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次秋季暴雨过程的物理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杰  杨静 《贵州气象》2005,29(Z1):7-9
从环流背景和天气形势特点入手,对2004年9月5~6日出现在贵州省西北部地区的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实况场涡度、散度、水汽通量散度、动能的分析,阐述了暴雨落区与这些物理量的对应关系,为秋季暴雨的预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陕南一次突发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突发性暴雨的定义,选择了陕西1980-06-15的一次突发性暴雨过程,通过对涡度、散度、位势稳定度、水汽通量等物理量分析,试图揭示突发性暴雨发生的内在机理、机制,以便对突发性暴雨有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3.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降水量资料,通过大气热力学和动力学物理量场的计算,对2009年8月17日发生在河南省北部地区的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加强并西伸,中低层切变线稳定维持,冷暖空气在河南北部交汇,造成这次区域性暴雨.物理量诊断结果显示,深厚的湿层和持续的水汽辐合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充沛的水汽;中低层大气处于对流不稳定状态;垂直上升运动强盛;中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抽吸作用有利于低层垂直上升运动的加强;中低层正涡度、中高层负涡度结构的维持,促使低层气旋性涡度环流增强,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动力条件,从而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  相似文献   

4.
李翊 《四川气象》2003,23(1):32-33
本文从暴雨形成的物理量要素从发,对此次暴雨进行分析,并与T213预报进行对比分析,发现6se、水汽通量散度对此类暴雨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T213预报对本次暴雨有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雅安区域暴雨过程的物理量特征》一文的基础上,根据成都中心气象台发布的物理量资料,对33次雅安地区区域暴雨前的物理量网格资料进行了反查,总结出了雅安区域暴雨的散度、涡度和水汽通量散度等物理量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6.
利用2004年7月16-19日不同时刻500hPa、700hPa、850hPa天气图资料及高空各层的散度、涡度、水汽通量散度等物理量场资料,对当年7月17-19日发生在湖北省中部的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此次鄂中区域性暴雨的主要系统是西风槽、切变线及低空急流;低层辐合与高层辐散相配合产生强烈上升运动,引起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成为此次暴雨的触发条件;副热带高压适时东退,使西南暖湿气流源源不断输送暴雨所需的水汽,此次暴雨主要出现在有时流不稳定能量储存的高能区。  相似文献   

7.
针对2011年6月27~30日钦州连续暴雨天气,利用MICAPS资料分析天气系统和物理量场的演变.结果表明:此次连续暴雨天气过程是在较稳定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受高空低涡和低层切变辐合共同影响而造成;暴雨出现与水汽通量散度、垂直速度、K指数等物理量均有很好的对应.  相似文献   

8.
2003年10月河北省沧州秋季暴雨成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王淑云  寿绍文  刘艳钗 《气象》2005,31(4):69-72
通过对2003年10月10日夜间发生在沧州的秋季大暴雨过程的影响系统、触发机制、稳定度以及涡度、散度、垂直速度等物理量的分析,发现此次暴雨过程前后大气层结一直稳定,属于稳定型降水;能量积聚小于夏季,但是高低空急流较强,所配合物理量不小于夏季,暴雨出现在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强垂直运动上升区,表明急流为暴雨提供了很好的水汽及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9.
"98.7"连续暴雨过程诊断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给出了“98.7”连续暴雨过程期间江西及其附近地区逐日物理量的绝对极大值,对这次连续暴雨过程的最强降水日进行了诊断分析。得到了盛夏季节连续暴雨的动力、水汽、稳定度等条件均明显强于江西雨季(4月至7月上旬)产生暴雨的相应条件。计算结果表明,螺旋度、Q矢量散度在这次暴雨过程中与降水强弱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
利用地面观测资料和NCEP1°×1°格点再分析资料,对庐山夏季强降水的天气系统进行统计分析和物理量计算,结果表明:台风是庐山后汛期暴雨或大暴雨产生的主要天气系统;台风暴雨分为A型和B型两种降水类型;涡度、散度、螺旋度、垂直速度、水汽通量与水汽通量散度等物理量与台风暴雨关系密切,物理量特征阈值对确定台风暴雨预报有一定指导意义;24°N~30°N、116°E~120°E为物理量特征区域,各物理量在特征区域中超过阈值时,庐山极有可能有暴雨发生。  相似文献   

11.
"020628"暴雨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君武  徐燕峰  唐跃 《浙江气象》2003,24(1):1-3,13
利用T213资料对2002年6月27日夜里到28日上午出现的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分析表明热力、动力、水汽条件在降水开始之前都有反映。T213预报的涡度、散度、垂直速度、水汽能量等物理量场分布和暴雨带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低空西南急流、中层偏西气流和高层西北风急流三支高低空气流的耦合是触发这次暴雨的机制,暴雨就落在低空急流的入口区的左侧、高空急流出口区的右侧。  相似文献   

12.
杨淑群 《四川气象》2002,22(2):16-20
利用T106客观分析场资料,对1998年7月4-6日发生在成都地区的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热力、动力及水汽条件的诊断分析,并将T106物理量产品24、48小时场与对应客观分析场进行比较。结果发现:①暴雨发生在等θse线高度密集的高能锋区和△θse500-800负大值区内;②正、负涡度大值区分别与强烈发展的低值系统及高压坝对应较好;③盆地上空低层辐盒、高层辐散的区域,同时存在强烈的上升运动,暴雨就发生在此;④来自南海的水汽源源不断送往盆地,由于高压坝的阻塞作用,水汽在盆地中、西部地区辐合;⑤24^s的T106物理量场与对应客观分析场吻合较好,有实际预报能力。48^s的涡度、散度、垂直速度及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预报场偏差较大,须订正使用。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东侧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川 《陕西气象》2003,(1):11-13
2002-06-08-09,青藏高原东侧的陕西省及四川省东北部遭遇一次暴雨-特大暴雨过程,通过对此次大降水过程的高低空环流形势、次天气尺度Ω系统水汽条件及垂直速度、水平散度等物理量分析,发现此次暴雨过程高低空气形势符合陕西前汛期暴雨特征,干冷空气明显,可在850hPaθse图上看到次天气尺度Ω系统,基本物理量反映出低层有湿舌和水汽辐合区,暴雨出现前有能量聚集。  相似文献   

14.
2003年9月19日陕西暴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天气学、动力学、能量学角度 ,对 2 0 0 3- 0 9- 1 9陕西出现的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 ,分析了主要影响系统和物理量场及 Q矢量分布的特征。这次暴雨主要受高原槽和低涡切变影响 ,在散度场上具有明显的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垂直结构 ,且 Q矢量辐合区与暴雨区相对应。可为暴雨的预报提供着眼点  相似文献   

15.
对2004年鄂东一次台风暴雨天气过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2004年8月13-15日鄂东8个自动气象站(武穴、黄梅、蕲春、浠水、英山、罗田、红安、麻城)的有关地面气象资料、高空天气图及T213产品等资料,采用天气学方法和物理量特征分析方法,对2004年第14号台风“云娜”带来的鄂东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云娜”台风是副热带高压西南侧的sE气流引导下西行影响鄂东的:(2)850hPa水汽通量散度负值较大区是鄂东“云娜”台风暴雨强降水区;(3)与西风带系统产生的暴雨相比,在这一台风暴雨期间与之后,涡度变化较为强烈。  相似文献   

16.
利用非地转湿Q矢量方法诊断分析了北上台风"桃芝"减弱后的低压造成的山东半岛2001年8月1日的大暴雨过程.结果表明:非地转湿Q矢量散度负值区与暴雨落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低层925 hPa非地转湿Q矢量散度对未来6~12 h的强降水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明显优于常用的诊断物理量散度、水汽通量散度.925 hPa层次增温、增湿明显,可能是非地转湿Q矢量在这次台风暴雨中925 hPa层次比850 hPa具有指示意义的部分原因.可见非地转湿Q矢量是预报山东暴雨的一种有效工具,在山东暴雨、大暴雨天气过程预报分析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为山东的暴雨预报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使用上、下两层涡度差,Q矢量散度,运动学法的ω,广义相当位温和水汽通量等物理量场对1997年河南省主汛期一次东西向切变线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确定了此类暴雨、大暴雨产生和落区预报的物理量指标。  相似文献   

18.
利用NCEP/NCAR再分析格点资料、常规气象资料及中尺度WRF模式,对2009年8月28-30日发生在河南南部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中尺度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结果表明,WRF模式对此次暴雨过程模拟效果较好,模拟物理量能够较好地反映暴雨的实际特征,模拟暴雨强度及落区与实况较一致。高空槽、副热带高压、超低空东风急流及低层风切变是此次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利用涡度方程对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发现,涡度方程各项收支中,涡度平流作用与辐合辐散作用对涡度局地变化的贡献最大,垂直输送项与扭转项对涡度局地变化的贡献较弱。涡度平流项对中低层涡度局地变化表现出正反馈作用,垂直输送项、扭转项及辐合辐散项起着负反馈作用。涡度平流作用使得中低层气旋式环流加强,有利于中低层辐合加强,局地涡度增加。垂直输送项、扭转项及辐合辐散项使得低层辐合减弱,气旋性涡度减小。此外,利用垂直螺旋度等模拟产品对暴雨诊断分析发现,暴雨落区与垂直螺旋度大值中心、水汽通量散度负值中心等相对应,此次暴雨正是在良好的动力、水汽及热力条件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19.
2009年河南一次大暴雨过程的涡度方程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NCEP/NCAR再分析格点资料、常规气象资料及中尺度WRF模式,对2009年8月28—30日发生在河南南部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中尺度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结果表明,WRF模式对此次暴雨过程模拟效果较好,模拟物理量能够较好地反映暴雨的实际特征,模拟暴雨强度及落区与实况较一致。高空槽、副热带高压、超低空东风急流及低层风切变是此次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利用涡度方程对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发现,涡度方程各项收支中,涡度平流作用与辐合辐散作用对涡度局地变化的贡献最大,垂直输送项与扭转项对涡度局地变化的贡献较弱。涡度平流项对中低层涡度局地变化表现出正反馈作用,垂直输送项、扭转项及辐合辐散项起着负反馈作用。涡度平流作用使得中低层气旋武环流加强,有利于中低层辐合加强,局地涡度增加。垂直输送项、扭转项及辐合辐散项使得低层辐合减弱,气旋性涡度减小。此外,利用垂直螺旋度等模拟产品对暴雨诊断分析发现,暴雨落区与垂直螺旋度大值中心、水汽通量散度负值中心等相对应,此次暴雨正是在良好的动力、水汽及热力条件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10个雅安区域暴雨个例进行了物理量场的合成分析,初步揭示了暴雨前、过程中,温度平流、水汽通量散度、涡度、散度和垂直速度等物理场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