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胶州湾水母类生态研究Ⅰ.种类组成与群落特征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张芳  孙松  杨波 《海洋与湖沼》2005,36(6):507-517
根据2003年5月-2004年9月胶州湾浮游生物浅水Ⅰ型网中水母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胶州湾水母类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特征.共记录水母34种,其中水螅水母类31种,管母类2种,钵水母类1种,属胶州湾首次报道的有3种;订正并列出了到目前为止的胶州湾水母种属目录,累计共60种,其中水螅水母类52种,管水母3种,钵水母4种,栉水母1种.分析其群落特征结果表明,全年共有9种优势种,各月份水母的优势种类不尽相同,薮枝螅水母和半球美螅水母为春季和夏季的主要优势种,五角水母为秋季的主要优势种,八斑芮氏水母为冬季的主要优势种;水母的总丰度在调查时期内有3个高峰,分别为2003年6、9月份、2004年3月份,3月份作为最高峰丰度高达120.42ind/m^3;总种类数以2003年5、6月份为最多,共14种;1年中,5-11月份的群落多样性指数较12-4月份高;2003年12月到2004年3月各月优势种到下个月的更替基本是完全的(更替率为100%),其它月份优势种的更替或者部分更替(0〈更替率〈100%),或者没有更替(更替率为0).本文中作者对80年代以来水母类的优势种、总种数及总丰度的变化进行了讨论,总种数比90年代有所增加,但未达到1984、1985年的水平;水母的总丰度水平也较80、90年代要高.本文中作者把胶州湾水母生态类群分为近岸低盐生态类型和大洋暖水性生态类型.  相似文献   

2.
利用2009、2010年胶州湾浅水Ⅰ型浮游生物网的逐月调查资料,分析了半球美螅水母数量周年变动;并结合实验测定的摄食率,估算了其对胶州湾浮游动物的摄食压力。结果表明,2009、2010年半球美螅水母丰度,以及该种对浮游动物生物量摄食压力具有明显的季节性。2009年5、6月,2010年6月分别为该种的数量高峰期,成为胶州湾浮游动物优势种之一,丰度分别为34.5、41.3、45.3ind/m3,分别占当月水母总丰度的74.0%、95.2%、48.8%。其对浮游动物生物量日摄食压力分别为0—28.08%、0—74.99%、0—105.96%。2009年5、6月该种在湾口、湾外附近以及湾中心均出现了密集区;其中,6月份,D6站位半球美螅水母对浮游动物生物量的日摄食压力高达74.99%;2010年6月,该种在湾西附近出现了密集区,其中C1站位该种对浮游动物生物量日摄食压力高达105.96%;严重影响了胶州湾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2009、2010年其它月份该种丰度显著降低,对浮游动物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3.
根据2020年8月至2021年5月对渤海西南部浮游动物调查的4个航次数据,分析该海域水螅水母、栉水母群落结构和季节变化特征,讨论了环境因子对小型水母丰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渤海西南部小型水母种类组成和丰度分布存在季节变化,全年调查共发现小型水母13种,11种水螅水母、2种栉水母;春、夏、秋、冬该海域水母种数分别为4种、9种、7种和2种,丰度均值分别为30.74 ind./m3、30.78 ind./m3、12.08 ind./m3、0.57 ind./m3;优势种为嵊山秀氏水母(Sugiura chengshanense)、八斑芮氏水母(Rathkea octopunctata)、锡兰和平水母(Eirene ceylonensis)、半球美螅水母(Clytia hemisphaerica)、球型侧腕水母(Pleurobrachia globosa),优势种季节更替率平均为91.67%,呈现明显季节演替。水温和盐度是影响渤海西南部小型水母丰度季节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春季水温回升及适宜营养盐含量促进小型水母生长繁殖,夏季桡足类为小型水母提供了丰富的饵料促进其生长,秋季群落主要受盐度的影响。根...  相似文献   

4.
黄海小型水母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松  张芳  李超伦  杨波  吉鹏 《海洋与湖沼》2012,43(3):429-437
根据"973"项目2000年10月—2007年8月浮游生物大网样品,对黄海小型水母类的种类组成及其丰度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各优势水母种类在黄海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黄海测区内小型水母整体丰度较低,且主要分布在50m等深线以浅海域,各小型水母类群如水螅水母类,管水母类和栉水母类以及10种优势种类的季节更替非常明显。与其它海域相比,黄海小型水母丰度水平最低,平均为0.8ind/m3,占整个浮游动物丰度的比例小于0.5%,因此从丰度上看,小型水母在黄海浮游动物功能群中并不占优势。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基于2014—2018年每年8月份,于秦皇岛海域使用浅水Ⅰ型浮游生物网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数据,分析了小型水母群落的组成种类和丰度分布特征及环境因子与水母群落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2014—2018年调查海域共出现小型水母13种,其中2014、2015和2017年夏季水母种类数均为7种,2016年夏季水母种类数为6种,2018年夏季水母种类数最少,仅为2种。秦皇岛近岸水域水母的优势种包括薮枝螅水母、球型侧腕水母和锡兰和平水母。2016年夏季秦皇岛水域水母丰度的平均值最高,达到了95.0ind./m3。2014、2015和2018年分别为66.9ind./m3、69.1ind./m3和35.4ind./m3。2017年最低,为14.9ind./m3。通过小型水母丰度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温度、盐度、pH、磷酸盐、溶解氧、无机氮、悬浮物等环境因子会对秦皇岛夏季水域水母群落结构的年际间变化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2011年丰水期(7月)和2012年枯水期(3月),分别对钦州湾的内湾和外湾开展了浮游动物调查,研究了枯水期和丰水期钦州湾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丰水期和枯水期浮游动物种类数量分别为27种和44种,以优势度指数Y0.02确定的优势种丰水期和枯水期分别为3种和4种。丰水期浮游动物丰度为4.0~133.6ind/m3,平均丰度为50.9ind/m3;枯水期浮游动物丰度为1.2~1 725.0ind/m3,平均丰度为272.2ind/m3。丰水期浮游动物(包含鱼卵仔鱼)生物量为1.7~179.2mg/m3,平均生物量为44.0mg/m3;枯水期浮游动物(包含鱼卵仔鱼)生物量为3.1~3 530.0mg/m3,平均生物量为474.9mg/m3。无论是浮游动物的种类数量、丰度和生物量,均显示出内湾低于外湾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枯水期高于丰水期的变化特征。钦州湾浮游动物的这种季节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主要是与浮游植物生物量、贝类养殖、环境的稳定度以及人为干扰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郭东晖  李刚  何静 《海洋与湖沼》2012,43(3):584-588
根据2007-2011年每年春季在珠江口中东部水域6个站位的调查数据,对该水域的水母种类组成及其数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水域春季水母种类组成上以软水母为主,总种类数在2007-2009年略有下降(平均为13种),2010年下降明显,仅为7种,而2011年大幅增至18种。软水母和栉水母在水母总丰度中占有较大比例,2007-2010年水母平均丰度为91.77ind/m3,2011年水母数量急剧上升,高达1185.07ind/m3,其中河口半咸淡水种弗洲指突水母(Blackfordia virginica)和近岸暖水种球型侧腕水母(Pleurobrachia globosa)增加尤为明显;浮游动物总丰度中水母所占比例从2007年的0.5%上升至2011年的51.1%。地理分布上,水母密集区主要位于调查区域的中北部;环境因素如表层叶绿素a、桡足类丰度、地形和潮汐等对水母的集群现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福建宁德晴川湾海域水母群落特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2018年1月(冬季)、4月(春季)、7月(夏季)和11月(秋季)在宁德晴川湾海域浮游动物调查的4个航次数据,分析该海域水母群落结构和季节变化特征,讨论了水母对宁德晴川湾核电站安全生产潜在的风险。结果表明:宁德晴川湾海域水母类种类组成、丰度分布和优势种演替均存在季节变化,春、夏、秋、冬该海域水母种数分别为7种、16种、9种和3种,丰度均值分别为(45.48±8.24)个/m3、(50.26±12.13)个/m3、(3.68±1.91)个/m3和(0.18±0.07)个/m3,首要优势种分别为印度感棒水母(Laodicea indica)、球型侧腕水母(Pleurobrachia globosa)、双生水母(Diphyes chamissonis)和耳状囊水母(Euphysa aurata),优势种类组成季节演替明显。春季和夏季水母的丰度与浮游动物的总丰度呈极显著相关,在夏季其数量与浮游动物中的桡足类数量呈显著相关(p<0.05,R=0.363),秋季和冬季水母群落的丰度主要受盐度的影响。秋、冬季该海域盐度、温度均较低,水母的丰度也较低。根据宁德晴川湾核电站附近海域水母分布特征,以水母丰度50 个/m3为风险阈值考虑,夏季为潜在高风险季节,需重点关注距核电站冷源取水口5~20 km海域;其次是春季,重点关注距取水口2.5~5 km海域;秋季和冬季基本不会因水母而引起核电站冷源安全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9.
渤海春季和秋季的浮游动物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于1998年9-10月和1999年4-5月用浮游动物中网在渤海调查了浮游动物群落,在1998年秋季记录到47种浮游动物,而1999年春季仅有27种,结果表明,4个航次浮游动物总丰度(不包括夜光虫)分别为136-31270、558-6719、508-13843、521-12945ind/m^3。在1998年秋季的调查中,小拟哲水蚤和拟长腹剑水蚤是优势种,小拟哲水蚤的丰度在9月和10月分别为6.8-30902ind/m^3和60-4050ind/m^3,拟长腹剑水蚤的丰度在9月和10月分别为0-8316ind/m^3和32-3679ind/m^3,在1999年春季的调查中,双毛纺锤水蚤和腹针胸刺水蚤是优势种,在4月的调查中,双毛纺锤水蚤的丰度在0-8389ind/m^3,腹针胸刺水蚤的丰度为0-3582ind/m^3,在5月的调查中,双毛纺锤水蚤的丰度达到0-11941ind/m^3,腹针胸刺水蚤的丰度为3-8238ind/m^3。拟长腹剑水蚤、小拟哲水蚤和双毛纺锤水蚤是个体较小的浮游动物,普查大网资料得出的丰度大大低于中网资料得出的丰度。因此,个体较小的浮游动物应该作为浮游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研究,中网的样品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李洁  徐奎栋 《海洋与湖沼》2016,47(3):612-625
大型水母沙海蜇旺发已成为黄海夏季的一个常见的生态现象。然而,沙海蜇旺发与微小型浮游动物尤其是纤毛虫的相互作用关系依然不明。本研究基于2013年6月(水母旺发初期)、8月和9月(水母旺发期)三个航次的调查,对黄海水母高发的I(33°N)、G(34°N)、E(35°N)断面的表层微小型浮游动物的丰度及生物量分布变化与水母发生关系进行探讨。微型鞭毛虫丰度6月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357ind./m L和3.92μg C/L,至8月降为145ind./m L和2.55μg C/L,9月回升至160ind./m L和2.84μg C/L。共鉴定纤毛虫31属64种,三个月份纤毛虫的种类组成差别不大。纤毛虫6月的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282ind./L和8.93μg C/L,至8月降为933ind./L和3.92μg C/L,9月回升至2319ind./L和6.55μg C/L。与丰度和生物量的较大变化不同,纤毛虫6月的平均生产力为12.74μg C/(L·d),8月降至7.39μg C/(L·d),9月略增至7.79μg C/(L·d)。桡足类无节幼体仅见于6月(10.59ind./L)和8月(8ind./L),在沙海蜇旺发的8月其平均生物量(0.08μg C/L)和生产力(0.032μg C/(L·d))远低于纤毛虫。本研究表明,在南黄海水母发生过程中,纤毛虫在微小型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和生产力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并受到水母旺发的直接和间接(级联效应)影响。  相似文献   

11.
福建沙埕港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及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沙埕港2006年1月和4月冬、春季2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分析了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优势种、丰度和生物多样性的季节变化,并利用PRIMER统计软件中的PCA、BIOENV和RELATE程序探讨了浮游动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经鉴定共有浮游动物77个种类(含浮游幼虫15类 ).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和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是2个航次共有的优势种,桡足幼体在2个航次中也都占优势.与1990年调查相比,浮游动物丰度大幅下降,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已发生了较大改变.沙埕港的浮游动物大致可分为河口型类群、沿岸型类群和近海型类群.冬季航次浮游动物的平均总丰度为20.6 ind/m3,春季航次为92. 2 ind/m3,低于福清湾浮游动物同期调查结果.浮游动物总丰度分布均为由湾口向湾顶递减的趋势.春季的浮游动物总丰度和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冬季,冬季浮游动物生物多样性呈现湾中、西部高,湾口、湾顶低的趋势,而春季浮游动物多样性分布比较均匀.经统计分析,影响冬季和春季浮游动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盐度、温度.  相似文献   

12.
样品于1986年11月至1987年10月在福建省罗源湾10个站位采集。经鉴定有52种水母。它们可分为沿岸暖水、沿岸暖温和大洋广布三种生态类群。水母类总数量和种类数的季节分布呈单周期,两者高峰均出现在7月。低谷分别出现于11月和1月。在平面分布上,以拟细浅室水母Lensia subtiloides占优势的月份,数量从湾口向湾顶递减,而以球型侧腕水母Pleurobrachia globosa占优势的月份,数量却递增。文中还讨论了水母类的分布和环境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2011 年夏季胶州湾三种大型水母的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2011年8月1日-9月30日,对胶州湾三种大型水母沙海蛰(Nemopilema nomurai)、白色霞水母(Cyanea nozakii)、海月水母(Aurelia aurita)的种群数量变动及空间分布情况开展了目测调查,同步获得了气象、水温、盐度、叶绿素a、浮游动物丰度、种类组成等数据,调查频率为每周2次。调查期间,海月水母表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沙海蛰与白色霞水母种群均于8月11日达到数量高峰,8月底及9月中旬之后依次衰落,至9月底,三种水母基本消失。三种水母的种群平均丰度变化范围分别为:沙海蛰0-230.8ind/km2;霞水母0-150.2ind/km2;海月水母0-123.4ind/km2。从分布区域来看,海月水母主要位于近岸区,沙海蜇主要分布于湾口和中部深水区,而白色霞水母则在高峰期和次高峰期分别集中于深水区和近岸区。结合往年资料,作者认为,海月水母种群能够在胶州湾内进行自我补充并完成其生活史,而胶州湾沙海蛰与霞水母的种群补充则可能主要依赖于湾外种群。另外,目测方法的准确性可能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2001—2002年粤东柘林湾浮游动物的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2001年4月-2002年4月,利用生态学方法对粤东柘林湾浮游动物进行的周年调查结果表明,粤东柘林湾浮游动物有桡足类34属60种,枝角类3属3种,及端足类、磷虾、糠虾、多毛类、毛颚类、被囊类、水母和各种浮游幼体虫.浮游动物的群落构成小型化趋势明显,因为体长不足0.6 mm的小型优势种强额拟哲水蚤(Paracalanus crassirostris)、短角长腹剑水蚤(Oithona brevicornis)和鸟喙尖头(氵蚤)(Penilia avirostris)在浮游动物总个体数中所占比例合计高达57.1 %.浮游动物的种类数、总个体数和生物量的平面分布模式大体相似,即湾外大于湾内,外侧大于内侧,东部大于西部.总个体数与生物量的周年变化曲线与水温的变化趋势非常相似,高峰位于高温季节的8-9月,低谷位于冬季2月.调查期间柘林湾浮游动物非常丰富,年均总个体数达15.8×103 ind/m3,生物量达227.8mg*dW/m3.在单一调查年度内,浮游动物丰度与水温、浮游植物细胞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在不同年份,浮游动物丰度与浮游植物密度则表现为负相关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湛江湾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周年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对湛江湾浮游动物进行了周年调查,研究了其群落结构的周年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共检出浮游动物87种和29类浮游幼虫,隶属于16大类群,群落结构主要由桡足类(30种)、浮游幼虫(29类)和原生动物(23种)所组成,分别占总种类数的25.86%、25.00%和19.83%。浮游动物种类数以4月最多,2月和3月最少,4~9月的总种类数均高于其他月份。湛江湾浮游幼虫以底栖动物幼虫为主,在4月种类最多,5月丰度最高,4~7月为湛江湾海洋动物的繁盛时期。浮游动物优势种共有22种(类),其中浮游幼虫9类,原生动物7种,桡足类3种,水母类、毛颚类、被囊类各1种,以12月、4月和5月优势种最多(8种),2月最少(2种),无全年优势种,群落结构明显趋于小型化。各相邻月份的共有种类数在18~33种,物种更替率R的范围为37.25%~73.61%,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J及丰富度d的年均值较低,分别为2.64、0.54和3.32。在调查期间,湛江湾浮游动物丰度出现了3个高峰,且分别由不同的浮游动物类群组成,其中12月份的高峰主要由原生动物组成,2月份的高峰主要由桡足类组成,而5月份的高峰则主要由浮游幼虫组成,3大类群共同主导湛江湾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浮游动物生物量仅在2月和9月出现高峰,呈现月份双峰型变化。湛江湾浮游动物的周年变化主要受水温、食物及摄食压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于2010年7~11月对胶州湾夏、秋季浮游动物种类和丰度进行现场调查,并分析讨论了胶州湾夏、秋季浮游动物丰度的水平分布与环境因子(温度、盐度、水深、叶绿素a)和二甲基硫(DMS)、溶解态β-二甲基巯基丙酸内盐(DMSPd)、颗粒态β-二甲基巯基丙酸内盐(DMSPp)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胶州湾浮游动物丰度分布不均匀,8月湾内西部沿岸海域C1站位出现调查期间的动物丰度最大值(656.1ind/m3),最小值(1.492ind/m3)出现在10月胶州湾东北部的A2站位。浮游动物丰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秋季浮游动物丰度低于夏季浮游动物丰度。浮游动物丰度与盐度、叶绿素a含量、细菌生物量的相关性不明显,2010年10月浮游动物丰度与DMS呈显著正相关(P0.05),11月的浮游动物丰度与DMSPp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它月份(7、8、9月)的浮游动物丰度与DMS、DMSPd、DMSPp浓度的相关性均不明显。由于浮游动物摄食活动对DMS释放的影响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浮游动物与DMS的相互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03年6月和2006年6月在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进行的两次大面调查所采集的浮游动物网采样品,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水母类的种类组成、优势种、数量分布及生态类群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研究水域共记录水母类77种,其中水螅水母60种,管水母12种,钵水母1种,栉水母4种。优势种有:五角水母(Muggiaea atlantica),双生水母(Diphyes chamissonis),拟细浅室水母(Lensia subti-loides),四叶小舌水母(Liriope tetraphylla),两手筐水母(Solmundella bitentachlata),嵊山秀氏水母(Sugiura chengshanense)和瓜水母(Bere cucumis)等。其中水螅水母类的优势种存在较大的年际变化,2003年为嵊山秀氏水母,2006年为四叶小舌水母和两手筐水母。研究水域内水母类平面分布不均匀,2003年平均丰度为13.3个/m3,除在长江口外存在一个由河口低盐种贝氏拟线水母(Nemopsis bachei)大量聚集形成的高值区外,在舟山群岛南部还存在一个密集中心;2006年水母类丰度略有上升,平均丰度为16.0个/m3,与2003年相比,其密集中心向东北部偏移。2006年6月研究海域温、盐较2003年同期均大幅升高是造成两航次优势种类更替及水母类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胶州湾桡足类幼虫和浮游生纤毛虫的丰度与生物量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张武昌  王荣 《海洋与湖沼》2001,32(3):280-287
1997年9月,12月,1998年2月,4月,8月,11月以及1999年2月和5大以胶州湾采集桡足类幼虫和浮游生纤毛虫的样品,样品用Lugol‘s试剂固定(最后浓度1%),用显微镜计数桡足类幼虫和浮游生纤毛虫的丰度,并计算总生物量(表层生物量和水体生物量)。桡足类幼虫,无壳纤毛虫和砂壳纤毛虫的最大丰度分别为850ind/L(1998年8月),21300ind/L(1998年8月)和172ind/L(1999年5),表层的总丰度为10-22630ind/L,平均分布湾内比湾外多,表层纤毛虫和桡足类幼虫的总生物量为0.10-380.27ugC/L,水体的生物量为0.20-1426.02mgC/m^2.  相似文献   

19.
中华哲水蚤是中国近海生态系统浮游动物关键种之一。它是莱州湾内唯一成体大于2mm的桡足类优势种,是仔鱼向幼鱼转换过程中重要的饵料来源。本研究基于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除12月和翌年1—2月为冰期外)逐月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进行了莱州湾中华哲水蚤种群中桡足幼体和成体的生态分布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有调查月份中,中华哲水蚤桡足幼体CI—CV和成体都出现了。桡足期个体的总丰度和生物量季节变化呈单峰型,高峰期出现在5—6月。月均生物量为2.91mg C/m~3,丰度为7ind/m~3;日生产力和年生产力估算值分别为0.74mg C/(m~3·d)和266mg C/(m~3·a)。各调查月份中,CIV和CV对总丰度的贡献比例最高;4月和10月以早期桡足幼体CI—CIII居多,8—9月和11月以成体占绝对优势;其他月以后期桡足幼体(CIV和CV)丰度值相对较高。成体中,雌体较多;雌/雄性比值介于0.86—6.46,在11月最高,10月最低。各发育期的前体长月均值在8—9月最低,4月最高;其季节变化与水温呈负相关。丰度分布由莱州湾湾口东侧向湾内逐渐减少;丰度高值区(100ind/m~3)集中出现于5—6月的表层水温介于15—25°C、盐度高于31—32的站位。  相似文献   

20.
于2013年8~9月,对福建省深沪湾进行了4个航次调查,重点跟踪监测了深沪湾大型水母紫色霞水母(Cyanea purpurea)和镜形多管水母(Aequorea pensilis)的丰度变化以及调查期间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变化.调查期间共鉴定90种浮游动物和20类阶段性浮游幼虫(体)(不包括大型水母),隶属于7门15类,其中桡足类为第一大类群.各个航次平均丰度变化范围为106.85~281.79ind./m3,主要优势种为亚强次真哲水蚤(Subeucalanus subcrassus)、百陶箭虫(Sagitta bedoti)、肥胖箭虫(Sagitta enflata)和亨生莹虾(Lucifer hanseni)等.大型水母聚集区与浮游动物丰度密集区接近,均处于湾口位置;并且在大型水母消失之际,浮游动物数量大幅增加.经分析推测大型水母并非本地种,并且大型水母的出现引起了深沪湾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