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准噶尔盆地下侏罗统三工河组粗粒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几乎淤浅整个湖盆,形成盆地中生代主要储集层系。当前对三工河组层序旋回性的认识存在分歧,旋回性沉积的驱动机制也缺乏研究,并因此导致对砂体叠置样式和组合规律的认识具有较大争议。利用研究区钻遇三工河组38口井的取心及测井资料,基于沉积学和沉积盆地分析等基本原理,系统分析了三工河组沉积旋回特点,在此基础上对砂体叠置特点和组合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腹部三工河组退积式辫状河三角洲砂体由河道强冲刷叠置砂体、河道弱冲刷叠置砂体、河上坝组合砂体、远砂坝—席状砂组合砂体、滩坝组合砂体等5类不同叠置样式的砂体组成,可划分为4个体系域级正旋回,不发育反旋回沉积。第一旋回为高湖平面期断续分布的滩坝组合砂体,第二旋回为自最低湖平面开始的湖侵过程中连片沉积的河道强冲刷叠置砂体、河道弱冲刷叠置砂体和河上坝组合砂体,第三旋回主要为自低湖平面开始的湖侵过程中接近连片沉积的河道弱冲刷叠置砂体和远砂坝—席状砂组合砂体,第四旋回为最高湖平面期零星分布的滩坝砂体组合。推测准噶尔盆地基底幕式快速抬升和总体缓慢沉降的构造运动特点,导致了三工河组4个正旋回之间的(强)冲刷特征及退积式叠加样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准噶尔盆地下侏罗统三工河组粗粒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几乎淤浅整个湖盆,形成盆地中生代主要储集层系。当前对三工河组层序旋回性的认识存在分歧,旋回性沉积的驱动机制也缺乏研究,并因此导致对砂体叠置样式和组合规律的认识具有较大争议。利用研究区钻遇三工河组38口井的取心及测井资料,基于沉积学和沉积盆地分析等基本原理,系统分析了三工河组沉积旋回特点,在此基础上对砂体叠置特点和组合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腹部三工河组退积式辫状河三角洲砂体由河道强冲刷叠置砂体、河道弱冲刷叠置砂体、河上坝组合砂体、远砂坝—席状砂组合砂体、滩坝组合砂体等5类不同叠置样式的砂体组成,可划分为4个体系域级正旋回,不发育反旋回沉积。第一旋回为高湖平面期断续分布的滩坝组合砂体,第二旋回为自最低湖平面开始的湖侵过程中连片沉积的河道强冲刷叠置砂体、河道弱冲刷叠置砂体和河上坝组合砂体,第三旋回主要为自低湖平面开始的湖侵过程中接近连片沉积的河道弱冲刷叠置砂体和远砂坝—席状砂组合砂体,第四旋回为最高湖平面期零星分布的滩坝砂体组合。推测准噶尔盆地基底幕式快速抬升和总体缓慢沉降的构造运动特点,导致了三工河组4个正旋回之间的(强)冲刷特征及退积式叠加样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陆相湖盆与海洋环境不同,具有水体浅、能量弱、湖进湖退频繁等特点。综合应用高精度层序地层学和地震沉积学等关键技术,通过中国东部及中西部典型陆相湖盆的勘探实践、野外露头解剖和现代沉积考察,总结了陆相湖盆三角洲—滩坝复合砂体的分布模式,并提出了复合砂体地质编图法。研究结果表明:(1)陆相湖盆的“湖—陆过渡沉积体系”不仅发育分流河道,还发育河口坝和沿岸砂坝,这些不同时期的分流河道、河口坝和沿岸砂坝交织叠加在一起,在古代地层和现代沉积中得以保存;(2)地形平坦处,水体浅、波浪作用不强、河流作用为主,形成河道砂体;湖岸较陡处,波浪作用强,分流河道砂体被波浪改造,形成沿湖岸分布的滩坝砂体;(3)在高频湖平面变化背景下,岸线的迁移导致沉积坡折的迁移,形成了多期垂直于岸线分布的树枝状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和多期平行于岸线呈带状分布的沿岸滩坝砂体相互交织的陆相湖盆三角洲—滩坝复合砂体的特殊结构;(4)复合砂体地质编图法基于传统单因素法,以复合砂体分布模式为指导,主要针对发育在水体较浅、地形平坦开阔背景下的陆相湖盆三角洲—滩坝砂体。  相似文献   

4.
川西坳陷龙门山前带在中侏罗统沙溪庙组沉积时期,发育一套以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为主的近源冲积体系。基于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通过对野外露头、岩心、分析化验、地球物理和钻井资料的综合分析,阐明发育在山前带的近 源冲积体系的砂体成因类型,总结砂体垂向叠置关系和平面分布规律,建立近源冲积体系砂体叠置模式。结果表明,河道 和席化滩坝是研究区内主要的砂体成因类型,其中河道较为发育;物源和湖平面升降是影响砂体展布的重要因素,物源控 制河道砂体的展布,湖平面升降控制滩坝砂体的展布和河道砂体的质量;砂体叠置模式可以分为4种,分别是超低可容空 间叠置河道砂砾岩体、低可容空间叠置河道砂体、高可容空间叠置河道砂体和高可容空间河道叠置席化滩坝砂体。  相似文献   

5.
川西坳陷龙门山前带在中侏罗统沙溪庙组沉积时期,发育一套以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为主的近源冲积体系。基于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通过对野外露头、岩心、分析化验、地球物理和钻井资料的综合分析,阐明发育在山前带的近 源冲积体系的砂体成因类型,总结砂体垂向叠置关系和平面分布规律,建立近源冲积体系砂体叠置模式。结果表明,河道 和席化滩坝是研究区内主要的砂体成因类型,其中河道较为发育;物源和湖平面升降是影响砂体展布的重要因素,物源控 制河道砂体的展布,湖平面升降控制滩坝砂体的展布和河道砂体的质量;砂体叠置模式可以分为4种,分别是超低可容空 间叠置河道砂砾岩体、低可容空间叠置河道砂体、高可容空间叠置河道砂体和高可容空间河道叠置席化滩坝砂体。  相似文献   

6.
准噶尔盆地莫北凸起侏罗系三工河组沉积演化及微相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将准噶尔盆地莫北凸起侏罗系三工河组划分为10个短期基准面旋回、2个中期基准面旋回。按照短期基准面旋回期次分析了该区沉积演化特征,在三工河组沉积期,研究区经历了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曲流河三角洲前缘及滨浅湖的交替演化过程。不同的演化期,其微相构成具有很大的差别,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主要由辫状河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及河道间微相构成,河口砂坝及远砂坝不发育;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有曲流河水下分流河道、支流间湾、河口坝、远砂坝及席状砂,以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主,河口坝较发育,远砂坝、席状砂次之;滨浅湖沉积微相由砂泥坪及滩坝构成。通过分析认为,在中期基准面下降到上升的转换位置,辫状河水下分流河道叠置连通广泛分布,为本区最有利的构造油气藏储集砂体;中期基准面上升和下降的中期,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砂体发育,孤立状分布,为形成岩性油气藏的有利储集砂体。   相似文献   

7.
渤海湾盆地A油田新近系明下段Ⅱ—Ⅴ油组是其主力含油层位。通过观察分析岩心资料的沉积构造特征、岩矿特征和粒度特征、测井形态、地球物理属性等特征,综合判定其主要发育曲流河和浅水三角洲两种沉积相类型,油田范围内曲流河主要发育河道、决口扇、天然堤和泛滥平原4种沉积微相,浅水三角洲主要发育水下分支河道、水下天然堤、河口坝和分流间湾4种沉积微相。通过分析沉积相特征,结合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观点,对A油田明下Ⅱ—Ⅴ油组的垂向演化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处于长周期上升半旋回的Ⅴ油组曲流河呈条带状分布;处于长周期下降半旋回初期的Ⅳ油组浅水三角洲平面呈坨状,内部砂体连通性差;处于长周期下降半旋回中期的Ⅲ油组浅水三角洲平面呈朵叶状,砂体以侧向叠置为主;处于长周期下降半旋回晚期的Ⅱ油组浅水三角洲平面呈鸟足状,砂体以垂向叠置为主。最终提出该油田沉积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古近系阜宁组一段38口取心井的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 识别出岩性、结构、构造标志, 进一步分析了高邮凹陷阜一段的相标志和沉积展布特征。研究认为其具有浅水三角洲和滩坝相的沉积特征, 其中浅水三角洲可进一步分为浅水三角洲平原和浅水三角洲前缘2个沉积亚相, 前者包括分流河道、河口坝、天然堤3个沉积微相, 后者包含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支流间湾、河口坝4个沉积微相。在湖平面频繁变化过程中, 浅水三角洲的水下分流河道向湖泊轴心方向推进, 形成多个叠置的朵叶体;而在浅水三角洲侧缘, 由于湖浪和沿岸流的改造, 形成多条沿湖岸线和浅水三角洲呈狭长带状展布的滩坝。在上述研究基础上, 建立了湖平面频繁变化时期浅水三角洲和滩坝混合沉积的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9.
准噶尔盆地腹部中央坳陷莫索湾地区八道湾组沉积时期气候相对湿润,地形相对平缓,物源供给充足,湖岸线变化相对频繁,具备形成浅水三角洲有利条件;由于距离物源区较远,沉积砂体以细砂岩、中-细砂岩为主,粒度相对较细,垂向上形成多期正旋回沉积序列。三角洲前缘分布广、延伸长、面积大,平面主要呈朵状,由多期水下分流河道切割、叠置形成的复合砂体构成;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发育,厚度较大,数量众多,垂向相互叠置,横向互相切割,连通性较好,单砂体具有不同叠置方式,构成了主要油气储集砂体,泥岩隔层较薄,河口坝砂体不发育;总体上,形成了该区远源型、分布广、粒度较细的浅水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不同的沉积时期,来源于两个物源方向的三角洲前缘和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形态和范围发生变化,最终形成由宽阔的复合河道砂体为主构成的浅水三角洲。  相似文献   

10.
敞流沉积环境中“浅水三角洲前缘砂体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新近纪渤海湾盆地具有构造稳定、沉降缓慢、地形平缓、坡度小等特点;古气候资料证实渤海海域新近纪中期(明下段沉积时期)湿润亚热带到暖温带气候,广泛发育浅水三角洲及浅水湖泊沉积。应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将黄河口凹陷新近纪明下段划分为1个三级层序、3个体系域,即低位域、湖侵域、高位域,识别出不同体系域内拼合板型、孤立型、席状型三种砂体结构,分别对应分流河道型、砂坝型及席状型浅水三角洲类型。同时借鉴现代浅水沉积、水槽实验模拟研究,探讨浅水三角洲沉积演化过程中砂体分布规律与湖平面相对变化之间响应关系,最终建立了黄河口凹陷新近纪明下段温凉型、湿热型两种浅水三角洲层序成因模式,认为古气候影响的湖平面相对变化控制了浅水三角洲前缘砂体的微相类型、结构及分布。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惠民凹陷和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滩坝相的解剖研究成果,提出了适合这2个地区滩坝沉积体研究的分类方案。通过对勘探研究程度较低的惠民凹陷和勘探研究程度较高的东营凹陷滩坝沉积特征的对比分析,明确了惠民和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滩坝的沉积特征和展布模式受可容纳空间、湖平面升降与古岸线变迁、沉积水动力转换带、物源、古地貌及地层坡度等因素的控制。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构造运动对凹陷形成所造成的沉积地形上的差异性、物质供给来源以及沉积水动力对滩坝砂体空间分布的控制。滩坝相的2种空间分布模式:东营凹陷单断单超水下低隆型滩坝分布模式和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型滩坝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12.
利用岩芯、薄片鉴定、粒度分析、录井及测井解释等资料和手段,对四川盆地川西坳陷上侏罗统遂宁组沉积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川西坳陷在遂宁组沉积时期处于稳定坳陷阶段,沉积作用明显受周期性洪水注入影响,形成“洪水-漫湖”沉积体系。“洪水-漫湖”沉积主要发育冲积扇、曲流河、曲流河三角洲和湖泊4个沉积相和若干个沉积微相,其沉积具有以下特征:①频繁的湖平面升降,形成砂泥互层的地层叠加样式;②缺乏大面积分布的半深湖-深湖沉积;③河流相为主要的沉积类型;④湖盆具有多物源、多期漫湖、满盆含砂的沉积特点。“洪水-漫湖”是川西坳陷遂宁组一种沉积充填新模式,对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利用高品质3D地震资料搜索刻画深水水道—朵叶复合体的沉积构成并揭示油气储集体的分布模式对于深水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PaleoScan全三维智能解释手段和三色(RGB)混相分频技术识别解剖了孟加拉扇上新统—更新统深水水道—天然堤体系6种富砂沉积单元,包括补给水道、分支水道、似点坝、决口扇、漫溢扇和末端朵叶。研究认为:补给水道、决口扇、末端朵叶是潜在的规模且优质深水油气储集体类型;而漫溢扇、分支水道和似点坝分别是潜在的规模非优质、非优质非规模以及优质非规模深水油气储层类型。补给水道主要分布在水道—朵叶复合体的上游和中游;决口扇、漫溢扇、分支水道和似点坝主要发育在水道—朵叶复合体的中游;而分支水道和末端朵叶主要分布在水道—朵叶复合体的下游。漫溢扇向供源水道一侧楔状增厚,形成“砂盖泥”的格局;而决口扇向供源水道一侧楔状减薄直至尖灭形成“泥包砂”的格局,相应形成海底扇岩性圈闭。  相似文献   

14.
综合钻井、测井和古生物等资料,依据沉积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济阳坳陷沾车地区古近纪东营组沉积相特征及空间展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沾车地区东营组发育冲积扇相、曲流河相、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辫状河三角洲相、湖泊相、滩坝和湖底扇8种沉积相,以湖泊相为主。东营组三段盆地持续下陷,深湖相、滨浅湖相发育,沉积范围广。东营组二段湖盆重新开始抬升,湖水收缩,沉积范围缩小,沉积相以滨浅湖相为主,伴有小规模的扇三角洲及滩坝沉积。东营组一段湖盆继续抬升,沉积范围进一步缩小,主要为冲积扇河流沉积,凸起边缘发育一系列的冲积扇。  相似文献   

15.
利用野外露头、岩心、测井录井和分析化验资料,对柴达木盆地西部(简称“柴西地区”)新生界干柴沟组湖相碳酸盐岩进行了研究,划分了其沉积微相类型,研究了其分布规律,分析其形成环境和控制因素,并建立了相应沉积模式。该区湖相碳酸盐岩在垂向上与碎屑岩频繁互层,湖相碳酸盐岩包括颗粒灰岩、藻灰岩、泥晶灰岩和混积岩4大类11种,划分出了灰泥坪、颗粒滩、藻丘(礁)、浅湖湾以及(半)深湖泥灰岩相等5种沉积微相。通过分析不同碳酸盐岩及其微相时空展布特征,认为其发育主要受控于湖盆构造运动、湖平面变化、陆源碎屑注入、古气候与古水介质条件、古地貌与古水深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柴西湖相碳酸盐岩的沉积模式。研究认为柴达木盆地西部干柴沟组沉积时期,湖盆为典型咸化湖盆,构造活动相对稳定,湖平面上升达到峰值。碳酸盐岩主要发育在湖侵期,高频湖平面变化形成了碳酸盐岩与碎屑岩频繁互层。在枯水期,盆地坡折处发育碎屑岩滩坝或三角洲前缘沉积;在湖侵期,盆地坡折处发育了鲕粒滩及藻灰岩,盆地洼陷区发育泥灰岩或灰质泥岩。  相似文献   

16.
通过现场实地踏勘、拍照、开挖探槽、利用卫星图解译等方法,对乌伦古湖环布伦托海区域和吉力湖北部乌伦古河现代三角洲地区的湖泊滨岸沉积环境和沉积体系进行了现代沉积调查。研究表明乌伦古湖滨岸沉积环境可以划分为基岩型湖岸、砾质湖岸、砂质湖岸、泥质湖岸等4种类型,发育山前基岩型湖岸、侵蚀基岩型湖岸、砾质冲积扇-扇三角洲、砾质辫状河三角洲、砾质滩坝、砂质滩坝、砂质三角洲、风成沙丘和泥质沼泽等9种滨岸沉积体系。山前基岩湖岸分布在布伦托海的北部,主要发育小型塌积扇、倒石锥和狭窄的湖滩。侵蚀型基岩湖岸位于布伦托海西岸和东北角地区,发育湖滩宽20~40 m。砾质冲积扇-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分布在布伦托海西北部25.8 km狭长区域,表现为一系列冲积扇-扇三角洲体系在山前形成裙边状展布的辫状平原,顺流向长5~15 km。砾质辫状河三角洲体系发育在布伦托海西部,砾质滩坝发育在砾质三角洲前缘,沉积物一般为中砾和粗砾,泥质含量低。现代乌伦古河三角洲位于吉力湖北部,沙丘广泛分布在布伦托海东部的三角洲平原。砂质滩坝发育在布伦托海东岸南部地区,滩坝带宽30~100 m,发育大量障碍痕、冰划痕。泥质沼泽占据湖岸总长度29.22 km,沼泽地带植物繁茂,水动力微弱,泥质和有机质含量高。根据卫星照片推测乌伦古湖水位可能发生过3次较大的下降,现代乌伦古河三角洲可能经过了4个发育阶段,但目前缺乏地质年代学证据。构造格局控制了湖泊边界的地形地貌特征,平行构造线走向容易形成规模较大的沉积体系,垂直构造走向形成的沉积体系规模较小。寒旱地区湖泊周缘入湖河流较少,具有季节性和暂时性特点,洪水泥石流、塌积扇等重力沉积体系比较发育。湖泊封冻是寒旱区湖泊区别于温暖地区湖泊的重要特征。在相同气候背景下,源汇地区的高差和河流的流程、流量决定了沉积物的供给总量和沉积体系的特征。湖盆边界形态影响沿岸流的发育,也影响湖泊风动力方向和强度。乌伦古湖滨岸沉积体系的多样性对研究古代湖泊滨岸沉积体系具有重要的启发,开展湖泊滨岸沉积环境和沉积体系调查对完善陆相湖盆沉积体系模式,对发现新的储层类型,对重建湖泊古地理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The Provo shoreline of Lake Bonneville formed following the Bonneville flood, and, based on previous dating, was formed during a period of overflow from about 17.5 to 15.0 cal. ka. In many places the Provo shoreline consists of a pair of distinct shorelines, one ~3 m higher than the other. We present data from two cuts through double beaches to show that the upper beach is younger and represents sedimentation after a lake‐level rise. In addition, the lower beach deposits are internally stratified by beds that suggest three more lake‐level rises during its development. The Provo beach complex thus appears to have been built during rising lake levels, which can be explained by rises in the overflow threshold by sequential landslide deposition. Evaluation of beach altitudes demonstrates that the two beach crests throughout the Bonneville basin experienced equivalent rebound from removal of the lake load, and therefore they formed after the rebound associated with the Bonneville flood occurred in early Provo time. However, radiocarbon ages on gastropods collected within the beach deposits suggest both that the sequence of five beach deposits formed from c.18.1 to c. 17.0 cal. ka, and that the Bonneville flood occurred before 18 cal. ka. These ages are discordant with previous dates on shells within offshore sands, and raise questions about the validity of radiocarbon ages for shells in Lake Bonneville as well as about the age of the Bonneville flood and Provo shoreline. The timing for maximum Provo lake depth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climate stages during deglaciation remain unresol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