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祁连山东段埃达克岩带Cu、Au成矿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北祁连山东段存在一条埃达克岩条带,由向北俯冲的老虎山弧后盆地洋壳部分熔融形成,其形成过程具有高温、高压、富含挥发分流体、高氧逸度和快速上升的特点,有利于Cu、Au等成矿物质在埃达克岩中富集.已经在米家山、扁强沟以及屈吴山银硐梁岩体中发现了Cu、Au矿床,在西华山前寒物系中也发现了金矿床(点),表明北祁连山东段埃达克岩带具有产出与埃达克岩有关Cu、Au矿床的潜力.该埃达克岩带不仅有斑岩型和低温热液型Cu、Au矿床产出,也存在砂岩型Cu、Au矿床,可以用"四箱模型"来描述该地区矿床的形成过程及类型.不仅要注重对埃达克岩岩体的勘探,也要加强对蚀变围岩的勘探,并寻找以泥盆系为首选勘探对象的砂岩型Cu、Au矿床.  相似文献   

2.
青海德尔尼铜(锌钴)矿床产出在北西或北西西向超镁铁质岩带中,对其矿床成因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文中对德尔尼矿床主矿体不同类型硫化物矿石的Cu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分析,通过与现代海底正在形成的赋存在超镁铁质岩(蛇纹石化橄榄岩)中的块状硫化物矿床进行类比,从构造背景和矿床地质角度探讨了矿床成因,得出以下主要认识:(1)阿尼玛卿构造带可能存在大型拆离断层,超镁铁质岩体和硫化物矿体的产出均与北西向发育的长期活动拆离断层有关;(2)德尔尼矿床属古代海相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为赋存在超镁铁质岩体中的一个特殊类型(或称为"德尔尼型");(3)硫化物原生矿石Cu同位素组成均为负值,呈富轻Cu同位素特征,表明矿床经历了广泛的后期热液叠加过程。德尔尼矿床控矿构造、岩体特征和后期叠加成矿过程的深入研究不仅对矿床成因认识和找矿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为现代海底慢速-超慢速扩张洋中脊超镁铁质岩热液系统成矿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浅议"C型埃达克岩"与中国东部中生代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年来有研究表明埃达克岩与Cu、Au内生金属成矿作用密切相关,中国东部中生代内生Cu、Au矿床也被认为与当时广泛发育的"C型埃达克岩"有关(张旗等,2008)."C型埃达克岩"的成因通常认为是下地壳基性岩石在高压下部分熔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超大型Ni—Cu(Pt)岩浆矿床的划分与找矿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14  
提出超大型Ni-Cu(Pt)岩浆硫化物矿床的划分标准为:Ni储量≥50万t,Ni品位≥1%,若Ni品位<l%其中共生元素 Cu或 Pt族达到经济品位者;超巨型矿床的划分标准为:Ni储量≥500万t,Ni品位≥1%,若Ni品位<l%其中共生元素Cu或Pt族达到经济品位者。按照这种标准全世界有超大型矿床9个、超巨型矿床3个。确定并论述了超大(巨)型 Ni-Cu(Pt)岩浆硫化物矿床的五种类型和它们的地质定位条件和特征。这五种类型为(1)元古宙与古陨石坑有关的苏长岩——辉长岩型矿床,如萨德伯里(Sudbury);(2)元古宙与大陆边缘裂解有关的小侵入体矿床,如金川、沃依塞湾(Voisey Bay);(3)显生宙与大陆裂谷有关的相当于溢流玄武岩的侵入体矿床,如诺里尔斯克(Noril’sk)、十月(Oktyabri’skiy)、塔尔纳赫(Talnakh)、太梅尔(Tamyr)等;(4)太古宙绿岩带与科马提岩有关的矿床,如西澳阿格纽(Agnew)、康巴尔达(Kconbal-da)、基斯山(Mt.Keith),加拿大汤普逊(Thompson)带的矿床;(5)早元古代大陆层状侵入杂岩体中硫化物与铂族元素,如布什维尔德(Bushveld)等。预测中国最有找矿前景的是(2)类型矿床,(3)(4)两种类型在我国亦具有形成超大型矿床的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5.
<正>王家庄铜矿床位于山东省邹平火山岩盆地内,是一座中型斑岩-角砾岩型Cu(Mo)矿床。本文通过矿化石英二长岩锆石U-Pb定年、全岩元素地球化学、全岩Sr-Nd-Pb和锆石原位Hf同位素,王家庄Cu(-Mo)矿床辉钼矿Re-Os定年、流体包裹体、含矿石英H-O同位素和矿石S、Pb同位素等综合研究,探讨王家庄  相似文献   

6.
据索尔库都克铜-钼矿床地化特征探讨其成因类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索尔库都克铜(钼)矿床,主要赋存于辉石闪长玢岩外接触带的安山质岩石中。除Cu,Mo外,Ca,Fe,Mn,Pb,Zn,Ti,Cr,Ni和Co含量也较高。Si,Na,K和REE含量最低,具一套与中基性岩有关(矿床)的元素组合特征。索尔库都克铜(钼)矿的同位素特征与辉石闪长玢岩相近,类似美洲的依尔·萨尔瓦多斑岩铜矿。因此,笔者认为该矿是与辉石闪长玢岩有关的斑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7.
张宇  邵拥军  全伟  刘忠法  刘清泉 《地质论评》2015,61(5):1168-1176
为了探讨新桥Cu—S—Fe矿床的形成是否经历过海西期海底喷流沉积成矿作用,在详细的野外调研和室内工作基础上,对层状矿体下盘石英黄铁矿脉中的石英流体包裹体进行Rb-Sr同位素定年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下盘石英黄铁矿脉中的石英流体包裹体Rb-Sr等时线年龄为138.0±2.3Ma(MSWD=5.4),与矶头复式岩株的成岩年龄相近(140.4±2.2Ma),而且下盘网脉状矿化石英流体包裹体中流体的n(~(87)Sr)/n(~(86)Sr)初始值(0.71138±0.00014)和矶头岩株的n(~(87)Sr)/n(~(86)Sr)初始比值相近,说明下盘网脉状矿化为岩浆热液成因,并非为海西期海底喷流通道。与典型海底喷流沉积矿床进行地质特征对比分析也发现,新桥Cu—S—Fe矿床地质特征有别于典型的海底喷流沉积矿床。综合分析认为,新桥Cu—S—Fe矿床应属于燕山期岩浆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8.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陆内斑岩型矿床的成岩成矿作用   总被引:23,自引:21,他引:2  
陆内环境斑岩型矿床的发现对斑岩成矿理论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作为中国东部重要的陆内成矿带之一,成矿带内发育多个重要的斑岩型矿床,如铜山口Cu-Mo矿床、鸡冠嘴Cu-Au矿床、白云山Cu矿、城门山Cu-Mo矿床、武山Cu-Mo矿床、丰山洞Cu-Au矿床、丁家山Cu矿、洋鸡山Au矿、沙溪Cu-Au矿床、冬瓜山Cu-Au矿床、舒家店Cu矿床和安基山Cu矿床等。本文选取成矿带内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斑岩型矿床,对其地质特征(地层、构造、含矿斑岩、脉体特征和围岩蚀变)、成岩成矿年代、成矿岩体的岩石化学和成岩成矿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资料和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讨论和试图阐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陆内斑岩型矿床的成岩成矿作用与成矿模式。研究显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形成于燕山期陆内造山过程,成矿斑岩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主要发生于149~105Ma之间,进一步可以分为早、中、晚三阶段:149~135Ma、133~125Ma和123~105Ma,三阶段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主要发生于成矿带中的断隆区,早阶段(149~135Ma)和晚阶段(123~105Ma)多为斑岩-矽卡岩型矿化,中阶段(133~125Ma)矿化为典型的斑岩型矿化。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斑岩型矿床的含矿斑岩为高钾钙碱性-钙碱性系列岩石,大部分具有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可能为源自富集地幔的岩浆和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的岩浆混合的产物,源自富集地幔的基性岩浆对成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混入使得混合岩浆富水、硫和金属(Cu、Au)等。进一步通过与岩浆弧环境的斑岩型矿床对比研究发现,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斑岩型矿床一般不发育高级泥化岩帽(advanced argillic liithocaps)以及浅部的高-中硫矿化蚀变系统,含矿岩浆源区性质和成矿物质来源等与岩浆弧环境的斑岩型矿床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9.
银山矿床属于次火山热液期后的高—中低温多种金属大型综合矿床。其成岩成矿严格受构造控制。主要矿化为两期,即与石英斑岩隐爆有关的(Cu、Au)Zn、Pb、Ag矿化,和与英安斑岩隐爆有关的Cu、Au、Ag(Ti、W、Bi)等矿化。并由于构造裂隙性质的不同,控制了不同的矿化分带。  相似文献   

10.
沉积地层与层控夕卡岩矿床间的成因联系至今尚未完全查明。在安徽铜陵地区广泛分布的志留系—三叠系沉积地层中发育有大量层控夕卡岩Cu(Au)矿床,这些矿床成为研究沉积地层与层控夕卡岩矿床之间的成因联系的典型案例。岩石学研究表明,铜陵地区泥盆系至三叠系地层中存在3种岩性突变界面:粉砂岩与白云岩相变组合、灰岩(或白云岩)与硅质岩相变组合和白云岩与灰岩相变组合。其中,前两种组合是区内层控夕卡岩矿床的主要赋存层位。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各组地层沉积岩中的成矿元素含量较低,自身难以富集形成具规模的矿体。但是,在局部地区石炭系白云岩中的Fe含量较高,具有形成矿胚层的潜力。综合分析表明,铜陵地区层控夕卡岩矿床主要受控于矿胚层、构造-岩性组合、有机质和蒸发岩-膏盐层,其中,构造-岩性组合是主要控制因素(必要条件),而矿胚层仅为部分矿床的形成起到预富集作用,蒸发岩-膏盐层仅为部分矿床的形成提供了部分硫源以及在成矿作用过程中发挥吸附和还原作用,有机质也仅在部分矿床成矿过程中发挥吸附和还原作用。这些有益的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总结层控夕卡岩的形成机理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实际材料,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矽卡岩矿床基本地质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中国是世界上矽卡岩矿床最发育的国家之一,矿种包括Fe、Cu、Pb、Zn、W、Sn、Mo、Bi、Au、U、TR、稀有元素和非金属等。矿床常成群成带分布,主要产于地台活化区和褶皱带的拗陷区,成矿时代以燕山期为主。 与侵入体有成因联系的矿床具有明显的岩浆岩和交代岩成矿专属性。矽卡岩矿床的形成大多经历了接触变质作用(部分矿床有岩浆期镁矽卡岩阶段)、岩浆期后矽卡岩阶段和酸性淋滤作用,分别形成各类矽卡岩和交代岩,矿化主要形成于矽卡岩晚期和酸性淋滤阶段,各类含矿交代岩常围绕侵入体呈带状分布,但互有成因联系,在一定地区组成一定的交代系列。在矿床形成过程中碱质和挥发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狮子山矿田是安徽铜陵地区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矿田之一。该矿田目前已探明铜、金等大中小型矿床十多处,按赋存标高自下而上依次为:冬瓜山深部斑岩Cu、冬瓜山Cu、胡村Cu、花树坡Cu、大团山Cu(Au)、老鸦岭Cu、东、西狮子Cu(Au)、鸡冠石Ag、Au、Cu、Pb、Zn,包村Au(Cu)、白芒山Au等矿床,达到大型-超大型规模,引起了国内外矿床地质学家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又发现并勘查出几个独立岩金矿床,且在矿田深部1000多米处又发现了新的矿体,标志着该区找矿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多种矿床类型共存,铜矿与金矿配对,矿床(体)呈多层产出,是矿田的显著特色。矿田内业已发现矽卡岩型、层控矽卡岩型、斑岩型、中低温热液型和风化—淋滤型等矿床;既有以内生作用为主,又有以沉积作用为主的矿床,及二者的复合类型;铜、金可共生、伴生,也可形成各自独立的矿床;自深部斑岩铜矿至C2+3—T2中层状、脉状矿床,成矿垂深大。它们虽产于不同层位的地层中,主要表现为多层楼成矿特点,但其产出受统一构造、岩浆岩等多重圈闭因素制约而构成的统一的等温的岩浆-流体-成矿系统之中。在某种意义上说,狮子山矿田是铜陵地区乃至整个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缩影和典...  相似文献   

13.
传统稳定同位素(H、O、S、C)作为一种重要的示踪工具为人们了解矿床的形成过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近十年来兴起的Fe、Cu同位素则可能为研究铁、铜类矿床的物质来源及流体演化过程提供最直接的证据。本文选取中国典型夕卡岩铜铁矿床———铜绿山矿床为对象,研究其Fe、Cu同位素分布特征,以及流体出溶及演化过程中的Fe、Cu同位素变化规律,并探讨其在矿床  相似文献   

14.
松贡铜钼矿床位于伊朗西北部,是特提斯成矿域中的超大型斑岩型铜矿床之一。资料表明,松贡矿床矿石储量为6.50亿t,其中含铜0.76%,钼0.01%。斑岩体呈岩株及岩墙状产出,铜钼矿化主要与花岗闪长斑岩有关,石英二长斑岩内也有少部分矿化,在侵入体外围的碳酸盐岩中还有矽卡岩型矿化,松贡斑岩型铜钼矿床的成矿年龄约为20Ma。Cu矿化主要分布在钾化带及部分绢英岩化带,以浸染状的形式出现在脉体及脉体晕中;在浅部,多数硫化物都被淋滤掉,铜蓝、辉铜矿及方辉铜矿等出现在氧化带盖层下面。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C、H、O、S)研究表明,与矿化有关的流体主要为岩浆水,后期有大气水加入(最多占混合流体的20%)。  相似文献   

15.
赵劲松  赵斌  张重泽  王冉 《地球化学》2003,32(6):540-550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Fe、Cu(Au)和Au(Cu)夕卡岩矿床广泛分布,用电子探针测量了大冶-城门山一带7个矿床夕卡岩矿物中熔融包裹体里的固相(晶质和非晶质)成分。根据这些分析结果及已发表的熔融包裹体均一温度测量数据,对该地区熔融包裹体的成分特点及其意义以及岩浆夕卡岩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夕卡岩矿物中熔融包裹体主要含两种成分:成分接近辉石的钙、铁、镁硅酸盐相和成分接近石榴子石的钙、铁、铝硅酸盐以及含SiO2等氧化物的碳酸盐相。夕卡岩矿物中硅酸盐熔融包裹体在均一温度和成分方面与含子矿物的流体包裹体和“盐熔”包裹体显著不同。岩浆成因夕卡岩形成温度主要介于900~1150℃之间,其主要成分与其他成因夕卡岩没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与陆相火山岩有关的浅成低温金矿、斑岩铜矿和玢岩铁矿产出的大地构造背景、火成岩性质和矿化蚀变特征、成矿流体以及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三类矿床在成矿地质条件上各具特色,表现在:成矿构造背景上,斑岩铜矿和浅成低温金矿均以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为主,其次是陆内环境;而长江中下游玢岩铁矿的形成环境可能为陆内似裂谷环境.浅成低温金矿、斑岩铜矿及玢岩铁矿的主要围岩分别为中、酸性火山岩系、中酸性次火山岩及中基性次火山岩;围岩蚀变分别以硅化、钾化、钠化为特征.浅成低温金矿床成矿流体以低盐度、低温(200~300℃)为主;而斑岩铜矿中则主要是高温(400~800℃)高盐度的流体;玢岩铁矿成矿温度介于两者之间.从低硫亚类浅成热液矿床、高硫亚类浅成热液矿床到斑岩型矿床,流体中大气水含量逐渐减少,岩浆水含量逐渐增多.成矿物质来源上,Fe主要来源于赋矿的火山-次火山岩或原始岩浆,Cu,Au,S和Na等成矿物质的来源更为复杂,还可能来源于与岩浆无关的围岩,其他的可能还包括Cu,S的岩浆混合来源以及Na的高盐卤水来源.一些特殊的岩石类型,如埃达克岩、橄榄玄粗岩及碱性岩与陆相火山岩矿床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7.
文中根据国内外金轴共(伴)生金矿床资料,综述了金轴型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和找矿前景.按金铀矿床的成因类型可划分为:1.变质砾岩型Au-U矿床,2.沉积角砾岩型Cu-U-Au矿床;3.变质碳质泥岩型金铀矿床;4.黑色页岩型金铀矿床;5.破碎带蚀变岩型铀矿伴生金;6.变历层控型Cu—U矿床伴生金.  相似文献   

18.
埃达克质岩与Cu-Au成矿作用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8  
近来的研究发现,埃达克质岩与Au、Cu、Mo等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及斑岩矿床有密切的关系。我们的研究表明:(1)我国的斑岩铜矿大多与埃达克质岩有关,如德兴、沙溪、多宝山、乌奴格吐山和新近发现的东疆土屋斑岩铜矿等,有些被划归与富碱侵入岩或A型花岗岩有关的斑岩铜矿,如玉龙,也具有埃达克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2)华北地区的Au矿床大多与埃达克质岩有关,最典型的如胶东和小秦岭;(3)长江中下游地区的Cu、Au、Mo矿床的岩浆岩大多为埃达克质岩。埃达克质岩与成矿作用之所以密切相关,其原因在于它们在地壳深部形成的条件和环境类似,这就为Au、Cu、Mo等的找矿开辟了一个新的思路。埃达克质岩浆是玄武质岩石在高压、高温和含水条件下熔融形成的,上述条件有利于Cu、Au、Mo等金属元素溶解进入熔体。关于找矿方向,文中指出3点:(1)埃达克质岩发育的地区可能是矿床聚集的地区;(2)与消减作用有关的埃达克岩更有利于成矿元素的富集,对于中国来说,晚元古宙-古生代的古亚洲洋造山带内消减作用广泛发育,有巨大的找矿前景;(3)找矿工作应围绕埃达克质岩体及周围地质体进行。  相似文献   

19.
东窝东铜多金属矿床位于羌塘地体南缘,多龙铜金矿集区东侧。该矿床尚未开展矿化蚀变时限、成矿作用中元素迁移特征等问题的研究。为确定矿床的蚀变矿化作用时限,本文对东窝东矿床的黄铁绢英岩化蚀变带中的蚀变绢云母进行了~(40)Ar-~(39)Ar年代学测试,获得~(40)Ar-~(39)Ar坪年龄为122.20±0.84 Ma,该年龄与已有的斑岩体侵位时代(122 Ma)一致,说明东窝东矿床黄铁绢英岩化蚀变与斑岩体侵位有密切联系。此外,对比分析地表弱蚀变和钻孔中强黄铁绢英岩化花岗闪长斑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结果,运用"等浓度线(isocon)方程"及其推导方程,探讨黄铁绢英岩化蚀变过程中的不同元素的带入、带出特点及元素迁移特征。结果表明:高场强元素质量基本守恒;轻稀土元素较重稀土元素迁移量较大,但总体上稀土元素的迁移程度较弱;主要的成矿元素Cu、Pb、Zn为带入元素。东窝东矿床含矿斑岩侵位时代和热液蚀变时限均与多龙矿集区内多不杂、波龙、铁格隆南等多个超大型-大型铜金矿床一致,说明东窝东矿床和多龙矿集区内的多个矿床受控于同一构造-岩浆成矿背景,东窝东矿区具有重要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0.
上庄坪铅锌银矿床是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中在北秦岭二郎坪群发现的硫化物矿床。笔者通过对矿床矿石、容矿同岩、重晶石岩的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和地质特征研究,探讨成矿构造环境、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问题。研究表明.矿石和容矿围岩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组成模式均为右倾型.矿石与围岩在Cu-Pb-Zn判别图解中投点区域一致.矿石Zn/(Zn Pb)与冲绳海槽和上向黑矿矿石特征相似、与TAG和EPR13°N区硫化物存在差异.矿石具较高As、Sb和Pb与低Cu、Cd和Se元素特征.认为该矿床成矿元素来源于壳幔混合、但以壳源为主的围岩变(石英)角斑岩和变细碧岩。矿石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矿床地质特征及与热水沉积重晶石岩和硅质岩的紧密共生关系说明,上庄坪矿床是弧后盆地构造环境海底热液喷流成岩成矿作用的产物。重晶石岩、硅质岩、矿床纵向和横向分带是寻找和勘探该类矿床的重要标志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