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干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Ⅰ期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有效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 例脑卒中后SHS Ⅰ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普通针刺加干针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Fugl-Meyer 上肢运动功能评分表(FMA)评分,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2组治疗后VAS评分降低,ADL、FMA评分升高,血清TNF-α、IL-6水平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普通针刺及干针疗法对Ⅰ期脑卒中后SHS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缓解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而干针的疗效明显优于普通针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刺血药罐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 例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 例)和对照组(32 例)。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刺血药罐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及腰椎功能[日本矫形学会(JOA)]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97%(32/33),对照组为90.63%(29/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JOA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配合刺血药罐能够有效改善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及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加味身痛逐瘀汤联合关节围刺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 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予以关节围刺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身痛逐瘀汤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上肢水肿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分[简化Fugl-Meyer功能量表上肢部分(U-FMA)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28/30),对照组为70.00%(21/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上肢水肿评分、U-FMA评分、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味身痛逐瘀汤联合关节围刺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缓解疼痛、恢复关节活动度,并能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园艺疗法联合镇肝息风汤加减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躯体功能及精神障碍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60 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单用镇肝息风汤加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园艺疗法治疗。观察2组躯体功能障碍情况(FMA评分)及神经功能评分(NIHSS评分)、精神障碍评分(HAMD评分)情况。结果:2组上下肢FMA评分、FMA总分及NIHSS、HAMD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园艺疗法联合镇肝息风汤加减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躯体功能及精神障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刺络拔罐治疗脑梗死后偏瘫的疗效。方法:选取脑梗死后偏瘫患者10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 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联合中医刺络拔罐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结束后对比2组患者综合疗效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Fuga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结果。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00%(4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Barth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刺络拔罐可提高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感觉能力及生活能力,减轻神经缺损程度,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脑卒中伴抑郁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2例脑卒中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为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针灸治疗。比较2组的综合疗效和治疗前后的卒中量表(NIHSS)评分、汉密尔顿量表(HAMD)评分、Balthel(BI)指数、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3%,对照组为67.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在NIHSS、HAMD、BI指数、FMA评分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脑卒中伴抑郁具有较为理想的疗效,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银质针导热联合针刀治疗慢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下腰痛患者92 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6 例。治疗组采用银质针导热联合针刀疗法,对照组单用银质针导热治疗。比较2组的综合疗效、腰椎屈曲范围、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30%(42/46),对照组为76.09%(35/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腰椎屈曲范围及ADL、VAS、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银质针导热联合针刀运用于慢性下腰痛治疗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腰椎屈曲范围,减轻疼痛,提高腰部功能,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卧位平衡手法联合八段锦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 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治疗组采用卧位平衡手法联合八段锦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手法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颈椎活动度、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颈椎活动功能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36/40),对照组为85.0%(34/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颈椎活动度、颈椎活动功能评分、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第10、20天,治疗结束1个月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卧位平衡手法联合八段锦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优于传统推拿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火龙罐联合康复机器人手套治疗卒中后上肢及手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联合康复机器人手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火龙罐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Barthel指数(BI)、改良Ashworth分级(MAS)、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的上肢FMA评分、BI评分、MAS等级、TNF-α、IL-6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火龙罐联合康复机器人手套治疗卒中后上肢及手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较单纯康复训练更佳,可明显改善上肢及手功能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放血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等数据库中放血疗法治疗SHS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6月30日,由2名研究人员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采用Cochrane Collaboration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4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10篇文献,共766 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OR=4.84,95%CI(2.89,8.10),P<0.00001]、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积分[MD=-1.65,95%CI(-2.04,-1.26),P<0.00001)]、上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定量表(FMA)积分[MD=8.60,95%CI(7.82,9.38),P<0.00001]、水肿积分[MD=-1.46,95%CI(-1.68,-1.24),P<0.00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放血疗法治疗SHS的临床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血栓通对脑卒中后肢体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表面肌电图的影响。方法:将70 例脑卒中后肢体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 例。2组均予西医常规合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穴位注射血栓通注射液(取穴为环跳、殷门、足三里、丰隆)治疗,隔天1次,1周3次。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及改良 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分,并检测2组股四头肌、腓肠肌及胫骨前肌的表面肌电图积分肌电值(iEMG)。结果:2组CSI、FMA、MBI评分及各项iEMG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血栓通注射液能减轻脑卒中后肢体偏瘫患者痉挛程度,改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表面肌电信号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子午流注低频治疗仪联合子午流注穴位贴敷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KOA患者120例分为3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观察1组予子午流注择时普通穴位贴敷治疗,观察2组予子午流注低频治疗仪联合子午流注穴位贴敷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3组患者综合疗效、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调查表(WOMAC)评分及膝关节功能影响指数(Lequesne MG)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2组为92.5%(37/40),观察1组为87.5%(35/40),对照组为77.5%(31/4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VAS评分、Lequesne MG评分、WOMAC评分均优于观察1组、对照组(P<0.05);3组VAS评分、Lequesne MG评分、WOMAC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低频治疗仪联合子午流注穴位贴敷可以有效缓解KOA疼痛症状,对关节僵硬、关节活动度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激痛点火针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激痛点火针疗法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VAS)评分及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并评价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8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及JOA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激痛点火针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患者腰背部功能,优于普通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浮针刺法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 例LD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 例。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浮针刺法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45/50),对照组为80.00(40/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VAS、JOA评分较治疗前均改善,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刺法配合电针治疗LDH临床疗效确切,可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紫草膏治疗深II度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深II度烧伤患者6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治疗组予紫草膏治疗,对照组予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和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及治疗1、2、3个疗程后的创面愈合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27/30),对照组为60.00%(18/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治疗1、2、3个疗程后的创面愈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草膏中药涂擦治疗深II度烧伤能明显改善患者创面情况,提高创面愈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肾毒止痒方外洗联合氯雷他定口服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相关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相关皮肤瘙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2组均予规律血液透析和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氯雷他定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肾毒止痒方外洗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瘙痒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改良Duo’s瘙痒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27/30),高于对照组的7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瘙痒VAS评分、改良Duo’s瘙痒评分及PSQI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肾毒止痒方外洗联合氯雷他定口服可有效改善血液透析相关皮肤瘙痒的症状,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具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刀靶点法联合中药药熨法治疗顽固性网球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顽固性网球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刀靶点法联合中药药熨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封闭疗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6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握力指数、Mayo评分、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针刀靶点法联合中药药熨法治疗网球肘疗效优于封闭疗法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益智安神汤治疗老年性痴呆肾虚髓减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肾虚髓减型老年性痴呆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方益智安神汤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多奈哌齐胶囊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比较2组的中医证候疗效及治疗前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7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MSE、MBI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益智安神汤能够有效减轻老年性痴呆肾虚髓减证患者的症状,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疗效优于盐酸多奈哌齐胶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分期论治联合地诺孕素治疗子宫腺肌病(AM)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 例A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 例。对照组采用地诺孕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医分期论治。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2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及子宫体积。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12%(32/34),对照组为76.47%(26/3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子宫体积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分期论治联合地诺孕素治疗AM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运动针法联合氟比洛芬巴布膏治疗急性腰扭伤(AL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 例AL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 例。对照组给予氟比洛芬巴布膏贴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运动针法治疗,2组均治疗5d。观察治疗前后2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活动度(ROM)评分、Roland-Morris 功能障碍调查表(RMDQ)评分的变化,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67%(42/43),对照组为74.42%(32/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VAS、ROM、RMDQ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动针法联合氟比洛芬巴布膏能显著改善ALS患者腰部疼痛、腰椎活动度以及腰椎功能障碍,其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