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西秦岭温泉—中川一带实施的1:5万矿产地质调查项目,共圈定1:5万局部高磁异常33处,1:5万地球化学综合异常11处,发现矿点2处,矿化点5处,矿种有金、钼、铁、铜、铷等。通过分析研究区成矿地质条件、1:5万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综合异常特征、矿(化)点特征及分布规律等,阐明了该区成矿时空分布规律和矿产共生组合规律,划分成矿远景区9处,提交找矿靶区6处。对其中2处找矿靶区进行槽探验证的结果为: 关子镇幅玉杨观找矿靶区圈定了4条含铷矿化伟晶岩脉和多处铁矿化破碎蚀变带,具有形成伟晶岩型铷矿的潜力; 礼县幅李坝金矿床南侧百叶沟—河西沟找矿靶区圈定了14条蚀变破碎带,在矿化蚀变带内圈定了11条金矿(化)体,具有形成构造蚀变岩(微细粒浸染状)型金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西秦岭温泉—中川一带实施的1∶5万矿产地质调查项目,共圈定1∶5万局部高磁异常33处,1∶5万地球化学综合异常11处,发现矿点2处,矿化点5处,矿种有金、钼、铁、铜、铷等。通过分析研究区成矿地质条件、1∶5万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综合异常特征、矿(化)点特征及分布规律等,阐明了该区成矿时空分布规律和矿产共生组合规律,划分成矿远景区9处,提交找矿靶区6处。对其中2处找矿靶区进行槽探验证的结果为:关子镇幅玉杨观找矿靶区圈定了4条含铷矿化伟晶岩脉和多处铁矿化破碎蚀变带,具有形成伟晶岩型铷矿的潜力;礼县幅李坝金矿床南侧百叶沟—河西沟找矿靶区圈定了14条蚀变破碎带,在矿化蚀变带内圈定了11条金矿(化)体,具有形成构造蚀变岩(微细粒浸染状)型金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辽西建平北部金矿床和矿点分布集中 ,具有利成矿条件。通过对该区TM图像的遥感地质解译 ,提取了线性构造、环形构造及韧性剪切带构造信息 ;利用波段比值及主成分分析等数字图像处理方法 ,对区内重点地段进行金矿化蚀变信息提取处理 ,蚀变异常在图像上以彩色晕圈显示。研究表明 ,区内线环构造、韧性剪切带构造及蚀变异常发育的复合部位 ,是金矿成矿的有利地段。根据对本区金矿成矿条件的综合分析 ,在区内圈出了 3处金矿成矿预测区 ,并在野外验证中发现 3处金矿点 ,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4.
由于浅覆盖区特殊的地质景观,传统找矿方法难以直接获取地层、岩体、构造、矿产(化)等地质体信息,造成地质认识水平整体不高,最终影响找矿效果。本文以大兴安岭中北段东坡马场沟一带找矿工作为例,探讨利用物化探方法(地面高精度磁测、极化激发法、土壤测量)解译断裂构造、圈定岩体及矿化蚀变带、大致判别矿产种类,逐渐缩小找矿范围,最终查明矿(化)体的位置,发现金矿点1处、金矿化点2处、铅锌银矿点1处,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5.
南金山金矿是北山成矿带典型的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该矿床沿NE向延伸至外围浅覆盖区,外围成矿潜力较大。为进一步实现外围浅覆盖区的找矿突破,选择开展机动浅钻地球化学测量试点工作。依据覆盖层性质及厚度,利用车载空气正循环+三翼合金刮刀钻进/气动潜孔锤钻进工艺对浅覆盖区开展机动浅钻化探取样126件,采样密度16.8个点/km2,进一步探讨了浅覆盖区浅钻化探方法技术,包括钻进工艺选择、采样网度、采样物质、样品采集等内容;对零星基岩区开展土壤测量,采集样品278件,采样密度48.77个点/km2;分析测试了Au、Ag、As、Sb、Hg、Cu、Pb、Zn、W、Sn、Mo、Bi、Cr、Co、Ni等15种元素。通过上述工作,圈定化探综合异常7处,后经异常查证在基岩区新圈定金矿体6条、银矿体1条,浅覆盖区新发现隐伏金矿体2条、银矿体1条,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本次研究表明浅钻地球化学测量在北山干旱荒漠戈壁景观浅覆盖区找矿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坦桑尼亚恩泽加地区内的某研究区第四系覆盖严重,常规地质找矿方法无从入手。为了解研究区内地层或岩性边界、构造产出环境,给选择找矿靶区提供指导作用和有效找矿信息,笔者进行了1∶1万地面高精度磁测,圈定了数条NW-SE向和NE-SW向呈线性串珠状展布的磁异常带,依据辉长岩磁性特征,推测磁异常带是由侵入辉长岩岩脉引起,从而厘清了研究区内线性构造的分布特征;结合区域构造和金矿床(点)分布规律,认为研究区内NWSE向剪切带是与金矿矿化关系最为密切的构造,应以寻找构造蚀变岩型或剪切带型金矿为主;经对NW-SE向剪切构造带(SZ6)进行地表工程揭露,发现了金矿化蚀变带。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西南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巴布亚新几内亚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寻找铜金矿的热点地区之一,在这里连续发现了几个世界级的大型金矿和大型铜金矿。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研究区提取线、环构造,岩性、地层等遥感地质信息,建立研究区成矿预测单元。基于ETM+光谱信息与蚀变矿物组合,利用比值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预测单元进行蚀变遥感异常信息提取,结合巴布亚新几内亚火山岛弧、弧—陆碰撞带等其他特殊的地质构造环境,分析并建立了综合信息找矿标志及成矿找矿模型。据此,在研究区内分别圈定了3个等级的找矿预测远景区,包括4个1级、4个2级及2个3级预测远景区。  相似文献   

8.
以ETM+数据为信息源,对典型矿床—朱拉扎嘎金矿的成矿地质特征和遥感解译特征进行详细研究。矿体赋存于渣尔泰山群阿古鲁沟组一段浅变质含钙质碎屑岩中。利用目视综合解译法进行了线性构造信息的提取;利用主成份分析法有效提取了铁染蚀变异常和羟基蚀变异常信息,并利用光谱角法对蚀变异常进行了优化处理;利用GIS技术将以上提取的成矿信息进行叠加分析。确定该区寻找铜金矿床的找矿标志为:(1)渣尔泰山群阿古鲁沟组一段;(2)线性构造发育;(3)铁染蚀变异常和羟基蚀变异常存在且二者套合好;(4)有较强的化探异常,且异常浓集中心套合好。并利用找矿标志在区内圈定出朱拉扎嘎北侧、西侧等6个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9.
王帅  汤正江  赖柏生  王伟 《安徽地质》2021,31(2):115-120
江山金矿是皖东浅覆盖区内的典型隐伏矿床,常规化探采集的表层土壤样品异常不明显.利用浅钻在江山金矿区内采集了运积物覆盖层之下的岩石样品.江山金矿岩石地球化学异常明显,根据江山金矿的地球化学特征总结了异常模式.在研究区内共圈定了5处异常区.其中III号组合异常为江山金矿的矿致异常.江山金矿外围的组合异常具有寻找Au、Pb多金属矿的良好前景.可在II号组合异常内开展进一步的矿产勘查工作,争取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10.
遥感矿化蚀变信息提取已被广泛应用于地质找矿中,但直击找矿部位需其他信息佐证.综合运用地质、化探、遥感等方法进行找矿可增大发现新矿产的可能.在新疆东准噶尔巴里坤县三道岭地区以遥感为先导,对ETM数据采用掩膜技术剔除水体、第四系等干扰,再利用Crosta法提取矿化蚀变信息,将遥感异常与地质、化探信息叠合进行分析,据此圈定25处找矿靶区.对其中10处靶区进行野外地质检查,验证地表多处蚀变,发现铜、金矿化点8处.  相似文献   

11.
中亚南天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金矿带,以浅变质含碳质碎屑岩系为容矿岩石的穆龙套型金矿最为发育且规模巨大。将境内外南天山作为整体开展研究,有助于推进中国新疆南天山地区金矿的找矿持续突破。南天山是南天山洋在石炭纪末闭合时在Karakum—塔里木板块北缘形成的褶皱冲断带。南天山地区穆龙套型金矿的容矿地层为一套浅变质、变形强烈的含碳质细碎屑岩建造,对金矿化有明显预富集;区域内的大型韧-脆性变形带,剪切带及相关断裂系统是穆龙套型金矿的控矿构造;金矿区岩浆活动虽然较弱,但岩浆活动与成矿具有紧密的时空联系。矿体呈脉状、板状、透镜状,常以黄铁矿和毒砂为主要载金矿物,围岩蚀变以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最为发育。成矿年龄多为晚古生代,同位素示踪指示成矿流体、硫及成矿金属物质具有壳幔混源特征。"碳质岩系+构造变形+岩浆热液"是穆龙套型金成矿的关键控制因素。按照总体控矿特征,探讨了中国新疆南天山地区穆龙套型金矿床的主要找矿策略。  相似文献   

12.
辽宁大板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贵春 《黄金地质》2000,6(3):38-41
矿床位于辽西台陷北缘,受NE和EW向断裂控制,属著名的排山楼金矿外围。前寒武纪斜长角闪岩是主要矿源层。断裂构造为成矿提供空间。金矿化与蚀变带关系密切,蚀变越强金含量越高。属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糜棱岩化、斜长角闪质岩石和构造交汇部位是寻找金矿的重要标志。与排山楼金矿对比表明该地区具有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3.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位于老挝西北部,受琅勃拉邦断裂带影响,在本区发育一系列次级断裂,矿体受NE―NNE向韧脆性剪切带控制,本文通过综合分析班康姆铜金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围岩蚀变特征及矿床成因等,认为班康姆铜金矿为构造热液叠加改造型矿床,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并提出了对本区该类型金矿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4.
崔龙  刘满年 《陕西地质》2010,28(1):39-45
马坞金矿分布于岷-礼成矿带的东部,矿体产于中泥盆统浅变质碎屑岩中,受断裂破碎蚀变带的控制。围岩蚀变以中-低温热液蚀变为主,蚀变强度与金矿化强度呈正相关;矿区共圈定6条矿脉,沿走向及倾向具有尖灭再现、局部膨大缩小的特点,沿裂隙发育的矿脉金品位较高。  相似文献   

15.
马家店金矿区位于吉林省著名的夹皮沟金成矿带上,是近年来夹皮沟地区发现的一座中型蚀变岩型金矿床。矿体产于蚀变二长片麻岩与北西向破碎带的接触部位,空间分布明显受北西向构造控制,矿体呈似层状及透镜状沿蚀变带分布。通过对本区成矿地质背景、矿体地质特征的研究,对本区找矿前景进行潜力分析。  相似文献   

16.
肖娥  马春  顾连兴 《江苏地质》2014,38(2):187-199
安徽池州马头铜钼矿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安庆—贵池矿集区内一个典型的铜钼矿床。通过野外地质祥查和系统的岩相学、矿相学工作,对该矿床的蚀变特征及分带进行了深入研究。识别出马头铜钼矿的蚀变类型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钾长石化,其次为黏土化、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等。矿区围岩蚀变在空间上往往重叠,但具有一定的水平及垂向分带特征,自岩体深部至浅部、自内向外总体表现为面型石英钾长石化带、线型石英钾长石化带和石英绢云母化带。矿(化)体以脉状矿化为主,其中分布较广的石英脉带矿化主要产在石英绢云母化带中,以石英细(网)脉为主,受节理和裂隙控制;而品位较富的细脉浸染状矿化则主要产在面型钾长石化带中。通过研究认为,马头铜钼矿在成矿过程的早期阶段,由于高温、富钾和高pH值的热液流体作用,形成大面积的钾长石化,伴生与面型钾长石化有关的细脉、浸染状矿化;热液演化中期阶段,随着温度持续下降、K+活度和流体pH值的降低,形成硅化、绢云母化等蚀变类型,并伴随范围较大的细脉-网脉状矿化;热液演化晚期阶段,主要形成碳酸盐化,而相应的矿化作用不显著。通过与部分典型斑岩型铜钼矿床的对比研究认为,马头铜钼矿在蚀变类型等方面与斑岩型铜钼矿大体相同,可归至斑岩型成矿体系。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门源县铜厂沟金矿床位于北祁连造山带,为受构造蚀变破碎带控制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属于高品位小型金矿床,资源面临枯竭。通过野外工作,在矿区西部新发现一条矿化蚀变带,通过3条剖面样品分析,矿化蚀变带有明显的地球化学显示,原生晕样品中金含量最高在(0.2~4.5)×10-6,次生晕土壤样品金含量最高为0.1×10-6,且银也有明显的异常显示。各种化学方法处理的数据均在3号矿化蚀变带表现出明显的转折点,说明3号矿化蚀变带是客观存在的地质体,并且有一定延伸。通过激电中梯物探方法进行异常查证,发现低阻、高极化异常带延伸通过处,正是3号矿化蚀变带位置,二者对应良好。地质、化探和物探三者对应良好,表明该区仍有一定找矿前景,下一步工作应重点针对3号矿化蚀变带进行勘探。  相似文献   

18.
甘肃阳山金矿是我国最大的金矿床,位于西秦岭造山带的陕甘川"金三角"地区。金矿成矿时代为早侏罗世,与燕山期斜长花岗斑岩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基于野外地质调查,本文对安昌河—观音坝断裂带构造岩进行了细致的显微构造研究,以期通过微观构造特征认识宏观断裂构造的活动规律。镜下观察表明断裂带内兼具大量的脆性与塑性显微变形,主要发育左行剪切,暗示该断裂为左行韧-脆性剪切带。断裂带内构造岩经历了高绿片岩相、低绿片岩相及低于绿片岩相的变质-变形过程,且断裂带内至少存在过三到四期构造变形,为断裂带曾发育"多期构造变形"提供依据。显微构造应力分析及岩层产状等密度图显示区域主压应力方向为NNW-NNE,是对印支期以来多期主应力方位的综合反映。据亚颗粒法及动态重结晶法计算的成矿前古应力差值为128.6~95.8 MPa,成矿期古应力差值为74.9~69.3 MPa,成矿后古应力差值为65.8 MPa。综合分析认为中—晚三叠世以来安昌河—观音坝断裂带变质相相变为高绿片岩相→低绿片岩相→低于绿片岩相,变形序列为韧性→韧-脆性→脆性,区域主应力大小发生了大→小的转变,主应力方位经历了SN向挤压→NE向挤压→NW及SN向挤压的转换。安昌河—音坝断裂带构造演化特征反映其经历了从深部到浅部逐渐抬升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胶东大庄子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表明大庄子金矿床受NNE走向的层间滑动断层及其伴生张性裂隙的控制 ,分别产出蚀变破碎带型和石英脉型两种类型的矿体。蚀变破碎带型矿体围岩蚀变发育 ,自下而上分为 :钾长石化带 ,黄铁矿化、绢英岩化及黄铁绢英岩化带 ,绢英岩化和碳酸盐化带。矿石中含丰富的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铜矿等多金属硫化物。金以银金矿为主 ,次为金银矿 ,多被金属硫化物包裹或存在于裂隙中 ,少量以自然金分散其中。黄铁矿中金含量高达 40× 10 - 6 ~ 960× 10 - 6 。综合分析表明 ,该矿床与胶东其他金矿床成矿背景一致 ,形成于陆内俯冲中_晚期的拉张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