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生艳  丁治英  周能 《台湾海峡》2007,26(2):204-212
本文用MM5模式模拟了0307号台风“伊布都”影响广西的暴雨过程.其结果表明:副高西侧偏南风急流的加强为广西大范围的暴雨天气创造了有利条件,台风环境风场的不对称结构导致其暴雨的不对称分布.盂加拉湾至中南半岛一带维持强盛的西南风急流,为台风南部维持强的涡度中心提供了大尺度的背景场.涡度空间分布的不对称是造成台风南部暴雨的主要原因.本次桂南暴雨的水汽源来自盂加拉湾,中南半岛水汽输送通道明显;过程前期螺旋度高低空负、正垂直螺旋度配置十分有利于系统自身的发展及暴雨的维持;对流不稳定度的增强和湿斜压涡度的发展,导致中低层湿位涡的增强,有利于降水加剧.  相似文献   

2.
0515号登陆台风"卡努"引发江苏暴雨过程的动力学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赵凯  孙燕  王山旗 《台湾海峡》2006,25(3):414-419
研究了0515号登陆台风“卡努(Khanun)”对江苏暴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此暴雨过程属主要由台风本身的气旋性涡旋所造成的区域性暴雨,位于台风移向的右前方.通过对物理量场诊断分析发现,暴雨强度的趋势与落区基本上能从水汽通量相对散度上反映出来,水汽通量相对散度越大,暴雨越强;暴雨区位于垂直上升运动区.  相似文献   

3.
“黑格比”和“莎莉”两个相似台风暴雨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0814"黑格比"和9615"莎莉",这两个路径相似的台风给防城港造成暴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很大差别,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分布等方面讨论了它们的降水条件差异,结果表明,造成"黑格比"台风降水较强的主要原因是:有冷空气侵入台风外围;水汽辐合上升到摩擦层以上;高空辐散有利于台风强度维持。另外还发现螺旋度的变化与台风暴雨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4.
低空急流对0212号台风"北冕"后部暴雨影响的分析和数值试验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本文首先用实测资料分析了0212号台风"北冕"造成福建大暴雨过程的环流形势和物理量场特征,指出低空偏南风急流的北抬和加强为远离风暴中心的福建东南沿海大暴雨提供了有利的水汽和动力条件.然后用中尺度模式(MM5)模拟分析了低空偏南风急流强度变化对本次暴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空急流强度变化对福建东南部的暴雨落区及强度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0808号强台风凤凰暴雨过程进行了物理量诊断分析。主要通过研究与降水有关的大气物理量场的变化及分布,从台风暴雨的发生发展机制与涡度、散度、相对湿度及水汽通量等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了凤凰暴雨产生的时期、区域及强度与大气物理量场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6.
针对郑州“7·20”特大暴雨过程,使用CMA-MESO区域模式对此次极端强降水过程中水汽与高低空急流的影响进行了数值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较为成功地被中尺度模式模拟再现;暴雨过程中水汽来源主要为台风“烟花”北侧的东南急流携带的来自西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水汽以及台风“查帕卡”北侧东南气流携带的来自南海的水汽;降水及水汽输送对水汽含量十分敏感,水汽含量微小的变化便会使郑州上空气流辐合区强度减弱,水汽累积减少,降水范围向河南北部缩小,降水强度大幅度减弱;低空急流对应的气流辐合区是郑州上空出现强垂直上升运动中心的主要机制,低空急流减弱后,水汽辐合减弱,降水减少,降水中心位置偏西南,高空急流对降水的影响与低空急流相比较小。  相似文献   

7.
2006年台风“碧利斯”与“格美”的降水差异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006年7月登陆,西移影响粤东的路径相似、降水过程强度和范围不同的2次台风过程,从环流形势,台风环流本身、结构以及降水性质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碧利斯"的降水是一典型的和西南季风相结合的降水,而"格美"的降水仅仅是台风本身环流的降水.同时发现两者在登陆2 d内500 hPa平均高度场、水汽通量垂直剖面图,水汽输送时间序列图上均有显著差异.指出水汽输送的强弱,决定了登陆台风的维持时间和降雨强度.  相似文献   

8.
基于气象要素高空探测、地面观测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针对2003年8月下旬(0312)和2004年8月下旬(0418)山东省两场发生在不同环流形势下的远距离暴雨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台风在两次暴雨过程中均起了重要作用,但机理不同。除台风东侧低空急流为大暴雨的发生提供充沛的水汽,有利于构建不稳定的大气层结以及加强暴雨区的辐合上升运动等共同点之外,还存在着显著的不同:(1)0312台风远距离暴雨是台风与切变线相互作用的产物,0418台风远距离暴雨则是由台风与冷锋相互作用造成的;(2)在这两次暴雨过程中,直接影响系统和台风所起的作用不同:0312台风远距离暴雨过程中,切变线为暴雨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原始的正涡度场,而台风东侧的低空急流加强北推进一步加强了切变线附近正涡度和辐合强度,加强了上升运动;0418台风远距离暴雨过程中,台风倒槽顶端生成并分裂发展的气旋式涡旋为暴雨系统的原始涡源,台风东侧低空急流北上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暴雨区的辐合和上升运动;(3)两次台风远距离暴雨中,与台风相连的偏南风急流对暴雨区的水汽净流入贡献最大,但最大水汽输送层不同,0312台风远距离暴雨的最大水汽输送层在925hPa附近,而0418台风远距离暴雨的最大水汽输送出现在800hPa上下。  相似文献   

9.
0505号台风持续大暴雨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燎霓  曹美兰 《海洋预报》2006,23(Z1):91-97
2005年0505号(海棠)台风的外围螺旋云带长时间停留在浙江上空,造成我省连续五天的降水和东南沿海地区持续二天大暴雨的过程。本文根据降水强度资料、天气形势场、大气物理量(散度、涡度、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比湿)、卫星云图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台风强度强、范围大、维持时间长以及有较好的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是大暴雨产生的主要原因,两条很好的水汽输送通道为台风螺旋云带对流云发生发展和大暴雨的维持提供充足的水汽条件。本文还对登陆浙江的台风和登陆福建北部的台风在浙江降水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中尺度非静力MM5模式,分别选用Eta、Blackdar和MRF3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台风“卡努”(0515)登陆前加强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对比分析及其与实况的比较表明:边界层方案对台风强度有明显影响,“卡努”个例试验中Eta方案模拟的台风强度较好,Blackdar方案次之,而MRF方案较差.边界层通量分析表明这种差别主要是由水汽凝结潜热释放多寡造成的.边界层方案的差异也导致台风动力和热力结构在水平和垂直分布上都出现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台风暴雨灾害是台风三类灾害(暴雨、大风、风暴潮)之首,而台风极端降水是暴雨灾害的直接原因,对台风极端降水的研究有利于增强对台风极端降水机理的认识和提高极端降水的预报水平。强台风“菲特”(1323)具有登陆强度历史罕见、降雨强度大、影响范围广、引发灾害重等特点,本文对“菲特”极端降水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菲特”的强降水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造成了杭州湾一带和浙闽交界处两个强降水中心。“菲特”极端降水之所以产生,源于环境因子、地形和内部条件多尺度相互作用:环境因子涉及双台风作用、弱冷空气侵入、台风倒槽、垂直风切变和高空急流等,其中“丹娜丝”台风外围偏东气流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是“菲特”极端降水形成的关键物理因子;山脉等地形增幅作用是浙江余姚等地出现历史性强降水的重要原因;水汽辐合和凝结与霰的融化和对流区雨滴的迁移是暴雨增幅重要的内部因素。  相似文献   

12.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台风最佳路径数据集资料、地面-卫星-雷达三源融合逐小时降水产品(0.05°×0.05°)、FY-2G云顶亮温(0.1°×0.1°)、NCEP/NCAR FNL(1°×1°)再分析资料,对2019年9号台风“利奇马”影响期间2019年8月11日发生的山东特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强降水主要受台风倒槽的影响,台风倒槽在山东中部暴雨区长时间稳定维持,台风东侧的低空东南急流把东海北部的水汽和能量向暴雨区输送,配合200 hPa高空急流的“抽吸作用”,在暴雨区上空辐合抬升,造成具有中尺度特征的暴雨。2)强降水区存在的正涡度区伴随强烈的上升运动、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结构和次级环流耦合发展,为此次台风暴雨过程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而且动力条件的演变在此次台风暴雨过程中的作用比热力条件更重要。3)850 hPa水汽通量辐合中心,以及相匹配的在垂直方向的强上升运动区,对强降水落区和雨强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9711号北上台风演变及暴雨过程的位涡诊断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通过对 971 1号台风登陆北上穿过山东造成山东特大暴雨过程的湿位涡的分析 ,并从湿位涡的角度研究了台风演变及山东特大暴雨的形成机制 ,揭示了冷空气在台风演变及暴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结果表明 :倾斜涡度发展是暴雨产生和台风加强的重要机制之一 ,暴雨产生在 θe线陡立密集区内 ;湿位涡在这次暴雨过程中对流层低层具有 MPV1 <0 ,MPV2 >0的特征 ,此次暴雨产生在负的MPV1等值线密集区中 ;对流层上部及平流层下部高位涡的下传使得低层斜压性增大 ,引起低层的对流稳定度减小 ,促使气旋性涡度发展 ,有利于位势不稳定能量的释放 ,使得暴雨增幅 ,导致台风的加强并演变为温带气旋。  相似文献   

14.
统计分析2008—2017年造成福建暴雨的早台风个例,得到其基本统计特征:早台风生成及其对福建的影响主要集中于6月中旬至7月上旬;生成于南海的近海早台风导致福建暴雨的概率最高;影响福建的早台风强度不强,生命史最强强度大多为台风级至热带风暴级;造成福建暴雨的早台风以南海北上或转向登陆华南沿海最多;早台风暴雨影响程度与台风登陆地点以及登陆后路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中尺度非静力MM5模式,在NCEP和JMA两种初始场方案下,对2005年严重影响我国的15号台风Khanun的登陆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及其与观测的比较表明:台风对初始场十分敏感,JMA初始场方案在台风路径、强度和暴雨预报上较NCEP初始场方案都有显著改善。利用JMA方案高分辨模拟结果,对台风暴雨过程的螺旋度特征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区上空螺旋度呈高层负值区,低层正中心分布,低层700hPa和850hPa螺旋度高值中心位置和强度演变对未来6h暴雨落区与强度有一定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利用气象常规资料、自动站资料、FY-4 可见光云图和 NCEP/NCAR 1毅伊1毅再分析资料,对 2018 年 14 号台风“摩羯”残涡经渤海增强前后热力、动力和水汽特征进行分析,结论如下:台风登陆北上后变性为温带气旋,其热力结构呈非对称分布,垂直风切变具有温带气旋特征,台风残涡入海后高空辐散、整层涡度、水汽通量和水汽通量速度等物理因子均明显增强。利用 Petterssen 气旋发展公式探讨入海增强原因,台风残涡入海前,温度平流对台风发展起主要作用,涡度平流对台风发展起抑制作用,台风残涡入海后,温度平流和涡度平流皆有利于台风残涡增强。非绝热加热作用在整个研究时段有利于台风发展,降水释放潜热加热对台风入海增强有正反馈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一种突发性增大的特征。海洋平坦下垫面和适宜的海温是台风残涡入海增强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中国台风年鉴资料、地面及探空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数据以及NERA-GOOS海温数据,首先分析了1949—2019年在青岛登陆的四个热带气旋特征,然后对1909号台风“利奇马”对山东半岛造成的降水强度差异进行对比研究。分析表明:1)1949年以来有4个台风于8月以登陆北上和登陆转向路径在青岛登陆,其在中高纬均是纬向环流占优的大尺度环流形势,副热带高压主体维持在我国东部沿海上空,中心强度较常年偏强,西伸脊线在30°~36°N之间摆动,青岛沿海海域表现为27℃以上的暖洋面特征。2)来自中高纬的冷空气和热带系统在青岛相互作用的差异,副热带高压强度和中心位置的不同是影响登陆台风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3)1909号台风“利奇马”对潍坊降水的影响主要发生在台风与西风槽相互作用过程中,对青岛则表现为台风低压环流前部东南气流的影响。4)台风过程中潍坊和青岛均具有较好的水汽条件和对流不稳定层结,但动力抬升条件差异明显:潍坊位于东北风和东南风辐合区以及水汽通量辐合大值区内,具有较强的水平风垂直切变和上升运动;青岛没有冷空气侵入,但低空和超低空强盛的东南风急流为青岛暴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供应和大气层结不稳定条件。  相似文献   

18.
台风Fitow降雨的数值预报试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MM5对热带气旋Fitow(2001)的登陆过程进行了成功的预报,特别是对台风暴雨中心的位置和降雨量的预报与实况相当吻合。敏感性试验表明,华南地形对本次台风登陆过程中心气压和位置的变化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对台风低压北侧还是有一定的阻挡填塞作用,尤其是对24h累计的降水量有明显的增幅作用,而华南地形的这些影响主要是由南岭山脉所造成的。由于南岭山脉的阻挡,使南来的暖湿气流强迫抬升,促进了对流活动和降水系统的发展,最终造成台风降雨量明显加强,其增幅达30%。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台风试验获取的4个典型台风个例数据,对地基微波辐射计反演的温度、水汽密度廓线与同址GP S探空资料得到的廓线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二者的温度、水汽密度相关系数分别为0.988、0.928.微波辐射计的探测精度在不同高度上有很大差异,整体来说,在高层温度探测精度较优于低层,而在低层水汽密度探测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