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镍与铬天青S.喹啉,CTMAB的显色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道沛  李海萍 《岩矿测试》1989,8(3):185-188
在pH10—11介质中,镍与铬天青S、喹啉和CTMAB反应,形成绿色的四元配合物,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40nm,摩尔吸光系数为1.48×10~5L·mol~(-1)·cm~(-1),其组成比为:Ni(Ⅱ):CAS:喹啉:CTMAB=1:2:2:4。Ni量在0—10μg/25ml范围符合比尔定律。考察了共存离子的影响。方法用于矿物岩石中痕量镍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陈晔虞 《岩矿测试》1989,8(2):111-113
研究了铍-铬天青S-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乙醇四元配合物形成条件。在pH7的介质中,配合物组成比为Be:CAS:CTMAB:C_2H_5OH=1:3:4:2。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_(618)=1.37×10~5L·mol~(-1)·cm~(-1)。用于岩石中微量铍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李启隆  刘新宇 《岩矿测试》1989,8(3):173-176
在HAc-NaAc(pH为6.2)存在下,Ti(Ⅳ)—PAR—KBrO_3体系形成一灵敏的催化波,峰电位为-1.08V(vs.SCE),Ti(Ⅳ)浓度在1.0×10~(-8)~8.0×10~(-7)mol/L范围与峰电流成线性关系,络合物的络合比为Ti(Ⅳ):PAR=1:1,实验证明该波为络合吸附催化波。可用于痕量Ti(Ⅳ)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刘绮洪 《岩矿测试》1987,(3):241-244
在钛的多元显色体系中,氨三乙酸(NTA),邻菲啰啉(Phen),氟离子作为钛的辅助配位体均已用于钛的光度测定,但氟离子与NTA(或Phen)共存下的四元体系,特别是三者共存下的五元体系尚未有过研究。实验证明:上述三个辅助配位体相互搭配,钛(Ⅳ)与铵试剂Ⅲ可形成Ti(Ⅳ)-NTA-Phen-铍试剂Ⅲ,钛(Ⅳ)-Phen-F-铍试剂Ⅲ,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锡(Ⅳ)-氨三乙酸(NTA)-水杨基萤光酮(SAF)-CTMAB四元混配络合物的形成条件,所拟方法用于测定钢材、铝合金及铁矿中的痕量锡,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自制的新显色剂2,3,7-三羟基-9-〔4-(3-羧基-4-羟基苯)-偶氮〕-苯基萤光酮,(简称p-CHPA-PF),在微碱性介质中,有表面活性剂存在下,与Ga(Ⅲ)显色,形成紫红色三元配合物。配合物λ_(max)=554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_(554)=1.2×10~5L·mol~(-1)·cm~(-1),ε'_(554-500)=1.79×10~5L·mol~(-1)·cm~(-1),Ga在0—1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用本法测定岩矿中痕量Ga,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水杨基萤光酮—Triton X—100析相光度法测定岩矿中的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发连  黄晓峰 《岩矿测试》1993,12(2):119-121
研究了水杨基萤光酮(SAF)-Triton X-100体系中痕量Ti(N)的显色-析相反应。试验表明,在适量的抗坏血酸及Triton X-00存在下,控制介质酸度为pH2左右,Ti(N)-SAF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为532.2nm,摩尔吸光系数为1.60×10~5L·mol~(-1)·cm~(-1),0~600ng/ml Ti(Ⅳ)服从比尔定律。方法用样少,操作简便,无需特殊仪器,灵敏度高,选择性较好,能用于低钼试样中Ti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刘润平  麦丽碧 《岩矿测试》1989,8(2):148-150
在pH 7-8范围内,磺基水杨酸存在下,铀和5-Br-DMPAP形成三元配合物,吸收峰位于580nm,配合物摩尔吸光系数7.2×10~4L·mol~(-1)·cm~(-1)。铀含量在0—40μg/25ml范围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灵敏度高,应用于铌钽矿中铀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赵书林  马厚蓉 《岩矿测试》1990,9(3):183-186
本文研究了5-(6-溴-2-苯并在噻唑偶氮)-8-羟基喹啉(Br-BTAQ)与Fe(Ⅲ)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 3.6的邻苯二甲酸氢钾-HCl缓冲介质中,Fe(Ⅲ)与Br-BTAQ能形成蓝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位于635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26×10~4 L·mol~(-1)·cm~(-1),铁量在0—2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采用NaF和H_2O_2掩蔽Al和Ti后,直接用于硅砂、粘土和硅砖中氧化铁的测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刘玉茹  张萍 《岩矿测试》1990,9(3):206-209
本文研究了有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存在时,在pH5.0—7.0的NaAc-HAc缓冲溶液中,苯基荧光酮(PF)与Cr(Ⅵ)的显色反应。在80—90℃保温10min,生成紫红色三元配合物,其组成比为:〔Ct(Ⅵ)〕:〔PF〕:〔CPB)=1:2:2。ε_(580)为1.1×10~5L·mol~(-1)·cm~(-1),0—6μg Cr(Ⅵ)/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在碱熔分离后并有混合掩蔽剂存在下,一般共存离子不干扰Cr(Ⅵ)的测定.应用本法测定了环境水、土壤和矿石中痕量Cr。  相似文献   

11.
迄今为止,对金刚石矿床的研究已取得了新的进展,国内外学音认为:“金伯利岩不是金刚石矿床的唯一母岩”,并且在碱性杂岩体中发现了许多具有工业价值的金刚石矿床。 通过对比辽宁凤城碱性杂岩与有关含金刚石矿床母岩(主要是钾镁煌斑岩)及其共生岩类的构造背景、岩石类型组合、矿物成分组合及岩石的主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发现本区碱性杂岩体岩石与西澳钾镁煌斑岩很相似,尤其是与西澳白榴石钾镁煌斑岩最为接近,而在岩石类型和矿物组合特点上,又与美国阿肯色碱性岩区金刚石矿床母岩及其共生岩类组合颇为相似,这为我们进一步找寻金刚石矿床提供某些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Rh(Ⅲ)-2-(6-甲基苯并噻唑偶氯)-5-二乙氨基苯甲酸络舍物在pH=5.0的HAc—NaAc缓冲液中有一较灵敏的极谱波,其峰电位EP1为-554mV(vs.SCE),加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使峰电流增加8.7倍,峰电位EP1负移至-600mV(vs.SCE)。铑的质量浓度在0.05~65μg/L与二阶导数峰电流IP”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7.8ng/L。经多种电化学方法证明该波为络舍吸附波,其电极过程为不可逆,电子转移数为2。此外试验了多种共存离子时峰电流Ip”测量的影响。所拟方法已用于13X分子筛催化剂中痕量铑的测定。结果与推荐值基本相符,6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6%。  相似文献   

13.
藏南多层位金锑含矿建造特征及其控矿因素制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步研究表明,成矿带内主要矿床(点)的赋矿地层具有明显的规律性特征,发育时代和藏南印支和燕山两期伸展运动的构造背景相对应。含矿沉积建造可基本分为碎屑岩型和硅质岩型两类,分别代表裂陷(谷)盆地内的浊流或喷流沉积相。深部来源的矿质可能是产生区域性成矿作用的主要矿源,而地层来源的Au、Sb则起辅助作用。变质核杂岩的空间结构以及拆离构造的发育型式和含矿建造关系密切,它们往往构成有利的容矿和导矿构造。此外,喜山期岩浆活动和含矿建造的发育也存在时空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14.
潜孔锤反循环钻进技术在复杂地层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贯通式潜孔锤反循环连续取芯(样)钻进技术在钻进复杂地层时有独特效果,依托中国地调局项目,通过野外生产试验,加深了贯通式潜孔锤反循环机理的理论研究,对贯通式潜孔锤及其配套钻具的结构进行了合理的优化,大大提高了其对复杂地层的适应能力,完善了操作技术和工艺方法,使潜孔锤反循环钻进技术达到了可以广泛推广应用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范庄银、铅矿床位于熊耳山变质核杂岩的北缘,区内拆离断层和北东—北北东的断裂发育,矿床主要是受上述两组断裂控,形成以构造蚀变岩型的银、铅矿。矿体均产于强烈蚀变的北东—北北东的构造蚀变带,或者是与拆离断层交汇处的蚀变带中,呈脉状、透镜状、似层状产出。矿石矿物以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为主,脉石矿物为石英、绢云母、方解石等,围岩蚀变有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强硅化与成矿关系较密切,蚀变的分带现象较为明显,从矿体中心向两侧有逐渐减弱的趋势。从目前已发现的构造蚀变带和矿(化)体已可构成矿床,从构造特征和物化探资料分析,矿区的找矿前景良好,可望能形成有一定规模的矿床。  相似文献   

16.
浅变质岩区地层特征及地层单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鄂荣 《地球科学》1990,15(2):137-144,T001
  相似文献   

17.
山西霍州煤电集团鑫博煤业霍3号水源井工程,地层复杂漏失严重,开始采用顶漏钻进,工程进度难以保证,施工成本高,后改用空气泡沫钻进,解决了漏失地层钻进难题,钻进效率高,钻探成本低。介绍了该水源井空气泡沫钻进施工工艺,并对钻探效果及成本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8.
小兴安岭西北部的霍龙门地区位于兴蒙造山带东段,该区出露的大面积花岗质杂岩为新开岭—科洛杂岩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花岗质杂岩主要由花岗质和花岗闪长质糜棱岩等组成,其中花岗质糜棱岩的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为310.7±6.5 Ma,表明其原岩形成于晚石炭世。该杂岩的主量元素总体显示中、高钾钙碱性准铝质--过铝质系列岩石的特点;微量元素表现出Th、Zr、Hf、Nd、Rb、K明显富集,而Ba、Sr、Nb、P、Ti明显亏损;稀土元素具有明显的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的特征,有较明显的负Eu异常,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程度较强。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特点及花岗质杂岩的形成环境等,综合显示该杂岩的原岩应形成于晚古生代,于三叠纪时期发生明显的变质变形作用。  相似文献   

19.
湖南早元古代“仓溪岩群”及其划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唐晓珊  黄建中 《湖南地质》1999,18(4):220-224
出露在湖南的早元古代变质岩,以前曾被误划入中元古代冷家溪群。究其岩性特征,确系一套“绿岩”组合。测得该“绿岩”类角闪片岩、斜长角闪片岩的Sm - Nd 等时线年龄为1 860±17 Ma,因而创建“仓溪岩群”,辖“枫梓冲、斫木冲、水梁亭三个岩组”。“仓溪岩群”及其时代揭示,1 800 Ma 前江南古岛弧业已存在。  相似文献   

20.
深入研究了跃进山岩系的物质组成与构造特点,确认其为佳木斯地体东缘晚古生代—中生代的增生杂岩,探讨了该杂岩形成与演化的构造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