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基本资料方面。在站网的布设及基本资料的监测与积累方面尚存在欠缺之处。例如在较高的山区地带降水站的布设仍嫌稀  相似文献   

2.
为配合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水利部水文局组织开展了《全国省界断面水资源监测站网规划》编制。本文依据规划报告主要成果,明确了省际河流、省界站概念,总结了目前水文站网为水资源管理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省界站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结合应用需求,着重对规划原则、布设原则、选取原则及主要成果进行了介绍,规划全国省界站共841处,其中利用现有测站359处,规划新建测站482处。对规划站网成果进行了初步分析评价,全国省级行政区界的平均入境水量监测控制率约为86%,出境水量监测控制率约为88%,基本满足水资源用水总量量化考核需要,其成果填补了我国水文水资源站网规划的空白。  相似文献   

3.
水质站网规划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海瑞  秦福兴 《水文》1995,(1):7-11
在进行中国水质站网规划布设合理的性研究中,按河流水系将全国国土分为若干水质站网规划单元分区,然后运用主成分聚类方法进行单元分区类型的划分,作为水质站网规划的基础。在同一类型单元分区内,运用模糊集合聚类方法,将分区内的水质进行分类,以确定水质站的布设密度,并对每一水质参数的采亲频次进行分析研究,以指导确定其采样频次。  相似文献   

4.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站网布设成果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严宇红  周政辉 《水文》2017,37(5):74-78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由水利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建设,建设监测站20 401个,其中,水利部建设监测站10 298个,国土资源部建设监测站10 103个,有效监控面积达350×10~4km~2。站网布设遵循"满足需求、继承发展、全面布设、突出重点、方便管理、避免重复"的原则,在地下水开发利用、潜在开发利用和地质环境保护的平原、盆地等基本类型区进行全面布设;在地下水超采区、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南水北调中线受水区、海咸水入侵区等特殊类型区进行加密布设。通过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建设,全国监控区监测站平均布设密度达到5.8站/10~3km~2,站网布设基本满足现阶段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及地质环境保护等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冀东沿海滦河以东地区雨量站网密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多级雨量站网的面雨量误差分析方法对冀东沿海滦河以东地区站网密度进行分析,求得满足面雨量精度要求的最适宜的站网密度.对今后该地区的站网布设提供可供利用的数据.  相似文献   

6.
1981年12月23日~29日在江西省上饶召开了《湿润地区中小河流站网布设原则的研究(包括雨量站网)》协作会。会议由江西省水文总站牵头,与会的有华水、长办、黄委和广东、安徽、黑龙江、四川、福建、浙江、湖北等12个单位,共39名代表。会议就采用流域水文模型、相关统计法进行站网分析,现有站网整顿,江西省雨量站密度实验区建设等方面进行经验交流和讨论;对本专题的协作内容和方式作了初步规划;并分别承担了1982年年底可以提交的初步成果项目。部分代表还实地参观了江西省  相似文献   

7.
流量站网布设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涉及的因素比较多,包括自然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目前尚无完善的解决办法,仍是一项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不打算全面研究这个问题,仅就在流量站网布设工作中,我国几十年来经常采用直线原则和区域原则本身在理论上作一些阐述和论证,以供从事站网工作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江西雨量站网实验区系统资料,对“大流域套小流域、稀站网套密站网”的分级方法进行了验证分析。这种方法只需最小流域高密度雨量站网资料,即可据以分析面雨量与站网密度之间的关系,获得比较合理的成果,可供降雨特性较均匀的地区应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地下水动态监测网建设存在监测井点布设不合理、站网密度较低等问题。针对这种状况,阐述国内外应用较多的地下水监测网优化方法,并列举出相关工程应用实例,对未来我国地下水监测网建设提出从推进相关规范标准,应用优化方法、加强站网布设及监测频率等方面推进我国地下水检测站网建设。  相似文献   

10.
山洪灾害监测雨量站网密度分析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舒大兴  韩金山 《水文》2011,31(5):64-67
暴雨是诱发山洪的主要原因,雨量监测站网的布设至关重要。本文采用抽站法和流域水文模型法对江西遂川江流域雨量站网密度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允许误差控制下的最少监测站数量。对比分析站网密度公式计算结果,大流域内的子流域区划对雨量站数量有很大影响。综合考虑流域特征、地形起伏及流域内人口密度、社会经济水平等因素修正的站网密度公式,为无资料地区山洪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米玉华 《水文》1995,(5):45-47,9
逐步回归法在地下水站网分析中的应用米玉华(河北省水文总站石家在分站)为更好地开展地下水动态观测,合理布设站网,利用多年积累的观测资料进行数值分析,评价现设站网,并提出最优站网的模式,我们对河北省石家在地区地下水站网作了分析研究(以下称该地区为研究区)...  相似文献   

12.
肖益民  梅汇海 《水文》2006,26(1):67-68,62
水文站网规划是水文学中较为复杂的问题之一。它是为收集和提供水文要素资料而设立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站网布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将直接影响水文资料的测验精度。并最终影响到水资源规划和工程设计及工程的运行。我国现行站网规划大都采用俄罗斯的卡拉谢夫法。该法则的推导基于两个假定,由于假定与现实不完全相符,使用中有一定局限。卡瓦连科利用基于径流形成的随机模型,得到Fokker—Plank—Kolmogrov方程,导出基于径流形成的随机模型的站网规划方法。该法更具一般性、应用更广泛。本文将这一原则应用于中国黑龙江松北地区,并与国内现行方法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不仅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全球自然地理环境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受限于严酷的自然环境,青藏高原的自然资源要素观测数据较为缺乏。在青藏高原组建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网络,建立一支长期稳定的综合观测专业队伍,开展全要素、多尺度、持续性的系统观测,是一项十分必要且紧迫的工作。从站网布设思路、观测指标体系、重点观测内容、站网布设进展等方面介绍了青藏高原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实施进展情况和取得的相关成果,并从完善观测要素和观测方法、科学部署观测体系建设工作、加强观测队伍体系建设、创新融合共建机制和开展重大课题研究5个方面对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青藏高原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体系的建设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分析中央报汛站现状功能和布局的基础上,根据国家防汛抗旱工作的需要,对中央报汛站进行了规划研究.提出了站网发展的目标、原则和规模,该成果对于我国中央报汛站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不仅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全球自然地理环境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受限于严酷的自然环境,青藏高原的自然资源要素观测数据较为缺乏。在青藏高原组建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网络,建立一支长期稳定的综合观测专业队伍,开展全要素、多尺度、持续性的系统观测,是一项十分必要且紧迫的工作。从站网布设思路、观测指标体系、重点观测内容、站网布设进展等方面介绍了青藏高原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实施进展情况和取得的相关成果,并从完善观测要素和观测方法、科学部署观测体系建设工作、加强观测队伍体系建设、创新融合共建机制和开展重大课题研究5个方面对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青藏高原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体系的建设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地处我国西北,自然地理、地质条件复杂。甘肃省水化学分析工作始于1956年,最长的连续系列有25年,一般为10年多。全省有86个水质站(部分己撤销),布设在59条大小河流上,站网密度为5280公里~2/站,基本上能控制水中离子的变化。笔者通过对大量实测资料进行统计回归,得到了当地电导率和离子总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7.
流量站网规划与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牛最荣 《水科学进展》1999,10(2):177-182
在简要回顾甘肃水文站网历史发展的基础上,运用直线原则与区域原则的理论与方法对洮河和陇南嘉陵江干流区进行了站网规划,取得了对实际工作具有指导作用的成果,并就流量站网的规划与调整、流量站网如何更好地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服务等站网发展问题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站网建设构想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刘传正 《地质通报》2002,21(12):869-875
为了有效地减轻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的危害,保证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安全进行,实现对地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全面建立中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站网体系已刻不容缓。本文提出了中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站网建设的目标任务、建设原则和技术要求及监测指标体系;规划了监测预警站网的构成,即中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站网体系由有资质的各级地质环境监测机构及其管理的监测站点所组成,包括1个国家(一级)站,约40个省组(二级)站,700年县级(三级)站和约10000个乡镇级(四级)站以及若干新理论、新方法或新技术监测预警试验区(站);列出了站网运行必须开展的科学技术研究支撑项目和监测预警站网组织管理的总体要求、制度体系等。  相似文献   

19.
水温资料不论是科研应用,还是站网布设,都需要掌握它的变化规律。同时进行测站水温分析,也是贯彻《水文测验试行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实行停测或间测的依据. 水温分析可分单站和区域(流域)分析两类。前者是从时间上找出水温变化特性,后者是从空间上进行综合,寻求在地区上水温分布  相似文献   

20.
1概述水面蒸发是水循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水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全国蒸发站网所用的观测蒸发量的仪器,以前大都是金属薄板制作的,使用过程中很容易锈蚀或冻坏,直接影响了观测精度,也增加了设备费的开支。1982年,我所开始研制E601B型蒸发器,系采用玻璃纤维与聚脂等材料合成制作,具有不锈蚀、热效应稳定等优点。1988年通过了部级技术鉴定,同年被水利部列为部新仪器政策性补贴产品,并要求全国水利部门蒸发站在几年内将原金属薄板蒸发器予以更新。1992年,国家气象局也以国气装发[1992]1号文件通知全国气象部门,要求各基准气候站对新建或已建的蒸发观测的台(站),均采用、域更换)E601B型蒸发器。目前我所已向全国推出3000多台E601B型水面蒸发器,但该仪器的性能、精度究竟如何,这是广大用户所关心的,现就手头资料作一个初步对比分析,供参考。2比测资料分析提供如下对比观测资料:(1)辽宁营盘蒸发实验站1986年5-10月畅流期对比观测资料;(2)山东济宁南四湖蒸发站1987年3-11月中旬畅流期对比观测资料;(3)辽河水系老哈河红山水库蒸发站1984年5-10月畅流期对比观测资料;(4)黄委巴颜高勒蒸发实验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