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通过检测在消栓饮干预下深静脉血栓(DVT)兔模型IL-6、IL-8不同时段的变化水平,初步探讨消栓饮治疗深静脉血栓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新西兰兔建立DVT动物模型,随机分为3组,即消栓饮组、低分子肝素钠组、0.9%氯化钠注射液组,分别于术后第1天给予消栓饮、低分子肝素钠、0.9%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连续治疗1周,分别于第1、3、7天给药4h后检测各组IL-6、IL-8水平。结果:与0.9%氯化钠注射液组比较,消栓饮组与低分子肝素钠组在术后同期的检测指标均下降(P<0.05);与术后第3天比较,3组术后第1、7天检测指标水平均下降(P<0.05);消栓饮组与低分子肝素钠组术后同期检测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栓饮通过减少深静脉血栓外周血IL-6、IL-8炎性因子的释放水平,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对深静脉血栓形成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消栓饮联合低分子肝素钠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术后单用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治疗,治疗组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消栓饮治疗。连续用药1周,观察术后第1、7天各组血浆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P)变化及DVT发生率。结果:术后第7天2组D-二聚体、CRP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DVT总发生率治疗组为8.70%,对照组为17.4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栓饮联合低分子肝素钠能明显改善血液黏稠度,减轻术后炎症反应,可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DVT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活络逐瘀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下肢骨折术后DVT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术后予自拟活络逐瘀方口服治疗,对照组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皮下注射治疗,观察2组术后第14天的DVT发生率、凝血功能、下肢肿胀情况。结果:治疗第14天的DVT发生率治疗组为6.7%,对照组为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第1、14天的D-二聚体(D-D)、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第1天与第14天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第14天下肢肿胀率均低于术后第1天,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络逐瘀方能有效预防下肢骨折术后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消栓饮膏循经外敷联合足底静脉泵预防脊柱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疗效。方法:将 80例脊柱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消栓饮膏循经外敷联合足底静脉泵治疗,对照组单用足底静脉泵治疗,观察2组患者下肢DVT的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DVT发生率观察组为2.5%,对照组为1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观察组为92.5%,对照组为95.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栓饮膏循经外敷联合足底静脉泵可预防脊柱手术后DVT的发生,且优于单用足底静脉泵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天降血栓通丸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大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将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5只与造模组75只,通过高糖高脂饲料+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天降血栓通丸早期干预组、中期干预组、晚期干预组(简称为早期组、中期组、晚期组),盐酸吡格列酮组(西药组),每组各15只,分别采用相应药物干预。观察大鼠一般情况,检测空腹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结果:造模组与空白组比较,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标、体质量、第13周空腹血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药物干预后空腹血糖水平ICAM-1模型组、各治疗组与空白组比较,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降血栓通丸无降糖作用,其早期干预能有效降低ICAM-1,这可能是其对2型糖尿病大鼠大血管病变影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对脑出血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出血术后患者100 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做好评估、宣传教育、功能锻炼、血管保护;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中医综合护理,包括中医推拿及手指点穴、外敷如意金黄散、中医气功、中药茶饮,2组均干预7 d。比较2组术后第1、7天的凝血功能,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术后2周内LDVT的发生率。结果:术后第7天,2组凝血酶原时间(PT)均较术后第1天缩短,D-二聚体(D-D)、CRP、IL-6水平较术后第1天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2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较第1天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2周内观察组有2 例患者出现LDVT,发生率为4.00%(2/50),对照组有10 例患者出现LDVT,发生率为20.00%(10/50),2组L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手指点穴、如意金黄散外敷、中医气功、中药茶饮等中医综合护理方法可以延迟脑出血术后患者PT,降低D-D、CRP、IL-6水平及LDVT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强骨颗粒对骨质疏松大鼠血清胃动力(MTL)、胃泌素(GAS)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36只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强骨颗粒组、骨疏康颗粒组和尼尔雌醇片组,每组各6只。强骨颗粒组予以强骨颗粒灌胃;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分别予等剂量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骨疏康颗粒组和尼尔雌醇片组分别给予等剂量的骨疏康颗粒和尼尔雌醇片灌胃。灌胃13周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MTL、GAS 的含量。结果:大鼠MTL、GAS含量,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强骨颗粒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骨疏康颗粒组、尼尔雌醇片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骨颗粒可促进骨质疏松大鼠血清MTL、GAS 的表达,改善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鸡尾酒”对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的影响。方法:将50例PLIF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 例。2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鸡尾酒混合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2组的中医证候积分[腰腿痛、面色淡白、倦怠乏力、舌象(紫暗或有瘀斑)、脉象(沉涩或细弱)],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 (JOA)评分,术后地佐辛总用量、首次下地时间,凝血指标水平[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14天后,治疗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较术后第1天下降(P<0.01);治疗组面色淡白、倦怠乏力、舌象、脉象积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术后第4、7、14天VAS评分,术后第14天JOA评分及D-二聚体、Fib、PL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术后地佐辛总用量低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地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鸡尾酒能减轻PLIF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疼痛程度,加快腰椎功能的恢复,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2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血府逐瘀汤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疗程均为30d。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心电图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92.9%、90.5%,对照组分别为77.5%、72.5%,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能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心绞痛发作时间,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疗效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强心安神方对阿霉素性慢性心力衰竭大鼠N末端前体脑利钠肽(NT-proBNP)及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mRNA、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HOP) mRNA的影响,探讨该方的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及强心安神方大、小剂量组,每组15只,对除正常对照组外的其余组大鼠采用腹腔注射阿霉素法制备慢性心力衰竭模型,予药物干预4周,检测各组大鼠心衰指标NT-proBNP及内质网应激信号分子GRP78 mRNA、CHOP mRNA的表达。结果:强心安神方大、小剂量组NT-proBNP水平、GRP78 mRNA及CHOP mRNA表达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项指标与卡托普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心安神方大、小剂量组组内比较,大剂量组NT-proBNP水平及GRP78 mRNA表达均低于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OP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心安神方可降低内质网应激信号分子GRP78 mRNA、CHOP mRNA的表达,减轻心肌细胞损伤,从而保护心肌,抑制心肌重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方联合渐增功能康复锻炼治疗气滞血瘀型高龄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240 例气滞血瘀型高龄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 例。治疗组给予补气活血方+术后渐增功能锻炼方案,对照组给予利伐沙班片+术后渐增功能锻炼方案,治疗4周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D-Ⅱ聚体、患髋Harris评分、随访6个月并发症的发生率(下肢深静脉血栓、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及病死率。结果:治疗组可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以及在改善D-Ⅱ聚体状态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Harris评分和降低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病死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气活血方治疗气滞血瘀型高龄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疗效明显,能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并能改善髋部活动功能,且不增加死亡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顽固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 例。治疗组予以针刺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以艾司唑仑片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愈显率治疗组分别为90.00%(27/30)、60.00%(18/30),对照组分别为93.33%(28/30)、33.33%(10/3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失眠疗效肯定,愈显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补肝健腰方对大鼠腰椎间盘退变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mRNA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0只、假手术组20只、造模组90只,采用椎间盘穿刺造模方法制备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将造模成功的80只大鼠随机分为补肝健腰方低、中、高剂量组及模型组,每组各20只,分别采用补肝健腰方低剂量(含生药1.04 g)、中剂量(含生药2.08 g)、高剂量(含生药4.16 g)、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检测各组干预前及干预2、4、6周后椎间盘退变组织bFGF mRNA的表达,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假手术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2组各时间点bFGF mRNA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2组各时间点bFGF mRNA的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干预前及干预2周后各给药组与模型组bFGF 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6周后各给药组的bFGF mRNA表达均较模型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各给药组组间比较,干预4、6周后中、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bFGF mRNA的表达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不同剂量的补肝健腰方均能下调腰椎间盘退变模型大鼠椎间盘中bFGF mRNA的表达,中、高药物剂量组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天降血栓通丸对Apo-/-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0只动脉粥样硬化建模成功的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和天降血栓通丸组,每组各10只,分别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阿托伐他汀、天降血栓通丸药液灌胃8周。10只C57BL/6小鼠予普通饲料喂养,作为对照组,灌胃0.9%氯化钠注射液。干预结束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检测主动脉组织c-Jun氨基末端活化蛋白激酶(JN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和天降血栓通丸组血清TG、TC、LDL-C、MCP-1、ICAM-1、VCAM-1水平及主动脉组织JNK mRNA、p38MAPK mRNA表达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TG、TC、LDL-C、MCP-1、ICAM-1、VCAM-1水平及主动脉组织JNK mRNA、p38MAPK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降血栓通丸具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NK/p38 MAPK信号,下调MCP-1、ICAM-1、VCAM-1表达,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全程可控性定向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全程可控性定向挂线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挂线术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疼痛评分、Wexner便秘评分、肛管静息压(ARP)、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创面愈合时间及脱线时间。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28/30),对照组为100%(30/3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8~14天及第15~21天治疗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Wexner便秘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个月治疗组Wexner便秘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ARP及AMCP较术前均有所下降,但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创面愈合时间及脱线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可控性定向挂线术与传统切开挂线相比,在维护肛门形态、减轻术后疼痛和保护肛门括约肌功能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SCFAs)探讨薯蓣粥对糖尿病合并脑卒中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SPF级wistar大鼠,使用腹部注射STZ、Zea Longa线栓法制作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薯蓣粥组;另取一组为假手术组(不做尼龙单丝插入,其余造模过程均相同)。模型组、假手术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5 ml灌胃,薯蓣粥组以薯蓣粥5 ml灌胃,共4周。干预后每周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干预结束后检测大鼠血糖、血脂4项[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脂联素(ADNP)、SCFAs水平肠道菌群多样性及物种丰度。结果:TG、TC、LDL-C、HDL-C、ADNP、SCFAs各指标,假手术组、薯蓣粥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干预第3、4周薯蓣粥组与模型组FB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的OUTs数量、Chaol指数、Shannon指数均低于假手术组,但Chaol指数、Shannou指数均高于薯蓣粥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薯蓣粥组中,Clostridiales、Ruminococcaceae、Prevotella、LachnosPiraceae等能够促进SCFAs产生的菌属较模型组增多。结论:薯蓣粥可通过调控肠道菌群,增加SCFAs,从而改善糖尿病合并脑卒中大鼠的糖脂代谢。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内口切除开放结合浮线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复杂性肛瘘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原发内口切除开放结合浮线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78%,对照组为93.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各时段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创面愈合时间及Wexner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直肠静息压(RRP)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口切除开放结合浮线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疗效明显,能较好地保护肛门功能,维持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及直肠静息压(RRP),减轻术后疼痛,缩短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五脏俞穴位埋线对衰老模型大鼠应激下血清皮质醇(CORT)、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含量变化,探讨五脏俞穴位埋线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调节作用。方法:将60只SPF级雄性SD老龄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模型+埋线组(C组)、模型+应激组(D组)、模型+应激+埋线组(E组)。应激从第5周开始,每天1次给予制动应激,持续4周。五脏俞穴位埋线从第1周开始,每周1次,共8次。运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5组大鼠ACTH、CRH、CORT的含量。结果:与A组比较,B、C、D、E组3项检测指标水平均升高(P<0.05);与B组比较,C组CRH、CORT含量降低(P<0.05),ACTH含量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3项检测指标水平均升高(P<0.05),E组3项检测指标水平均降低(P<0.05);与C组比较,D组ACTH、CRH、CORT含量及E组CRH含量升高(P<0.05),E组ACTH含量降低(P<0.05),CORT含量也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比较,E组ACTH、CORT、CRH含量均降低(P<0.05)。结论:衰老模型大鼠存在HPA轴功能障碍,慢性应激可加重HPA轴的功能紊乱,五脏俞穴位埋线可改善慢性应激和衰老导致的HPA轴功能障碍状态,降低应激损伤,延缓机体衰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术)联合硬化剂注射术治疗老年Ⅱ、Ⅲ期内痔合并直肠内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Ⅱ、Ⅲ期内痔合并直肠内脱垂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RPH术联合硬化剂注射术治疗,对照1组采用RPH术治疗,对照2组采用硬化剂注射术治疗,观察3组综合疗效及肛管直肠压力变化等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治愈率治疗组为93.33%,优于对照2组的83.33%;术后2个月,治愈率治疗组为96.67%,优于对照1组的80.00%与对照2组的6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肛管舒张压、肛管最大收缩压术前术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肛管直肠压力各项指标治疗组与对照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PH术联合硬化剂注射术治疗老年患者Ⅱ、Ⅲ期内痔合并直肠内脱垂具有安全无痛苦、并发症少、疗效确切、临床操作简便、可重复操作和费用低廉等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肢体拍打联合中药热熨对预防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 例长期卧床的DVT高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法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肢体拍打联合中药热熨。干预2周后比较2组下肢DVT发生情况,下肢麻木、肿胀、疼痛、皮色(皮温)改变的发生情况,以及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结果:DVT发生率观察组为4.00%(2/50),低于对照组的14.00%(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下肢麻木、肿胀、疼痛及皮色(皮温)改变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肢体拍打联合中药热熨能够有效地改善下肢麻木、肿胀、疼痛、皮色(皮温)改变等情况,降低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减少DVT 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