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单齿螺Monodontalabio隶属软体动物门马蹄螺科,是我国南北沿海的习见种类。单齿螺主要生活于潮间带中潮区,忍受环境变化的能力较强,是潮间带生物群落组成的优势种。本文从实验生态的角度,进行温度、盐度、酸碱度及耐干露能力的测定,讨论其生存适应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为该螺的资源利用、保护及养殖提供基础数据。1材料与方法各项试验用样本均采自舟山沿海岛屿(1992年3~4月)。各项试验均设置重复对照组。1.1温度试验将单齿螺养于600ml烧杯中,恒温箱(±0.5℃)控制温度。样本平均壳高15.88…  相似文献   

2.
南极磷虾年龄组成的体长频数分布混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依据1989/1990和1990/1991两个南极夏季在普里兹湾以北海域所获的拖网样品,应用分布混合分析方法,研究大磷虾种群的年龄结构。结果表明,种群内最多可能包括6个年龄:发年幼体,1^+,2^+,3^+,4^+和^5+龄虾。  相似文献   

3.
胶州湾菲律宾蛤仔生长特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对胶州湾菲律宾蛤仔增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2004年5~9月,通过对胶州湾菲律宾蛤仔进行定点采样调查和生物学特性测定,分析研究了菲律宾蛤仔的生长特征.结果表明:近几年胶州湾菲律宾蛤仔的底播增殖,苗种平均体重0.26g、壳长11.1mm;1~3龄期间个体生长速度较快,1~2龄、2~3龄,体重分别增长3.88g和4.02g;1~2龄生物量增长最快,2~3龄由于死亡率提高,使生物量增长缓慢;壳长、壳高、壳宽与体重关系式分别为y=0.000 2x^3.053 3,y=0.000 4x^3.088 6,y=0.005 3x^2.683 4,壳高、壳宽与壳长关系式分别为y=0.667 4x+0.305 9,y=0.457 5x-0.967 8;1~3龄蛤仔软体部的生长速度快于贝壳,5~6月份是菲律宾蛤仔的肥育期.由个体生长特性分析,3龄为最佳采捕年龄,从生物量上分析,采捕2龄蛤收益最高;6月是最佳的捕获季节.  相似文献   

4.
4种重金属离子对海洋三角褐指藻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于1993年4月-1993年5月以Zn^2+,Cd^2+,Pb^2+,Cu^2+不同浓度的海水对三角褐指藻进行生长影响的研究。实验表明,Cu^2+对三角褐指藻生长的毒性最大,其96hEC50为0.017mg/L。Pb^2+的毒性最小,其96hEC50为0.468mg/L。4种重金属离子的毒性顺序是Cu^2+>Cd^2+>Zn^2+>Pb^2+,除Cd^2+外,其他3种金属离子对该单细胞藻的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5.
等边浅蛤Gomphina veneriformis的群体组成与生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据1987年12月至1988年12月逐月在舟山朱家尖岛沙滩采集的标本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等边浅蛤Gomphina veneriformis壳宽、壳高和体重的生长,完全可以壳长表示;其补充群体出现于8月份,各年龄组在4~10月生长较快;肥满度和鲜出肉率在7~8月达最高值;6~9月是采捕期,但又是繁殖期,建议适量采捕或划出禁采区,以利保护资源。  相似文献   

6.
在对栉孔扇贝中国养殖种群(CC)、中国野生种群(CW)和俄罗斯种群(RW)及其3 种杂交种群早期(2,3,4月龄)生长发育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各种群的中期(6,8,10,12月龄)生长发育测定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个亲本群体各个性状的中期生长性能表现以中国养殖种群最好;3个杂交组合的杂种群体各个性状的中期生长性能均高于纯种亲本种群,杂种优势均较大,其范围在3%~52%,以CC♀×RW♂杂交效果最好;壳长、壳宽、壳高、活体重在4个生长发育指标中期的4 个阶段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杂种优势,杂种优势在性状间存在明显差别,体重的杂种优势远大于壳宽、壳长和壳高的,变化趋势为体重大于壳宽,壳宽大于壳长,壳长大于壳高;季节性变化因素对栉孔扇贝各个性状的生长速度影响非常大,6~8月龄处于冬季最寒冷的时间(11月份至翌年3月份),扇贝越冬期间仅能维持生命,生长率接近于0,温暖季节如6月龄(11月)以前和8月龄(3月份)以后各性状的生长速度提高幅度很大.  相似文献   

7.
在对栉孔扇贝中国养殖种群(CC)、中国野生种群(CW)与俄罗斯种群(RW)及其杂交种群早期(2,3,4月龄)和中期(6,8,10,12月龄)生长发育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各种群的1~2龄(14,16,19,21,24月龄)生长发育测定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个亲本群体各个性状的后期生长性能表现以中国养殖种群最好;2个杂交组合CC雌(♀)×RW雄(♂)和CW雌(♀)×RW雄(♂)的杂种群体各个性状的后期生长性能均高于纯种亲本种群,杂种优势均较大,其范围在3.16%~37.18%之间,以CC雌(♀)×RW雄(♂)杂交效果最好,是理想的杂交组合;壳长、壳宽、壳高、活体重4个生长发育指标在后期各个阶段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杂种优势,杂种优势在性状间存在明显差别,体重的杂种优势远大于壳宽、壳长和壳高,变化趋势为体重大于壳宽大于壳长大于壳高;栉孔扇贝各个性状的生长率受生长发育季节的影响较大,12~16月龄生长迅速,到16月龄(11月份)生长速度达到高峰,到下一年度的2月下旬(19月龄)几乎没有增长,仅能维持生命,开春以后增长也不大,这说明,栉孔扇贝在来年秋季完成了强度生长,是水产养殖的最佳收获时节,应当尽量避免跨越第二个冬季,以减少越冬损失.  相似文献   

8.
脉红螺壳口通常有3种颜色:"黑白条纹螺"、"中间螺"和"橙色螺"。本论文对3种壳口颜色的脉红螺分别进行了形态学和mt16S rRNA、COⅠ基因片段序列比较分析。形态学分析结果表明,除厣宽/壳高、厣高/壳高、厣高/体螺层、厣高/壳口长、厣高/壳口宽、厣高/厣宽的形态学特征指数和出肉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外,其它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相关变量具有显著差异,且对湿重的影响效果不同。"黑白条纹螺"壳口长和壳口宽对湿重影响最大,而"中间螺"和"橙色螺"各形态特征对湿重均无显著的直接影响。根据各形态特征均值建立的居群形态聚类图显示,"中间螺"和"橙色螺"形态差异较小,二者与"黑白条纹螺"的形态差异较大。然而基于mt16S rRNA和COⅠ基因片段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三种壳口颜色的脉红螺无遗传分化,为同一种。  相似文献   

9.
脉红螺壳口通常有3种颜色:“黑白条纹螺”、“中间螺”和“橙色螺”。本论文对3种壳口颜色的脉红螺分别进行了形态学和mt16SrRNA、COI基因片段序列比较分析。形态学分析结果表明,除厣宽/壳高、厣高/壳高、厣高/体螺层、厣高/壳口长、厣高/壳口宽、厣高/厣宽的形态学特征指数和出肉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外,其它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相关变量具有显著差异,且对湿重的影响效果不同。“黑白条纹螺”壳口长和壳口宽对湿重影响最大,而“中间螺”和“橙色螺”各形态特征对湿重均无显著的直接影响。根据各形态特征均值建立的居群形态聚类图显示,“中间螺”和“橙色螺”形态差异较小,二者与“黑白条纹螺”的形态差异较大。然而基于mt16SrRNA和COI基因片段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三种壳口颜色的脉红螺无遗传分化,为同一种。  相似文献   

10.
铬对文昌鱼的毒性效应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林加涵  林海宁 《台湾海峡》1998,17(2):134-138,T001
本文分析并报道了不同浓度Cr^6+和Cr^3+对文昌鱼的毒性效应及对文昌鱼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r^6+的毒性大于Cr^3+,其对文昌鱼的致死效应与底质有关;组织学观察发现,文昌鱼中毒器官主要是鳃、肠和肌肉;适宜浓度的Cr^6+和Cr^3+可明显地促进文昌鱼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栉孔扇贝壳尺寸性状对活体重的影响效果分析   总被引:63,自引:7,他引:63  
选取 65只 2岁龄栉孔扇贝 ,测定其壳长、壳厚、壳高、活体重、肉重、熟肉重 ,计算相关系数 ,采用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了以贝壳性状为自变量对活体重作依变量的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及相关指数。结果表明 ,栉孔扇贝壳长、壳厚、壳高与活体重、净肉重、熟肉重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P <0 .0 1 ) ;壳高对活体重的直接影响 ( 0 .6682 )最大 ,是影响活体重的主要因素 ;壳长与活体重的相关程度很大 ,但对活体重的直接影响 ( 0 .2 5 5 9 )较小 ,主要通过壳高间接影响活体重 ,是影响活体重的次要因素 ;壳厚对活体重的直接影响 ( 0 .0 960 )最小 ;决定系数分析结果与通径分析结果有一致的变化趋势 ;所选贝壳性状与活体重的复相关指数为R2 =0 .8847;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壳长、壳厚、壳高估计活体重的回归方程为 :^Y =- 42 .1 331 + 3.1 60X1 + 3.5 2 5 3X2 + 7.692 0X3,为扇贝选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理想的测度指标。  相似文献   

12.
番红砗磲Tridacna crocea Lamarck由D形幼虫发育至幼苗(第26天),壳长净生长106.62μm,壳高净生长104.41μm。其生长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面盘期幼虫生长快,壳高的增长大于壳长的增长;变态期幼虫生长平缓,壳长与壳高的增长接近均衡;两者之间的足面盘过渡期幼虫生长出现两个停滞期。壳长与壳高的关系可以H=0.99998L-21.81275表示,它们分别与铰合部长度的变化有联系。壳长/壳高和(1/2)壳高/铰合部长度两个比率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并可预测幼虫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长牡蛎壳黑选育系F7的生长规律,分别采用了线性回归方程和Von Bertalanffy、Gompertz和Logistic 3种非线性模型对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壳黑选育系F7幼虫期和养成期的生长参数进行生长模型构建,并对长牡蛎壳黑选育系F7养成期的壳高、壳长、壳宽分别与总重进行曲线拟合,以研究长牡蛎壳黑选育系F7的生长规律。研究表明,幼虫期壳高、壳长对日龄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39.723 8+11.697 2x,R^2=0.991;y=31.346 2+9.802 8x,R^2=0.986。壳高与壳长成线性相关,回归方程为y=4.867 0+1.175 0x,R^2=0.989。养成期长牡蛎壳黑选育系F7的总重增长与Von Bertalanffy生长模型最符,R^2=0.955;长牡蛎壳黑选育系F7的总重与壳高、总重与壳长、总重与壳宽分别遵循复合曲线y=0.706×1.055~x,R^2=0.991、y=1.336×1.075~x,R^2=0.983、y=1.287×1.154~x,R^2=0.944。  相似文献   

14.
以2014年构建的壳金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全同胞家系为亲本,通过近交和设置对照组的方法,研究了近交对壳金长牡蛎家系幼虫期与稚贝期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实验期间,壳金F1家系的壳高、壳长和存活率均小于对照组。壳金F1家系的壳高和壳长仅在1日龄、190日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存活率仅在20日龄时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幼虫期,壳金F1家系壳高的近交衰退率范围为0.85%—13.70%,壳长的近交衰退率范围为0.75%—10.83%,存活率的近交衰退范围为4.24%—27.44%。稚贝期,壳金F1家系壳高的近交衰退率范围为6.16%—9.90%,壳长的近交衰退率范围为1.76%—14.21%,存活率的近交衰退范围为1.92%—4.18%。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企鹅珍珠贝主要经济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6个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径分析表明各经济性状对体重的直接影响效果为软体部重(0.726)〉壳长(0.146)〉壳高(0.107)〉闭壳肌重(0.058)〉壳宽(0.049),壳长、壳高、闭壳肌重和壳宽对...  相似文献   

16.
红壳色文蛤选育子代各壳色的形态分化及养殖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红壳色为目标性状,于2009年进行了文蛤(Meretrix meretrix)的群体选育研究,建立了红壳色选系子一代(Fl),对子一代壳色种类、分布频率及其数量性状进行了统计、测量和分析,并对各壳色的形态、生长速度做了研究.结果表明,文蛤壳色具有多态性,红色、黄色、白双、黄双、波纹的分布频率分别为75.58%、8.55%、0.53%、14.83%、0.50%.红壳色亲本的子代中出现红色∶花色=3∶1,符合孟德尔遗传模式.聚类分析与欧氏距离矩阵结果表明,文蛤波纹与黄色遗传距离最近,白双与黄双遗传距离相近,与红壳色的遗传距离最远.主成分分析显示白双文蛤与黄双文蛤在空间分布上相对重叠,波纹文蛤与黄色文蛤具有较高的重叠率,而红壳色文蛤相对分散,从而进一步说明5种壳色文蛤的遗传距离关系.经过1a同池养殖,子代壳长多数已达到10~30 mm,红壳色文蛤的日生长率为0.20%,花壳色文蛤的日生长率为0.18%,且红壳色文蛤的相对比较生长速度比花壳色文蛤快10.41%.红壳色文蛤选育子代的壳长与壳宽、壳高、粒重存在一定的回归关系.红壳色文蛤壳长对壳宽、壳高、粒重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1=0.502 4x1-0.556 0(R2=0.992 0)、y3=0.8103x3+0.620 0(R2=0.995 6)、y5=0.000 3x25.9029(R2=0.991 9),花壳色文蛤壳长对壳宽、壳高、粒重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2=0.495 3x2-0.419 2(R2=0.990 9)、y4=0.798 5x4+0.793 5(R2=0.995 6)、y6=0.000 4x26.845 8(R2=0.993 4).研究结果为文蛤的红壳色定向选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Grow-out studies of the scallop Pecten sulcicostatus, endemic to the South African coast, contribute to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suitability of this species for commercial culture. Hatchery-reared juvenile scallops were placed in a suspended culture system at 5 m depth in Saldanha Bay on the west coast of South Africa. Scallops of 78 days old and ranging in size from 4.5 mm to 11.0 mm shell height (mean 6.9 mm), as measured on 2 February 2010, were deployed in Saldanha Bay on 9 February 2010. Subsequent growth was assessed monthly through increments in shell height in relation to changing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s determined through continuous measures of temperature and chlorophyll a. Upon termination of the experiment on 15 February 2011, scallops ranged in size from 42.1 mm to 48.7 mm (mean 45.1 mm), representing an increment in shell height of 38.2 mm over one year. The mean growth rate of 0.10 mm day?1 (mean specific growth rate of 0.0046 day?1) compares favourably with other commercially cultured species and exceeds previous estimates of growth of naturally occurring populations of P. sulcicostatus. Scallop growth was poorly correlated with either temperature or chlorophyll a concentration, but scallop mortality was closely aligned to the temperature regime of Saldanha Bay, exhibiting high mortalities during mid-summer.  相似文献   

18.
张超  李永仁  郭永军  梁健 《海洋通报》2019,38(4):400-404
为探讨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指导毛蚶的选育,以毛蚶天津群体为研究对象,测量壳长、壳宽、壳高、体质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壳宽是体质量的主要影响因子,其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为0.953,直接作用为0.505,间接作用为0.448,壳长、壳高间接作用分别为0.483、0.480,综合决定系数为0.706 6。毛蚶体质量多元回归方程为Y=-40.8+0.438X1+1.124X2+0.469X3,R2=0.924;以壳宽为自变量,体质量回归方程为:Y=5.443×10-3X22.519,R2=0.937。  相似文献   

19.
马氏珠母贝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对马氏珠母贝(Pinctadamartensi)不同生长时期的壳长、壳高、壳宽和活体质量进行了一年多的跟踪测量。分析表明,在不同生长时期,其4个性状的两两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但其相关系数大小排列顺序存在差异,8次测量的平均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壳高-壳长>壳宽-体质量>壳高-体质量>壳长-体质量>壳长-壳宽>壳高-壳宽。在不同生长时期,活体质量对壳高、壳宽的偏回归系数均极显著(P<0.01),而对壳长的偏回归系数在第1,3,7,15个月时不显著(P>0.05)。该研究的结果可为珍珠贝的选育种的重要目标性状的确定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在良种选育过程中,为了尽快得到稳定可遗传的优良性状,常采用近交方式进行纯系选育,而近交会导致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下降。为了解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多代近交和自交家系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和生长情况,本实验选用长牡蛎近交4代(F4代)、近交5代(F5代)家系和雌性同体自交1代(自交1代)家系,采用8对多态性高的微卫星序列进行分析,同时对其成体的三个时间点生长数据进行了显著性差异分析。实验结果表明,8对微卫星位点在野生对照组中表现出较高的多态性,F4代、F5代和自交1代3个家系的遗传多样性明显下降,平均等位基因数(Na)由17.00下降到2.00,平均观测杂合度(Ho)由0.538下降到0.449,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由0.826下降到0.297;哈迪-温伯格平衡(HWE)检验结果显示,8个位点在三个家系和野生对照组中均不同程度偏离HWE平衡(P0.0062)。F4代、F5代、自交1代和野生对照的生长性状指标分析表明,和野生对照相比,三个家系生长指标明显提高,对于自交一代而言,与自交实验组亲本选择的偶然性有关。同时,三个家系三个时间点的壳长、壳宽生长性状没有显著性差异(除330日龄壳宽和630日龄壳长),F5代生长性状指标壳高和湿重均大于F4代和自交1代,且差异显著;但F4代和自交1代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通过本研究发现,F5代可以继续用来进行生长性状新品系的选育,自交1代多样性降低程度相当于F5代,但多样性的降低对成体的生长性状影响不明显,仍可以用做相关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