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通过建立增产性能、稳产性能、重要性能、经济性能、抗旱性能 5个评价指标的隶属函数 ,运用模糊数学方法计算了武威市主要种植作物的气候经济优势 ,得出了在武威市目前社会、自然和经济条件下最具优势的 4种种植作物依次为玉米、甜菜、油菜和小麦。根据气候经济优势度值对现有种植结构提出了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2.
基于云南省、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共163个站点气候资料和主要经济作物产地分布数据,应用作物生态学和农业气象学原理,分析云南气候特征与经济作物种植的气候适宜性关系。结果表明,受季风气候、高原山地气候、低纬气候的影响,云南干湿季节分明、夏季气温偏低、春秋季长、气温日较差大、干季日照较多,具有气候区域性和层次性差异特点,由此云南各气候带的经济作物种植适宜性也不同,其中,低纬高原气候最适宜云南烤烟和滇中花卉产业发展,低纬高原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滇西南适宜种植喜湿润、要求强光少的南亚热带深根类作物,高原山地气候叠加季风气候带则适宜发展多种(类)经济作物,然而高原气候和季风气候也给云南经济作物种植带来夏秋光热欠足、冬春干旱和短时段低温冷害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深入进行种植结构的改革,根据本市自然气候规律的变化特点,周地制宜地调整种植作物和布局,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发展两茬生产和提高复、套种指数,使之在大灾之年一地双收增效益。在低洼易涝和九河下稍的河滩地科学地种植,做到灾年也能抢上茬收下茬,以保证本市低洼易涝地和23万高河滩地有好收成。我们于1994年进行了高梁套种小麦的试验,获得成功,大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甘肃三种特色作物气候生态适应性分析与适生种植区划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田间试验,调研考察,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黄花菜、百合、啤酒大麦等特色作物气候生态适应性,确定了3种特色作物的气候生态区划综合指标体系。即:黄花菜取4—8月上旬≥0℃积温、降水量、6—7月日照时数作主导指标及产量作辅助指标;百合选取年≥0℃积温、无霜冻期和花期至鳞茎膨大期(6月中旬至8月上旬)降水量作主导指标,平均产量作辅助指标;啤酒大麦选取年≥0℃积温、幼穗分化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和灌桨期(6月下旬至7月中旬)平均气温作主导指标,以及产量和品质作辅助指标。对3种特色作物分别进行最适宜、适宜、次适宜、可种植和不宜种植共5级气候生态适生种植的区划,并提出提高气候生态资源利用途径,为种植基地建设、发展规模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一、光温生产潜力的探讨武威市地处河西走廊的东段,祁连山北麓,气候特点是光能丰富日照长,干旱少雨温差大。主要作物为春小麦,1980年播种面积84.38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73%。由于生产条件的改变,作物良种化程度和栽培技术的提高,以及水利设施的完善,产量有  相似文献   

6.
孙玉亭 《气象》1983,9(2):29-31
研究作物种类、品种及产量与环境的关系,根据地区气候特点合理布局作物,是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发挥气候优势的基础。本文根据黑龙江省大豆品种生态类型的分布及大豆在各地所表现的生产性能,从气候资源利用角度,探讨大豆的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7.
将本世纪30年代(1930年)的气候-气候变化的模拟气候-通过侵蚀生产力影响计算者(EPIC)模型,加在密苏里-依阿华-内布拉斯加-堪萨斯(MINK)农业地区有代表性的农场上。考虑了两种大气CO2水平:350ppm和450ppm,且不采取任何调控和使农场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把模拟气候(1931 ̄1940)下的模拟结果和控制气候(1951 ̄1980)下的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模拟气候降低了暖季作物EP  相似文献   

8.
李绍进  朱渭龙 《浙江气象》2003,24(2):11-13,46
分析了山区气候特点与优势,结合近几年山区花卉的种植实践,得出在600m以上山区发展花卉具有巨大的潜力,而且在海拔600—1200m之间的气候条件有利生产优质花卉。利用山区夏季温凉的特点种植球根花卉、调节花期具有成本和品质优势。  相似文献   

9.
对黑龙江省1991-1994年间作物生长季的热量条件,重点对无霜期、终初霜日和5、8、9月份的平均气温进行了详细分析。初步结论表明,1991-1994年气候有变暖的趋势,特别是作物成熟期热量充足,初霜推后,无霜期延长,有利于农业生产。同时指出气象条件是农业丰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大兴安岭东南部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大兴安岭东南部1971~2005年气温资料与玉米、大豆、小麦和马铃薯产量资料,分析了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4种作物气候产量与各个气温因子的相关系数均为正值.由此可见气候变暖有利于该区各种作物产量的提高.气候变暖可使作物生长期延长8~15天,因此可以引种生长期为120~130天的高产品种,增加中、晚熟品种.气候变暖扩大了作物种植区域,作物的种植北界北推,范围扩大至49°45′N 以南的地区,上界升高至海拔400 m.但是气候变暖也增大了干旱发生的机率,加重了干旱的程度,增加了农作物害虫对农田的危害.气候变暖使异常天气事件增加,对农业产生一些不可逆的影响,使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加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