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章探讨了含铜土壤中铜的赋存状态,并对土壤中铜的物相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乙二胺浓度为0.05mol/L(pH=10)的溶液浸取自由氧化铅,用含有Na2SO3和NH4HF2的H2SO4(0.9mol/L)溶液浸取结合氧化铜,且含有硫脲(200g/L)的HCI(1.0mol/L)溶液浸取次生硫化铜能获得满意的结果。在最佳浸取条件下对含铜土壤中的铜进行物相分析和基准矿物回收试验,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我国重要有色金属资源——铜矿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小舟 《西北地质》2007,40(1):83-88
铜及其合金材料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子工业、机器制造、军事工业、农业等经济领域,是现代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必需的金属材料。铜在自然界中,主要呈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和铜的氧化物、自然铜以及铜的硫酸盐、碳酸盐、硅酸盐等类型矿物存在,已发现约有280多种,其中主要矿物16种。铜矿石的自然类型一般按物相分析中含氧化矿和硫化矿的比例不同,分为硫化矿石(含氧化铜在10%以下)、混合矿石(含氧化铜10%~30%)和氧化矿石(含氧化铜在30%以上)3种。我国铜矿主要分布在江西、云南、湖北、西藏、甘肃、安徽、山西、黑龙江等省,具有以下特点:(1)矿床规模小。(2)共生伴生矿多,品位低。(3)适合采用浸出-萃取-电积工艺的斑岩型铜矿少,降低生产成本的空间受到限制。(4)剩余储量中规模大、品位高的矿床多处于边远地区,外部建设条件差,在目前的金融、财税政策下,难以开发利用。总体上,我国铜矿资源在数量和品位等方面均比较差,其国际竞争力低,铜资源特别是富铜资源不足,已是不争的事实。近十余年来我国铜矿保有储量总体上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即新增探明储量和矿山消耗储量大体平衡。我国快速增长的铜消费主要靠进口解决。  相似文献   

3.
针对准格尔煤田6号煤煤灰含有较高铝氧化物成分的特征,采用以KF为助熔剂开展焙烧活化正交试验,考察不同焙烧温度、焙烧时间以及助剂的添加量对煤灰中铝浸出率的影响。实验表明:煤灰中铝的浸取率的焙烧活化最佳实验条件为煤灰与KF质量比1∶1、700℃高温焙烧1h时,煤灰中铝的浸取率可达到95.60%。  相似文献   

4.
基于我国钴资源分布分散、且多为伴生、品位低的现状,对某铜钴矿化区钴矿石中的钴碳酸盐矿物、含钴铁氧化物和具有吸附态的粘土矿物进行了钴的赋存状态和浸取试验研究.查明了钴的赋存状态,并以此为依据,运用逐一条件试验和正交试验相互验证的办法,确定了最优化的浸取试验方案,该方法对此低品位氧化钴矿石中钴的浸出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5.
何沛南  何明友  张海 《矿物学报》2019,39(2):231-236
以香炉山稀土矿床为研究对象,研究矿石中稀土元素赋存状态。采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及化学浸取实验方法,对稀土矿石样品进行测试分析和浸取实验。扫描电镜未扫描出独立的稀土矿物,电子探针对样品原位微区探测出的元素有:O、Al、Si、Ca、Mg、Fe、Ti、K、Na、S、Cl、C、Cu、Cr、V、Pt,未探测到稀土元素。采用10%的(NH_4)_2SO_4、(NH4)Cl、NaCl和H_2SO_4化学试剂,室内常温常压,浸取24 h,结果显示,矿石中稀土元素容易被浸取,浸出率较高,为11.47%~24.00%,说明矿石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为离子态存在,而不是稀土矿物。  相似文献   

6.
基于我国钴资源分布分散、且多为伴生、品位低的现状,对某铜钴矿化区钴矿石中的钴碳酸盐矿物、含钴铁氧化物和具有吸附态的粘土矿物进行了钴的赋存状态和浸取试验研究,查明了钴的赋存状态,并以此为依据,运用逐一条件试验和正交试验相互验证的办法,确定了最优化的浸取试验方案,该方法对此低品位氧化钴矿石中钴的浸出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取粉煤灰中的Al2O3,采用助剂硫酸铵与粉煤灰混合,并经焙烧处理形成易浸取的硫酸铝铵。利用TG-DTA、XRD等分析手段对焙烧反应产物进行表征,研究了助剂添加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对焙烧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硫酸铵焙烧可将粉煤灰中的Al2O3以硫酸铝铵的形式释放出来;当n(Al2O3)∶n[(NH4)2SO4]=1∶6时,粉煤灰中莫来石相完全消失;焙烧时间超过1.5 h时,其对应焙烧产物的物相主要为硫酸铝铵;升高温度,有利于硫酸铝铵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高雄  孟烨  朱辰  赵良 《中国岩溶》2011,30(4):472-478
较低的矿物溶解率和反应剂的不可循环利用是CO2矿物封存发展的两大难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以可循环的NH4Cl溶液作为中间媒介的CO2矿物封存工艺,并系统地研究了蛇纹石在氯化铵溶液中的液-固两相的反应动力学。实验研究发现:(1)纤蛇纹石的浸取符合Elovich模型,浸取过程基本在1h左右完成,在100℃、5mol/L氯化铵溶液中,纤蛇纹石的浸取率达到12.67%;(2)温度对纤蛇纹石初始反应速率的影响显著,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3)当氯化铵浓度在1~5mol/L范围内变化时,它对镁离子浸取率的影响不明显,反应速率随着浓度的升高而有所增加;(4)本实验反应表现出来的活化能大小为129.56kJ/mol。   相似文献   

9.
对贵州某地的玄武岩型氧化铜矿进行了可选性试验研究.对氧化矿采用的硫化浮选方法经试验不适合本矿,故采用离析浮选.采用离析、一次粗选的试验指标为:铜精矿品位26.70%,铜回收率84.36%.  相似文献   

10.
采用盐酸-硝酸混合酸(盐酸-硝酸-水体积比3∶1∶4)水浴浸取地质样品,在样品消解后的母液中直接加入硫脲-抗坏血酸混合溶液,以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地质样品中的痕量砷和汞。方法检出限为砷0.033 6 ng/mL,汞0.003 7 ng/mL;相对标准偏差(RSD,n=1)为砷1.1%,汞3.0%。对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 07109~GBW 07114、GBW 07301~GBW 07312、GBW 07401~GBW 07408中的砷和汞进行测定,测定值与标准值相吻合。  相似文献   

11.
新疆库木库里盆地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新疆库木库里盆地砂砾岩型铜矿带位于东昆仑成矿带西段东昆中断裂北侧新生代陆相盆地中 ,与西部且末县嘎其哥洛德和克孜勒小型砂砾岩型铜矿组成近2 0 0km长的大型砂砾岩型铜矿化带。铜矿化赋存于石马沟组上段 (E3 S1)砂岩中。围岩中铜含量一般低于地壳丰度值 ,南部火箭山地区发现有斑岩型铜矿化、昆中结合带也发现规模巨大的铜矿化带 ,它们可能是本区铜矿化的矿源层。铜矿化呈透镜状、似层状 ,剖面上已发现三层铜矿化 ,其中上部铜矿化较好。地表氧化矿石矿物组合简单 ;矿石构造为条带状、浸染状、团块状 ,填隙结构。铜矿化受湖泊三角洲相、三角洲前缘亚相的近岸砂坝、远岸砂坝的砂体控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晶安高科万吨氧氯化锆生产工艺的研究改进,在生产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1)洗渣中二氧化锆回收率提高;(2)用于洗涤硅渣的工业盐酸的加入量减少,减少了酸雾对环境的污染;(3)水转料中二氧化硅含量降低了,氧氯化锆的使回收率提高了;(4)水转料中氧化钠含量降低了,产品质量得到提高;二次废酸的使用周期延长.  相似文献   

13.
锰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在污染水体净化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经过对锰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在净化污染水体中的应用综合研究,发现该氧化物和氢氧化物样品能有效去除污染水体中的有毒有害金属离子和 氧化降解苯酚、2-丙醇、苯及印染废水等有机物,其污染净化能力主要是基于表面络合反应、表面离子交换作用和变价元素的氧化还原作用。同时介绍了锰氧化物和氢氧化物所具有的4个环境属性;离子交换、氧化还原、粒径效应和孔道效应,提出将结构特征与环境化学有机结合,深入探讨其环境属性与污染净化能力之间的关系是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新疆砂岩型氧化铜矿浸出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新疆砂岩型氧化铜矿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周缘,是新疆的优势矿产资源。但其矿石类型较复杂,含碳酸盐和钙镁较高,亦有氯铜矿存在。针对新疆资源特征,项目研究并探讨了不同的浸出工艺条件,提出了基于低浓度氨堆浸的浸出-萃取-电积工艺,以达到成功开发新疆砂岩型氧化铜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论“东川式铜矿”的成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龚琳  王承尧 《地质科学》1981,(3):203-211
云南东川地区,元古界昆阳群落雪白云岩中规模巨大的层状铜矿,1941年由谢家荣命名为“东川式铜矿”[1],用以代表与闪长岩有关的岩浆热液矿床。李洪谟、王尚文(1941年)、孟宪民等(1948年)[3]对这一成因观点都有详细的论述。1960年后,孟宪民指出,东川铜矿可能为沉积成因。笔者在东川白锡腊、因民、落雪、汤丹等地,发现铜矿床中保留了很多沉积成岩的标志,同时根据脉状铜矿是变质脉、岩浆岩的同位素年龄小于层状铜矿等特征,从而提出了沉积变质的成因认识。1975年,桂林冶金地质研究所提出此类矿床应更名为火山—沉积—浅变质矿床[4]。近年来,通过对含矿层的岩相和岩石学的研究、铜矿与藻类叠层石关系的研究,笔者认为,“东川式铜矿”的成因不是单一的,是沉积成岩、蒸发成岩、变质改造等多成因、多阶段形成的一种复合矿床,本文就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江西贵溪冶炼厂重金属环境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属矿物开采、冶炼等活动引起土壤金属污染是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由此引起的人类健康问题和环境生态的恶化,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环境学家关注。本文调查了冶炼厂周围农田重金属元素的纵向分布,并利用连续浸提法分析主要污染元素的化学形态,结果表明,土壤Cu,Zn,Cd和Pb的非残渣态含量远远高于未污染土壤,污染元素的生物可利用性高;同时采用多指标生态评价体系,对铜矿冶炼厂周围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综合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根据风险指标体系和空间分异规律,将冶炼厂周围农田分成3种生态风险功能区。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学界对海岱地区先秦时期麦作农业的发展状况不甚明晰。得益于田野考古工作的开展,使用浮选、植硅体分析等植物考古方法收获了一批小麦、大麦遗存。通过对这些遗存的量化分析,发现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商周时期皆有小麦存在;以龙山文化、周代所出小麦、大麦的遗址最多;龙山文化、商、周时期的小麦存在得到测年数据支持。进而得出结论:至迟在龙山文化时期,小麦作物进入海岱地区;岳石文化时期,先民对小麦的利用程度可能有小幅提高,但仍处在低水平利用阶段;商时期的植物考古工作尚少,麦类作物利用水平可能有所提高;两周时期麦作农业发展迅速,脱离了小麦种植的初级阶段,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证了商时期麦作的存在。大麦在周代的个别遗址的量化数值上升,并得到了测年数据支持,但大麦种植的相关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麦作的发展,既与环境气候等自然条件相关,也是文化交流、技术发展、工具改良、政策支持的产物。小麦、大麦、马、牛和羊入华,促成了"史前食物全球化"的格局,海岱地区融入到"青铜时代全球化"的浪潮中,对本地农业、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后世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无定形态游离氧化铁以其自身的特性及其脱水老化作用,对粘性土的物理性质、水理性质乃至工程性质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就粘性土的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及力学性质在无定形态游离氧化铁脱水过程中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期望对粘性土的土工测试方法及参数的合理测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含钒石煤是我国一种新类型钒矿资源,钒的氧化是石煤提钒的基础。本文对钒的氧化动力学作了初步工作,通过试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采用Ерофеев综合动力学公式:描述石煤中钒的氧化过程:2VO2固+1/2O2=Y2O5固简明可行,较为适宜。 钒氧化反应初期阶段以动力学方式进行:n1=1,属一级反应过程;继之,n2=0.2,反应受扩散制约。测定了由动力学过程转换为扩散过程所需的反应时间及其钒氧化率,计算了这两种过程的速率常数和表观活化能。  相似文献   

20.
浅析北方红粘土对碳酸盐岩溶蚀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方碳酸盐岩发育的红色风化壳大都是第Ⅰ、Ⅱ间冰期湿热气候条件下溶蚀与风化作用的结果,形成硅铝—铁型风化壳。风化壳中红粘土化学成分R_2O_3(Al_2O_3+Fe_2O_3)含量达20—30%。当降水或地表水的垂直下渗、红粘土的氢离子浓度加大,溶蚀性增强,沿红粘土和碳酸盐岩接触面产生溶蚀作用,形成石芽、溶沟、溶槽、溶痕等岩溶地形,并在它们的表面保留有红粘土痕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