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思继 《贵州气象》1995,19(5):37-47
4新生代以来的海进与海退地球自新生代以来,似乎也曾发生过多次海进与海退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地球自身的变形而引起的。如调整曲率,或可引起轻微的海进与海退。此外,曾与地球相碰后而“溜掉”尾部的那颗残留童星,受其影响,也可能引起海进。因它继续沿原有轨道运行,此间也许与地球相遇,其剩余物质还可能为地球所截获。但由于残留物质的递减,从近期相遇的结果表明,已无多大影响了。而今,由于南半球所剩覆盖不多(仅南极洲),且越来越少,而海洋地壳未见减速,故今后地球并无其它“宇宙来客”相访,海退当是持续的。近…  相似文献   

2.
地球系统科学联盟(EssP)最近发表了《全球环境变化与人类健康——科学计划和实施战略》的报告。报告首先对环境变化的定义及其对人类影响的途径进行了描述,在第2章描述和提出了概念框架和主要科学问题。在随后给出的科学主题中,讨论了大气成分变化与健康、土地利用和植被变化与健康、全球环境变化与传染性疾病、食品生产体系与人类健康、都市化与人类健康和脆弱性与适应性等相关问题。报告最后在给出实施战略时,特别强调了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以及数据的获取,而开展综合性的研究和全球充分的合作,是我们适应全球环境变化,使人类健康少受影响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3.
陈思继 《贵州气象》1995,19(4):35-48,F003
本文通过对诸多的,已为人们熟知的,且既重大而又迄今大都未得解释的地学事实的考证,表明;(1)北太平洋实为巨大质量的磁性彗星在侏罗纪与白垩纪之交替时代撞入地球所形成的坑痕。由于该彗星的撞入,导致地球曾-度从黄道面上南附,以及其回归而获新生,从而出现了一系列的重大地学事实,(2)因地球的新生,引起了生物的巨大变化,(3)地球在众行星中的天文异常数据说明,只能缘于原生态的巨型彗星的撞入;月球实为其中后部  相似文献   

4.
从地球系统的观点看气候突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地球的气候史中,经历了许多次气候突变事件。这些突变对地球表层系统的演变与进化产生了巨大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持续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气候环境正在经历重大变化。如何科学地理解和认识这些变化,尤其是气候突变。是人类寻求对策,应对气候变化,保护自己持续发展的科学基础。文中从地球系统的角度对气候突变的科学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对气候突变的研究不应仅局限于大气圈,而应该对地球系统的整体变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地球内部、地表、生物圈、大气圈和海洋发生了种种变化并影响着地球生命的各个方面。要认清这些变化及其潜在的影响,就需要以地基、海基、空基、天基平台构成的综合观测为基础,制作可信的信息产品,建立预报模式和开发支持科学决策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Terra卫星及其5种新一代遥感探测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希友 《气象科技》2001,29(1):55-57
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地球系统科学委员会(ESSC)在1988年提出了一份研究指导性报告,建议为监测地球变化、测定地球的各种重要信号而建立一项长期战略计划。美国国会迅速作出反应,为此项计划特别拨款74亿美元,到2001年设计并实施该项计划。1991年NASA出台了与该计划相关的地球观测系统计划(EOS),这是一项卫星探测计划,主要是实施对地球变化的监测,而Terra卫星探测计划是此项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重点介绍该系统中的Terra卫星及其5种先进的遥感探测仪。1 Terra卫星与地球观测系统Terra卫星…  相似文献   

7.
1概述(1)什么是极光?极光是一种发生在地球极地大气高层罕见的自然现象。极光的产生是由太阳发出的高速带电粒子受地球极地磁场影响偏向两极,并使大气中的分子、原子激发或电离而形成绚丽多彩,奇异壮观的彩色发光现象。由于漠河位于北半球,在漠河出现的极光是地球北极发出的极光,所以在漠河看到极光称为“北极光”。(2)磁场的作用。由于地磁场的作用,这些高能粒子转向极区,故极光常见于高纬地区。在大约离磁极25°~30°的范围内常出现极光,这个区域称为极光区。在地磁纬度60°~45°之间的区域称为弱极光区,地磁纬度低于45°的区域称为微极…  相似文献   

8.
IGBP科学计划和执行战略给出了IGBP第二阶段的研究议程。本阶段将比第一阶段更加综合化,因此也面临更大的挑战。我们不能忽视需要关注的中心问题,即在过程水平上对地球系统的认识还十分匮乏的学科研究领域。但同时,我们必须强调的是贯穿全局的问题,需要一体化的——而非仅仅系统性的解决方法。我们必须将对地球系统组成(大气、陆地和海洋)的研究与对发生在各圈层交界面的过程的研究结合起来,而且必须整合所有这些研究以提高对地球系统的诊断和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9.
地磁场与气候变化关系的新探索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地磁场与气候变化的统计研究早已表明,二者有很好的相关关系。本文的目的是对它们的关系给出一种可能的物理解释。利用近600年的地磁场模型资料和全球平均温度序列分析了两者变化的关系,发现它们有很好的对应,且地磁场变化超前于全球气温变化。从地磁场的变化来看,21世纪初全球变暖的趋势应该减缓。文中对地表浅层热场(地热带、火山和地温场)的分布特征与地球内部软流圈-岩石圈边界上焦耳热场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地表浅层热场与地球深层焦耳热的分布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这可能暗示地表浅层热场是地球深层焦耳热的反映,地磁场通过焦耳热的不断释旋影响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0.
地球自转速率变异与长期天气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苗峻峰  王贵生 《气象》1994,20(9):3-8
近些年来,随着长期天气预报理论基础的不断完善,人们逐渐认识到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异是导致长期天气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该文概述了80年代以来国内外有关地球自转速率变异与长期天气变化相关关系的研究成果,从不同的侧面归纳分析了地球自转速率变异对长期天气变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1.
简论人类圈(Anthroposphere)在地球系统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革命后, 人类活动影响地球环境达到了空前的程度。近年提出的人类世 (anthropocene) 概念就是为表征地球系统演变进入了这一特殊的新纪元。然而, 人类活动并非单向地影响自然, 它在改变自然环境的同时, 环境变化也影响着人类行为, 迫使人类去适应自然变化, 改变生存方式。为更深入地表征人类活动与地球环境相互作用的这种特征, 作者讨论了在地球系统模式里引入“人类圈 (anthroposphere)” 的必要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新的科学挑战, 并提出了构建包含人类圈的地球系统模式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2.
人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上的环境和空气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而环境和空气的质量受天气与气候的影响极大,可见天气、气候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有关专家认为,天气、气候对健康的影响,可分为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两大类。直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天气、气候异常而产生疾病,间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气候变化导致空气、水源的污染和食物的短缺以及细菌、病毒的产生而影响健康。感冒、中暑、关节炎、心脑血管疾病等都可以由天气、气候的异常和剧烈变化而生产。当气温达到40.6摄氏度以上时,许多人就会中暑死亡。正因为天气、气候对健康…  相似文献   

13.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类生活在被大气包围的地球上,大气的无常运行,时序上的寒来暑往,形成了气象万千的自然现象。特别是天气和气候的变幻莫测,时而天高云淡,晴空万里,艳阳微风;时而乌云翻滚,风雨交加,电闪雷鸣;对而飞雪降雹,结露凝霜,笼雾集凇;时而北风呼啸,寒流滚滚,冷气逼人。这些千姿百态的风云变幻,不仅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也同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今年是世界老年人年,所以,专门谈谈老年人四时养生与气象。  相似文献   

14.
外星人地球访友地球宇宙觅客浩翰无际的宇宙是个神奇的物质世界。目前人类已探测到距地球100亿光年的星系,就是说它们到达地球的星光,还是百亿年前发出来的.那时地球还没有诞生。它们的资格何其老矣!在已发现的2000亿个星系中约有恒星200万亿亿颗,而太阳仅...  相似文献   

15.
美国红地球葡萄(RedGlobe),是我国近几年引进的葡萄新品种,其对气象条件的要求较高。本文分别通过温度、湿度、光照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红地球葡萄生长的适宜气象条件,以便于今后在葡萄的生产过程中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16.
N A S A 的地球观测系统 卫星传感器是每天获取全球数据的有效手段。N A SA 正在 同国内外的科研机构合作设计、开发、发射先进的卫星传感 器,使科学家们能够观察和测量全球动态。早在80 年代初期, N A SA 就开始设计地球观测系统(E O S ),其首要任务就是观测 地球这个行星。E O S 由3 个部分组成:空间观测系统、科学研 究计划和数据信息系统(E O SD IS)。E O SD IS 可处理和存储接收 的数据,使研究人员更好地利用这些数据信息。 E O S 的第一部分,即空间观测系统,由一系列中…  相似文献   

17.
9000年前古气候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会军  曾庆存 《大气科学》1992,16(3):313-321
本文用大气物理所的全球大气环流模式模拟了9000年前一月份和七月份的古气候.得出:北半球夏季由于地球轨道参数的变化引起的比现在多7%的太阳辐射使得温度升高了,尤其是高纬地区,海陆对比的加强又增强了季风,季风区域降水增加了;而冬季因为太阳辐射在北半球减少了7%,温度变低了.这些结果与现有的古气候证据相一致,并与其他模拟结果进行了较详细的比较,还作了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地球系统模式发展展望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在调研国际国内气候系统模式的基础上,给出了地球系统模式的定义和它的3个发展阶段:物理气候系统模式、地球气候系统模式和地球系统模式,阐述了未来的地球系统模式发展的战略意义,介绍了国际国内围绕地球系统模式的发展所提出的科学研究计划,并基于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的参评模式,回顾了国内外地球系统模式发展现状与动态,展望了未来的可能发展方向,希望能对国内的地球气候系统模式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在2010年以前,美国环境卫星上的大约一半仪器都将因服役期满而停止工作,这会使气候研究、预防自然灾害和监测陆地利用的观测数据难以为继。为此NASA和NOAh应该对已有和以前规划的卫星项目保证提供长期的支持,在2010和2020年期间执行17个新的卫星项目。这是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在最新发表的一篇名为《基地球科学和应用:今后10年和更长时间国家的急需》报告上阐述的观点。这篇在2007年初发表的关系到今后美国天基环境观测发展的重要报告,是2004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受NASA、NOAh和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委托,就NASA研究项目和NOAh及美国地质调查局业务应用中天基观测的系统方法问题开展的专项研究取得的成果。报告分三个部分,即空间地球科学和应用的综合战略、使命概述和今后十年研究应用,全面阐述了美国天基环境观测取得的成绩、地位和面临的挑战。报告强调了天基观测对于天气、气候变率和变化、水资源和全球水文循环以及人类健康安全等的重要性。本文摘译自该报告的详细摘要。  相似文献   

20.
研究地球工程对海洋酸化的影响对于评估地球工程对全球气候和环境的影响有重要意义。文中使用中等复杂程度的地球系统模式,模拟了典型CO2高排放情景RCP8.5下,实施太阳辐射管理地球工程对海洋表面的pH和文石(碳酸钙的一种亚稳形态)饱和度的影响,并定量分析了各环境因子对海洋酸化影响的机理。模拟结果表明,在RCP8.5情景下,到2100年,相对于工业革命前水平,全球海洋表面平均pH下降了0.43,文石饱和度下降了1.77。相对于RCP8.5情景,2100年地球工程情景下全球海洋表面平均pH增加了0.003,而文石饱和度降低了0.16。地球工程通过改变溶解无机碳、碱度、温度等环境因子影响海洋酸化。相对于RCP8.5情景,实施地球工程引起的溶解无机碳浓度的增加使pH和文石饱和度均减小,碱度的增加使pH和文石饱和度均增大,温度的降低使pH增大而使文石饱和度减小。总体而言,太阳辐射管理地球工程可以降低全球温度,但无法减缓海洋酸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