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工作进展与主要成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属于国情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在集成核地质系统几十年成果资料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的地质研究成果,全过程使用GIS技术,全国范围内圈定铀矿预测区329个,预测铀资源量200余万t。在铀矿床类型、成矿区带划分、地物化遥综合信息及铀成矿规律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首次实现了铀矿资源潜力的数字化和信息化评价,为制定铀矿地质勘查中长期规划提供了重要依据,为我国铀矿资源的常态化动态评价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铀资源评价信息系统是铀资源评价的计算机系统,它包括以下几部分铀资源评价方法;铀矿专家知识库;地质、铀矿床数据库;铀资源评价程序等.铀资源评价方法主要介绍了4种即成矿成功树法;矿床规模频率法;铀勘查者矿产咨询系统;多元统计法.着重研究了"成功树"法.铀矿专家知识库是铀资源评价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对专家经验的总结;地质、铀矿库数据库是对基础地质和铀矿地质信息的汇总,为铀矿评价提供了大量的实际资料;矿产资源评价程序系统是铀资源评价方法的具体应用,是本系统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陈祖伊     
陈祖伊男,1935年生于上海市,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现任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室副主任、中国地质学会区域地质及成矿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核学会铀矿地质学会理事、《铀矿地质》编委。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地质学院放射性元素矿床地质与勘探专业,回国后主要从事铀矿区域成矿规律研究,研究成果多次获国防科委和部科技进步奖、全国科学大会  相似文献   

4.
"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采用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法在全国各铀矿预测工作区开展潜力评价工作,汇总形成全国铀矿资源潜力定量评价成果。该方法是在典型矿床建模和成矿规律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地质、矿产和物化遥资料信息进行综合预测评价的技术方法体系。文章主要介绍了潜力评价工作在成矿预测阶段所涉及的预测区圈定和资源量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2017,(5)
纸房沟地区铀矿产于秦岭岩群、骡子坪岩体内部,通过以往地质、物化探工作对该地区铀矿的异常特征和分布规律认识较为清楚,但对研究区铀矿地质特征和成因尚存在认识上的差异。本次研究综合野外钻探、测井和岩矿鉴定等手段对研究区铀矿地质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认为研究区内岩体分支内部的中粗粒花岗岩富含铀矿,矿床属于岩浆活动和混合岩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何奕强 《铀矿地质》2007,23(2):F0004-F0004
中国核学会铀矿地质分会于2006年12月22日至26日在厦门举办了首届“铀矿地质博士论坛”,来自核工业地质局系统和相关科研、生产单位以及南京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东华理工学院等7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共征集到论文50篇,有40名博士代表在会上作了论文演讲。论文内容广泛,涉及岩石圈伸展构造、热点与铀成矿作用等地学研究前沿,也突出了当前主攻北方砂岩型铀矿和南方硬岩型铀矿的特点,探索了一批新的找矿技术和方法,充分体现了我国铀矿地质领域内科研和生产所达到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7.
关于当前铀矿地质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张金带 《铀矿地质》2003,19(6):321-325
本根据我国能源发展对铀资源的需求形势,在铀矿勘查战略、重点地区铀矿勘查、铀资源潜力评价、铀矿地质科研等方面作了思考,提出工作建议,并强调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8.
建立三维数字地质模型可以实现各类地质实体、构造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三维空间展布和可视化,挖掘矿床深部及外围隐伏矿体,从而达到深部找矿预测的目的。文章在收集和处理彬长地区基础地质和铀矿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利用三维建模平台建立了地形地貌模型、钻孔模型、地层模型、断裂构造模型、含矿目的层直罗组下段辫状河推测河道中心线模型、氧化—还原过渡带模型、矿体模型,实现了各成矿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三维可视化。对彬长地区进行了三维地质模型分析,结合区域砂岩型铀矿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规律,认为彬县亭口镇-炭店具有较好的铀矿成矿条件,是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重要的铀矿找矿远景区。研究成果为该区域下一步找矿预测、铀矿勘查及深钻布设等工作提供新的证据,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铀矿专家系统之一,砂岩型铀矿勘查专家系统SUES于3月16日在石家庄市通过部级鉴定。鉴定委员会由20名铀矿领域和计算机领域专家、教授组成,原总公司地质局刘兴忠总工程师任主审.地质局总工程师沈锋,军械工程学院教授、河北省计算机学会理事长陈智信,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陈功任副主审。总公司地质局、北京地质研究院、南京大学、西北地勘局、203研究所、航测遥感中心等有关领导和专家30余人参加了鉴定会。该项科研课题是1990年1月由核工业西北地勘局下达的,并由213大队组成铀矿专家系统研究组承担完  相似文献   

10.
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航放数据处理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航放数据处理与研究通过对各铀成矿区带航空放射性特征分析研究,提取了与铀矿化密切相关的航放铀含量异常及高场和航放多元信息异常,总结了花岗岩型、火山岩型、碳硅泥岩型和砂岩型等4大类型铀矿的航空放射性特征及预测要素组合模式。该组合模式在铀资源潜力评价中应用效果十分显著。航放异常信息的合理组合,能有效地加强和突出与铀矿化相关的放射性异常信息及成矿环境信息,对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和铀矿普查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赣杭铀成矿带大洲矿田层状火山熔岩型铀矿资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孟才 《铀矿地质》2001,17(2):90-96
本文全面总结了大洲铀矿田成矿地质背景及铀矿特征,分析了溶浸采矿条件,论述了大洲铀矿田溶浸采矿的可行性,并指明应用溶浸采矿技术重新评价赣杭铀成矿硬岩型铀矿资源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铀矿地质》2014,(1):F0004-F0004
正1.《铀矿地质》是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主管、中国核学会铀矿地质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学术与技术兼顾的核地质类核心期刊,先后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收录,并已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本刊旨在促进核地质科学与技术方面的交流和应用,主要登载铀矿地质领域内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最新成果和阶段性成果,内容包括铀矿地质、普通  相似文献   

13.
《铀矿地质》2007,23(1):F0004-F0004
《铀矿地质》是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主管、中国核学会铀矿地质学会主办的惟一一本全国性学术与技术兼顾的核地质类核心期刊,先后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收录,并已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和“中国期刊网”等。本刊旨在促进核地质科学与技术方面的交流和应用。主要登载铀矿地质领域内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最新成果和阶段性成果,内容包括铀矿地质、普通物化探及放射性物探、遥感技术方法、钻探技术、分析测试方法、环境地质、水文与工程地质、非金属及建材地质等。文章形式主要有研究论文、研究简报、综合评述、技术交流、科技开发与市场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研究我国西北某地区区域γ场中,试图定量化地评价晕圈,运用了晕圈发育度φ、局部异常梯度Ks、异常评价系数K等参数。在分析区域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的基础上,阐明主要方法技术,总结了区域γ场分布规律,归纳了呈矿γ场与非矿γ场两大类属的判据,根据铀矿成矿地质条件、矿化、γ场、放射性水化、航放及航磁等特征,建立了区域γ场的评价准则,预测了八个铀成矿远景区,形成了本区铀矿找矿方向应是“三条线”的观点,作为运用地球物理信息进行区域物探研究和成矿远景预测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由江西省核学会铀矿地质委员会和江西省地质学会放射性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火山岩型铀矿床成矿条件及矿床成因学术研讨会”于1991年10月26日-28日在我院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我院、科研所及生产单位等50余位代表。会议回顾了我国火山岩型铀矿地质所走过的历程,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并提出了对策。代表们就该型铀矿床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以来,我国铀矿地质勘查领域重大理论和技术创新成果,极大地改变了我国砂岩型、热液型铀矿的找矿思路、找矿方向,引领、支撑了系列找矿重大突破,重塑了铀矿勘查新格局。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20余年来铀矿地质科研布局的总体思路与演进方向;然后总结了铀矿重大基础地质与成矿理论研究进展,系统凝练了地质、物化探、遥感、钻探工艺、分析测试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及核心勘查装备研制成果,梳理了铀资源预测评价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成效;最后,在重大基础前沿和成矿理论、先进铀矿勘查技术研发、非常规核能裂变资源勘查技术研究、数字铀矿勘查技术开发等方面提出了未来10~15年主要发展趋势和方向,指出在“双碳”目标和核能大发展对铀资源保障需求背景下,必须继续坚持并加强铀矿地质科技创新,高质量引领和推动“新区、新层位、新类型、新深度”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17.
《铀矿物鉴定手册》是近于从事铀矿物研究和鉴定的地质工作者和高等院校师生应用、参考的工具书,由北京铀矿地质研究所赵凤民、陈璋如、张静宜、王文广编著,由陈肇博、马永焕审校,责任编辑许文麟,现已出版。  相似文献   

18.
本文总结了近十年我国铀矿地质工作的主要进展,包括铀矿成矿理论创新、铀成矿类型和成矿区带划分、全国铀资源潜力评价、主要工业铀矿类型研究评价、相山科学深钻、零价态金属铀的发现及新矿物发现等;论述了砂岩型铀矿快速评价、热液型铀矿攻深找盲、大数据找矿、遥感高光谱、钻探工艺及分析测试等技术创新成果;概述了依据理论创新及技术方法集成创新在国内外铀矿找矿领域的重大突破;展望了铀矿地质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中国核学会铀矿地质分会第五届委员会会议精神,结合当前实际需要,《铀矿地质》期刊编辑委员会于近期重新进行调整,并召开了新一届编委座谈会。《铀矿地质》主编(核工业地质局总工程师)张金带同志,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副院长李子颖同志,核学会铀矿地质分会秘书长简晓飞同志  相似文献   

20.
基于二连盆地砂岩型铀矿大基地建设需要,在满都拉图地区开展了BMT试验应用,旨在研究该方法在2 000 m以浅的探测能力及效果,为区内铀矿资源评价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通过试验区方法数据采集时间及最低频率测试,为兼顾工作效率与效益,最终确定最低探测频率为0.10 Hz、观测时间为60 min,可确保二连盆地探测深度达到1 500~2 000 m的要求,满足地质任务的需要。方法试验结果与钻孔及浅层地震勘探资料对比分析结果表明:BMT在解决盆地盖层结构、基底构造与目的层砂体发育特征以及断裂构造等地质问题上具有可行性,论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