364件最新的微金分析资料,表明各主要太古宙地质单元的金丰度均明显低于地壳金丰度值。同时指出,本区绿岩带有关金矿的矿源是多源的。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深源。  相似文献   

11.
杨豹  毕守业 《吉林地质》1993,12(3):24-31
吉林省南部晚太古宙绿岩带位于龙岗古陆核南部边缘,它包括板石沟、四方山和旺文川绿岩带,其岩石主要为变质镁铁质火山岩和变质长英质火山岩,反映出具双峰式火山岩的特征。另外,本区绿岩带岩石的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与龙岗古陆核北部边缘的夹皮沟绿岩带具有明显的差异,表明两者成岩环境不同。本区绿岩带斜长角闪岩属板内玄武岩,其成岩环境与大陆裂谷环境相似。  相似文献   

12.
辽北-吉南地区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带地质地球化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辽北-吉南地区是我国典型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带出露区之一。根据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本区绿岩带可划分为清原型和夹皮沟型,其形成的古构造环境分别为与现代岛弧的大陆边缘活动带和弧后盆地或大陆边缘裂谷相类似的裂谷型构造环境。与绿岩带有关的花岗质岩石可划分为三类:即片麻状花岗质杂岩体、花岗闪长岩和英云闪长岩底辟岩基以及钾质花岗岩。花岗岩-绿岩带的形成时代为2.5-2.9Ga。  相似文献   

13.
山西五台山太古宙绿岩带金矿成矿系统初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山西五台山太古宙绿岩带同构造初生型金矿床发现三种类型:条带状铁建造型,层控浸染型和含金石英脉型,这些类型的金矿床主要分布在五台山中央韧性剪切带一侧,具有太古宙绿岩带金矿的典型地质特征,可概括为火山喷气-变质热液叠加的层控矿床或再造的层控矿床,它们共同构成五台山太古宙绿岩带Fe-Au-Cu矿床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清原县的南龙王庙金矿,赋存于太古宙绿岩带的变粒岩岩段中。矿体受深层次绿帘角闪岩相的韧性剪切带控制,矿体附近有明显蚀变。载金矿物为黄铁矿和脉岩,金为裂隙金,成色为946。金和微量元素相关性指示矿质金源自绿岩,同位素特征反映矿质疏、铅也源自绿岩,石英包体水的氢氧同位素指示成矿溶液为变生(质)水。所以,南龙王庙金矿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同韧性剪切变生热液型金矿床,成矿时代为晚太古宙。  相似文献   

15.
绿岩带是特殊的构造域,是太古宙最重要的含矿杂岩体。全球太古宙绿岩带有极为相似的岩石序列(即超镁铁质到硅质火山岩、化学和碎屑沉积)。近几年,国内对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带的研究引起极大的重视,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为了在8·5期间对花岗岩—绿岩带有更深入的研究,笔者参阅了近期西澳、北美、西北欧和南非等地几个经典地区太古宙克拉通的研究成果,就研究内容、绿岩的建造类型、花岗质岩石特征和成矿作用等几个问题整理成文,供国内研究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带的学者们借鉴.  相似文献   

16.
1 太古宙绿岩带的一般特征太古宙绿岩带的概念,是在1965年加拿大召开的北大西洋国家的地质会议上提出的。M.J.维尔乔因(Viljoen)(1969)首先对南非巴伯顿绿岩带进行了研究,之后一直为国内外地质学家所重视。不仅因为它为我们提供了有关早期地壳演化的大量直接证据,而且其产出丰富的 Au、Cu—Zn、Ni、Fe 等矿产资源具重大的经济意义。绿岩带的定义,根据巴伯顿的资料,典型绿岩带的传统模式,设想为一种散布于花岗质岩石的“汪洋大海”中的盆地形褶皱或盆地型向斜。古德温(1991)提出,绿岩带  相似文献   

17.
太古宙绿岩带是世界主要金矿赋存区,在古老的非洲地台分布很多绿岩带,其上叠加剪切带即伴随有含金建造的出现。本文根据安徽地矿"走出去"实施的某绿岩区金矿勘查资料、西霍嘎地块地质背景、区域上金矿赋存规律及邻区正在开采的金矿考察,初步分析了该区金矿地质特征、控矿要素、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供后续勘查投资和周边中方相同地质背景矿权区找金参考。  相似文献   

18.
山西五台山太古宙绿岩带同构选初生型金矿床发现三种类型:条带状铁建造型。层控浸染型和含金石英脉型。这些类型的金矿床主要分布在五台山中央韧性剪切带一侧,具有太古宙绿岩带金矿的典型地质特征,可概括为火山喷气-变质热液叠加的层控矿床或再造的层控矿床,它们共同构成五台山太古亩绿岩带Fe-Au-CU矿床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太古宙有无类现代的板块构造这一问题,首先探讨了太古宙的陆核以及绿岩带的形成,认为,在弧后盆地出现之前,太古宙地壳增生与演化的主要样式更可能是非板块的。依据华北五台绿岩带和遵化绿岩带的共同特点:(1)绿岩带都位于不同年龄的两个古陆核的结合部位;(2)绿岩带底部通常都有相当厚的陆源碎屑岩,在不整合面之下可见更老基底,向上可以与火山岩连续沉积;(3)绿岩带通常形成独立完整的复向斜盆地,提出了在古陆核结合部位由断陷盆地进一步发展为太古宙绿岩带的构造模式。认为该模式存在3个主要的发展阶段,即太古宙早期古陆核形成和对接、在古陆核对接处形成断陷盆地以及在地幔柱活动影响下断陷盆地发展成为绿岩带。而这一模式作为太古宙弧后盆地开始发育之前的前板块时期大陆壳增生的主要样式仍有待更多实例的确证。  相似文献   

20.
Taira  A 李文侠 《世界地质》1994,13(1):52-67
西太平洋现代日本本土(本州岛弧)与Izu-Bonin岛弧之间的弧-弧碰撞带(被称为Izu碰撞带或ICZ),为许多太古宙绿岩带的发展演化提供了一个非常适用的运动学模式。ICZ中地壳的成分组合、热结构和构造样式与许多太古宙绿岩带的非常相似,它们都是具有高热流值的、厚的、较年轻的片状岛弧地壳与另一个地壳块体的碰撞产物。ICZ导致了地壳厚层片体的叠瓦状构造,并伴有与古老增生柱相并置的沉积物。许多太古宙绿岩带也显示出类似的地质特征。我们认为地壳的这种递增叠瓦式构造是许多太古宙会聚型边缘的普遍样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