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11年5月采集莱州湾及东营近岸海域鱼、贝、甲壳(蟹、虾)、头足四类235个生物体样品,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中六六六(HCHs)、滴滴涕(DDTs)及多氯联苯(PCBs)含量, 对其残留水平、分布、组成特征及污染源进行分析, 对污染现状及人体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研究海域生物体中HCHs含量(湿重) N.D.—5.73?g/kg; DDTs含量(湿重) 0.122—304?g/kg; PCBs含量(湿重) N.D.—6.51?g/kg。根据各同分异构体百分比组成分析, 莱州湾及东营近岸海域近期无新的大面积HCHs、DDTs污染输入。与同类研究相比, 莱州湾及东营近岸海域生物体PCBs含量处于较低水平, 而HCHs和DDTs含量处于中间水平。通过污染指数分析得出: 所有生物体HCHs、PCBs均未受到污染; 55%生物体DDTs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研究海域生物体HCHs、DDTs、PCBs含量低于各国食品安全限量; 以美国环保局推荐方法评价本海域生物体HCHs、PCBs食用致癌风险为可接受风险, 但是DDTs含量存在一定的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2.
采用气相色谱法定量测定了桑沟湾海域2009年4月-2009年12月的经济贝类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残留量。结果显示:该海域贝类中 HCHs 为 N.D.~2.04×10-9,均值为0.30×10-9; DDTs 为(0.13~3.36)×10-9,均值为0.97×10-9;PCBs为(0.01~3.20)×10-9,均值为0.59×10-9,有机氯物质含量均低于相关国家标准值,符合食用安全要求。经济贝类中的有机氯农药的组分特征为HCHs中b-HCH占优势, DDTs中p, p′-DDT占相对优势; PCBs中多为5~7个氯原子。与北海等6个海域相比,桑沟湾海域经济贝类有机氯污染物中, HCHs、DDTs和PCBs的残留量都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3.
对2006年6月和2007年6月采集于浙江沿岸海域12个站位的5种经济贝类样品,采用气相色谱(GC)方法,进行了有机氯农药(HCHs和DDTs)和多氯联苯(PCBs)残留量的检测,分析了不同种类贝类中HCHs、DDTs和PCBs异构体组分特征,探讨了浙江沿岸海域HCHs、DDTs和PCBs残留分布状况、年际变化趋势和DDTs的来源,并与厦门岛东部等5个主要沿海海域进行了污染物残留量的比较。结果表明:(1)调查区各海域贝类中的HCHs、DDTs和PCBs残留量(湿质量)分别为:(ND~7.86)×10-9,(0.72~281.73)×10-9,(ND~97.95)×10-9;残留量(湿质量)平均值分别为:1.50×10-9,33.65×10-9,19.56×10-9。调查区各海域所有贝类中的HCHs残留量,均符合国家一类生物质量标准,DDTs残留量仅在四角蛤蜊中符合国家一类生物质量标准,在其余4种贝类中仅符合国家二类生物质量标准。DDTs残留量平均值明显高于HCHs和PCBs,因此可以将DDTs视为调查区各海域典型的有机氯污染物。(2)在HCHs和DDTs组分中,分别以-αHCH和P,P-′DDT占优势;在PCBs中,以含4~7个氯原子的PCB占主要优势,调查区部分海域有新的HCHs和DDTs污染源。(3)自2006年6月至2007年6月,HCHs和PCBs残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而DDTs残留量则呈上升趋势,不同海域的有机氯残留量有较明显差异。DDTs的污染源与农业生产中三氯杀螨醇的使用有关。(4)与厦门岛东部等5个主要沿海地区相比,浙江沿岸海域经济贝类有机氯污染物中,HCHs残留量仍处于较低水平,DDTs残留量处于中等水平,PCBs残留量则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4.
海藻中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但同时也富集一定浓度的有机氯农药,食用海藻摄入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同时也会摄入这类污染物,其共摄入风险分析评估是食品安全领域必须关注的科学问题。本文以胶州湾近岸采集的条斑紫菜、坛紫菜、海带、裙带菜、龙须菜等5种常见经济海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脂肪酸和有机氯农药组成情况。结果表明,这5种海藻中脂肪酸以棕榈酸、油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和二十碳五烯酸(DHA)为主,n-6和n-3 PUFA的比值远小于建议值4,均有较高的营养价值;5种海藻中六六六类农药主要残留的是γ-HCH,滴滴涕类农药中P,P’-DDD、P,P’-DDT残留量较高。对PUFAs中的有效成分二十碳五烯酸(EPA)+DHA与有机氯农药污染物共摄入时对人体的益害风险进行了评估,发现对于健康成人在达到EPA+DHA摄入要求下,食用这5种海藻带来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与有机氯农药污染物共摄入引起非致癌或致癌的健康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5.
海藻中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但同时也富集一定浓度的有机氯农药,食用海藻摄入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同时也会摄入这类污染物,其共摄入风险分析评估是食品安全领域必须关注的科学问题。本文以胶州湾近岸采集的条斑紫菜、坛紫菜、海带、裙带菜、龙须菜等5种常见经济海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脂肪酸和有机氯农药组成情况。结果表明,这5种海藻中脂肪酸以棕榈酸、油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和二十碳五烯酸(DHA)为主,n-6和n-3 PUFA的比值远小于建议值4,均有较高的营养价值;5种海藻中六六六类农药主要残留的是γ-HCH,滴滴涕类农药中P,P’-DDD、P,P’-DDT残留量较高。对PUFAs中的有效成分二十碳五烯酸(EPA)+DHA与有机氯农药污染物共摄入时对人体的益害风险进行了评估,发现对于健康成人在达到EPA+DHA摄入要求下,食用这5种海藻带来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与有机氯农药污染物共摄入引起非致癌或致癌的健康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6.
根据2009-04—2010-02隔月6个航次桑沟湾9个调查站位贝类养殖区有机氯(OCPs)、有机磷(OPPs)农药残留和麻痹性贝毒(PSP)的调查资料,分析了它们在该海域海水中、表层沉积物中和主要贝类(栉孔扇贝、太平洋牡蛎和菲律滨蛤仔)体内的含量水平,就农药残留及贝毒污染对海洋环境质量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和类别划分,并对主要食用贝类中农药残留和贝毒的暴露水平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桑沟湾贝类养殖区海水质量、沉积物质量和养殖贝类质量水平范围为1~2级,平均分别为2级、1级和1级,养殖生态环境综合质量水平为2级;总体上,该海域海洋环境综合质量处于良好水平,贝类产区生态环境质量为1类区(清洁区)。即该海域农药残留及贝毒污染对海洋环境质量影响较小或无明显影响。另外,针对食用桑沟湾贝类水产品的消费人群进行了农药残留及贝毒污染的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调查人群食用贝类中OCPs中的HCHs和DDTs、OPPs中的马拉硫磷和甲基对硫磷、PSP的日摄入量分别为0.75,2.11,0.19,0.09和1.22μg/(人·d),其摄入量低于ADI的推荐限值,因此桑沟湾主要食用贝类中农药残留及贝毒污染的健康风险处于安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