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言 本文通过对建德37年降水资料的气候分析,得到了以下重要事实:1.我市是暴雨多发地,而梅汛期暴雨则占全年暴雨的60.8%;2.暴雨发生频次年际变化很大,且年际变化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同时梅汛期总降水量的多寡主要取决于梅汛期暴雨的频次;3.我市梅汛期暴雨以100mm以下的暴雨出现机率最大,约占总数的93%;大暴雨共出现11次且全部出现在七十年代以后;特大暴雨未出现过;4.长林大坑源是我市暴雨的中心,而梅城、凤凰等地则是暴雨的少发地用梅汛期大到暴雨的中期预报模式和短期地县结合预报模式,来制作补充订正预报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广西每年从3月份开始降水量逐渐增多,其中4—6月份的降水量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40%,并且在这时段内的大—暴雨过程较频繁,形成了第一个降水量高峰期,称为前汛期。但由于各年前汛期环流形势建立的早晚不同,造成前汛期雨季(简称前汛期、下同)开始早晚却不相同。因此,对前汛期早晚的环流形势分析,作好前汛期早晚的中长期预报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3.
荆沙市的暴雨主要集中在汛期(5~9月),据统计,汛期暴雨约占全年暴雨总数的86.3%,其中梅雨期(6月20日~7月10日)暴雨约占全年暴雨总数的17.2%,对荆沙市国民经济建设的影响至关重要。尤其是梅雨期集中连续性暴雨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4.
我县是个山区,地处沂山北麓,成灾暴雨经常发生,年暴雨次数三次左右。七月份是我县暴雨的集中月份,占全年暴雨的一半,成灾暴雨占70%。因而,做好七月份大—暴雨预报,是做好汛期服务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5.
汛期大一暴雨是我区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我们以兴城县1961—1975年资料,通过分析各种要素相关,建立预报指标,并以“双指数综合法”作出大一暴雨的预报。一、大—暴雨的气候背景(一)兴城县年降水量594毫米,7—8月320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54%。(二)1961—1974年大—暴雨共出现91次(大—暴雨标准以24小时内降水量≥25.0毫米,为一次大一暴雨过程,如连续数天达此标准,则按一次计算),  相似文献   

6.
汛期(4月下旬至7月上旬)是金华地区降水量最为集中时期,据1970年至1989年20年资料统计,其暴雨日占全年暴雨日65%以上,而梅雨期(5月下旬至7月上旬)暴雨日更为集中,约占汛期的83%,且主要集中在6月中旬到7月上旬。区域性暴雨常常导致洪涝成灾,影响甚为严重。本文时这20年间出现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找出产生本区梅雨暴雨的  相似文献   

7.
揭阳市近37年降水统计分析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对1971~2007年揭阳市降水量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降水的地域分布、年际分布以及暴雨的演变特征,并利用指数法对揭阳市降水的重现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揭阳市年降水量具有山区多而沿海和平原少的特点。普宁和揭西位于莲花山脉的南侧,由于迎风坡对气流的抬升作用,成为年降水量超过2000mm的多雨中心。揭阳市的年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4~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2.8%,暴雨雨量对年降水量的贡献率为25%~30%。对于不同的重现期,日最大降水量中心大多出现在普宁,月最大降水量中心出现在惠来。  相似文献   

8.
西安地区汛期降水的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安地区汛期(5~10月)降水总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7%~80%。前汛期(5~6月)降水量约占汛期降水总量的25%~27%,主汛期(7~8月)降水量约占汛期降水量的34%~43%,秋汛期(9~10月)占汛期降水总量31%,~38%。由于汛期降水强度变化显著,旱洪灾害出现的几率较高,本文通过对汛期降水气候特征的分析,揭示出对预报业务有应用价值的规律,为建立汛期降水概率预报方程提供背景依据。1汛期降水的年际变化1.1资料及气候标准本文应用西安地区1966~1995年(高陵为1970~1995年)历年5~10月降水量资料,采用距千百分率(凸R)作为…  相似文献   

9.
汛期相当暴雨日数与总降水量的定量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吴正华  李海盛  储锁龙 《气象》1998,24(12):13-17
北京近百年汛期相当暴雨日数与汛期总降水量相关系数高达0.97,京津冀地区30年汛期区域平均相当暴雨日数与区域平均降水量相关系数亦达0.94。通过点聚图和回归方程来表征两者的线性关系。汛期相当暴雨日数估算汛期总降水量的误差约10%,即估算精度达90%。这种估算方法可供业务使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温州市1951—2008年的逐日降水量资料,通过定义相当暴雨日数,分别分析了相当暴雨日数与汛期降水量和全年总降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二者之间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并建立了回归方程。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利用其线性关系作为预测汛期和年度降水量的参考,也可以依据长期降水趋势预报,发挥相当暴雨日数在短期预报中强降水预报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分析贵定县1957-2009年出现的134次暴雨日样本。结果表明:贵定县暴雨日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其线性增长率为0.2d/10年,年暴雨日数在0~7d次之间,暴雨日平均每年出现2.53次,最大降水量为234.9mm,1h最大降水量为63.5mm;2—10月均有暴雨日出现,暴雨日发生的季节性明显,夏季暴雨日占全年的54.3%,暴雨日频发于6—7月,且6月下旬为暴雨的高峰期;暴雨日降水对月、年降水量的贡献显著,5-9月的暴雨日雨量对月降水量的贡献较大,6月为最大。年降水量最少的年份,无暴雨日出现。  相似文献   

12.
利用金秀县气象站1961~2009年的气温、降水观测资料,采用最小二乘法、累积距平法和滑动平均等方法,分析金秀县近49a来的气温和降水量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年平均气温的年代际变化特点表现为两个明显的时期,即60~80年代中期为偏冷期,80年代中后期至2000年为偏暖期;而1998~2007年是最暖时期,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3℃。其中冬季增暖最明显,秋季次之。(2)降水量年代际变化特点为:60~70年代为多雨期。其中,70年代是降水量最多的时期,80年代至2009年为少雨期。各季降水量除夏季外均呈减少趋势,以秋季减少最明显;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但趋势变化不明显。(3)暴雨日数呈缓慢增加趋势,但不明显。暴雨主要集中在汛期,汛期暴雨日数占全年总次数的87%,其中又以6月份最多,占全年总次数的22%。  相似文献   

13.
海丰县暴雨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海丰县1961~2007年暴雨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海丰县年平均暴雨日为13.5d,属于暴雨多发区,暴雨日平均强度为92.4mm/d,暴雨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50.9%,全年各月都可能有暴雨出现。年暴雨日数的年际变化很大,最多的年份达到23d(1997、2003年),最少的只有6d(1983年)。年暴雨日数以约0.06d/年的速度增多,其中1993~2007年的暴雨日数的趋势变化率达0.1714d/年,特别是进入本世纪后年平均暴雨日数达16.3d/年,但突变并不显著。年、汛期、前汛期、后汛期和非汛期的暴雨日数与同期降水量有着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都〉0.85。暴雨、大暴雨和连续性暴雨都以5月下旬~6月中旬最为集中,因此“龙舟水”期间海丰县降水最激烈,是最应警惕的时段;近10年来不仅暴雨日数增多明显,极端事件的发生更为频繁。  相似文献   

14.
根据汉中市1951~1998 年逐日降水资料, 计算汛期(6~9 月)暴雨日数、相当暴雨日数及旱涝级别与汛期总降水量的关系, 得出: 汛期暴雨量对汛期降水量具有决定性作用, 在某种意义上讲, 汛期旱涝预测主要是汛期暴雨的预测  相似文献   

15.
基于1961-2015年上海降水观测数据和8个全球气候模式GCMs模拟的日降水量数据,采用累计概率分布函数构建转换模型CDF-T建立了站点尺度日降水量的统计降尺度模型。结果表明,降尺度模型显著改善了GCMs对降水日数偏多、降水强度偏低和降水量偏少的模拟结果。与利用全年日降水序列建模结果相比,利用汛期日降水序列建模更好地刻画了汛期降水的累计概率分布曲线,同时提高了汛期总降水量、降水强度和年平均暴雨日数、暴雨量、暴雨强度的均值和变化趋势的降尺度效果。模型对较长年份的暴雨重现期订正效果更佳。与当代(2006-2015年)气候相比,2016-2095年上海降水呈现以下特征:全年和汛期总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增加,降水日数减少,未来可能出现更多的旱涝年;汛期降水极端性增强,暴雨降水均值和极端值均增加;50年以上重现期的年最大日降水量未来呈前40年减少后40年增加的变化。CDF-T模型为站点尺度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和未来预估提供降尺度技术和基础气候数据。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下游地区汛期暴雨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IPCC(1995)第二次科学评估报告指出了极端气象事件变化研究的重要意义[1].长江下游地区地势低平,往往是我国暴雨洪涝的多发区域,造成严重灾害,因此,研究长江下游地区暴雨的规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选取了长江下游地区52站1960~2003年逐日降水资料,运用EOF分析将其分为3个分区,采用小波分析,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及趋势系数法等分析方法研究各分区汛期暴雨降水的气候统计特征.结果表明:虽然汛期同为暴雨降水的集中时期,但各分区暴雨降水在汛期降水中所占比重略有差异,暴雨降水量、频次所占比例的空间分布为西区较大、东区和北区略小,暴雨平均强度则西区和北区东部强、其他区域小.同一区域中降水量与频次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不同区域间仅暴雨降水量的相关性较好.暴雨降水量44 a中呈现了增加的趋势.各区汛期暴雨具有多重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暴雨降水量和频次的周期在西区与全区的较为一致,主要是6~9 a的周期振荡.东区和北区有着不同尺度的振荡周期.各区的暴雨降水强度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3 a的周期振荡.长江下游地区汛期暴雨降水量除北区外,全区及其他分区的突变时刻均发生在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这一时期,暴雨降水量在1980年代中期~20世纪末出现了一个增长的过程,北区趋势并不显著.全区暴雨平均强度在突变时刻之后有一个减弱的过程,而西区和北区的暴雨平均强度变化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1961~1990年,海南岛受冷空气影响共1183次,其中造成暴雨196次,占总数16.6%;大暴雨87次,占7.4%;特大暴雨.19次,占1.6%。暴雨主要集中在本岛北部、中部和东部,占总数824%。冷空气造成的降水占年总降水量的35%左右,仅次于热带气旋造成的降水量(占年总降水量的48%左右)。可见冷空气造成的降水对海南岛降水量的重要性。本文根据地形和冷空气路径、季节特点作预报着眼点的探讨。1.降水影响系统l·l冷锋1.1.1统计资料表明,冷锋引起的暴雨1~4月份有9次,占总数的16%,为最少;10~11月份有28次,占49%,为最多(详见附…  相似文献   

18.
本文普查了广西1956—1986年共31年4—6月降水资料,对凡有5站或以上日降水量≥50.0毫米,或者有1站或以上降水量≥100.0毫米均参加普查统计,发现广西的暖区暴雨可占前汛期的暴雨(除台风,热带低压外)29.7%,其雨区范围小,降水剧烈、强度大。是广西前汛期的一种暴雨形式。提高广西前汛期天气分析和预报,了解暖区暴雨的环流系统特征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茂名市暴雨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茂名5个气象观测站1972—2015年的暴雨资料,研究了茂名市暴雨日数的变化特征,及汛期暴雨趋势、突变和周期特征。结果表明:(1)茂名各站的年暴雨日数是有差异的,总体呈从西南向东北减少的特征,最多出现在茂名西南部的化州,最少出现在茂名东南部的电白和北部的信宜;前汛期暴雨日数从北到南逐渐减少;后汛期暴雨日数分布与前汛期恰好相反,是从北到南逐渐增加。(2)茂名各站多年平均的月暴雨贡献率呈双峰型分布,主峰位于6月,次峰位于8月。(3)汛期暴雨降水量和暴雨频次都呈微升趋势,通过α=0.05的显著性检验,且在近44年的气候变化过程中存在着突变性。(4)通过滑动T检验,检测出汛期暴雨降水量和暴雨频次在近44年来出现过一次明显的突变,突变年是2007年。(5)小波分析表明,茂名汛期暴雨降水量存在明显的12~13、7~9和4年左右的年际、年代际周期震荡,以7~9和4年左右的主周期震荡为主,这2个主周期都表明在2015年后的未来几年茂名汛期暴雨降水量处于减少期。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79—2018年湘西州8个县、市国家气象站降水量数据,分析了湘西州暴雨特征。结果表明:湘西州暴雨多发生在汛期5—9月,占全年88%,东部和东南部多,西部和西南部少。夏季暴雨占66%,空间分布北部(龙山)较多,其他县、市东多西少;春季暴雨占全年暴雨的20%,空间分布南多北少;秋季暴雨占14%,西南部较少,中部较多。夏季暴雨强度最大,主要集中在50~164.7 mm/d,春季和秋季暴雨强度相当,主要集中在50~115.7 mm/d和50~116.1 mm/d之间。湘西州暴雨频次的年际变化具有11~19 a和6~10 a两个较明显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