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已由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江泽民主席签署第二十三号主席令予以公布 ,自 2 0 0 0年1月 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规范全社会气象活动和行为的重要法律 ,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贯彻实施党中央提出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又一成果。《气象法》的颁布实施 ,标志着我国气象事业进入了法制化管理的新阶段 ,是我国气象法制建设的里程碑。我区地域辽阔 ,气候复杂 ,气象灾害频繁。干旱、冰雹、寒潮、暴雨(雪 )、沙尘暴等气象灾害时有发生 ,其造成的损失 ,约占整个自然灾害的 70 %以上 ,有的年份…  相似文献   

2.
王银平 《湖北气象》2004,23(1):47-48
2000年初,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和幕阜山北麓的大冶市气象局首次被湖北省气象局命名为“全省气象部门明星台站”,同年4月10日中国气象报在第三版显著位置以《变双管为双扶,穷星为明星》为题报道了该局由落后而先进的转变过程。此后,“怎样高标准建设明星台站”这一问题现实地摆在了大冶市局领导班子面前,同时在职工当中引发了一场以“如何以实际行动为明星台站增光,以强烈责任感为明星台站增色,以突出业绩为明星台站增辉”为主题的大讨论。从此,掀开了大冶地方气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3.
《山东气象》2003,23(3):3-4
这次到气象局来看一看,首先代表高丽书记,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山东气象部门的全体干部职工,包括离退休老同志和职工家属表示真诚的问候。昨天晚上,我把今天的活动报告高丽书记时,高丽同志说:一定要代表我看望一下气象职工,向气象职工表示慰问。我是第一次到省气象局来,看了许多新鲜的东西,又听了蒋局长详细的汇报。我想借今天的机会讲几点意见:第一、要切实认识到在现代化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当中气象事业的重要位置。从现代化建设和事业发展来看,气象部门所承担的责任是其他任何部门所不能代替的,气象部门的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愈加显…  相似文献   

4.
徐渝江 《四川气象》2002,22(1):60-60,57
本文提出了气象期刊改革的三个方向 ,对如何创气象期刊精品 ,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贾维学 《贵州气象》1999,23(4):43-44
气象科技如何走向市场,在市场中发展,是新时期值得研究讨论的问题。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现代化通讯手段在城乡的逐步普及,给气象信息的传输创造了一定的必要的条件。在这样的情况下,气象科技不仅要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服务,而且还要为群众日常生活生产服务。在计划经济时代,气象部门长期处于封闭式工作之中,不少至今仍没有多大改善,这样的工作形态已与社会发展需求远远不相适应了。如果气象工作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还停留在过去的基点上,那么生存空间将会越来越窄,特别是我们这样的内陆山区县,气象事业的发展将更为缓慢…  相似文献   

6.
从气象对其服务对象系统的气象可控性、两者的制约关系及相关的气象因子的可测性等方面系统论述了气象服务的科学技术基础。由系统论、控制论的基本原理 ,介绍了气象控制系统和气象控制论系统的基本内容 ,提出用气象控制经济目标函数研究系统控制的经济效益 ,由此总结出气象服务的基本原理 ,并分析了气象服务业的若干基本问题 ,对气象服务学基本原理的进一步推广和若干具体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气象对其服务对象系统的气象可控性、两者的制约关系及相关的气象因子的可测性等方面系统论述了气象服务的科学技术基础。由系统论、控制论的基本原理 ,介绍了气象控制系统和气象控制论系统的基本内容 ,提出用气象控制经济目标函数研究系统控制的经济效益 ,由此总结出气象服务的基本原理 ,并分析了气象服务业的若干基本问题 ,对气象服务学基本原理的进一步推广和若干具体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抓住机遇 大力发展"121"气象咨询电话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杨武  罗森波 《广东气象》1998,(4):19-20,28
近年来,我国121天气预报电话咨询系统发展迅猛,至1997年底,全国已有918个单位组建了121,充分体现出121在气象科技服务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贵州高等级公路气象特征及预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近4a逐日气象资料以及交管部门近10a的交通事故统计数据,分析了影响贵州高等级公路交通安全运输的主要气象因子特征,揭示了贵州复杂地形条件下不同公路路段的气象条件差异较大,主要表现为:(1)各路段夜间雨日比白天雨日多30d左右;(2)降雨日、大雨日和暴雨日最多的路段均是镇胜路;(3)能见度条件最差的路段是玉凯路,其次是贵新路和镇胜路;(4)凝冻出现机率较大的路段是镇胜路、贵黄路和贵新路;降雪最多的路段是崇遵路;(5)高温天气最多的路段是玉凯路.另外,综合考虑了降雨、能见度、凝冻以及高温等天气条件对公路交通的影响程度,探讨了贵州高等级公路交通气象指数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0.
气象科技服务的现状与思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气象科技服务的现状,并提出一些相应思考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一次中尺度对流系统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应用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地面加密观测和各种常规资料,分析了1996年7月1日在黄海北部 ̄山东半岛发生的一次中尺度强对流天气过程。高空冷温度槽和低空、地面增温产生的不稳定能量是强对流体系形成的系统;中尺度辐合线、中气旋、近地层加热不均匀性、海陆风的辐合抬升等促进了强对流天气发生;对流云团的并合加强,产生异乎异常的能量,是该系统加强和发怅的重要条件;云团呈准静止状态是产生暴雨和长时间降雹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杨志勇  朱平  蒋瑞宾 《气象》1998,24(4):3-10
建立了一个研究大气、植被、土壤相互作用的传播模式。模式是由多层大气模式、多层土壤模式和植被模式通过界面上能量、水汽传输平衡方程耦合而成。对植被和土壤的不同性质,进行了一系列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植被覆盖以及降水等因子会对大气、植被、地表界面上能量、水汽传输以及热状态产生显著的影响。此模式还可以耦合进中尺度模式用以研究非均匀区域陆面过程和大气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ENSO期间赤道太平洋对流活动异常对我国冬季风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郭艳君  倪允琪 《气象》1998,24(9):3-7
利用月平均风场和OLR资料,通过SVD方法研究了前期6个月,3个月和同期赤道太平洋对流活动异常与我国冬季风场的相互关系,得出:我国冬季环流异常与前期夏季,秋季和同期赤道中太平洋对流活动异常有关,还与同期,前期秋季赤道西太平洋对流活动异常有关,同期的显著区域较大,超前3个月和6个月时显著相关区主要位于长江以南和西北地区,ElNino年,赤道中太平洋对流活动加强,西太平洋对要位于长江以南和西北地区,E  相似文献   

14.
刘清洵 《气象》1998,24(12):51-54
分析了热气球飞行的气象条件及泰山对热气球飞行的影响。利用1988-1995年9-10月历史资料,对适宜热气球飞越泰山的气象条件进行了统计分析,在总结天气形势特征的基础上,针对热气球飞越泰山受诸多气象要素影响的特点,分析素选取相关性较好的因子,分别建立天空状况,低空风向,地面风速预报方程,最后制作综合预报。经1996年,1997年9-10月试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天气动力学组合因子在MOS降水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我国的数值产品HLAFS格点场资料,结合内蒙古地区降水系统的天气动力学演变特征,构造出能反映降水系统的天气动力学发展机制的结构特征因子,采用MOS方法建立预报方程。用较短的样本资料建立MOS预报方程,提高了MOS预报方程的预报能力和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该MOS预报方程计算稳定并具有很好的预报能力和效果,易于业务化。  相似文献   

16.
海河南系“96.8”特大暴雨的天气剖析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胡欣  马瑞隽 《气象》1998,24(5):8-14
利用实测资料、T63模式和云图资料对海河南海“96.8”特大暴雨的天气学分析发现,特大暴雨发生在副高连续北跳和副热带环流强经向型的背景下;副高、台风、中低空急流和东北路径弱冷空气的协同作用,形成稳定的暴雨云图;海河南系的MCC发展造成了暴雨连续发生。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无霜期的气候变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施淑嬿  曹秋萍 《气象》1998,24(1):25-30
对黑龙江省的初,终霜日和无霜期按地区,年代进行较详细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60,70年代终霜较晚,初霜较早,无霜期较短,80年代以来,多数地区终霜日有所提前,初霜日推后,无霜期明显延长,90年代前期(1991-1995年)有的地区终霜又有所提前,各区及全省初霜日明显推后,无霜期延长,反映了60,70的代较冷,80年代变暖,90年代前期持续变暖的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18.
黄淮气旋降水性层状云系微物理特征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文选  王俊 《气象》2001,27(10):13-16
利用机载“PMS”资料,对黄淮气旋降水性层状云系中的微物理特征、降水时段、云中微物理量分布间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为人工增雨潜力区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气旋爆发性发展产生的北方冬季雷暴天气分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刘鹏  李书文 《气象》1998,24(5):47-51
分析了1990年12月21日和1996年12月31日沈阳市出现的两次冬季雷暴天气过程,结果表明:这两次冬季雷暴天气都是由于气旋在短时间内爆发性发展所产生的。气旋的爆发性发展对我国北方除造成大范围降雪外,还可产生强对流天气。而气旋以“U”型路径移动,入渤海后迅速发展;850、700hPa爆发性的增温增湿导致其以上气层出现潜在不稳定层结,是预报冬季雷暴的一个着眼点。此外,城市热岛效应对触发冬季雷暴也起  相似文献   

20.
海南岛冬季低温冷害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敏  陈晖 《气象》1999,25(3):39-43
分析表明,海南岛冬半年日际气温的变化幅度很大,平均气温很难表征海南岛冬季“冷”的气候特征,从冬季农作物生长角度出发,统计了海南岛(以海口为例)发生低温冷害的气候概率,提出海南岛存在的“相对的冬季”进一步,引进“冷指数”替代平均气温来表征海南岛冬季的“冷”,对冷指数的主要成分分析表明:(1)以五指山脉为界,海南岛南,北两区在冬季存在明显的冷暖差异,山北地区发生低温冷害的气候概率明显大于山南地区,在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