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位于武夷隆起带和南岭构造带过渡部位、受北东向会昌-寻乌断裂带和东西向三南一寻乌断裂带控制的寻乌破火山口,发育一套由碎斑熔岩和花岗斑岩组成的火山-侵入杂岩。碎斑熔岩属高钾拉斑岩石系列,分异指教和SiO2,Rb)含量较高;Al2O3,CaO,ALK,TFeO,MgO,TiO2,REE,Sr,Ba,Zr含量较低;A/NKC,A/NK,Al2O3/TiO2,Rb/Sr,Rh/Ba比值高;CaO/Na2O,LREE/HREE,δEu值低,为后造山环境下砂屑岩或岩浆岩较低温度、较低熔融程度形成的岩浆的产物。花岗斑岩属碱性岩石系列,分异指数和SiO2,Rb含量较低,Al2O3,CaO,ALK,TFeO,MgO,TiO2,REE,Sr,Ba,Zr含量较高;A/NKC,A/NK,Al2O3/TiO2,Rb/Sr,Rb/Ba比值低,CaO/Na2O,LREE/HREE,δEu值高,为后造山环境下砂屑岩或岩浆岩较高温度、较高熔融程度形成的岩浆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南澜沧江带老毛村小岩体的岩石类型主要为二长花岗斑岩。w(SiO2)为77%,w(Al2O3)为12.08%~14.33%,A/CNK(分子比)>1.1(平均1.68),K2O/Na2O平均为4.54,里特曼指数(σ)为0.75~1.34(平均1.14),分异指数(DI)为90.2~92.2,∑REE在204.27×10-6~274.17×10-6之间,∑LREE/∑HREE在3.43~5.44之间,δEu为0.47~0.60之间,在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上显示出Sr、P、Ti、Eu负异常和K、Rb、Ba、Th、U正异常,具明显的分异结晶作用特征。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其围岩之一的中三叠统忙怀组碰撞型酸性火山岩非常相似,属于高硅、富钾、过铝、钙碱性花岗岩,具有“S”型花岗岩的特征。岩体的Rb-Sr同位素年龄为(169±5)Ma。经多种相关图解判别,老毛村岩体为后造山花岗岩类(POG),形成于后造山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3.
小平坝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白钨矿床位于滇东南薄竹山岩体东缘,矿体主要产于第一期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与寒武系碳酸盐岩接触部位,对区内花岗岩的主量、微量、稀土元素分析结果显示:其w(SiO2)变化于67.69%~76.98%之间,平均为70.96%,w(K2O+Na2O)较高,平均为8.06%,K2O/Na2O、A/CNK、里特曼指数σ平均值分别为2.04,1.03,2.36,具铝过饱和、高钾钙碱性特征;富集Rb、Pb、Th、U、La、Z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亏损Nb、Ta、Sr、Ba、Ti等高场强元素和不相容元素;稀土元素总量较高,平均为288.01×10-6,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LREE富集,δEu为0.36~0.69,平均为0.57,具中等负异常;CaO/Na2O-Al2O3/TiO2图解、Rb/Ba-Rb/Sr图解暗示其源岩为砂泥质沉积岩;综合分析认为其为地壳重熔S型花岗岩,且经历了高度分异演化,形成于同碰撞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前进场花岗岩体的地质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内蒙古前进场花岗岩体的岩石类型主要为黑云母花岗岩,SiO2含量67.17%~ 70.27%,Al2O3含量14.85%~15.61%,A/CNK(分子比)>1.1,K2O/Na2O为1.25~1.35, 里特曼指数(δ)为1.88~ 2.44,分异指数(DI)为86,ΣREE为181.9×10-6~247.8×10-6之间,ΣLREE/ΣHREE为2.98,δEu为0.42~0.56,Rb-Sr同位素年龄为196±5Ma,表明属于富钾、过铝、钙碱性花岗岩,有利于钨和铜的矿化.岩相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岩体具有S型花岗岩特征,形成的构造环境为大陆弧花岗岩类(CAG),是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碰撞造山后伸展作用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对东昆仑造山带中段低山头一带二长花岗岩体开展锆石U-Pb测年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获得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定年为(225.52±0.76)Ma,属晚三叠世印支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Al_2O_3含量为14.73%~16.42%,里特曼组合指数σ43值为1.18~1.46,属钙碱性系列,K_2O/Na_2O1,具富钠贫钾的特点,A/NCK值主要为0.94~0.99,属偏铝质岩浆岩;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富集Rb、K、Sr、Ba,高场强元素(HFSE)富集Th、U、La、Ce,而Nb、Ti明显亏损;其轻重稀土比值LREE/HREE为6.06~16.98,δCe为0.95~0.99,显示为负异常,(La/Yb)_N为7.46~28.35,轻稀土显示富集;δEu在0.51~0.92,总体属Eu亏损型;Eu负异常特征显示岩浆分异明显。岩体属I型花岗岩,结合构造环境判别图解,综合判断低山头一带二长花岗岩属东昆仑中段晚三叠世火山弧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6.
大黑山钨矿位于祁连山加里东造山带,其形成与宝库河黑云二长花岗岩密切相关。黑云二长花岗岩锆石LA-ICPMS U-Pb测年结果显示其形成年龄为:450.2±2.8Ma,为加里东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地球化学数据显示,宝库河黑云二长花岗岩富硅(SiO2含量为73.03%~74.18%)、富钾(K2O/Na2O为1.13~1.94,K2O+Na2O含量为7.25%~8.51%)、铝过饱和(A/CNK为1.04~1.12),为过铝质钙碱性-高钾钙碱性花岗岩。P2O5含量低(0.03%~0.08%),且具有随SiO2含量的增长呈现负增长的趋势。稀土含量低,Eu明显负异常,LREE分异强烈,HREE分异不明显。微量元素蛛网图中Th、U、Pb、Zr、Hf呈现明显的正异常,Ba、Sr、Ta、Nb、P、Ti呈现负异常,为I型花岗岩。结合对区域动力地质背景的分析,表明宝库河黑云二长花岗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由地壳物质熔融并结晶形成。  相似文献   

7.
选取长白山火山碎屑喷出物(火山灰)和熔岩(浮岩、碱流岩、黑曜岩),对其进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以确定其源区、演化过程和构造环境。研究表明,长白山火山碎屑喷出物和熔岩属于钾玄岩系列和高钾钙碱性系列,富K_2O+Na_2O,并具有高K_2O以及较高的Fe_2O_3含量,低CaO、MgO、TiO_2、P_2O_5和MnO含量,Mg#值变化范围为0.02~0.10,A/CNK的平均值为0.82,属于偏铝质岩石,稀土元素(REE)相对富集,轻重稀土分异强烈、轻稀土(LREE)相对富集、重稀土(HREE)亏损,铕负异常[δ(Eu)=0.04~0.15],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 K、Sr、Ba等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 Th、U、Ta、Nb、Hf相对富集,P、Ti等强烈亏损,Rb/Sr比值为3.23~93.33,在岩浆岩成因类型判别图上,所有样品均落在A型花岗岩区域内,说明其具有A型花岗岩成分特征。根据前人研究成果和本文所述的地球化学分析结果,可以说明长白山火山碎屑喷出物和熔岩可能起源于幔源岩浆的分异演化,在上侵时混染了地壳组分。长白山火山碎屑喷出物和熔岩形成于非造山板内拉张环境。  相似文献   

8.
南秦岭晚三叠世胭脂坝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出露于佛坪穹窿东部宁陕地区的胭脂坝岩体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讨论了胭脂坝岩体的岩石成因、成岩物质来源及其地质意义。岩体主要由黑云母花岗岩组成。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胭脂坝黑云母花岗岩的成岩年龄为200Ma±4Ma。该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为富硅(70.09%~73.35%)、富碱(Na2O+K2O=7.49%~8.59%),A/CNK=1.01~1.08,里特曼指数(σ=2.07~2.62),钾大于钠(K2O/Na2O=1.12~1.39)和高CaO/Na2O值(0.3),微量元素主要富集Rb、Th、U、K,亏损Nb、Ta、Sr、Ba、P和Ti,稀土总量129.98×10-6~189.97×10-6,轻稀土富集[LREE/HREE=8.00~10.73,(La/Yb)N=8.62~15.68],Eu亏损明显(δEu=0.41~0.50)。这些特征表明,胭脂坝岩体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为准铝—弱过铝质壳源S型花岗岩。结合对区域地质背景的全面分析表明,可能是印支运动晚期的造山作用造成本区地壳加厚,之后在伸展—减薄的背景下,中部地壳深度的变质砂屑质岩石,通过黑云母脱水发生部分熔融而形成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蒙国特闪长岩体位于宁夏与内蒙古交界的贺兰山北段,岩石类型单一,为黑云母闪长岩,SiO2含量为52.99%~55.48%,Na2O含量为2.85%~3.13%,K2O/Na2O平均为1.16,相对富钾贫钠;里特曼指数σ介于3.01~4.30,含铝指数A/CNK和碱铝指数NK/A均小于1,属准铝质碱性岩。∑REE为898.04×10-6~1267.82×10-6,LREE强烈富集,(La/Yb)N为23.95~39.98,中等负Eu异常,δEu为0.48~0.71,δCe为1.03~1.07。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及La、Ce、Pb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Th、U、Nb、Ta、P、Ti及Sr强烈亏损,显示大陆地壳参与了岩浆作用过程。综合研究认为蒙国特闪长岩体属I型花岗岩,是地幔底侵作用导致加厚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形成于板块碰撞后隆起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0.
新疆西准噶尔庙尔沟岩体的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新疆西准噶尔庙尔沟岩体侵入于早中石炭世海相火山-沉积建造中,主体由碱长花岗岩组成,局部分布有紫苏花岗岩和碱长花岗岩脉。碱长花岗岩及岩脉高硅、富碱、贫钙,里特曼指数(δ)=2.17~2.98,A/CNK=0.96~1.03,A/NK=1.08~1.13,为准铝质-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其富集LILEs(Rb、U、K、Th),相对亏损HFSEs(Nb、Ta、P、Ti)和Ba、Sr等,以及强烈Eu负异常,过渡族地幔相容元素Cr、Ni含量低,U、Th、Pb等地壳富集元素含量较高。Sr、Nd同位素组成:(87Sr/86Sr)i=0.70370~0.70541,εNd(t)=+4.10~+6.79,tDM=0.57~0.99Ga。锆石LA-ICP-MS U-Pb定年研究获得锆石U-Pb年龄为309±1.4Ma,表明岩体碱长花岗岩的形成时代为晚石炭世。紫苏花岗岩的SiO 2含量为60.88%~62.06%,Al2O3含量为15.50%~15.72%,里特曼指数(δ)=2.59~2.77,A/CNK=0.86~0.88,A/NK=1.50~1.53,为准铝质钙碱性-高钾钙碱性过渡的花岗岩,相对富集LREE(Rb、U、K、Th),而亏损HREE(Nb、Ta、P、Ti)和Sr,以及较显著的Eu负异常,过渡族地幔相容元素Cr、Ni含量低,U、Th、Pb等地壳富集元素含量较高。Sr、Nd同位素组成:(87Sr/86Sr)i=0.70382~0.70388,εNd(t)=+6.67~+6.98,tDM=0.59~0.62Ga。锆石LA-ICP-MS U-Pb定年研究获得锆石U-Pb年龄为302.1±2.1Ma,表明岩体紫苏花岗岩的形成时代为晚石炭世。综合庙尔沟岩体的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年代学和区域地质背景,认为庙尔沟岩体碱长花岗岩及岩脉为A2型花岗岩,紫苏花岗岩具有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性质,且它们是可能来自同一个岩浆源区,属于西准噶尔后碰撞阶段的岩浆活动产物。  相似文献   

11.
Meso-Cenozoic Mineralization Pattern in the Continent of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sed on the complex structure and material resources, the complex geological setting of the Meso-zoic-Cenozoic continent of China controlled four kinds of dynamic mechanisms of the continental tectonic-mineralization pattern, i.e. the dynamic mechanisms related to (1) underthrusting or collision, (2) activation of old tectonic belts or activity of new tectonic belts, (3) upwelling of mantle material and heat, and (4)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atmosphere, hydrosphere, biosphere and lithosphere. The four dynamic factors are related to and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and the mantle-crust interaction leads to the regular time-space zonation of endogenetic deposits on a regional scale. The Meso-Cenozoic mineralization pattern in China can be outlined as the network tectono-metallogenic pattern constructed by NNE- and E-W-trending tectonics in eastern China, and multi-layer ring tectono-metallogenic pattern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nd its northern and eastern neighbouring areas.  相似文献   

12.
中侏罗世为直罗组下段沉积期,辫状河道为有利的铀储层砂体,铀矿(化)体主要赋存于辫状河砂体中,受沉积古地貌控制,主要发育在低洼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古新世、始新世-中新世是砂岩型铀成矿期,古地貌控制了地下古水流的流向,控制着氧化还原带的分布和铀矿的富集:晚侏罗世铀预成矿期,古隆起区受到潜水淋滤,含铀物质向斜坡和低洼区迁移;早白垩世-古新世铀主成矿期,古地貌控制了含氧含铀水的水流方向,氧化还原带主要分布在古地貌斜坡区。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西藏纳如松多铅锌矿床4套矿化型式的系统梳理,根据地质事实和相关同位素证据,初步建立了一个独立的和岩浆作用相关的热液铅锌成矿系统模式。纳如松多铅锌矿化和石英正长斑岩密切相关,目前已发现了产在斑岩外围的古新世典中组凝灰岩地层中的隐爆角砾岩型矿化、产在斑岩与二叠纪下拉组灰岩接触带上的矽卡岩型矿化、产在斑岩外围典中组凝灰岩与二叠纪昂杰组砂板岩岩性分界面上的矿层型矿化以及产在凝灰岩或砂板岩内部先存裂隙中的脉型矿化等4种铅锌矿化型式。它们均以绿帘石绿泥石化、硅化绢云母化和碳酸盐化为主要围岩蚀变类型,矿石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主要脉石矿物为黄铁矿+黄铜矿+石英+绢云母+方解石,蚀变和矿物组合特征指示它们发育在同一矿化系统中,但成矿热液温度逐渐降低。隐爆角砾岩型和矽卡岩型矿化成矿流体δDV-SMOW值分布范围较大(-177‰~-118‰和-164‰~-139‰),δ18OV-SMOW值分布范围较小(-2.76‰~3.29‰和-5.46‰~-4.58‰),反映其主要来自发生了去气作用的岩浆水,并混合了少量大气降水。4种矿化型式的S同位素值按照隐爆角砾岩型(4.15‰)、矽卡岩型(7.92‰)、矿层型(8.49‰)和脉型(8.80‰)的顺序逐渐增大,反映其主要来自发生了H2S去气作用的残余岩浆相。矿区成矿斑岩与冷水坑斑岩型铅锌矿床的成矿斑岩极为相似,推测矿区深部也有斑岩型铅锌矿化的可能。一个独立的和岩浆作用相关的铅锌成矿系统模式由此建立,它包括了发育在挤压环境中所有和岩浆作用相关的铅锌矿化类型,可简述如下:新特提斯洋壳俯冲回转,地幔楔及上覆地壳部分熔融,纳如松多独具特色的斑岩岩浆形成;岩浆上升侵位,H2O及H2S去气,流体初溶,岩浆内部和顶部分别汇集了富氧化性质S和金属物质及富还原性质S和金属物质的残余岩浆流体;岩浆进一步侵位,温度降低,矿物结晶,SO2水解,斑岩型铅锌矿化形成;岩浆侵位到凝灰岩地层中,凝灰岩高压致爆,硫化物沉淀,隐爆角砾岩型铅锌矿化形成;富成矿物质残余岩浆水向外运移,伴随H2S进一步去气,矽卡岩型、矿层型、脉型铅锌矿化在不同岩性地层和构造位置中形成。  相似文献   

14.
西藏弄如日金矿围岩蚀变特征与成矿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弄如日金矿床围岩蚀变类型有黄铁矿化、绢云母化、雄黄化、钠长石化、硅化、碳酸盐化等,其中强硅化、黄铁矿化、雄(雌)黄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从断裂-岩脉中心向两侧围岩,蚀变强度由强转弱。矿床的形成主要与喜马拉雅期花岗斑岩的侵入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5.
巴布亚新几内亚是在澳大利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斜向和快速汇聚的边界带内演化的,是世界上构造运动最复杂的区带之一,其地球动力学演化涉及俯冲与火山岛弧(岩浆弧)形成、弧陆碰撞与造山、俯冲陆壳折返-岩浆侵入-成矿作用等地质作用。地质年代学研究指出,巴布亚新几内亚主岛(新几内亚岛)的地球动力学次序是:①引起抬升和折返的碰撞作用;②折返期间或稍后的侵入作用;③侵入岩体系晚期的成矿事件。在地球动力学次序中,巴布亚新几内亚铜金成矿时代主要集中在25~0Ma之间,其中几个世界级矿床更为年轻,成矿年龄只有6-0Ma。笔者按成矿时代将巴布亚新几内亚铜金成矿作用分为第一高潮(23~12Ma)、第二高潮(7-1Ma)和第三高潮(现在进行时)(0.5-0Ma)。巴布亚新几内亚铜金成矿受大地构造、侵入杂岩体、特定赋矿地层、转换构造、背斜、各种断裂、破火山或火山管道等控制。  相似文献   

16.
李国华 《地质与勘探》2013,49(5):890-896
胶东威海-文登成矿带是胶东东部地区一个重要成矿带,该成矿带内金及多金属矿床(点)分布众多,成矿条件优越。该带矿产以金为主,银、铅、铜、锌次之;矿点多,矿体规模小,主要赋存于南北向米山超壳断裂两侧的次级断裂中,以近南北走向为主,近东西向为次,产状陡直;矿体围岩多为荣成岩套,部分为玲珑超单元;矿石以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居多,具硅化、绢英岩化、绿泥石化等蚀变特征。研究认为,中生代燕山晚期,受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碰撞的影响,胶东地区由南东-北西向压应力场向张性应力场转换,深源含矿流体伴随岩浆底侵活动上升,在温度、压力等达到适宜条件时,运移聚集于不同构造扩容带中富集成矿,米山断裂及其次级断裂分布区为主要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7.
沙子江铀矿外围地化特征、元素迁移及铀成矿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沙子江矿床外围某钻孔不同矿化蚀变位置具有U含量与SiO2、CaO、Fe2O3、LOI、HREE含量正相关、Na均消失殆 尽、稀土和微量元素配分型式相似、LREE呈较富集的右倾特征。与新鲜围岩相比,蚀变围岩Sb、U明显增高,Ni、W略有 增加;与新鲜围岩和蚀变围岩二者相比,碎裂花岗岩(矿石) 中Cd、Sb明显增高,W、Ni、Pb略有增加,Be、Bi明显减 少;相对于新鲜围岩,碎裂花岗岩(矿石) 和蚀变围岩分别表现出Sb、U和Sb、Cd、U明显增高,共同表现出W、Ni略有 增加的特征。矿化蚀变带元素迁移研究表明,矿化蚀变带样品Sb、LOI、CaO、Ni、Cu、In、Sr均迁入,Na2O、FeO、Be、 Cs、Th、Nb均迁出,迁入率最大的组分均为Sb,迁出率最大的组分均为Na2O。地球化学特征及元素迁移规律指示花岗质 围岩是重要的U源及组分来源,成矿流体呈碱性,氧逸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黑色岩系型矿床是矿床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对象,其成因由于成矿作用复杂而存在争议。为深入理解这种复杂性并为解决争议提供参考信息,通过深入剖析国内外这类矿床的典型实例,述评了矿床成因研究的现状与进展,并进一步提出了值得加强研究的方向。全球黑色岩系矿床分布广泛,矿床形成过程中受多种地质作用影响,并可主要归纳为3种:海水、热水与生物有机成矿作用。其中,海水和热水为成矿提供元素及有利的成矿条件(如还原的沉积环境)。相比而言,生物有机质的成矿作用则主要体现在对海水和/或热水提供的元素进行富集,并在合适条件下成矿。可见,这3种成矿作用的多元复合作用使得成矿过程极其复杂,这是导致很多矿床成因至今未完全确定的一个重要原因。今后可从两方面开展深化研究:一是揭示多期复杂成矿演化过程;二是剖析生物有机成矿作用。这些认识对沉积岩型矿床的研究同样具有普遍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浙江矿产时空分布规律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浙江省主要矿产的矿床数量、规模、矿产组合时间演化以及成矿分带性、丛聚性等特征的分析与归纳,概要总结了浙江省矿产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通过系统收集和整理浙江省同位素成矿年龄资料,建立起全省成矿年代学谱系,并结合大地构造演化,将浙江省的成矿活动划分了5个时段。通过矿床数量、矿床规模以及矿产组合对比分析各时段的成矿信息和演化特征,构建了成矿时间演化图。依据浙江省矿产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将浙江省划分了4个Ⅲ级成矿带和7个Ⅳ级成矿亚带,从成矿密度和成矿强度的角度探讨各Ⅳ级成矿亚带矿床的分布规律。其中成矿密度划分了1个高密度区、4个中密度区和2个低密度区,综合矿产成矿强度划分了3个强成矿强度区、1个中成矿强度区和3个弱成矿强度区,以此为找矿方向和规划部署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湖南船岭脚锡矿区矿化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船岭脚锡矿为南岭锡多金属成矿带的一大型锡矿床。矿化类型较多,以构造蚀变带-矽卡岩复合型、接触带矽卡岩型锡矿为主,分布于中侏罗世姑婆山岩体接触带,且具分带性,自岩体内接触带往外依次为构造蚀变带-矽卡岩复合型、接触带矽卡岩型。矿化与成矿岩体及构造复合等因素密切相关,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为一与花岗岩有关的中高温矽卡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