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北喜马拉雅花岗岩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的中部,对其研究不仅有助于认识和理解碰撞造山过程中地壳物质的熔融行为和机制, 而且对探讨部分熔融作用与相关构造的关系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北喜马拉雅佩枯花岗岩开展系统的LA-MC-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佩枯花岗岩的结晶时间较长,从23.9 Ma持续到16.5 Ma,并记录了22.3±0.6 Ma和17.3±0.3 Ma两期深熔作用.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佩枯花岗岩具有高含量的SiO2(71.87%~75.56%)、Al2O3(13.57%~15.49%)和K2O(3.34%~4.59 %),以及高的K2O/Na2O比值(1.02~1.39) 和A/CNK值(1.21~1.23),属于高钾钙碱性过铝质花岗岩.岩石强烈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和放射性生热元素Th、U,亏损Ba、Nb、Sr、Zr等元素;轻重稀土元素分馏较强((La/Yb)N=10.76~16.60),几乎无或弱的负Eu异常(δEu=0.76~0.97).样品的(87Sr/86Sr)i值和εNd(t)值变化范围分别为0.736 184~0.741 258和-14.6~-14.3,与大喜马拉雅变质沉积岩的Sr-Nd同位素组成一致,表明其源岩可能为大喜马拉雅变质沉积岩.样品(87Sr/86Sr)i值较低而Sr浓度较高,且随着Ba浓度的增加,Rb/Sr比值基本不变,与水致白云母部分熔融的特征和趋势一致,表明佩枯花岗岩是水致白云母部分熔融的产物,部分熔融作用可能与藏南拆离系的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马拉山花岗岩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的西部,其主要矿物组成为石英、钾长石、白云母和黑云母。锆石LA-MC-ICP-MS U-Pb定年表明,花岗岩的发育记录了(28.0±0.5)Ma和(18.4±0.3)Ma两期深熔作用,(18.4±0.3)Ma代表了最终的结晶时间。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样品具有高的SiO_2(72.36%~72.51%)、Al_2O_3(15.22%~15.37%)和CaO(1.64%~1.66%)含量,高的K_2O/Na_2O值(0.97-1.05)和A/CNK值(1.15-1.20),显示高钾钙碱性过铝质的特征;岩石富集Rb、Th、U和K,亏损Ba、Nb、Sr和Zr、Eu负异常不明显(δEu=0.80~0.89),轻重稀土分馏较强[(La/Yb)_N=7.09~19.68]。马拉山花岗岩具有较低的Rb/Sr值(0.90-1.10)和较高的CaO/Na_2O值(0.44~0.46),指示岩浆源区物质成分可能以页岩为主;样品(~(87)Sr/~(86)Sr)_i和ε_(Nd)(t)分别为0.742 522~0.744 097和-14.5~-13.7,与大喜马拉雅结晶杂岩中变质沉积岩成分一致,表明其来自变质沉积岩的部分熔融。岩石具有较低的(~(87)Sr/~(86)Sr);和较高的Sr含量,且随着Ba含量的增加,Rb/Sr值基本不变,表明马拉山花岗岩是水致白云母部分熔融的产物,部分熔融可能与南北向裂谷的东西向伸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栗山铅锌铜矿床位于江南造山带多金属成矿带中段,是湘东北地区近几年发现的一大型矿床。本文对矿区内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二云母二长花岗岩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Sr-Nd同位素和黑云母矿物成分研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两种二长花岗岩均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其中,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属于正常S型花岗岩,富集Rb、Th、K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Ba、Nb、Ta、Sr、P、Ti高场强元素,有弱的Eu负异常,源区岩石为变质杂砂岩;二云母二长花岗岩属于分异的S型花岗岩,富集Rb、Th、U、K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Ba、Nb、Sr、P、Ti高场强元素,Eu负异常大于前者,源区岩石为变泥质岩和少量变质杂砂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87Sr/86Sr)i值在0.7143~0.7159之间,εNd(t)值介于-9.4~-8.5,两阶段模式年龄tDM2变化范围为1631~1703 Ma;二云母二长花岗岩的(87Sr/86Sr)i值在0.7156~0.7...  相似文献   

4.
高利娥  曾令森  王莉  侯可军  高家昊  尚振 《地质学报》2016,90(11):3039-3059
喜马拉雅新生代淡色花岗岩,是世界上S型花岗岩的典例,主要分布于两条近平行排列的东西向构造带内,特提斯喜马拉雅带和高喜马拉雅带。实验岩石学和理论研究表明:这些淡色花岗岩是中—下地壳岩石进行不同性质的地壳深熔作用的产物,部分熔融类型与构造变形密切耦合。具体表现在:146~35 Ma,在增厚地壳条件下,以角闪岩部分熔融作用为主,形成了具有高Sr/Y比值的二云母花岗岩;228~9 Ma,减压条件下,俯冲物质快速折返,白云母发生脱水部分熔融,形成具有较高Rb/Sr比值的花岗岩;3其中,在21~16 Ma期间,与藏南裂谷系E—W向伸展作用开启密切相关,变泥质岩发生水致白云母部分熔融作用,形成Rb/Sr比值较低,Sr和Ba含量较高的花岗岩;4在25~27 Ma期间,局部地区发生高压水致部分熔融作用。  相似文献   

5.
《地学前缘》2016,(1):264-275
冲巴淡色花岗岩位于大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带的东部,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其具有高的SiO2(73.87%~74.95%)、Al2O3(14.20%~14.74%)和K2O(4.44%~4.89%),高的K2O/Na2O比值(1.19~1.42)和A/CNK比值(1.18~1.22),富集Rb、Th和U,亏损Ba、Nb、Sr和Zr,具有强烈的负Eu异常(δEu=0.27~0.37),属于高钾钙碱性过铝质S型花岗岩。冲巴淡色花岗岩具有较高的Rb/Sr比值(2.6~8.6),低的CaO/Na2O比值(0.18~0.20),指示源区可能为泥质岩区,(87 Sr/86 Sr)i和εNd(t)值分别为0.763 199~0.778 799和-16.7~-16.3,与大喜马拉雅结晶杂岩(GHC)中变泥质岩一致,表明其来自GHC变泥质岩的部分熔融。淡色花岗岩具有高的(87Sr/86Sr)i而低的Sr含量,且随着Ba含量增加,Rb/Sr比值降低。这些特征表明,冲巴淡色花岗岩是无水条件下变泥质岩发生白云母脱水熔融的产物,部分熔融可能与STDS伸展拆离导致的构造减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阿钦楚鲁二长花岗岩体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查干敖包奥尤特朝不楞早古生代构造-岩浆岩带中段, 主要岩石类型为中细粒二长花岗岩和中粗粒二长花岗岩。SHRIMP锆石U-Pb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 阿钦楚鲁二长花岗岩的成岩年龄为(296.3±3.8) Ma, 为华力西晚期。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阿钦楚鲁二长花岗岩富硅, w(SiO2)为73.48%~74.22%, 过铝质, w(Al2O3)为13.63%~14.01%, A/CNK值为1.04~1.10, 碱质含量较高, w(K2O)+w(Na2O)为8.08%~8.54%, 里特曼指数(σ)为2.13~2.46, 相对富钾, K2O/Na2O值为1.31~1.54, 属高钾钙碱性系列。该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Ba和轻稀土元素(LREE), 相对亏损Ta、Nb、Ti等高场强元素, 稀土元素总量为(112.05~130.16)×10-6, 中等Eu负异常(δEu=0.52~0.65), 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现出略微右倾型, 轻稀土较陡, 重稀土较缓, 具有向A型花岗岩过渡的后碰撞高钾花岗岩特征;岩石具有较低的87Sr/86Sr初始值(0.703 849~0.704 236)和正的εNd(t)值(4.2~4.3), 反映其物质来源可能主要为幔源岩浆底侵作用形成的新生大陆地壳。基于上述分析研究和构造环境判别, 结合区域对比, 推测阿钦楚鲁二长花岗岩为在岩石圈由挤压增厚向伸展体制转换的动力学背景下, 由于俯冲板片的断离, 造成软流圈上涌和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 而部分幔源岩浆底侵到地壳的下部或者呈基性侵入体的形式侵入地壳, 引起上部地壳的熔融而形成后碰撞高钾钙碱性花岗岩。  相似文献   

7.
大兴安岭北段新林地区晚古生代花岗岩主要出露在大乌苏和富西里附近,岩性主要为二长花岗岩,另有少量花岗闪长岩。对其中二长花岗岩样品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表明,大乌苏和富西里岩体侵位年龄分别为(303.7±2.2)和(300.5±0.5)Ma,均为晚石炭世岩浆活动的产物。花岗岩具有富硅(w(SiO2)为66.77%~75.85%)、富碱(w(Na2O+K2O)为7.41%~8.69%)、高铝(w(Al2O3)为12.90%~16.22%),低MgO、CaO、TiO2的特点,属于钙碱性系列;铝饱和指数(A/CNK)为1.06~1.44,为过铝质岩石;镜下未见原生白云母、堇青石、石榴石等富铝矿物,不同于富铝的S型花岗岩;而w(P2O5)与w(SiO2)负相关,呈I型花岗岩特征;富集LREE和Ba、Rb、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与后造山I型花岗岩特征相似,应形成于拉张的构造环境。花岗岩的87Sr/86Sr为0.712 938、143Nd/144Nd为0.512 386,(87Sr/86Sr)i值为0.704 4,εNdt)值为-1.09,TDM2=1 172 Ma,源区物质主要为中-新元古代从亏损地幔增生的地壳物质。结合区域研究成果,大兴安岭新林地区晚石炭世岩浆侵位活动与额尔古纳-兴安地块和松嫩地块碰撞拼合后岩石圈伸展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8.
王程  魏启荣  刘小念  丁鹏飞  卜涛  孙骥  张小强  王敬元 《地球科学》2014,39(9):1277-1288, 1300
对出露在冈底斯中带的达布拉岩体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研究、LA-ICP-MS锆石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分析、Sr-Nd-Pb同位素组成的讨论.结果显示, 达布拉岩体的岩石类型为二长花岗岩, 由中细粒的边缘相和中粗粒的中央相组成, 成岩年龄为230.6±4.3 Ma~228.2±3.5 Ma, 属晚三叠世.岩体具高Si(w(SiO2)=71.79%~77.27%)、高K(w(K2O)=4.06%~5.26%)、低Ti(w(TiO2)=0.06%~0.40%)含量特征, 铝饱和指数(A/CNK)为1.16~1.19, 为强过铝质花岗岩, 负铕异常显著(Eu/Eu*=0.06~0.35), 强烈富集Rb、Th和亏损Ba、Nb、Sr、P、Ti.同位素组成上具高(87Sr/86Sr)i值(0.712 7~0.720 1)、低εNd(t)值(-10.6)、高放射成因Pb特征.达布拉岩体为澳大利亚大陆北缘与拉萨地块汇聚碰撞触发的班公湖-怒江洋壳岩石圈南向俯冲背景下, 在后碰撞伸展阶段由幔源岩浆底侵引发冈底斯成熟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的.   相似文献   

9.
花岗岩的形成时代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在揭示岩浆源区、形成环境和构造演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位于雅干断裂北侧的达伦乌苏中酸性侵入岩体开展了系统的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及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达伦乌苏中酸性侵入体由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组成,其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300.4±2.6)Ma和(303.6±2.5)Ma,表明其形成时代为晚石炭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达伦乌苏中酸性侵入岩具有较低的SiO2含量(57.27%~67.37%)和(K2O+Na2O)含量(4.74%~6.77%),整体相对富钠(Na2O/K2O>1),具有典型I型花岗岩特征;富集Rb、Th、K、Hf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P、Ti、Sr等高场强元素,显示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的右倾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具有弧火山岩特点;同位素示踪结果显示石英闪长岩的[(87Sr/86Sr)i=0.7051~0.7053)],暗示...  相似文献   

10.
藏南错那淡色花岗岩位于喜马拉雅造山带的东部。对其进行LA-MC-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结晶年龄为17.7±0.3Ma,代表中新世的地壳深熔作用。淡色花岗岩样品具有高的Si O2(74.46%~75.57%)、Al2O3(14.07%~14.64%)和K2O(4.19%~4.85%)含量,高的K2O/Na2O值(1.09~1.31)和A/CNK值(1.15~1.25),富集Rb、Th和U,亏损Ba、Nb、Sr、Zr等元素,显示高的Rb/Sr值(17.75~29.50)和强烈的负Eu异常(δEu=0.18~0.26),属于壳源成因的高钾钙碱性过铝质S型花岗岩。样品具有高的Isr值(0.78982~0.79276)和低的εNd(t)值(-19.5~-18.2),可与大喜马拉雅结晶杂岩(GHC)中的变泥质岩对比,暗示其来自变泥质岩的部分熔融。样品的Isr值较高,而Sr浓度较低,且随着Ba浓度的增加,Rb/Sr值逐渐降低,表明淡色花岗岩是无水条件下白云母部分熔融的产物,部分熔融可能与藏南拆离系(STDS)伸展拆离导致的构造减压有关。错那淡色花岗岩的形成反映了地壳伸展减薄背景下,构造减压导致的中下地壳中含水矿物脱水熔融,并沿STDS上升侵位的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11.
松潘造山带马尔康强过铝质花岗岩的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潘造山带广泛出露印支期后碰撞型花岗岩类, 其中包括埃达克质花岗岩类、A型花岗岩和I型花岗岩, 但目前人们对该区印支期强过铝质花岗岩尚未有深入的研究.松潘造山带马尔康花岗岩属于强过铝质花岗岩(A/CNK=1.10~1.20), 其岩石类型主要为中粒二云母花岗岩和中细粒二云母花岗岩.利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 获得中粒二云母花岗岩的岩浆结晶年龄为208±2Ma, 中细粒二云母花岗岩的岩浆结晶年龄为200±2Ma.马尔康强过铝质花岗岩K2O/Na2O=1.13~1.75, 富Rb、Th和U, 贫Sr、Ba、Co和Ni等元素; 稀土元素组成上显示存在强到中等的负Eu异常(Eu/Eu*=0.15~0.65);全岩初始87Sr/86Sr比值(ISr) 为0.70712~0.71137, εNd (t) =-10.36~-8.43, 锆石εHf (t) =-11.8~-1.1.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组成一致表明, 它们的岩浆来自于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 其中中粒二云母花岗岩的源岩类型主要为地壳中的泥质岩类, 而中细粒二云母花岗岩的源岩主要为地壳中的杂砂岩类.结合松潘带的地质背景、区域构造-岩浆事件及其岩浆岩的组合分析, 印支期岩石圈拆沉作用可以用来解释马尔康强过铝质花岗岩的形成机制.在松潘带, 印支期岩石圈拆沉作用导致软流圈物质上涌, 这不仅促使了加厚下地壳物质发生部分熔融, 如松潘带印支期埃达克质和I型花岗岩浆的形成, 而且还诱发了中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 如马尔康强过铝质花岗岩的形成.这表明松潘带印支期岩石圈拆沉作用已使地壳不同层次发生部分熔融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东昆仑造山带广泛发育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富含暗色微粒包体的花岗闪长岩类,被认为是研究壳幔岩浆混合作用的天然实验室,然而同时代的过铝质-强过铝质型花岗岩在该地区鲜有报道.在东昆仑东段加鲁河地区新识别出一套含石榴石二云母花岗岩,为了探究其成因归属及地质意义,我们对其开展了详细的矿物学、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锆石Lu-Hf同位素研究.该套岩石呈多条近平行脉状侵入花岗闪长岩中,主要组成矿物包括石英、斜长石、钾长石、黑云母和白云母,副矿物中可见少量石榴石.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含石榴石二云母花岗岩成岩年龄为242.0±1.4 Ma,属于中三叠世岩浆活动产物.化学成分上,该岩石具有高SiO2(74.49%~75.24%)、高K2O(4.21%~4.33%)、低P2O5(0.02%~0.03%)含量和过铝质-强过铝质(A/CNK值为1.08~1.12)特征,表现出较高的分异程度.其U、Th、Pb、Rb等元素相对富集,Nb、Ta、P、Ti等元素相对亏损,其中P、Ti强烈亏损,这可能与磷灰石及钛磁铁矿的早期结晶分异有关.稀土元素总量较低为(61.55×10-6~119.05×10-6),有弱负Eu异常(δEu=0.51~0.65).锆石εHf(t)值变化范围为-8.19~-2.78(均值为-5.61),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1.3~1.6 Ga,全岩Nb/Ta比值8.22~9.67(接近地壳比值10.91),这与区域内近同期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特征相似,均指示该岩石可能源于下地壳的重熔.岩石中广泛发育的富云包体暗示岩浆上升途中捕获围岩物质,岩浆存在明显同化混染作用.综上,本文认为东昆仑加鲁河地区的含石榴石二云母花岗岩脉为一套过铝质-强过铝质的高分异I型花岗岩,是下地壳部分熔融产生的长英质岩浆经历长期结晶分异作用并在上升途中受到围岩同化混染作用之后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东昆仑黑海地区发育加里东期过铝质花岗岩(424.0~420.5 Ma),其形成与地壳的发展演化密切相关,主要通过岩相学和地球化学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黑海过铝质花岗岩由黑云母英云闪长岩、黑云母花岗闪长岩、黑云母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和白云母花岗岩组成.SiO2变化区间为65.32%~75.87%,K2O/Na2O为0.47~1.52,δ为1.09~3.00,为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A/CNK为1.02~1.31,属于过铝质-强过铝质花岗岩.稀土元素具有轻稀土相对富集和重稀土相对亏损的特征,中等负铕异常.微量元素具有相对选择性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而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的特征.源区参与熔融物质由以变杂砂岩为主,向以变泥质岩为主过渡.结合区域资料,认为黑海过铝质花岗岩是东昆南俯冲增生杂岩楔发生伸展减薄引起地幔物质底侵而促使富硅铝地壳物质发生不同程度部分熔融形成.   相似文献   

14.
喜马拉雅碰撞造山带新生代地壳深熔作用与淡色花岗岩   总被引:12,自引:10,他引:2  
曾令森  高利娥 《岩石学报》2017,33(5):1420-1444
自从印度-欧亚大陆碰撞以来,伴随着构造演化和温度-压力-成分(P-T-X)的变化,喜马拉雅造山带中下地壳变质岩发生不同类型的部分熔融反应,形成性质各异的过铝质花岗岩。这些花岗岩在形成时代、矿物组成、全岩元素和放射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上都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始新世构造岩浆作用形成高Sr/Y二云母花岗岩和演化程度较高的淡色花岗岩和淡色花岗玢岩,它们具有相似的Sr-Nd同位素组成,是碰撞早期增厚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渐新世淡色花岗岩主要为演化程度较高的淡色花岗岩,可能指示了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快速剥露作用起始于渐新世。早中新世以来的淡色花岗岩是喜马拉雅造山带淡色花岗岩的主体,是变泥质岩部分熔融的产物,包含两类部分熔融作用——水致白云母部分熔融作用(A类)和白云母脱水熔融作用(B类)。这两类部分熔融作用形成的花岗质熔体在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上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主要受控于两类部分熔融作用过程中主要造岩矿物和副矿物的溶解行为。这些不同期次的地壳深熔作用都伴随着高分异淡色花岗岩,伴随着关键金属元素(Nb、Ta、Sn、Be等)的富集,是未来矿产勘探的重要靶区。新的观测结果表明:在碰撞造山带中,花岗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性质的变化是深部地壳物质对构造过程响应的结果,是深入理解碰撞造山带深部地壳物理和化学行为的重要岩石探针。  相似文献   

15.
已有的数据表明,大约在中始新世(44~40Ma),西藏特提斯喜马拉雅带(雅拉香波穹窿地区)经历了一次特别的地壳深熔作用,产生了大量高Sr/Y比值的二云母花岗岩.在雅拉香波穹窿南部的隆子-恰嘎地区,发育一套流纹质次火山岩,以小岩体或岩脉形式侵位于侏罗纪日当组的砂岩和页岩之中.岩相学观察、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元素和同住素(Sr、Nd)地球化学数据表明:(1)该次火山岩形成于约43~41Ma,与北部二云母花岗岩体的形成年龄相似;(2)该次火山岩经历了强烈的岩浆演化后期的岩浆-热液作用和钙长石分离结晶作用,导致该套岩浆岩强烈的Eu负异常、明显降低的Sr含量和锆石岩浆增生边的普通Pb和U浓度明显升高;和(3)该套次火山岩和二云母花岗岩属于同一岩浆过程的不同的构造层次,在时间、空间和成岩物质来源上具有一致性,同属于中始新世青藏高原主碰撞时中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东安金矿区细粒正长花岗岩是小兴安岭燕山早期与吉黑东部斑岩型-矽卡岩型钼多金属矿床有关的花岗岩带组成岩体之一.为了解区域燕山早期岩浆演化和大规模钼多金属热液的成矿作用,进一步提升东安金矿成矿地质背景的研究程度,对该花岗岩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研究,讨论了岩石成因、岩浆源区和构造背景.获得细粒正长花岗岩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184±2 Ma,MSWD=1.2,为早侏罗世.岩石富硅和钾(K2O/Na2O值为1.46~1.81),低钙、镁和Mg#(Mg#=12.79~23.52),A/CNK=1.05~1.14,属高钾钙碱性、弱过铝质系列岩石.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和不相容元素(Th、U),亏损高场强不相容元素(Nb、Ti等),轻、重稀土元素分馏强烈,轻微负Eu异常(Eu/Eu*=0.76~0.92).综合岩石地球化学特征、Harker图解、Ce-SiO2和(K2O+Na2O)/CaO-(Zr+Nb+Ce+Y)判别图解确定岩石为高分异I型花岗岩.锆石的176Hf /177Hf值为0.282 588~0.282 775,εHf(t)值为-2.35~+3.94,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973~1 386 Ma,岩浆源区应主要为起源于亏损地幔的中新元古代新增生陆壳的部分熔融,有硅铝质地壳物质的加入.研究表明,岩石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引起大陆弧后伸展和岩石圈减薄的构造背景,幔源岩浆底侵为地壳熔融提供了热动力.燕山早期伸展体制下大陆岩浆弧环境的中-浅成、高钾钙碱性花岗质小侵入体是吉黑东部斑岩型-矽卡岩型钼多金属矿床找矿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为确定东昆仑祁漫塔格乌兰乌珠尔地区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的形成时代、岩石成因、源区性质和构造背景,对该岩石样品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加权平均年龄为457.5±2.3 Ma,铝饱和指数A/CNK介于0.98~1.02,属准铝质岩石,Na2O/K2O比值为0.440~0.625,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二长花岗岩加权平均年龄为422.5±1.6 Ma,铝饱和指数A/CNK介于1.03~1.05,属弱过铝质岩石.二者均具有高硅(SiO2介于68.93%~74.72%)、高碱(全碱ALK介于6.83%~9.40%)、低磷(P2O5小于0.12%)等特征.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δEu值为0.29~0.70,显示Eu中度负异常.富集Rb、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属于I型花岗岩.二长花岗岩样品的εHf(t)值为-2.2~+1.4,二阶段模式年龄为1 320~1 546 Ma.结合岩石成岩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区域构造演化认为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457.5±2.3 Ma)为下地壳部分熔融产物,形成于原特提斯洋向北俯冲导致的局部拉张环境.二长花岗岩(422.5±1.6 Ma)岩浆来源于中元古代新增生的下部地壳熔融产物,形成于碰撞拼贴后的伸展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8.
王树庆  辛后田  张永  刘文刚 《地球科学》2022,47(4):1295-1315
内蒙古二连-东乌旗地区发育一条晚古生代碱性花岗岩带,代表贺根山洋盆闭合后的伸展背景.本次工作在苏尼特左旗北部红格尔(302±1 Ma)、祖横得楞(~299 Ma)、那仁宝力格(301.7±1.4 Ma)等地区新识别出了晚石炭世碱性花岗岩.野外露头及镜下观察可见其中有钠铁闪石和霓辉石等典型碱性暗色矿物;全岩地球化学分析表...  相似文献   

19.
The Erlangmiao granite intrusion is located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East Qinling Orogen.The granite contains almost 99 vol.% felsic minerals with accessory garnet,muscovite,biotite,zircon,and Fe-Ti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