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水文》1957,(3)
我国汛期水文测报工作,近几年来,特别在颁发水文测站暂行规范、制定洪水预报方法及健全报汛制度后,各方面都有了飞躍的进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在资料質量上,通过各地的整编资料中证明,已有了显著的提高;在水情报导方面,报汛質量及预报精  相似文献   

2.
我国水文情报预报工作的主要成就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梁家志  乐嘉祥 《水文》1999,(5):20-23,26
新中国成立50年来,水文情报预报工作取得了成就,在水情信息采集和传输方面,全国已有水文报汛站8000余处,在25处重点防洪河段和150座大型水库上建立了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共计有遥测站近2000个,已有22个省(市,区)和7个流域管理机构的水情部门通过计算机广域网互传水情信息。在水文预报技术方面,开发研制了适合中国特色的许多水文模型。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水利信息中心初步建立了水雨情信息服务系统,包  相似文献   

3.
穆仲平 《水文》2016,36(3):80-83
JDZ型固态存贮雨量器的特点是运行稳定可靠、记录数据准确,在雨量监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不具备远程数据传输功能,无法实行自动化报汛。经过技术改造后,在原有功能不变的情况下,实现自动化报汛,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邱超  张兰 《水文》2018,38(1):73-76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电话及网页人工报汛手段无法满足水文行业信息化发展的要求。结合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将微信公众号平台与传统水情报汛相结合,通过微信平台实现了无层级、扁平化、可反馈的信息传输交流模式,并在用户体验、私人定制、可移动性、容错性、实时反馈等方面做了充分设计和优化,切实保障了水情报汛信息传输的"零中断",提升了水情报汛效率和精度,减少了报汛工作的时空限制,真正实现了"互联网+水情报汛"和高效、安全、个性化共享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长江中游武汉-九江河段河道卡口及其阻洪可能效应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了长江中游武汉九江河段河道卡口的地质地貌方面特征,并通过对历史水文数据的分析研究了中游河道卡口对洪水的阻碍作用。并以田家镇卡口为典型案例,利用研究河段的水文资料,分析了中游河道卡口对洪水排泄的阻碍作用;如若实施田家镇扩卡,将对中游的防洪是有利的,而且会大大减轻中游特别是武汉的防洪压力,但有可能对下游河势的稳定、河床演变等造成影响,并可能造成其它环境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当前全球变暖、水循环加剧、长江中游降水增多,长江中下游将面临更大防洪压力,通过长江中下游扩卡增泄,以适应当前全球变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水文》1966,(1)
水文基本建設是水文測报工作的物质基础,这項工作做的好坏,对水文資料成果质量的提高,有着重大意义。近两年来,国家以較多投資用于水文站的基本建設,兴建了相当数量的水文測驗建筑物和报汛电話线路,增加了测洪、測沙、測冰、水化学分析及其他常用仪器設备,目前已有一部分水文站开始扭轉了測驗設备不足的情况,不少水文站由过去的手工业式操作,逐步过  相似文献   

7.
海南省GPRS水情测报系统完成了全省33个报汛站的水情信息自动采集、综合管理任务,实现了全省水雨情测报自动化,提高了报汛站数据采集传输处理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本文针对该系统实施中的设备选型、防雷保护措施和施工维护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进行探讨,为系统运行和维护管理所参考.  相似文献   

8.
《水文》1999,(6)
近日在京召开的全国水文工作会议提出,21世纪初期我国水文工作的任务是:理顺机构体制,完善投入机制,健全法规体系,调整发展站网,推进站队结合,加快设施建设,提高测报能力,加强队伍建设,拓宽服务领域,提供全面服务。具体目标是:在2005年前,普及应用发达国家90年代末广泛采用的水文先进技术,实现水位、雨量观测全部固态存储长期自记,在半小时内将报汛站的水情信息传递至防汛指挥决策部门。在2010年前,水文站的建设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完成站队结合建设任务,对于符合条件的水文站全部实现巡测。完成防汛水文…  相似文献   

9.
长江三峡工程防洪效益风险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传统防洪效益计算的数学模型基础上,综合分析了水文、水流、工程施工和运行管理等多种不确定性,建立了长江中游防洪系统防洪效益的风险分析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防洪效益的分布合理地反映了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综合影响,采用不同风险对应的防洪效益较未考虑各风险因子的不确定性时的防洪效益更加科学,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0.
尹志杰  王容  李磊  赵兰兰 《水文》2019,39(2):86-91
2017年6月下旬至7月初,受持续强降雨影响,长江发生中游区域性大洪水。以实时报汛数据为基础,分析长江"2017·07"暴雨洪水特性,依据洪峰水位判断,强降雨导致洞庭湖水系湘江发生超历史最高水位特大洪水,资水、沅江发生超保证水位大洪水,洞庭湖超过保证水位;鄱阳湖水系乐安河上游发生超历史最高水位特大洪水,昌江、乐安河中下游、修水发生10a一遇较大洪水,鄱阳湖超过警戒水位;长江干流莲花塘以下江段全线超过警戒水位。在应对此次洪水过程中,长江上中游重点水库防洪效益十分明显,有效避免中游干流莲花塘至螺山江段超保,缩短洞庭湖城陵矶站超保时间6d左右。  相似文献   

11.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水文泥沙监测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水平  李云中 《水文》1999,(1):6-10
鉴于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水深大,流量大,抛投量大和截流期不断航等显著特点。水文泥沙监测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监测导流与截流过程中水流泥沙和水下地形的变化,为截流设计优化,调整施工方案与措施等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也为导流明渠分流与通航,围堰度汛,截流水力学试验研究及水文预报,水文分析计算等提供水文原型观测资料。本文介绍了水文泥沙监测的目的、任务和水文数据采集,传输,处理与信  相似文献   

12.
刘萍  赵雪花  王超  李新华 《地下水》2013,(6):130-132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在水资源系统管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该系统在盘石头水库管理中站网布设、系统硬件组成、数据采集系统、洪水预报系统、洪水调度系统等应用技术进行详实分析,运行演示软件系统进行实例分析,达到了较高的预报精度。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不仅能在汛期起到防洪减灾作用,而且在也可用于日常的水资源管理,可以起到增加蓄水和发电量,达到优化调度的目的,从而提高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水文信息处理系统是在Windows环境下、用Visual Basic 6.0高级语言研制开发的智能水文资料整编软件,引用数据库存储信息,调用Excel输出整编成果。该软件实现了水位、流量、泥沙等要素关系线的自动生成和人工辅助定线,并完成全部整编计算工作,结束了我国水文资料电算整编工作中依靠手工定线整编的历史,解决了计算机定线、推流和成果输出一次完成的技术难题,真正实现了水文资料整编计算机化。  相似文献   

14.
地质灾害监测数据自动化采集传输相对其他行业有其特殊性,但各种自动化的测量仪器及通讯手段的迅猛发展,又为地质灾害监测的自动化提供了有利条件。介绍了基于GPRS/GSM网络的远程数据采集传输系统的研究和在地质灾害实时监测示范站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基于GPRS/GSM网络方式构建网络化灾害监测系统是可行的、经济的和方便的,也是地质灾害监测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5.
The systematic decline of in situ networks for hydrologic measurements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 crucial limitation to advancing hydrologic monitoring in medium to large basins, especially those that are already sparsely instrumented. As a collective response, sections of the hydrologic community have recently forged partnership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pace-borne missions for cost-effective, yet global, hydrologic measurements by building upon the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since the last two decades. In this article, we review the state-of-the-art on flood monitoring in medium and large ungauged basins where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can facilitate development of a cost-effective mechanism. We present our review in the context of the current hydro-political situation of flood monitoring in flood-prone developing nations situated in international river basins (IRBs). Given the large number of such basins and the difficulty in acquisition of multi-faceted geophysical data, we argue that the conventional data-intensive implementation of physically based hydrologic models that are complex and distributed is time-consuming for global assessment of the utility of proposed global satellite hydrologic missions. A more parsimonious approach is justified at the tolerable expense of accuracy before such missions begin operation. Such a parsimonious approach can subsequently motivate the identified international basins to invest greater effort in conventional and detailed hydrologic studies to design a prototype flood forecasting system in an effort to overcome the hydro-political hurdles to flood monitoring. Through a modeling exercise involving an open-book watershed concept, we demonstrate the value of a parsimonious approach in understanding the utility of NASA-derived satellite rainfall products. It is critical now that real-world operational flood forecasting agencies in the under-developed world come forward to collaborate with the research community in order to leverage satellite rainfall data for greater societal benefit for inhabitants in IRBs.  相似文献   

16.
Soil exploration, collection of hydrologic and meteorologic data, and sequential comparative photography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erosion/deposition on alluvial banks of an island in the Ohio River from April 1980 through April 1982. Major erosion episodes coincided with flood events and were caused primarily by exit of bank recharge waters from pervious bank soil layers after flood recession. Waves created by wind and/or vessel passage were of little significance in causing bank failure. Floodwater tractive forces, runout of precipitation-derived waters, and wave action were effective only in removing soft sediments or loose debris from upper bank failures. Sediments deposited by spring floods, if allowed to dry for two to three months, strongly resisted subsequent wave attack.  相似文献   

17.
水情信息采集系统GSM通信道的设计考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兴艺 《水文》2007,27(1):59-61,68
水情信息采集系统是应用遥测和现代通信技术,实现江河流域降雨量、水位、流量等数据的实时采集、报送和处理的信息系统。它具有传输数据量小、通信网络分布地域广以及通信条件比较恶劣等特点。本文针对水情信息采集系统GSM通信信道的设计,通过对移动通信基站覆盖情况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设计考虑和相应的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18.
王占峰 《水文》2013,33(6):52-57
水文基础数据通用平台,以其开放、可靠、可扩展性等优势,为越来越多的水文信息自动采集和数据处理提供服务,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水文信息自动收集、矢量监视图自动更新、水情报文自动生成和转发,以及水文资料整编数据下载和转换为电算整编格式,是水文基础数据通用平台在业务处理方面的重要应用。  相似文献   

19.
章树安  吴礼福  林伟 《水文》2006,26(3):48-52
水文是水利和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重要的基础工作。经过整编的水文资料是国家重要的基础信息资源之一, 它被广泛应用于防汛抗旱、水工程规划设计、水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水环境保护、水科学研究及其他国民经济建设。长期以来,水文资料为我国水利和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控制水旱灾害、水环境监测与保护、水土保持与生态、水资源管理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对水文资料分析处理、存储、应用服务要求也相应提高。本文主要从技术角度,对我国水文资料整编主要技术方法和水文年鉴发展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对水文数据库有关技术标准制定、水文数据库建设成就进行回顾;同时结合水文信息共享和应用服务需求,对相关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马富明  陈元芳  林元润 《水文》2006,26(1):87-88,54
在收集晋江流域石砻水文站近期最新年径流资料基础上,对该流域年径流统计特性,如自相关性、长持续性,趋势性及周期性等,利用一些较新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晋江流域年径流一步长期统计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晋江流域年径流无明显的趋势性及长持续性。预测精度较高,平均相对误差可控制在20%以内,对2003特干旱年的预测效果良好。该研究对晋江流域防汛抗旱的决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