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刘则银  韩长春  沈铸 《气象》1984,10(1):9-9
1983年5月20日到8月10日,我们共接收北京气象中心播发的物理量预告图325张。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析和应用,感到它们对县站短期大—暴雨等转折性天气的预报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我们对16张物理量预告图进行了统计分析,从预报时效上看,36小时预告图的时效以24—36小时为宜;48小时预告图以36—48小时为宜。从预报效果来看,700毫巴36小时T-Td图;700毫巴36、48小时和850毫巴36小时水汽通量图;700、850毫巴全风速图;700毫巴36小时θ_(se)图以及700毫巴36、48小时垂直速度等9张图,在降水预报中效果较好。当然,对于某一个天气系统,只用1—2张图是很难报出来的。尤其对强降水天气过程,更应全面分析水汽输送、层结稳定度、垂直速度以及高低空急流的所在位置。  相似文献   

2.
衢州"6.24"区域性大暴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2003年6月23~24日衢州大暴雨环流背景、物理量场特征及其分布,表明水汽、热力条件在降水开始前有明显的反映:23日08时850 hPa衢州地区已处在水汽通量散度负值中心边缘;20时500hPa相对湿度>85%;同时位于θse500-θse850≤-5℃的强位势不稳定区域的北缘及假相当位温场密集带的南侧;23日08~20时本站K指数持续上升.结合数值预报产品,发现强降水落区发生在降水前期的高能舌北部能量锋区边缘与日本传真图FXFE572狭窄的湿区、FXFE782垂直速度中心三者相重叠的区域内.  相似文献   

3.
MM5物理量对我区暴雨过程预报能力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区2004年4—6月几次暴雨天气过程的NN5高度场、涡度场、水汽通量散度场、θse等5个物理量进行分析,以期了解NM5对我区暴雨天气的预报能力,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性的量化指标,为暴雨的预报提供更多依据。  相似文献   

4.
李芳 《山东气象》2013,33(1):17-21
利用常规观测、数值预报产品等资料,对2011年9月14—15日发生在济宁地区的强降雨过程从环流背景、水汽条件和物理量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最后对数值预报进行了检验,量指标发现:(1)影响此次强降水过程的主要天气系统是高空槽、低层切变线、副热带高压和地面倒槽;(2)通过对水汽通量散度、K指数和假相当位温(θse)等物理量场的分析得出,当水汽通量散度达到或低于-8×10-8.g.cm-2.(hPa.s)-1,K指数≥35℃,850hPaθse≥340K时,济宁9月份就易出现暴雨;(3)强降水落区与水汽通量辐合中心有比较好地吻合;(4)欧洲中心(EC)对此次强降水过程高空环流形势做了较为准确的预报,但850hPa风场的预报有偏差,T639对此次过程降水落区的预报和实况吻合,但暴雨落区范围比实况偏小。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东侧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川 《陕西气象》2003,(1):11-13
2002-06-08-09,青藏高原东侧的陕西省及四川省东北部遭遇一次暴雨-特大暴雨过程,通过对此次大降水过程的高低空环流形势、次天气尺度Ω系统水汽条件及垂直速度、水平散度等物理量分析,发现此次暴雨过程高低空气形势符合陕西前汛期暴雨特征,干冷空气明显,可在850hPaθse图上看到次天气尺度Ω系统,基本物理量反映出低层有湿舌和水汽辐合区,暴雨出现前有能量聚集。  相似文献   

6.
利用探空资料判别北京地区夏季强对流的天气类别   总被引:20,自引:8,他引:12  
雷蕾  孙继松  魏东 《气象》2011,37(2):136-141
利用北京南郊观象台探空资料计算出的18种物理参量及其时间变量,详细分析了2007年和2008年5-9月冰雹、雷暴大风以及暴雨强对流天气过程下物理量的差异.结果表明:0℃层高度、-20℃层高度、500 hPa和850 hPa温差、逆温层高度、低空风切变能比较显著地区分冰雹和暴雨天气,其σ也比较小;此外850 hPa的温度露点差、500 hPa和850 hPa的θse 差、大气可降水屠PW也足判断强对流类别的重要条件.而对于时间变量来说,CAPE、DCAPE、K指数、500 hPa和850 hPa的θse差、PW、低层的垂直风切变这儿种物理量的6小时变量也能比较好地甄别出冰雹(雷暴大风)和暴雨天气.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合理利用探空资料甄别夏季强对流天气的类别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7.
一次冬季持续性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ICAPS常规观测资料与NCEP1 °×1°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1月21-23日华南北部发生的一场连续性大范围暴雨降水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在稳定的大环流背景下,南支槽和切变线直接触发了本次暴雨降水,槽前以及副高边缘的西南急流为降水提供了有利的水汽和辐合等有利条件;K指数和θse较好地反映出不稳定能量的存在;垂直速度、散度场以及涡度等物理量条件均能反映有上升运动的动力条件;而各类要素的强度较前汛期暴雨时期要弱,因而没有明显强对流天气发生;数值预报检验对该次连续性暴雨的预报效果一般.  相似文献   

8.
热带风暴莲花外围特大暴雨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清华  吴建成  刘蕾  黄彬 《气象》2012,38(5):543-551
利用1°×1°的NCEP再分析资料计算螺旋度、湿位涡及各种基本物理量,并结合多普勒雷达资料,对0903号热带风暴莲花外围环流在粤东引发特大暴雨过程进行追踪和诊断分析,探讨此次特大暴雨天气发生、发展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机制以及雷达回波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台风低槽外围的西南急流为特大暴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和热力条件;暴雨区上空中低层()θ_(se)/()p〉0,存在明显的等θ_(se)陡立面,同时该区上空低层MPV为高负值区,两者结合可见特大暴雨区上空存在强对流性不稳定层结;而低空强辐合、高空强辐散的高低空形势配置、中尺度次级环流以及强烈的旋转上升运动为此次特大暴雨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机制。分析还表明:高θ_(se)舌和MPV低舌出现叠加的区域和时间与特大暴雨落区和发生时段有很好的一致性;垂直螺旋度中低层正值中心和高层负值中心与特大暴雨中心区域对应较好;强降水最易发生在旋转上升运动迅速加强发展的时间段里;天气雷达在暴洪预报中的运用,有利地追踪了暴雨系统的演变过程,回波特征显示此次特大暴雨是由高降水率配合较长降水持续时间产生。  相似文献   

9.
广西一年四季各月均有强对流天气出现,自三月起,出现次数迅速增多,九月开始减少。本文选用物理量θse对广西1979~1983年暴雨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空间热力结构进行分析。计算强对流天气出现当天08时空间θse值,求出合成平均值,绘制铅直平均剖面图和平均图,揭示强对流天气热力特征,给出统计量,供研究和预报强对流天气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2002~2003年春秋季陕西省14次飞机增雨作业天气分析的基础上,对2002年9月13日飞机增雨作业典型天气个例的环流背景、影响系统以及500 hPaθse、温度、垂直速度、水汽通量散度等物理量场进行了分析,并结合飞机和雷达探测资料,得出飞机增雨作业需要的有利于层状云向降水转化的条件:有稳定的层状云,云系有一定冷层厚度和过冷云水量,供自然冰相降水元和人工催化形成的降水元增长;云系还应有一定厚度的暖层,供下落的自然和人工形成降水元融化再经碰并云水增长成雨滴形成降水.陕西省春秋季具有进行有效飞机增雨作业的天气系统和天气条件.  相似文献   

11.
高庆凯  李洪勣  刘金玉 《气象》1987,13(7):10-15
本文利用华东中尺度天气试验资料,分析了系统性雷暴过程中逐时地面物理量场的变化。结果表明,θse、div(?)场与雷暴活动关系密切;在其不同发展阶段,它们具有不同的中尺度扰动特征;这些特征对天气的短时变化有一定指示意义。在此基础上,我们概括出了华东地区强对流天气发展四个阶段的概念模式。所得结果对于认识这类中尺度扰动和临近预报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2.
T106物理量预报场在强对流天气落区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分析我省近几年来强对流天气过程的T106部分物理量预报场的分布特征,发现其中的θse、K和ω预报场对预报我省强对流天气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并据此给出我省强对流天气动态落区预报的判据和2001年试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2010年12月9—10日兴安盟出现的大雪天气过程,分析了这次大雪过程在各站历史上的排位和对白灾的影响;从高空环流形势的影响系统及风场的分布特征,地面低压移动方向和位置进行分析;分析了物理量场中的相对湿度、涡度、散度、垂直速度、风场等对本次大雪的作用。最后对欧洲预报,T639、德国、日本降水格点,日本传真图等数值预报场在本次大雪预报中的效果进行检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暴雨形成的物理量要素从发,对此次暴雨进行分析,并与T213预报进行对比分析,发现θse、水汽通量散度对此类暴雨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T213预报对本次暴雨有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15.
梁永生 《气象》1982,8(12):11-11
我站于1979年底开始试用气象传真机,1980年初正式接收传真图。通过传真图的应用,扩大了我们的预报思路,增加了客观的预报依据,使我站的短期降水预报水平有了提高。现将我们接收日本的700毫巴垂直速度、500毫巴涡度实况分析图和700毫巴T—Td的24小时预告图这三个物理量场,用以制作降水预报;以及用700毫巴形势场与本站暴雨预报工具配合使用的一些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我站从1982年开始接收传真天气图。为扩大预报信息,提高预报能力,1983年汛期,我们在原接收兰州气象传真广播的基础上,增加了北京广播的物理量预报图六张。汛期过后,在地区局预报管理人员的帮助下,对各种传真图进行了认真分析,其结果比较理想,特别是大降水前的特征,较为客观、具体、物理意义明确。一、700毫巴总温度图。这是分析能量天气系统生成、演变的主要工具之一。当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综合应用天气图、静止卫星云图、物理量诊断场,分析了 2003年 8月 21~ 22日黑龙江省大范围强降水过程.分析了乌拉尔山阻高、副热带高压和冷暖空气在暴雨天气过程中的作用.得出有预报指示意义的特征.并对日本传真图的降水预报能力进行了检验分析.在暴雨预报中也具有一定的预报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照常规天气图实况资料,检验几种常用NWP产品对2008年7月5日山东一次强降水过程的形势场预报和降水预报,并对其物理量场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暴雨落区与诸多物理量场的配置紧密相关;暴雨区出现在低层水汽辐合中心移动路径上,位于与水汽通量散度强辐合中心和强上升运动中心接近处;暴雨区移动方向与水汽通量大值中心、△θse(500-850)负值中心长轴方向一致,水汽通量散度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两者均满足时有利于强降水发生;200 hPa高空辐散的抽吸作用远比仅有低层辐合更有利于上升运动发展;地面强降水区出现在200 hPa强辐散中心所在处.  相似文献   

19.
利用常规的天气图、物理量场等资料对2009年7月3~6日钦州市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大暴雨过程主要是由于高空槽、低层低涡切变南压以及低空急流的共同作用所产生的.强盛的西南气流为本次暴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物理量场表现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强烈上升运动;θse和K指数对暴雨发生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了15年45个样本的基础上,用天气、动力、统计学原理相结合的方法,着重分析上下层天气系统相互配置,建立暴雨概念模型和始报场,并计算850hPa假相当位温θse和上游区的水平散度D,得到不同落区不同暖湿舌指数IΩ,综合作出大范围暴雨落区预报。经历史检验以及两年试用,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