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科学家们早就认识到了火山爆发与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本杰明·福兰克林在1784年冰岛的拉基火山爆发后第一个提出了这种联系,这次火山爆发带来了整个欧洲上空的烟雾.他推想这种烟雾构成了太阳辐射与陆地之间的屏障,因而导致异常寒冷的冬季.但在主要的火山爆发之后,研究者们并不常常发现所预报的对流层降温.例如,1982年奇冲巨大的火山爆发后的几个月,全球温度实际上是上升了.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的一位气象学家  相似文献   

2.
许多科学家指出了火山爆发对气候产生的影响。汉弗莱斯(1940)和拉姆(1970)研究许多站的温度记录,结合对一些辐射计算指出:火山爆发引起地面气温降低。布迪科等人研究后指出:火山爆发,温度有降低趋势。本文研究近二十年来北半球平均温度的变化。北半球地面平均气温的逐月距平,短期波动用三个月滑动平均进行平滑,发现了几个明显的温度低值。又把1951年以来火山爆发排出量大于0.07立方公里和火山尘埃柱进入对流层的火山爆发个例挑出来列在表1。配合每次火山爆发,就能发现6个月或更长时间的温度负距平。每次火山爆发以后半年到一年就出现气温的最低值,  相似文献   

3.
利用1961~1993年新疆的辐射、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了火山爆发指数VEI≥4级的火山爆发对气候的影响。分析表明:火山爆发可以作为短期气候预报的背景条件;强火山爆发后的1~2年中,新疆的太阳直接辐射有明显减少;年平均气温和各季平均气温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新疆北疆秋季气温下降最明显;1992~1993年新疆夏、秋季的低温是1991年6月菲律宾VEI6级的Pinatubo火山强烈喷发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早在十八世纪,著名学者本杰明·富兰克林就指出异常天候的原因是由于火山喷发。随后有许多气象人员对火山爆发影响气候变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果。本文分析1953—1982年卅年全世界大火山爆发与玉林地区干旱天气的关系。 一、资料来源 1、火山爆发资料:来自《广西气象》1984年第6期及《气象科技》1987年第5  相似文献   

5.
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爆发的卫星探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气象卫星的探测处理资料,揭示和探讨了1991年6月15日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后火山灰和火山尘云的演变和漂移中的一些重要特征,为研究这次火山爆发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提供了卫星观测分析信息。  相似文献   

6.
低纬和中高纬度火山爆发与我国旱涝的联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永强  李月洪  贾朋群 《气象》1993,19(11):3-7
根据500年旱涝等级资料,采用时序迭加方法,分析了低纬和中高纬火山爆发对我国降水的影响。此外,还对1600-1979年南方涛动指数的变化进行了类似的分析。结果表明,低纬和中高纬火山爆发发后全国旱涝分布型和部分地区降水变化趋势有很大差异。爆发当年华北就可能明显变旱,而次年长江流域才出现明显的降水异常。计算不明,1991年皮纳图博火山及去仙岳火山爆发与江淮特大洪涝有直接联系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7.
强火山爆发与厄尼诺事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前人研究指出,强火山爆发时,把大量火山灰喷入平流层。0.5—1年内即可扩展到全球,它可以使全球平均气温下降0.5℃。本文主要揭示了近34年来,强火山爆发使全球平均气温降低这一微弱信息,经过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调节、放大之后,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赤道辐合带、北太平洋海温距平场转折,并容易发生厄尼诺的规律性。指出强火山爆发可能是厄尼诺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全球表面平均温度受到自然变率和人为强迫两方面影响。本文研究有关1900年1月—2009年3月全球平均温度时间序列即自然气候变率中的信号鉴别和剔除问题,研发了一系列简单的、基于物理学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区分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高纬度大陆冬季海洋气团平流变化和由火山爆发导致的大量气溶胶进入平流层这三种自然现象对气候的影响。在ENSO和高纬度温度平流的作用从全球平均温度的记录中剔除之后,显示于仪表的火山爆发及其变化的信号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随后火山爆发的影响就从记录中过滤掉,而剩下的时间序列则显示出自1950年以来全球气温几乎是一个单调的递增模式。结果还揭示,年际时间尺度海陆耦合的影响超过了ENSO和火山爆发。一般而言,全球陆地和海洋平均温度的情况紧密地同海洋气团主导陆地的那2~3个月相关。大西洋海面温度大振幅的扰动使这些耦合波动呈现为一个复杂的空间信号。  相似文献   

9.
在影响气候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中,火山活动及其爆发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单纯研究火山,火山活动及火山爆发的形成、演变规律是属于地质、地理学范畴的问题;而研究火山爆发后的气候效果,亦即火山爆发对地球上的气候影响如何,则为地学的各  相似文献   

10.
通过比较EMAC模式模拟结果和卫星观测结果证实了模式的可信性,进而利用模拟结果分析研究了2010~2012年青藏高原上空气溶胶光学厚度及其直接辐射强迫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所有气溶胶组分中,沙尘、水溶性气溶胶和气溶胶中液态水是高原的主要消光物质,三者年平均消光占比分别为0.27、0.20和0.49。2011年夏季纳布罗火山爆发,高空气溶胶消光在海拔14 km以上显著增强。青藏高原气溶胶在大气顶和地表的直接辐射强迫分布总体上由北向南递减,沙尘气溶胶在高原北部边缘大气顶产生正辐射强迫,气溶胶大气层直接辐射强迫对大气有增温效应,主要出现在沙尘含量高的地区。此外,受纳布罗火山爆发的影响,平流层气溶胶在2011年秋、冬季产生了明显较强的负辐射强迫,相比于无火山爆发的2010年和 2012年,青藏高原上空平流层气溶胶负辐射强迫在2011年秋季和冬季分别增加了55.50%和52.38%。  相似文献   

11.
利用1964—1983年冬季无云条件下的太阳辐射资料分析发现,1982年3月底至4月初,墨西哥El Chichon(厄·奇冲)火山爆发后,对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直接辐射、散射辐射以及总辐射产生了显著和持续的影响。这种影响特征与近百年来的几次巨大火山爆发所引起的辐射效应是一致的,这主要是因为火山气溶胶对太阳辐射的强大反向散射和吸收作用,改变了大气透明度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详尽分析了冰岛低压和大西洋高压的长期变化规律,发现两者均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而且冰岛低压和大西洋高压的强度具有明显的反相关。同时,还分析了大西洋高压和冰岛低压与我国气候的关系,发现大西洋高压与我国冬季气温基本呈正相关,而冰岛低压与我国气温大致呈反相关,但均没有显著影响,所以两者都不是影响我国气候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  相似文献   

13.
金龙 《气象学报》1988,46(3):333-340
利用1964—1983年冬季无云条件下的太阳辐射资料分析发现,1982年3月底至4月初,墨西哥El Chichón(厄·奇冲)火山爆发后,对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直接辐射、散射辐射以及总辐射产生了显著和持续的影响。这种影响特征与近百年来的几次巨大火山爆发所引起的辐射效应是一致的,这主要是因为火山气溶胶对太阳辐射的强大反向散射和吸收作用,改变了大气透明度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徐群 《气象科技》1989,(6):9-16
一、引言七十年代以来,近代气候学的重要进展之一是进一步认识并证实了火山活动对为期数月以上的气候变化具有重大的作用。有些强火山爆发喷出的火山灰和含硫气体能冲上平流层且持续飘浮数年,减弱进入对流  相似文献   

15.
吴北婴  吕达仁 《大气科学》1989,13(2):204-213
本文应用Monte-Carlo方法模拟了El Chichon火山爆发后的曙暮光光强和偏振度。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符合较好,同时还考察了地面反照率、气溶胶散射相函数和气溶胶散射系数廓线变化对曙暮光特征的影响。发现在火山爆发后,多次散射光在曙暮光中起较大的作用,因此使地面反射特性对探测结果的影响增强,并发现在曙暮光时作偏振度测量,可以提供有关气溶胶消光与后向散射比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生活不断丰富、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天气预报不仅密切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而且越来越突出地显示出它对诸多行业不可缺少的参谋和服务功能。如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越来越需要各种各样的科技信息。连以往只有少数科技部门需要的气象信息,也受到了企业家的青睐。企业家不仅可以利用气象信息去“攻击”竞争者,还可以利用气象信息预测市场需求,制定营销战略,从而获取丰厚的利润。气象信息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正与日俱增。1982年2月底到3月初,墨西哥爱尔·基琼火山爆发了。这次火山爆发将大量的火…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通常,春季和秋季中高纬度的天气气候是以从西向东移动的高、低压为特征,在冬季它还受到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等比一般的高低压尺度还大的准定常气压形势的控制。冬季,按理应为这类低压所控制的阿留申直至阿拉斯加上空或冰岛上空有时候有谁定常高压形成,它们有  相似文献   

18.
某一地区旱涝的形成由诸多因子制约,火山活动也是一个受人注目的影响因子之一,火山爆发后形成并能维持数年之久的火山尘幕对大气环流形式可产生明显的影响。本文就嘉兴市范围的旱涝情况与火山活动的关系作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19.
1991年6月,菲律宾的皮纳图博火山爆发,这是本世纪全球最大一次火山爆发,大气中形成的巨大火山悬浮物烟雾几乎环绕整个地球,各国科学家从卫星,飞机及海船上对烟雾进行了研究。火山云雾强化了地球大气层对太阳光的反射,致使全球平均气温下降几十分之一度。不过“罪魁祸首”并不是过去认为的火山灰烬(其浓度在大气中下降非常快),而是火山硫化气。该气体与水分子发生反应,形成硫酸雾珠,正是这些雾珠组成了悬浮体云层。这些悬浮微尘除冷却作用外,还会导致臭氧含量下降——中纬度地区大气中在一年不同季节可下降60/0—15o/0由此而造…  相似文献   

20.
树轮记录的贺兰山北部近208年5—7月温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8年10月采自贺兰山北部的油松树轮样本建立了贺兰山北部区域树轮密度年表。相关分析表明:贺兰山北部的树轮早材平均密度与银川气象站5—7月平均最高温度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7。用贺兰山北部的区域早材平均密度差值年表重建贺兰山北部1801—2008年的5—7月平均最高温度,58年 (1951—2008年) 重建值对实测值的解释方差为44.9%;2008年的贺兰山北部温度重建序列平均值为27.40℃。在最近20年,贺兰山树轮早材平均密度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通过比对贺兰山北部重建序列的低温年份和全球火山爆发数据,发现在大规模火山爆发后的28个偏冷年温度平均值为26.90℃,较重建序列平均值下降0.50℃。多窗谱分析表明:贺兰山北部温度重建序列具有120年、8.1年、6.5年、3.2年、2.9年、2.1年的准周期变化。贺兰山北部早材平均密度与甘肃石门山、昌灵山油松的早材平均密度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