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催化比色法测定土壤中的全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田上方土壤中的碘,含不溶于水的腐殖土稳固滞留的碘。要测定其含量,首先需将不溶性碘转化为可溶性碘化物。本文将样品用K_2CO_3溶液润湿、烘干、灼烧,实现了不溶性碘的转化,较半熔法熔剂量少、引入杂质量少。浸取液用硫氰化铁-亚硝酸盐体系的催化比色法测定Ⅰ~-的含量,回收率高于88%。对含Ⅰ~-为2.75ppm的试样测定10次其RSD为3.55%。本法适用于样品数量多、分析周期短的石油地球化学勘探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土壤-青菜系统中125I的生物地球化学迁移及其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土壤-青菜生态系统中125I的生物地球化学迁移与转化机制,并运用箱式模型分析了125I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引入土壤的125I随深度而衰减,绝大部分滞留在土壤0~10 cm表层内,125I的滞留量与土壤质地有关;青菜通过根部能很快吸收土壤中的125I,并可将大部分转运至地上部分,青菜各部位125I的富集系数为根》茎》叶柄》叶,嫩叶中富集的125I明显大于老叶;土壤和青菜中125I的动态分布服从指数变化方程,土壤和青菜中的碘可以相向迁移,青菜中碘的积累量即为土壤和青菜中碘迁移量的差值.  相似文献   

3.
贵州是我国碘缺乏病严重地区之一,特别是黔西南地区。本根据含碘量的调查,编制了贵州露头地层、地表土壤和地表水中含碘量分布图,并与地甲病患病率分布图进行对比研究。研究表明,地甲病患病率与露头地层中碘含量关系不明显,地表土壤中碘含量与地甲病患病率有一定关系,而地表水中碘含量与地甲病患病率关系较为密切,地表水中含碘量高的地区,地甲病患病率就低,反之则地甲病患病率高。  相似文献   

4.
铀系核素210Pb一210Bi-210Po目前通常采用相对独立的分析技术,三核素分别进行测定,并存在一些技术问题需要解决.文献报道的三核素联测技术需要使用多种昂贵的测试设备和示踪剂,或者制源体系抗干扰能力较弱且分析周期较长.本文研究了210Bi、210Po同时且定量恒温自沉积于铜箔的最佳制源条件,建立了双样-两次铜箔恒温自沉积制源-总α、总β同时计数法快速联合测定岩石、土壤及沉积物样品中210Pb-210Bi-210Po的分析技术.结果表明,当铜镀片面积为3.14 cm2,盐酸浓度为0.5 mol/L,氯化钠浓度为3.5 mol/L,溶液体积为20 mL,恒温90℃,振速为120 r/min,振幅20 mm,制源70 min,210Bi和210Po可同步定量自沉积且210Pb不沉积.在抗坏血酸存在下,大量共存元素不干扰自沉积.方法的精密度优于5%,全程加标放化回收率在99.5%~100.5%之间.该联测技术采用的制源体系抗稳定铋干扰能力较强,回收稳定,分析周期短,仅需一台国产测试设备并无需示踪剂即可完成三核素联合测定,同时也适合于三核素的独立测定.  相似文献   

5.
贵州碘缺乏病区生态地质环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贵州碘缺乏病与生态环境关系,对贵州碘缺乏病区岩石、土壤、水及主要粮食作物碘背景含量进行调查研究,总结贵州碘缺乏病分布区生态地质环境特征.重病区主要分布于碘背景含量较低的碳酸盐岩、碎屑岩及浅变质岩分布区;非病区主要分布于碘背景含量相对较高的煤系地层分布区.通过对重病区、轻病区及非病区人群的环境摄碘量估算,反映贵州碘缺乏病分布区生态地质环境普遍碘缺乏.  相似文献   

6.
TiO_2-I~-/γFe_2O_3磁性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氧化三铁、钛酸四丁酯和氢碘酸等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磁性复合催化剂TiO_2-I~-/γFe_2O_3.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热重差热分析、透射电镜以及红外光谱进行分析,研究了热处理时间、温度以及碘掺杂量对光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踢:最佳碘掺杂量为0.5%,烧结温度为400℃,最佳烧结时间为0.5 h,材料对甲基橙的降解率达99%,3次循环使用后甲基橙的降解率仍保持在80%.  相似文献   

7.
高碘地下水(碘浓度大于100μg/L)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地区和干旱内陆盆地,威胁近千万人口的饮水安全,但目前对湿润区河湖平原地下水中碘的分布与成因机制的认识还十分薄弱.通过采集长江中游故道区75组浅层地下水样品和7组地表水样品进行了水化学分析,查明了地下水中碘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运用主成分分析识别了碘富集的水环境要素和水...  相似文献   

8.
原生高碘地下水在我国有广泛分布,为查明不同区域地下水碘赋存机理的异同,通过选取我国大同盆地以及华北平原为代表性区域,完成区域地下水样品系统性采集及水化学、碘形态测试工作,对区域地下水水环境及其演化特征完成详细刻画.结果表明:大同盆地地下水总碘含量为2.86~1 286 μg/L,华北平原地下水总碘含量为2.40~1 106 μg/L,分别约有50.0%及49.5%地下水碘含量超过(GB19380- 2016)《水源性高碘地区和高碘病区的划定》中界定的100 μg/L国家标准.地下水水环境特征表明,在大同盆地,第四纪河湖相沉积所形成的,富含有机质、偏碱性、还原性、Na-HCO3型水环境,利于赋存于固相介质上的碘以碘离子的形式进入地下水中,沿地下水流向,富集于盆地中心排泄区;在华北平原,由第四纪6次海侵形成的冲湖积、海积松散沉积物中富含Na、Cl、I等元素,其偏碱性、还原性、Na-Cl型水环境及低水力坡度的平缓地形利于赋存在固相介质上的碘以碘离子的形式进入地下水,沿地下水流向富集于沿海排泄区.控制两个地区高碘地下水形成的相同因素是偏碱性及偏还原的地下水环境,且该环境下碘的主要赋存形态均为碘离子,但大同盆地高碘地下水形成主要受富有机质环境影响,而华北平原高碘地下水形成的主要受富碘的海相沉积控制.   相似文献   

9.
长期饮用高碘水将对人体造成危害,地下水总碘及碘形态分析对于高碘地区碘环境地球化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对内蒙古锡盟与新疆塔城高碘地区地下水总碘及碘形态进行测定。研究表明:锡盟地区地下水中碘以I-形态为主,总碘量维持在200μg/L,个别点位达到600μg/L甚至1700μg/L,呈环状分布,从东北至西南呈现"低-高-低"的分布规律;塔城地区地下水中的碘以IO-3形态为主,总碘量不足100μg/L,个别点位接近200μg/L,呈层状分布,自东向西逐渐升高。分析认为,氧化性的条件利于不同碘形态之间的转化;溶解氧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碘的储存;碘会随着可溶性盐的流失而流失;沿河流的流向,下游地势较低,总碘得到积累。本研究结果对于锡盟和塔城地区科学预防甲状腺肿、制定法律法规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甘肃含碘凹凸棒石矿的发现及其应用前景初探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凹凸棒石矿为稀有的非金属矿种,近年来,在甘肃中、西部第三纪地层中发现了大型凹凸棒石矿,矿石总储量可达2.5亿吨,矿石中碘含量较高,西部凹凸棒石含碘约为0.0418%,中部平均含量约为0.0425%,与智力碘硝石的含碘量(0.04%)相当。伴生碘总资源量可达11.7万吨,其中水溶性碘占80%以上,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的含碘凹凸棒石矿。将含碘凹凸棒石作为鸡饲料添加剂可以提高产蛋量,所产蛋含碘22~57mg/kg。  相似文献   

11.
XRD分析和全谱拟合定量计算结果表明,甘肃临泽含碘坡缕石矿的物相由坡缕石(70.1%)、白云石(15.7%)、石英(6.6%)以及少量白云母、钠长石和绿泥石组成。尝试采用了不同方法提取矿石中的碘。加热升华法未能使碘从坡缕石矿石中析出,表明碘在矿石中的赋存形式是吸附的离子态,而非分子态。热水浸取法从矿石中提取出的碘十分有限,仅为0.76~2.05μg/g,显示碘与坡缕石结合十分牢固,难以被热水活化。盐酸浸取法从矿石中提取出的碘为190.4~320.5μg/g,提取量与盐酸浸泡的时间成正比,与温度关系不大。在40h的酸浸泡时间内,碘提取量与盐酸浸泡时间的关系曲线呈S型,即初期和末期平缓,而中段较陡。碘释放的时间曲线说明,碘主要来自坡缕石,而非另一主要矿物白云石,因为后者很快被盐酸溶解;此外,盐酸提取碘的时间曲线还表明,甘肃坡缕石中的碘最有可能赋存在载体矿物的晶内隧道孔中,而非矿物表面。盐酸浸取法提取效果好与坡缕石的酸稳定性较差有关,碘的活化与载体矿物被盐酸溶蚀基本同步。  相似文献   

12.
孙大鹏 《地质论评》1981,27(3):231-236
近年来,国外对沉积物和水体碘的地球化学方面进行了许多研究。然而,对高碘卤水分布规律并未专门进行讨论,也未与油气的分布结合起来研究。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国外许多典型实例的剖析并结合我国一些实际资料,从碘的分布情况及其所处的地质条件、以及与油气分布的关系,讨论高碘卤水分布的规律。最后。在此基础上讨论一下我国找碘的方向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大地震发生的网络性质——兼论有关地震预测的争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大量研究结果证实 ,人体摄入的碘 80 %以上来自于食品 ,因此 ,碘缺乏病病区的形成应归因于植物含碘量的区域性差异。植物中的碘来自于大气和土壤 ,至今科学尚不能搞清在不同情况下 ,哪一部分碘占据主要部分。土壤中的碘与成土母岩中的碘含量基本无关 ,土壤碘含量主要决定于母岩风化产物对大气干湿沉降碘的吸收和保持能力。限于植物和大气中碘测定的困难 ,在碘的地球化学与碘缺乏病病区成因的问题上 ,目前仍有许多未解之谜。笔者提出 ,土壤中某种形态的碘可能以气态挥发并在近地大气层富集 ,存在植物吸收利用这一部分碘的条件的地区 ,不会有碘缺乏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冀东平原浅层地下水富含碘,为了探明这一地区浅层高碘地下水的分布与形成,河北地矿局在沧州地区开展了多项环境地质勘查工作,数年来施工了一批试验钻孔,采集各类水、土样品作了分层全化学、易溶盐、总盐量、微  相似文献   

15.
杜海民  张淑娟  马巍 《冰川冻土》2014,36(5):1213-1219
沿用已有的制样方法, 在统一了制样过程中冰、水比例及冰颗粒尺寸的基础上, 开展了高含冰(水)量粉质砂土的单轴抗压强度系统性测试. 结果表明: 高含冰(水)量冻土的单轴抗压强度随应变率的增加而非线性增大; 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减小趋势与总含水量有关. 随含水量的增加, 强度先是非线性增大, 然后逐渐趋于重塑冰的强度, 这有别于早期类似研究的结果. 同时, 也对试样中加入冰颗粒以保证试样高含冰(水)量的制备方法合理性产生了质疑.  相似文献   

16.
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土壤-青菜生态系统中125I的生物地球化学迁移与转化机制,并运用箱式模型分析了125I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引入土壤的125I随深度而衰减,绝大部分滞留在土壤0~10cm表层内,125I的滞留量与土壤质地有关;青菜通过根部能很快吸收土壤中的125I,并可将大部分转运至地上部分,青菜各部位125I的富集系数为根>茎>叶柄>叶,嫩叶中富集的125I明显大于老叶;土壤和青菜中125I的动态分布服从指数变化方程,土壤和青菜中的碘可以相向迁移,青菜中碘的积累量即为土壤和青菜中碘迁移量的差值。  相似文献   

17.
碘作为一种矿产资源,长期以来主要取自与油、气、盐类相关的卤水和硝酸盐矿床(如智利)。七十年代以来又发现一些磷块岩矿床中有较高的含碘量。中国川、黔、鄂、湘等省某些磷块岩矿床中也富含可综合利用的碘,其中尤以贵州晚震旦世陡山沱期磷块岩含碘最富。近几年,笔者等对贵州晚震旦世陡山沱期磷块岩内碘的富集规律和条件做了些初步研究,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世界上已知面积最大的水源性高碘国家,碘的长期过量摄入对居民健康产生极大威胁。在不同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下,高碘地下水成因模式可概括为:埋藏-溶解型、压密-释放型和蒸发-浓缩型。基于对高碘地下水成因机理的认识,我们利用大数据模型预测了全国高碘地下水赋存情况,发现其高风险区(p>0.5)约占国土面积的19.8%,且涵盖了全部已知的高碘地下水分布区。开展地下水系统中有机碘形态定量表征、碘的水文地球化学行为微观机理识别和迁移活化过程定量模拟研究,将深化对高碘地下水成因与分布规律的认识,为供水水质安全和预防水源性高碘甲肿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文章简要介绍了我们研究组近3年在129I加速器质谱应用和分析方法方面的部分研究结果.测定了核前黄土样品中129I水平,为地质定年的探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通过抽样分析检测了我国某核电站核环境安全的状况,结果表明当前它与大气沉降的本底水平一致,环境是安全可靠的;建立了水样、土壤、植物等不同类型样品中碘的分离、制备以及129I加速器质谱测试方法,尤其对无载体微量碘分离、制备和其中129I测量进行了探索,解决了超痕量碘样品的制备难题;此外,对实验用的试剂以及食用碘盐等进行了检验,示踪了不同来源的碘,为数据的可靠和问题的分析提供了保障.结果显示,129I既是一个地质、环境示踪的有效工具,又具有定年的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离子色谱法快速测定土壤中碘量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佘小林 《岩矿测试》2005,24(2):145-147
优化了碘的离子色谱分离和测定条件,仅使用保护柱IonPacAG11柱,即可快速测定土壤中的碘。方法检测限0.04μg/g(3倍的标准偏差),测定了8个国家一级标准物质中的痕量碘,验证方法可行性,并且结果与标准值相符,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0%(n=12)。该方法适用于大批量化探样品中碘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