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吕泗大洋港近岸海域浮游动物生态特征及其环境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4月在吕泗大洋港近岸海域进行了海洋浮游动物群落特征调查,共鉴定浮游动物6大类14种。其中原生动物砂壳纤毛虫1种,桡足类9种,糠虾类1种,磷虾类1种,涟虫类1种,毛颚类1种。浮游动物的丰度为16~1193个/m3,平均值为422个/m3。主要优势种为克氏纺锤水蚤(Acartia clause)、火腿许水蚤(Schmackeria poplesia)、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短角长腹剑水蚤(Oithona brevicornis)。优势度分别为0.876、0.477、0.299、0.271、0.255、0.187。各类指数变幅较大(种类数为5~10,丰富度指数为0.471~1.507,多样性指数为0.847~2.130,均匀度指数为0.282~0.759)。丰富度指数均值为0.802,多样性指数均值为1.485,均匀度指数均值为0.530。相关性分析表明,春季浮游动物丰度与化学需氧量和活性磷酸盐呈显著的正相关性,与水深之间有极显著的负相关;浮游动物种类数与悬浮物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浮游动物均匀度指数与悬浮物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与锌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丰富度指数与活性磷酸盐(PO4-P)含量和悬浮物含量(SPM)呈显著的负相关;多样性指数与锌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调查海域水质状况的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价显示,目前该海域水质总体已处于中度污染。  相似文献   

2.
2007—2008年春夏季长江口水域浮游动物生态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7年到2008年5月和8月长江口水域共4个航次的监测资料,对长江口水域浮游动物的生物量、优势种、种类数和多样性指数的平面分布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水域浮游动物生物量值8月份大于5月份生物量,分布格局呈近岸向外海递增趋势。5月出现的优势种虫肢歪水蚤(Tortanus vermiculus)和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euchaeta)分布于河口水域以及咸淡交错水域。8月的背针胸刺水蚤(Centropages dorsispinatus)和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pacifica)分布于河口水域和咸淡交错水域,肥胖箭虫多分布于口外近海水域。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在4次采样均出现,是口外近海水域的主要优势种。调查水域浮游动物种类数和多样性指数分布格局呈近岸向外海递增趋势。盐度、温度及主要优势种中华哲水蚤是影响长江口浮游动物分布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3.
海南岛近岸海域夏初浮游动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2011年夏初在海南岛近岸海域采集的浮游动物样本,分析了该海域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类、丰度、生态类群,生物多样性及均匀度,并对浮游动物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海南岛近岸海域共鉴定出终生性浮游动物164种,阶段性浮游幼体11个类群,其中以桡足类的种类最多,40属82种。优势种主要有棘皮动物幼体Echinodermata larva、鸟喙尖头溞Penilia avirostris、异体住囊虫Oikopleura dioica、长尾类幼体Macrura larva、肥胖软箭虫Ferosagitta enflata、羽长腹剑水蚤Oithona plumifera、小齿海樽Doliolum denticulatum、中型莹虾Lucifer intermedius、泡抱球虫Globigerina bulloides、微驼隆哲水蚤Acrocalanus gracilis等。海南岛近岸海域浮游动物丰度平均值为1 348.68ind/m3,东部海域浮游动物丰度最高,由近岸向远岸呈递减趋势,而北部湾海域和南部海域由近岸向远岸则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夏初由于受沿岸流和南海暖流的影响,海南岛近岸海域的生态类群以暖水沿岸种和广布暖水外海种为主。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平均值为3.03和0.72,东部海域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较低,主要原因是阶段性浮游幼体的偶然性暴发。相关性分析显示,海南岛近岸海域浮游动物丰度与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p0.05,r=-0.360);与浮游植物丰度(PA)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r=0.395);与盐度、DO、CODMn、NO3-N浓度、NH4-N浓度、PO4-P浓度成正相关,与温度、NO2-N浓度、SiO3-Si浓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夏季青岛近海浮游动物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7月在青岛近海海域(35°19′~36°35′N, 119°50′~121°33′E)进行浮游动物采样调查,研究了青岛近海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调查共鉴定浮游动物48种,浮游幼虫18类.种类数的平面分布为灵山湾、琅琊台湾附近海区较多,其他海区较少.优势种类有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拟长脚虫戎(Parathemisto gaudichaudi)、长尾类幼虫(Macrura larvae)和短尾类幼虫(Brachyura larvae).调查海区近岸暖温类群、近岸暖水类群、近岸低盐类群、温带外海类群四种生态类群共存,但以近岸暖温类群为主.浮游动物丰度、生物量的水平分布趋势与表层温度、盐度的水平分布趋势相似,都从调查海区的外海区向近岸逐渐降低;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与Pielou均匀度指数水平分布趋势与表层温度、盐度相反,从青岛近岸向调查海区外海逐渐降低.与该区域1959年同月份的调查数据相比,浮游动物主要种类组成、丰度、生物量差别不大,主要种类中华哲水蚤丰度有较大的增加.  相似文献   

5.
春末海南万宁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 2012 年春末在海南万宁海域所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 对该海域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饵料生物量、丰度和生物多样性进行了探讨, 采用大型多元统计软件 PRIMER5.0 对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有浮游动物 70 种、浮游幼虫 10 个类群, 其中优势种共有 6 种: 双尾溞 纽鳃樽、多毛类幼虫、短角长腹剑水蚤、鸟喙尖头 、尖额真猛水蚤和小拟哲水蚤。浮游动物生物量和丰度的平面分布相似, 主要分布在调查海域的北部和中部近岸处。 浮游动物具有较高的均匀度(0.70), 生物多样性指数较高(3.10)。群落结构聚类分析显示浮游动物可以分为 5 个生态类群。  相似文献   

6.
根据2013年8月(夏季)和2014年5月(春季)在曹妃甸邻近海域的调查资料,研究了浮游动物群落的种类组成、丰度、生物量、优势种和多样性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了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结合2004年调查资料对比分析了浮游动物丰度和优势种的变化特征及围填海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海域浮游动物共鉴定得到31种(类),以桡足类和浮游幼体为主,优势种主要包括双刺纺锤水蚤(Acartia bifilosa)、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拟长腹剑水蚤(Oithona similis)和桡足类幼体(Copepodid larva)等。春季的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均高于夏季,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均低于夏季。浮游动物丰度的空间分布主要受温度、叶绿素a(Chl-a)等环境因子影响,春季基本为近岸高、远岸低的空间分布规律,夏季则相反,基本为近岸低、远岸高的空间分布规律。与2004年相比,本次调查春季和夏季的浮游动物丰度明显下降,可能与浮游植物丰度及DIP浓度降低有关。春季,西侧、东侧海域的浮游动物丰度分别明显降低、升高,与围填海后营养盐重新分布促进了东侧海域浮游植物增殖有关。夏季则主要受河流输入影响,浮游动物丰度的变化不具有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基于2017年秋季在渤海湾海域以浅水Ⅰ型浮游生物网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分析了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分布和生物多样性;通过结合现场获取的环境参数,探讨了环境因子与浮游动物群落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秋季浮游动物调查共鉴定各类浮游动物22种、浮游幼虫6类,合计种类数为28。桡足类为最为优势的类群,其在浮游动物的物种丰富度中占46.4%。渤海湾秋季浮游动物的优势种类共5个,包括中华哲水蚤、小拟哲水蚤、真刺唇角水蚤、近缘大眼水蚤和强壮箭虫。秋季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为86.9 ind./m3,平均湿重生物量为640.7 mg/m3,香农-威纳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分别为1.87和1.08。浮游动物丰度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秋季影响渤海湾海域浮游动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组合为盐度、叶绿素和浊度。与同期历史数据相比,浮游动物的丰度和生物量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8.
依据2007年5月(春)、8月(夏)辐射沙脊群南部所获得的浮游动物样品,分析了该海域浮游动物的分布、时空变化及其与生态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调查海域浮游动物66种(不含鱼卵和仔鱼),生态属性以暖温性、近岸低盐种类为主;浮游动物总丰度春季(1 558.57 ind/m~3)>夏季(305.79 ind/m~3);饵料浮游动物生物量春季(2 923.75 mg/m~3)>夏季(335.46 mg/m~3);水平分布均呈现中北部高、南部低的特点。调查海域中部(4~5断面)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d)及均匀度指数(J)值较其他断面要低。相关性分析表明,春季浮游动物丰度和饵料浮游动物生物量的分布变化与浮游植物的丰度密切相关,夏季则与海水平均盐度的变化相关性显著;春、夏季浮游动物总丰度分布分别取决于优势种短尾类大眼幼体(Brachyura megalopa)和小拟哲水蚤(Paraca/anus parvus)的分布。  相似文献   

9.
荣成湾毗邻海域浮游动物群落季节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09年度4个季度月的现场调查资料研究了荣成湾毗邻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的季节分布特征。研究表明, 在荣成湾毗邻海域出现的浮游动物共59个种类, 秋季、夏季和春季浮游动物均为30种以上(依次为38种、35种和32种), 而冬季种类数相对较少(22种)。浮游动物优势种主要为强壮箭虫(Aidanosagitta crassa)、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和拟长腹剑水蚤(Oithona similis)等种类, 其个体丰度的空间和季节分布特征差异较大。浮游动物湿重生物量冬季最高(433.8 mg/m3), 春季(220.7 mg/m3)和秋季(162.4 mg/m3)次之, 而夏季(52.5 mg/m3)相对较低。浮游动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H′年平均值为2.50, 均匀性指数J′年平均值为0.65, 季节比较上, 夏季浮游动物多样性和均匀度均较高, 而春季多样性和均匀性平均值为低值, 且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波动范围较大。进一步分析显示, 湾内的筏架养殖对浮游动物群落的分布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18-08和2018-11获取和分析了海南岛近岸海域夏(11个站位)、秋(9个站位)两个季节的样品数据,并在海南近岸海域展开了大面站浮游动物分布特征调查研究,以期深入了解不同季节浮游动物种群分布和群落结构变化机制及规律。结果表明:近岸海域共鉴定浮游动物45科51属69种及浮游幼体31类,共分为河口类群、暖水沿岸类群和暖水广布类群三个生态类群,以桡足类为优势类群。优势种以简长腹剑水蚤(Oithona simplex)、亚强次真哲水蚤(Subeucalanus subcrassus)、红纺锤水蚤(Acartia erythraea)、异体住囊虫(Oikopleura dioica)、肥胖箭虫(Sagitta enflata)和鸟喙尖头溞(Penilia avirostris)等组成。同时,夏秋季浮游动物受季节和地形的影响,个体密度、湿重生物量、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呈现为秋季夏季,秋季浮游动物平均个体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23. 04 ind·m-3和675. 37 mg·m-3,各站位多样性指数绝大部分均在3. 00以上,且生态类群和优势种数量分布均呈较高水平,均匀度指数则与之相反。总体而言,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能影响海洋食物网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效率,从而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稳定性。因此,研究不同季节浮游动物分布特征,对海南近岸资源开发利用和海洋生态管理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浮游生物和大型底栖动物参与水体营养物循环, 影响着污染物的迁移转化与沉积物的稳定性, 对海洋生态系统的能 流和物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系统了解渤海海域浮游生物和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与优势种的时空变化状况, 本研究以生 态监测调查结果为依据, 站位重点布设在渤海海域重要的河口、海湾、海岛周边海域以及渤海中部海域, 同时结合相关历史 资料, 对渤海海域的浮游生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 、密度 、生物多样性指数 、优势种等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从 2016—2018 年浮游植物的细胞密度空间分布可以看出, 细胞密度均值在滦河口-北戴河海域相对较高, 而在锦州湾 、莱州湾 和庙岛群岛海域相对偏低。渤海浮游植物多样性在各调查海域之间相差不大, 但渤海湾海域的浮游植物多样性呈现明显的逐 年下降趋势。浮游动物细胞密度在滦河口-北戴河海域相对偏高, 其余各海域差别不大。2016—2018 年, 浮游动物多样性在 双台子河口 、渤海湾 、黄河口海域明显增加,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物种数在渤海湾 、黄河口 、莱州湾和庙岛群岛均呈减少趋 势, 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在锦州湾 、滦河口-北戴河的水平偏低, 在渤海湾有所下降, 耐污能力较强的多毛类成为目前渤海 近岸海域大型底栖动物最主要的优势类群。通过与历史数据对比可知, 2014—2018 年, 渤海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的群落种 类数、密度 、多样性指数总体变化不大, 主要优势种基本一致, 但大型底栖动物种类数 、生物量和密度总体上呈减少趋势, 主要优势种类由软体动物转变为环节动物多毛类。本研究丰富了渤海海域浮游生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研究, 并为渤海生 态系统的健康评价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数据支持, 对合理开发海洋生物资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14年秋季渤海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雪  王俊  马武  王宏  高燕  刘克奉 《海洋学报》2020,42(8):89-100
基于2014年秋季在渤海进行的水文、化学和生物方面的综合大面调查,研究了渤海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并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形成的原因。结果显示:2014年渤海秋季共鉴定浮游植物3个门42属96种,其中以硅藻为主,为34属79种,占总物种的82%;甲藻门7属16种,占总物种的17%;金藻门1属1种。其中,角毛藻属的种类最多,共17种;其次为圆筛藻属,共13种。浮游植物总细胞丰度介于(0.71~72.15)×104 cells/m3,平均为13.88×104 cells/m3,硅藻与甲藻细胞丰度比值为2∶1,硅藻在莱州湾的细胞丰度极显著高于其他海区,甲藻在渤海中部海区的细胞丰度显著高于其他海区。浮游植物优势种主要为星脐圆筛藻(Coscinodiscus asteromphalus)、威氏圆筛藻(C. wailesii)、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梭状角藻(Ceratium fusus)和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渤海秋季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水平分布不均,局部海域由于单一优势种过量繁殖多样性降低,低值区分布于辽东湾和渤海海峡海域。与历史同期资料对比,渤海海域浮游植物群落出现明显的物种演替现象,甲藻中的角藻逐渐兴起,其在渤海中部及辽东湾的优势地位已经超过角毛藻属和圆筛藻属,渤海秋季局部海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已经由硅藻控制转为硅藻和甲藻共同控制。  相似文献   

13.
2001/2002年夏季南极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的浮游植物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 2 0 0 1 /2 0 0 2年夏季南极普里兹湾邻近海域 3 7个大面测站浮游植物的调查结果。经初步鉴定共有浮游植物 3门 3 7属 86种 ,其中硅藻在种类和细胞丰度上占绝对优势 ,其次为甲藻。主要优势种为克格伦拟脆杆藻 (Fragilariopsiskerguelensis)、细条伪菱形藻 (Pseu do nitzschialineola)、短拟脆杆藻 (Fragilariopsiscurta)和赖氏束盒藻 (Trichotoxonreinboldii)等南极特有种类和常见种类。调查区浮游植物分为两个群集 ,分布在 6 7°S以南的普里兹湾内的群集主要以克格伦拟脆杆藻、短拟脆杆藻、胡克星脐藻 (Asteromphalushookeri)和南极弯角藻 (Eu campiaantarctica)等南极特有种类和常见种类为主 ;分布在 6 7°S以北的大洋海域的群集主要以细条伪菱形藻、赖氏束盒藻、拟膨胀伪菱形藻 (Pseudo nitzschiaturgiduloides)和羽状环毛藻(Corethronpennatum)等南极常见种为主。调查区浮游植物的平均细胞丰度为 (8796± 2 92 85 )ind/L ,细胞多分布于海水的表层 ,密集区分布在 6 7°S以南的普里兹湾内 ,浮游植物的细胞丰度同硝酸盐的浓度密切相关。调查区浮游植物的多样性程度是低的。  相似文献   

14.
利用海马齿生态浮床技术原位修复海水养殖池塘,通过周期性监测试验池塘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种类组成、密度和生物多样性变化趋势,分析了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变化和养殖池塘水质改善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生态浮床对养殖池塘水质和沉积环境都表现出良好的改善功能,表现为试验区较对照区,水体透明度明显增加,而TN、NH_(4-)~+N、TP、COD和底泥有机碳等污染物浓度均降低,其中TN、COD和底泥有机碳呈现出显著性降低(P0.05);(2)试验区浮游动物的种类相比对照区的34种增加到40种,趋于丰富;各次采样中试验区浮游动物的密度均高于对照区,平均由13559ind./L增加到15933ind./L;试验区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D)均高于对照区,分别由初始的0.94和1.05提高到1.01和1.57。  相似文献   

15.
象山港人工鱼礁区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及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涛  王云龙  廖勇 《海洋科学》2014,38(7):41-46
2011年和2012年期间两个夏季(7月)在象山港人工鱼礁区及其邻近海域进行了浮游动物及主要环境因子调查,根据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的分析鉴定及其他环境因子测试结果,对调查海域的浮游动物群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象山港人工鱼礁区及其邻近海域有浮游动物6大类36种,优势种为短尾类幼体(Brachyura larvae)、汤氏长足水蚤(Calanopia thompsoni)、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等。两个航次鱼礁区浮游动物生物量无显著差异性,与对照区相比,2012年鱼礁区明显较高;浮游动物丰度则出现明显的差异(2011年较大),与对照区相比,鱼礁区无明显差异性;多样性和均匀性变化一致,且出现显著差异(投礁后,多样性明显升高,且高于对照区)。通过对调查水域浮游动物群落聚类分析发现,鱼礁区浮游动物的类群与对照区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分为两个类群,以鱼礁区和对照区的典型两个区域。  相似文献   

16.
根据2014年8月和10月、2015年2月和5月使用单船底拖网进行的4个航次调查数据,对山东半岛近岸海区的莱州湾及渤海南部、山东半岛北部和山东半岛南部等3个海域蟹类种类组成、时空分布、优势种、群落结构稳定性等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4次调查共捕获蟹类20种,隶属于10科17属,其中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和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是主要经济种类,其余均为小型饵料型蟹类;海区内主要的优势种为双斑蟳(Charybdis bimaculata)、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和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3个海域优势种季节更替均十分明显;莱州湾及渤海南部和山东半岛南部2个海域生物量季节变化明显,春季较低,在夏季达到峰值,夏季到冬季呈降低趋势,山东半岛北部海域生物量季节变化不明显。3个海域蟹类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D)及均匀度指数(J')均处于较低水平,并有一定的季节变化;水深、水温和盐度是影响蟹类群落结构的重要因子,渤莱沿岸流、黄海暖流和黄海冷水团通过影响海域内水温与盐度影响蟹类群落结构。研究表明山东半岛近岸海区蟹类以小型饵料型蟹类为主,蟹类多样性水平较低,优势种更替明显,群落季节更替指数较高,季节间迁移频繁,蟹类群落不稳定。  相似文献   

17.
Samples were collected with a plankton net in the four seasonal cruises during 2006-2007 to study the seasonal variability of the zooplankton community in the southwest part of Huanghai Sea Cold Water Mass (HSCWM, Yellow Sea Cold Water Mass).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zooplankton species composition, biomass, abundance and biodiversity were examined. A total of 122 zooplankton species and 30 pelagic larvae were identified in the four cruises. Calanus sinicus and Aidanosagitta crassa were the most dominant species, and Themisto gaudichaudi and Euphausia pacifica we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HSCWM area.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non-gelatinous zooplankton (removing the high water content groups) were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total zooplankton biomass in autumn, but different significantly in the other three seasons. The seasonal means of zooplankton biomass in spring and summer were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autumn and winter. The total zooplankton abundance averaged 283.5 ind./m~3 in spring (highest), 192.5 ind./m~3 in summer, 165.5 ind./m~3 in autumn and 65.9 ind./m~3 in winter (lowest), and the non-gelatinous groups contributed the most total abundance. Correlation analysis suggests that the non-gelatinous zooplankton biomass and abundance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in the whole year, but the relationship was insignificant between the total zooplankton biomass and abundance in spring and summer. The diversity index H of zooplankton community averaged 1.88 in this study, which was somewhat higher than historical results. Relatively low diversity in summer was related to the high dominance of Calanus sinicus, probably due to the strongest effect of the HSCWM in this season.  相似文献   

18.
洪一川  陈栩  朱长寿 《台湾海峡》2009,28(2):238-243
本文分析了2007年春、夏、秋、冬4个季节在湄洲湾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共记录了浮游动物115种,及若干类别的阶段性浮游幼虫和临时性浮游动物.湾内浮游动物种类丰富,生态类群多样,优势种皆为小型浮游动物.浅水Ⅱ型网获的浮游动物种类和个体数量均较浅水Ⅰ型网获的丰富.中、小型浮游动物个体总密度分布较均匀,4个季节均值高达73.34×102个/m^3,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值都很高,4个季节均值分别为3.30和0.68.湾内浮游动物的分布,大致反映了不同水系影响的动态.  相似文献   

19.
西沙群岛是我国南海陆地面积最大的群岛,海域广阔,拥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与丰富的海洋资源。为了解该海域浮游动物组成与分布特征,本研究于2019年5月在西沙群岛14个岛礁站位开展多学科综合调查,并采用形态学方法和基于18S V9测序的宏条形码技术对浮游动物样本组成进行鉴定。结果显示,此次西沙调查站位浮游动物样本的主要种类包括桡足类、软甲纲和箭虫纲,这3个类别的物种在两种鉴定方法中均具有较高的相对丰度。14个站位浮游动物平均密度为707.53±378.34 ind/m3,各站位浮游动物丰度、物种组成及优势种存在差异。形态学方法共鉴定出11门17纲18目共86个物种,18S V9分子方法鉴定出22门46纲85目共233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 OTUs),分子鉴定的物种覆盖度更高,且代表性类群相对丰度和多样性指数在大部分站位与形态学鉴定结果呈现出显著相关性,表明宏条形码技术鉴定方法与形态学鉴定方法在评价海洋浮游动物多样性方面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在我国海洋浮游动物群落监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潜力。但由于目前浮游动物的分子鉴定方法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相关技术手段仍不完善,仍需多种鉴定方法结合使用,以保证浮游动物多样性鉴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Gelatinous zooplankton species composition, distribution and abundance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bay and the lagoon of Bizerte (North Tunisian coast) from January 2004 to December 2005. In total, 48 specie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study area: 24 medusae, 11 siphonophores, four appendicularians, six chaetognaths, two pteropods and one doliolid. The hydromedusa Eutima mira was record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Western Mediterranean Sea. The diversity in the Bay of Bizerte was greater than the diversity in the Bizerte lagoon. There was a loss of species diversity. Siphonophores were the most sensitive group to anthropogenic discharge. Only two species of siphonophores were recorded in the lagoon. Four species of gelatinous zooplankton, Muggiaea kochi, Lensia conoidea, Oikopleura longicauda and Podocorynoides minima were the most frequent species in the lagoon and may benefit from eutrophication. Appendicularians were numerically the most dominant group in the bay and the lagoon of Bizerte. Mesozooplankton density declined significantly in autumn and winter of 2004 and 2005 in relation to the dense aggregations of the scyphomedusae Pelagia noctiluca. Statistical analysis divided the study area into three zones: lagoon zone, bay zone and channel zo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