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四川若尔盖县大骨节病区地质环境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若尔盖县大骨节病区为例,重点分析了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土壤、饮水及饮食结构与大骨节病分布之间的联系与影响。研究发现若尔盖地区大骨节病发病率与地质环境特征有着相对密切的关系,尤其村民饮用水中氟含量与发病率有显著的负相关性。本区的研究结果有力地支持大骨节病的"低氟说"理论,认为低氟是形成大骨节病的首要和主要原因。同时,建议将饮用水中F含量0.25mg/L作为研究区大骨节病是否易发的界线,从而为综合防治若尔盖县大骨节病提供地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阿坝州饮水中硒和氟元素与大骨节病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阿坝州四个大骨节病县饮用水中微量元素硒、氟的含量情况,探讨大骨节病与饮用水硒与氟元素的相关关系,为防治大骨节病提供科学依据。采集阿坝州病区与非病区水样,测定其中硒、氟元素含量,并运用SPSS17.0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统计。研究表明:阿坝州饮用水中硒、氟元素平均含量为0.47 ug/L~2.32ug/L,0.08 mg/L~0.38 mg/L,病区饮用水中硒、氟与非病区有明显差异(t分别是2.12,3.26,p<0.01),病区硒、氟元素与大骨节患病率之间有明显负相关关系。阿坝州大骨节饮用水中硒元素和氟均与大骨节病有密切关系,建议除进行必需的补硒措施防治大骨病以外,还应该辅助性的增加水氟含量已保证人体需要。  相似文献   

3.
川西高原地区水体中硒含量及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川西高原是大骨节病比较集中的区域之一,低硒是大骨节病的重要致病因素,研究该地区硒含量对于防治大骨节病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研究川西高原阿坝地区大骨节病高发区水体样品中硒的含量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域水体中硒含量较低,地下水的硒含量明显高于地表水和山泉水;山泉水的硒含量为0.001~0.058μg/L,平均值0.0067μg/L,硒的分布受地质背景、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Eh值)等条件的控制,低硒的地质环境是导致山泉水的硒含量很低的最主要因素;地表水的硒含量为0.001~0.148μg/L,平均值0.0221μg/L,硒分布的影响因素为地质背景、地理条件以及水体地球化学条件;地下水的硒含量为0.001~0.210μg/L,平均值0.0523μg/L,硒分布的影响因素为地质背景、pH值和Eh值,有机质含量也是关键因素之一。研究认为,对于以山泉水为主要饮用水源的藏民,低硒的山泉水不能提供人体需要的硒营养,不适合作为水源;川西高原地表水资源丰富,但水中的元素迁移性极强,地表水中的硒不易进入生态链的循环,也不适合作为饮用水源;地下水的硒含量较高,应推广作为当地的生活饮用水,减少大骨节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李端生 《吉林地质》2001,20(2):72-79
该文笔者多年研究大骨节病原始原因的一项新说。即病区外环境低氟。引起体内以低氟为中心的代谢紊乱,从而导致以骨骼系统为主的病变-大骨节病。防治该病,应向体外补氟。药疗这一进补方式故然必然,但最有效又生活化的办法是食疗。食疗又分氟盐防治和饮茶防治两种。而最适用且简便的方法是提倡患区人群适度饮茶,并且应从儿时做起。关于补氟和饮茶等防治大骨节病的实践,笔者已浓缩于下面四则拾趣之中……。  相似文献   

5.
李端生 《吉林地质》2002,21(4):81-88
矿化程度极低的深层地下水,往往给人体健康带来各种危害,主要是欠缺某些化学元素引起的地方病,过去多被忽视。以为矿化程度越低水质越佳;饮用水标准中各种化学元素规定的下限值常不被重视,一旦发生了疾病,多从污染或元素超标中查找问题。由于这种认识偏差,常常造成防治不利,贻误战机。松嫩平原部分氟病区,因为饮了深层“超低氟水”(水中氟的质量分数小于0.2mg/L)新发了大骨节病或患了无名疼痛病,即为典型例证。防治办法,一要加强源头矿化,二要注意终端补氟。由此有“药疗不如食疗”、“饮疗胜于食疗”之说,饮茶是最佳补氟之举,而且要从孕期或婴幼儿做起。拟彻底根治,可深浅层地下水混合开采。  相似文献   

6.
麟游县是我国大骨节病流行严重的地区之一,目前大骨节病病因尚未查清,但饮水水质是其发病直接而又重要的原因。 1、大骨节病与地貌类型的关系:根据地貌形态和物质组成,区内地貌可分为低中山区、黄土丘陵区、黄土残原及河流川道等四种地貌类型。低中山区、黄上丘陵和河流川道区为重病区,平均患病率在30%以上,黄土残原区为轻病区,平均患病率为20%左右。 2、地下水化学特征与大骨节病的关系:根据地下水质分析化验资料,表明重病区水化学类型多为重碳酸钙组Ⅱ型水。并且矿化度大于0.3g/L的地区发病率低,矿化度小于0.3g/L的地区发病率高。水中微量  相似文献   

7.
环境氟与人体健康——致世界卫生组织的一封公开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端生 《吉林地质》2002,21(3):99-105
总结了环境中的氟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呼吁人们不可忽视微量元素氟对人体的生理功能,摄入不足轻则臻龋齿,重则导臻大骨节病的发生;在全面认识氟的基础上,发现了卤素和人体健康有氟主骨,氯主心,溴主神和碘主智的重要关系。同时提出“元素丰欠皆致病”和“多祛少补乃原则”的地方病发病机制和治疗原则;地方病的防治提倡食疗和饮疗,最后建议地方病以摄入的元素多少来命名,因为它既能反映致病原因,又明确了治疗方法,医患皆知。  相似文献   

8.
氟的富集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氟中毒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是世界上主要地方病之一。它与饮水关系密切。因此,本文探讨了氟在自然界的富集规律,对寻找天然低氟水源,改善饮水环境和防治地方性氟中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准确检测植物体内的氟含量有助于预测氟化物的生态环境效应。植物中的氟含量低,通常不超过300μg/g,应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量氟需选择样品分解效率高的前处理方法使氟不受到损失,获得离子成分简单、空白低的溶液,同时加入适量的缓冲液增强氟离子的强度和掩蔽干扰。本文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植物样品,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的含量,通过优化实验条件确定了缓冲液的浓度。结果表明,在25℃、p H=6.5的样品溶液中加入147 g/L总离子强度缓冲溶液(TISAB)10 m L,避免了溶液中的阳离子与氟离子生成稳定的不溶絮状物,显著降低了沉淀物的产生。本方法检出限为0.242μg/g,精密度(RSD)小于8.5%,回收率为92.0%~108%,能满足地球化学样品分析中对植物样品中低含量氟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0.
地方性氟中毒是贵州分布较广,危害最为严重的地方病。从环境角度出发,深入研究环境对地方性氟中毒的影响,对揭示其病因与防治措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地氟病的形成与分布 氟是一种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的化学元素,人们一般通过饮食摄入氟,当氟不足时易患龋齿,过多时引起氟中毒。人体每天适宜摄入量1—2毫克,最高允许限度3—4毫克。饮水氟适宜标准为0.5—1.0毫克/升,超过1毫克/升将出现大量氟斑牙患者,超过3毫克/升时,出现氟骨症患者。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阿坝州壤塘县大骨节病区地质环境特征的调查,分析研究大骨节病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饮水水源及饮水水质的相关关系,并探讨大骨节病区改水方向,为病区综合防治大骨节病提供地质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在外贝加尔大骨节病区水文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天然水呈现出高浓度的磷(高达3.5mg/L),同时,锰、硅、铅等元素也呈现出高浓度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水文地球化学数据,认为大骨节病可能与生物地球化学性质的多种因素有关系。进一步研究大骨节病的成因机制需要新的可靠的环境地球化学数据。  相似文献   

13.
鲁西南地区高氟地下水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鲁西南地区,由于饮用高氟地下水而导致的地氟病,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的身心健康。地下水中氟元素的富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水化学测试结果表明,氟含量为0.05~6.7 mg/L,平均1.20 mg/L,高氟分布区主要集中在嘉祥黄河冲洪积平原与山前冲洪积平原交接部位和曹县、单县、菏泽黄河冲洪积平原河间洼地;地下水中氟含量与pH、矿化度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与K++Na+和Ca2+相对含量分别呈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与Ca2+含量相关性显著。本文从地质环境、水文地质环境、水文地球化学角度探讨了浅层高氟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成因,研究了黄泛平原高氟地下水的形成机理,对于确定地氟病的成因及制定地氟病的防治措施,寻找适用饮用的低氟地下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采集我国大骨节病重病区四川省红原县病区作为饮用水源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样37件,并测试其水化学成分.结果表明:病区饮用水水化学特征以低矿化度的重碳酸钙型水为主,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病区饮用水化学组分中Se、Zn元素呈现富集特征,Sr、Ba、F元素处于贫乏状态.利用SPSS软件分析发现饮用不同水源间患病率有显著差异,饮用地表水较地下水更容易患病,并结合因子分析方法进一步解释了大骨节发病机理与饮用水中Ca、SO4、Sr、F4种元素的质量浓度密切相关,水中这4种元素组分的质量浓度越低,大骨节的患病率就越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大骨节病地质环境特征及其病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骨节病是一种影响因素复杂、病因一直未明的地方病,其学说众多。本文阐明了中国大骨节病地域分布与病情动态变化特征,重点论述了中国大骨节病自然环境与地质环境特征以及病因研究现状。针对多种病因学说,本文认为大骨节病病因是多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硒缺乏是环境背景因素、环境中与人体有关的毒素是主控因素、常量与微量因素的比例失调是影响因素。病因研究中应注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地学与医学等多学科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西部是地方病高发地区,尤其是地方性氟、砷中毒的情况比较严重,尽管防氟改水工作已经进行40多年,但目前仍有相当多村屯的村民饮用高氟水,严重威胁人民的身体健康并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针对现状作者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具体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