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杨娟 《海洋世界》2010,(10):42-43
<正>海洋动物追踪技术已经并不新鲜,很多年前,科研人员就开始在鲑鱼、鲸、北极熊、企鹅等海洋动物体内植入一种类似UPC条形码的微芯片,用于搜集这些动物的生活规律,并绘制全球鱼类分布和迁徙地图。这种芯片体积从花生  相似文献   

2.
《海洋世界》2011,(3):11-11
为了研究,不得不杀死动物,这种逻辑也许是部分合理。动物研究是一个受争议的主题,一方面它促进了科学和医学进步,另一方面它每年导致了数以千计的动物死亡。动物权利保护组织如善待动物组织和动物解放阵线等,经常在此问题上抨击科学家,但科学家对此的态度,外界却了解不多。  相似文献   

3.
黄海是中国近海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本研究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食物源、营养级和底栖食物网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底栖动物的食物源悬浮颗粒有机物(POM)、沉积物有机物(SOM)、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δ~(15)N平均值为:浮游动物浮游植物SOMPOM,δ~(13)C平均值为:SOM浮游动物浮游植物POM。共测定了54种底栖动物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其δ~(15)N值范围为5.81‰(美原双眼钩虾)~14.6‰(黄鲫),δ~(13)C值范围为-21.51‰(日本胡桃蛤)~-8.38‰(司氏盖蛇尾)。软体动物双壳类大多数以SOM和浮游植物作为主要食物来源;软体动物腹足类大多数为以小型软体动物和多毛类为食的肉食性动物;节肢动物蟹类是以POM、SOM、浮游动植物、小型软体动物和多毛类等为食的杂食性动物;节肢动物虾类大多数以浮游动物和端足类等小型甲壳类为食;小型鱼类大多数以浮游动物和小型软甲类为食;大中型鱼类则是以小型鱼类、小型软甲类和小型软体动物为食。本研究中的54种底栖动物的营养级范围为1.20~3.57。其中,双壳类等10种处于1~2营养级,腹足类、蟹类、虾类和小型鱼类等36种处于2~3营养级,大中型鱼类等8种处于3以上营养级。基于大型底栖动物的食物源和营养关系,初步构建了黄海底栖食物网。  相似文献   

4.
星虫动物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星虫(Sipunculida)是一小类不分节、蠕虫状的海产体腔动物。目前,世界上已记录星虫共约16属250多种,我国已发现2科8属36种。星虫动物门下只设立一个星虫纲一个星虫目,其下分为4科,分别为Golfingiidae科,Phascolosomatidae科,Sipunculidae科和Aspidosiphonidae科。其中Golfingiidae科的种类最多,占总种数近半。星虫动物主要栖息于潮间带至浅海的沙、泥沙底质及岩礁、珊瑚礁、藻场的沉积沙泥环境中,营埋栖生活,温带至热带海域均有分布。绝大多星虫种类具有经济价值,不仅是底栖经济鱼类和甲壳类优质的天然饵料,不少种类还是海珍食品。光裸方…  相似文献   

5.
张志峰 《海洋通报》1994,13(2):50-54
对青岛东风盐场东半区底栖动物的各类组成和数量分布进行了调查。共获得底栖动物28种,其中腔肠动物1种,多毛类8种,软体动物9种,甲壳动物7种,昆虫幼虫2种,鱼类1种;总平均生物量为68.47g/m^2;总栖息密度为5048个/m^2。生物量组成以软体动物 为主要类群,占总生物量的50.9%,栖息密度组成以甲壳动物为优势类群,占95.33%;底栖动物分布不均,高生物量和高栖息密度均集中在2号站,且该站底栖动物种类也相对多样化。  相似文献   

6.
红树林区底栖动物污染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丽  蔡立哲  袁东星 《台湾海峡》2003,22(1):113-119
综述了底栖动物污染生态学研究的现状。目前有关底栖动物的污染生态学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污染物在底栖动物体中含量测定及一些污染物在底栖动物中累积分布的研究。(2)污染物对底栖动物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3)污染物如城市污水对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研究。(4)底栖动物在水质和底质污染中的监测应用。分别综合和评述了红树林底栖动物污染生态学在重金属、城市污水和有机物污染对红树林区底栖动物的生态效应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提出今后红树林区底栖动物污染生态学的研究,应着重生态毒理学和实验生态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2007年9月至2008年5月在海州湾采集15个站点的底泥样品,对大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生物量进行调查研究。共采集到38种大型底栖动物,其中多毛类环节动物14种,甲壳动物5种,软体动物14种,棘皮动物1种,鱼类3种,扁形动物1种。春季平均生物量为3.3 g/m2,平均丰度为164个/m2;秋季平均生物量为26.8 g/m2,平均丰度为180个/ m2。本次调查与1959~1960年和2000~2001年南黄海的调查结果相比较,生物量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8.
在流沙湾湾口设置双桩张纲张网对海湾游泳动物进行16次采样调查,结果表明:流沙湾有游泳动物161种,隶属3纲13目55科,其中:鱼类9目43科100种,虾类2目5科32种,蟹类1目4科20种,头足类2目3科9种,鱼类种类8月初最多,1月初最少;虾类种类10月底最多,1月底最少;蟹类种类8月初最多。16次采样共捕获虾类604121尾,1024kg;鱼类201339尾,1344.7kg;蟹类15115尾,49.5kg;头足类947尾,9.9kg。游泳动物生物量最高值出现在4月底、5月初和8月底,最低值出现在1月底和12月底。游泳动物优势种依次为刀额新对虾、沙栖新对虾、多鳞鱚、近缘新对虾、短棘银鲈、孔鰕虎鱼、中型新对虾、短吻鲾、刀额仿对虾、黑鳃梅童鱼、角突仿对虾、东方箬鳎、黄斑蓝子鱼和银光梭子蟹。流沙湾游泳动物丰富度指数变化较大,多样性指数、优势度值、均匀度值变化不大。流沙湾游泳动物的种群变动和水温关系密切,在水温29—32°C时的种群生物量最大。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根据2012—2016年8月浙江北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调查资料,对浙江北部海域4个区域(杭州湾、舟山海域、象山海域和近海区域)的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个航次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有29种(优势度0.02),其中多毛类动物13种,软体动物7种,甲壳动物2种,鱼类2种,纽形动物2种,棘皮动物2种以及刺胞动物1种。对浙江北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的时空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杭州湾优势种种类最少,时空分布变化明显;近海优势种组成较复杂,包含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多毛类动物、鱼类、棘皮动物和纽形动物;象山海域的优势种组成较简单,优势种以多毛类动物为主;舟山海域的优势种中多毛类动物种类数逐年增加。对研究区域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浙江北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中多毛类动物明显增加,取代该海域软体动物优势地位。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的时空分布变化与有机质积累、底质环境改变以及食物网变化密切相关,浙江北部海域的生态环境状况在不断恶化。  相似文献   

10.
雷州半岛红树林海区底栖动物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7~9月,对雷州半岛7个主要红树林区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采集到底栖动物共188种,其中软体动物有110种,节肢动物门48种,鱼类18种,星虫门3种,多毛类8种,腕足动物门1种。高潮区以甲壳类为优势种,中低潮区以软体动物为优势种类。总平均生物量和总平均栖息息密度分别为106.8 g/m2和320个/m2;底栖动物的种类、生物量和栖息密度与底质和潮位线有密切的关系,与平均盐度呈正相关。并提出一批经济价值高和可开发利用的种类。  相似文献   

11.
以缢蛏为例,详细介绍了海洋动物标准物质的研制及其技术流程,对研制过程中候选物的确定,以及标准物质所必须具备的特性量值等进行了全面叙述.海洋动物标准物质制备的技术流程主要包括:均匀性、稳定性和准确性的检验,定值分析方法、数据的统计分析以及定值数据结果的表达.有证标准物质的包装运输、认定证书和标签等方面的操作也都应按照规定...  相似文献   

12.
调查了汕头港及邻近水域潮间带常见海产动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体内的Ni、鳞笠藤壶(Tetraclita squamosa squamosa)体内的Cr和Zn、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 Gould)体内的Cu和Zn含量高于海洋生物污染评价标准。近江牡蛎的Cu污染因子质量分指数最高达6.01。可食性贝类中疣荔枝螺(Thais clavigera)体内的Cd、Zn,翡翠贻贝体内的Cd、Ni和Pb,小荚蛏(Siliqua minima)体内的Cd、Ni,近江牡蛎体内的Cd、Cu、Ni和Zn的含量高于人体食用限量标准。其中近江牡蛎体内的Zn含量最高,为限量标准的23.5倍。港内比港外污染严重,远离港口站位的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仍有超标现象,表明汕头港及其邻近水域的重金属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13.
对海南岛海岸澄迈角沙滩的3个断面进行了潮间带生态调查。初步鉴定无脊椎动物32种,其中软体动物8种,甲壳类14种,多毛类8种,其它动物2种。优势的大型底栖动物有端足类的肢突跳钩虾Talorchestia brito,等足类的日本异浪漂水虱Excirolana japonica和双壳类的等边浅蛤Gomphina aequilatera。垂直分布可分为:(1)钩虾带,以肢突跳钩虾为特征种;(2)等足类带,以日本异浪漂水虱为特征种;(3)蛤-螺带,以等边浅蛤-(虫昌)螺Umbonium vestiarium为特征种。研究表明,沙滩底栖动物垂直分布主要受潮汐、底质、盐度和波浪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差异蛋白质组学在水产动物环境生理学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差异蛋白质组学主要通过寻找、筛选和鉴定由某些因素引起的样本之间的差异蛋白质谱,揭示生物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以及对外界环境刺激的反应途径和调控机制,同时获得对某些关键蛋白的定性和功能分析,从分子水平上解析更多的生命现象本质.本文着重介绍了差异蛋白质组学在凝胶和非凝胶技术方面的最新技术方法,综述了差异蛋白质组学在水产动物养殖环境生理学与环境毒理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从蛋白质水平上解析水产动物生理调控机制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近几十年来,农业和海水养殖业所使用的有机磷农药(OPs)造成沿岸海水的严重污染,威胁到海洋动物的生存。有机磷农药的海洋生态毒理学研究已经成为海洋环境科学中的热门领域之一。作为动物神经传导过程中的关键酶,乙酰胆碱酯酶(AChE)能够被有机磷农药专一性抑制,因此,有机磷农药对海洋动物AChE的影响受到更多的关注。本文以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综述了有机磷农药对海洋动物乙酰胆碱酯酶的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16.
对虾池混养滤食性动物对浮游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1997年5~8月在山东海阳养虾场运用陆基围隔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罗非鱼—对虾、海湾扇贝—对虾、缢蛏—对虾、罗非鱼—缢蛏—对虾4种混养系统中滤食性动物对浮游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滤食性动物的滤食作用降低了浮游植物生物量和甲藻在浮游植物中的比例;混养罗非鱼和扇贝使浮游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增加,而混养缢蛏却使它下降;罗非鱼优先滤食大型桡足类,使小型浮游动物增加,从而提高了浮游动物的总生物量,而扇贝则优先滤食浮游动物的小型种类;由于罗非鱼和缢蛏生态灶的互补性,罗非鱼—缢蛏—对虾混养能更全面、有效地利用浮游生物资源,促进生态平稳  相似文献   

17.
实验用切枝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主枝不同部位的生长,以顶枝生长最快,基部生长最慢。实验结果还表明,切下的枝段生长有极性。文章还对切枝培养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根据相似理论和物理模拟技术,解决滩海油气开发工程技术问题,以此为目标对滩海工程模拟实验室进行整体设计、造流、造潮、测试等各系统的设计及配套设备研制。实验室具有“滩”字特色;模拟滩海工程建筑物于海洋动力环境下的受力,及其置位区泥沙海床变形,具有相当齐备的配套试验条件。对滩海环境动力要素能实施单项和多项合成模拟。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海洋动物史分为先秦、秦汉魏晋、隋唐至 明清等三个时期。论述了各历史时期海洋动物的研究成就,包括对海洋动物的种类记述、命 名缘起、归类沿革、生态习性、开发利用和资源保护等。综述并评价了各历史时期,对我国 海洋动物研究有贡献的人物及其论著。  相似文献   

20.
The catchability of western rock lobsters (Panulirus cygnus) during the spawning season (October and November) may be affected by their reproductive state. In this study, movement and food consumption of males and females of different reproductive states held in laboratory tanks were measured as proxies for catchability. Density of lobsters was found to influence both movement and food consumption. Solitary animals and, to a lesser extent, two lobsters per tank, were more sedentary and consumed significantly less food than animals at a density of three or four specimens per tank. Tests using three animals per tank confirmed that mature, unmated, and ovigerous females carrying early stage eggs moved more frequently away from their shelters than males or females carrying late stage eggs (P < 0.0001, d.f. = 3). Further, unmated females and females with early stage eggs recorded significantly higher food consumption (P < 0.0061, d.f. = 3) compared with males or females carrying late stage eggs. The greater time spent away from shelter and also food consumption make unmated females and females with early stage eggs likely to be more catchable than males or females with late stage eggs. As catchability is commonly used to obtain population estimates from survey data, these results have implications for surveys which use catch rates of breeding animals as indicators of egg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