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东亚季风和我国夏季雨带的关系   总被引:58,自引:13,他引:58  
赵汉光  张先恭 《气象》1996,22(4):8-12
利用1951-1994年每月平均平面气压资料,计算了东亚地区季风强度指数。分别表明:东亚夏季风强弱与我国夏季雨带类型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当夏季风强的年份,主要雨带分布在我国北方,而夏季风弱的年份,主要雨带分布在我国南方;夏季风为正常的年份,雨带分布一般在我国中部。分析发现:夏季季风的强弱与夏季风来临迟早还存在着联系。当夏季风来临早的年份,则夏季季风强度以偏强为主;反之夏季风来临迟的年份,则夏季季风  相似文献   

2.
近40年东亚夏季风及我国夏季大尺度天气气候异常   总被引:75,自引:21,他引:75  
施能  朱乾根  吴彬贵 《大气科学》1996,20(5):575-583
定义了一个反映东亚夏季大尺度季风强度的指数,计算了夏季逐月及季的东亚季风指数(1873~1989年)。用近40年资料研究了东亚夏季风与我国夏季大尺度天气的关系。指出,强夏季风时,我国夏季大范围高温。东亚夏季风与我国夏季降水的关系则表现在夏季雨带的南北位置上。强夏季风时,雨带偏北。夏季雨带位置偏南均与弱季风有关。长江中下游夏季的涝年与弱季风有关,而强夏季风时,长江中下游经常是旱年。最后,研究了强、弱夏季风年时的北半球500 hPa环流异常特征,结果表明,东亚夏季风强度是造成我国夏季气温、降水异常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华中在盛夏是相对少雨干旱的区域,也是我国著名的伏旱区。近年来研究表明:与长期天气过程相联系的降水异常及因此酿成的旱涝现象是我国夏季风活动异常的结果。本文初步讨论形成华中伏旱的夏季风特征及其季风气压系统,以及前期下垫面热状况对伏旱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东亚季风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曾长期组织和从事东亚季风及其对中国天气和旱涝影响的研究。该文对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在东亚季风研究方面取得成果进行综述, 并回顾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有关季风的研究活动, 也回顾了影响我国天气气候、东亚季风环流系统的提出及其后续的有关东亚和印度季风系统的相互作用, 引发中国大陆暴雨生成的水汽输送, 表达中国大陆季风活动的季风指数设计等研究结果。综述了南海夏季风爆发、梅雨开始、中国雨季开始及传播等有关研究成果; 东亚季风系统中副热带地区低频振荡纬向和经向传播特征及与赤道地区不同之处, 东亚低频振荡对El Ni?o形成及夏季东亚热带和副热带季风爆发的可能影响, 东亚热带和副热带季风低频振荡对中国天气气候的影响等有关成果; 亚洲地区大气热源的计算及其分布, 青藏高原夏季热源对东亚夏季风及降水的可能影响, 青藏高原冬季冷源对El Ni?o生成的可能影响等有关成果; 东亚季风及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 准4年年际振荡的分析及与ENSO形成间的相互作用, 极地对东亚夏季降水的影响及东亚季风年代际变化特征等成果。综述东亚季风系统形成的可能机制, 特别是亚洲大陆—西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及非洲、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及澳大利亚陆地与周围海洋对冬夏季风形成、印度和东亚季风系统形成、南海夏季风形成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浙江地处东亚北纬27—31度附近,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的中间位置,是属副热带季风气候,每年汛期经历着东亚季风雨带初夏由南至北和初秋由北至南往返推移的两次影响过程。这两次雨带的推移,决定了‘我省雨季起始的迟早和强度以及盛夏伏旱等整个汛期的降水状况。而这两次雨带的推移取决于大气环流东亚中纬西风强度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这一对基本环流因子的互相配置。基于这一认识,我们选定中纬西风强度及西太平洋副高为造成我省汛期旱涝的两个基本环流因子,并对它的前期演变规律进行了初步探索,从而建立起预报旱涝的判别工具,从了5年试报以来效果尚佳。  相似文献   

6.
1979年季风试验期间东亚地区夏季风爆发时期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本文分析1979年季风试验期间5—7月从春到夏的季节转变过程。在亚洲南部和西北太平洋地区大范围夏季风爆发前1—2候,南半球40°—160°E之间中纬度地区高空西风急流有一次增强过程。南半球对流层中部的经向环流发展,对流层低层的越赤道偏南气流加强,这时亚洲南部和西北太平洋热带地区低空西南风风速增大,并且范围向北扩展,南亚地区对流层上部热带东风加大,季风环流圈加强,我国东部雨带出现季节性北移。看来南半球大气环流的变化对东亚地区夏季风的建立及其向北推进起着触发作用。  相似文献   

7.
东亚夏季风区的低频振荡对长江中下游旱涝的影响   总被引:62,自引:19,他引:43  
利用相关分析与合成分析的方法,讨论了东亚夏季风区的低频振荡及其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的关系。研究发现,东亚强季风涌年,准30~60d振荡的影响显著,容易造成长江中下游多雨;东亚弱季风涌年,准30-60d振荡减弱,10-20d低频振荡为主要的振荡周期,容易造成长江中下游干旱。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低频振荡对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的影响。研究表明,东亚夏季风中低频振荡传播规律对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的中长期预报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亚洲—太平洋夏季风系统的基本模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芸芸  丁一汇 《大气科学》2012,36(4):673-685
亚洲—太平洋季风区各季风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对季风区甚至全球的气候变化都有着显著的影响.整个亚洲—太平洋夏季风系统都处于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庞大辐散环流中,从高层辐散中心流出的三支气流分别对推动印度夏季风、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和南海夏季风起着重要的作用,很好地表现了亚洲—太平洋夏季风系统的整体性特征.季风区多种气象要素的基本模态在年代际和年际尺度上都表现出较为一致的变化特征:年代际尺度上亚洲—太平洋夏季风系统整体呈现减弱趋势;年际尺度上存在准2年和准4年的两个周期,其中准2年振荡特征表现为若印度西南季风偏强,则印度季风雨带偏强偏北,导致印度大陆中北部地区降水偏多;同时,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移和偏强的印度西南季风显著向东延伸,10°N~30°N范围内的西北太平洋地区则表现为异常的气旋性环流,而30°N~50°N之间为反气旋性环流异常,对应东亚夏季风偏强,季风雨带能够北推至我国华北地区.也就是说,当亚洲夏季风中某一季风子系统表现为异常偏强时,另一季风子系统在这一年中也将表现为异常偏强,反之亦然.准2年的振荡周期可能是亚洲—太平洋夏季风系统的一种固有振荡,它从年际尺度上反映了亚洲—太平洋夏季风受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温的强迫表现出明显的整体一致特征.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国家,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半年,4—9月的降水量约占年总量的80%,中东部主要雨带的位置随着季节的进程南北移动,进而影响中东部地区旱涝分布格局。2020年汛期(3月28日-9月8日),我国天气气候形势异常复杂,随着夏季风的加强,主雨带向北推进,受降水量偏多影响,我国中东大部地区出现了阶段性的洪涝,长江、淮河、黄河、海河、松花江、太湖流域的降水量均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其中长江和黄河流域6—8月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最多,淮河和太湖流域为次多。  相似文献   

10.
我国南方初夏汛期和东亚夏季风环流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主要根据低层夏季风热力学性质与流场演变特点深入讨论我国南方初夏汛期包括华南前汛期和长江中下游梅雨期同夏季风活动的联系,分析了东亚夏季风环流建立过程的阶段性和类型,指出汛期的开始与结束同夏季风前沿位置变动一致。我国夏季风从开始到发展鼎盛时期低纬大气环流的演变过程各年不完全相同,主要可归纳为4类,每类包括4个或3个不同阶段,从而可认识到东亚夏季风体系结构的非单一性,它可有4种结构模型,即仅是东南季风P的单气流型、强东南季风P与弱西南季风A的双气流型、强东南季风P和弱西南季风M的双气流型、强东南季风P和强(或弱)西南季风M以及弱西南季风A的3气流型。  相似文献   

11.
据1991年特大洪涝过程的物理分析试论江淮梅雨预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1991年江淮梅雨为个例,通过对特大洪涝形成过程的物理分析,就梅雨预测问题提出了一些认识。分析表明,1991年江淮流域较长梅雨期内所发生的3场大暴雨是很有代表性的,它们是大气环流季节转变不同进程中的产物,因而具有不同的环流背景和降水性质,且在洪涝的形成中起着不同的作用。据此,我们提出了江淮梅雨的3个模型,指出应在由春夏之交到盛夏这个较长时期内分阶段地考虑梅雨预测。另外还指出,确定雨带的落区,不但应强调副高和东南季风活动对雨带南北进退的作用,而且也要注意西南季风的活动会导致雨带东西向的摆动。最后,就旱涝形成物理过程的诊断研究在旱涝模式预测方法中的意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72—2007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计算大气热源,分析了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大气热源的特征,在此基础上,以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早年(1983年)和爆发偏晚年(1989年)为例,对比分析大气热源和大气环流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季风爆发后热源中心有明显的北抬现象,伴随着我国南部至南海区域低层较强的西南风建立;季风爆发偏早年,中层大气在我国以北出现负距平,赤道区域热源中心值较平均水平高,与之对应的是爆发偏晚年热源中心值偏低,偏早年季风爆发前在赤道至南海区域有较大的热源梯度,这种动力和热力形势的配置使季风爆发偏早年Hadley环流强度增强,导致从孟加拉湾向北的水汽输送增多,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偏早,造成雨带北移的时间提前。  相似文献   

13.
东亚副热带季风雨带建立特征及其降水性质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任珂  何金海  祁莉 《气象学报》2010,68(4):550-558
利用1961—2006年NCEP/NCAR再分析数据集和TRMM、CMAP多年平均逐候降水资料,分析了中国东部副热带季风雨季的起始时间、建立特征及其降水性质。结果表明,第16—18候,在中国江南南部和华南北部地区(25°30°N)日降水率达到6 mm/d,且范围较大,在低层该雨带的水汽主要来源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侧转向的西南水汽输送,其源地即为西太平洋副热带季风雨季开始。雨带建立同时,东亚副热带地区中东太平洋的纬向海平面气压梯度首先在中纬度发生反转,即西低东高(相应于西暖东冷)。中国东部副热带地区出现加热中心并伴有上升运动,强度逐渐增强,并伸展至对流层顶,其强度及对流高度与热带地区相当,对流层中低层大气呈对流不稳定,降水已具有对流性降水性质。与此同时,南海西太平洋地区仍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之下,盛行下沉运动,无降水产生,南海夏季风及其相应的水汽输送尚未建立。东亚副热带季风雨带的建立(3月底4月初)早于热带夏季风雨带,两雨带分别具有独立的热源中心和上升运动。南海夏季风即将爆发之际,赤道地区加热中心快速北移至南海地区,与副热带地区热源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4.
南亚夏季风年际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8,他引:9  
王可丽  江灏  吴虹 《高原气象》2001,20(3):318-324
由于季风活动与降水的时空变化有直接的联系 ,故而定量化研究季风的活动对预测旱涝等灾害性天气有重要意义。但是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 ,量化指标描述的结果多具有明显的不一致性。因此 ,在确定定量化指标之前还需要对季风的气候学特征有更多的了解。为此 ,本文利用 195 8— 1997年NCEP 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 ,首先分析了南亚地区风场演变的基本特征。分析表明 ,85 0hPa与2 0 0hPa纬向风的垂直切变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特征 ,6~ 9月为特征期 ,0°~ 2 0°N ,4 0°~ 13 0°E为特征区。在此基础上对南亚夏季风的年际变化问题作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 :在南亚夏季风区季风增强或减弱的整体性是第一位的 ,是最主要的年际变化方式 ;大约以 80°E为分界线 ,以西的印度夏季风与以东的东南亚夏季风增强、减弱的反向变化是第二位的 ,而且主要反映了东南亚夏季风的年际变化特征 ;根据纬向风垂直切变的主要特征模选取了 4类具有典型特征的南亚夏季风类型 ,与不同类型南亚夏季风风场相对应的降水场分布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近三十年我国季风气候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概况季风是气候学上一个重要问题,我国位于世界著名的季风区,洪涝、干旱、严寒或酷暑等各种灾害性的天气气候现象都与冬、夏季风活动有密切联系。这个课题早在1916年就受到竺可桢的重视,并发表了其《中国之雨量及风暴说》及《东南季风与降水》等论文。三十年代涂长望等研究《中国天气与世界大气的活动及其长期预告、中国夏季旱涝的应用》及《中国夏季风之进退》等,前辈这些研究对以后的工作都有很大的启发性。直到五十年代中由于高空资料的增加,才使得东亚季风问题有了比较系统的研究。高由禧等在综合评述了各国气象工作者对季风问题的观点和方法后,提出了对季风问  相似文献   

16.
夏季南海季风槽与印度季风槽的气候特征之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潘静  李崇银 《大气科学》2006,30(3):377-390
亚洲夏季风槽包括两大重要组成部分,即南海夏季风槽和印度夏季风槽.两个季风槽同属于热带夏季风系统,具有热带辐合带的性质.但由于所处地理位置、海陆分布、受到的影响系统不同等原因,两个季风槽有明显的异同点.利用气候平均资料分析,揭示南海夏季风槽和印度季风槽的结构特征和演变特征的异同点,有利于提高对亚洲夏季风系统的认识.作者首先讨论了结构特征方面的差异,从季风槽的对流特征、环流场配置特征、热力结构特征等方面探讨了两个季风槽的区别,分析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槽和印度夏季风槽在结构特征方面区别不算很大,都具有热带季风辐合带的典型结构,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有明显的季风经圈环流,热力结构特征均是低层偏冷,中高层偏暖.相对来说,印度夏季风槽比南海夏季风槽强且深厚.其次对南海夏季风槽和印度夏季风槽的演变的气候特征所进行的分析表明,季风槽建立时间与季风爆发时间是一致的.南海夏季风槽爆发早且突然,撤退缓慢,维持时间长;印度夏季风槽则是渐进式的爆发,撤退迅速,维持时间较短.两个季风槽的温湿演变特征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
夏季风北推和强度对我国北方夏季降水影响的年代际特征   总被引:19,自引:9,他引:10  
吴长刚  刘鸿升  谢安 《高原气象》2005,24(5):656-665
利用近50年NCEP/NCAR的候平均风场和比湿场资料,计算了东亚夏季风北界的位置,发现季风北界存在着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季风北界偏北的年份集中于1950年代和1960年代,而偏南的年份则集中于1980年代和1990年代,并且各个季风区的季风北界的年代际变化比较一致。利用这些资料定义了“区域夏季风指数”,更好地反映东亚夏季风的强弱和北方各地区旱涝之间的关系;用合成分析方法比较了夏季风强度与北方各干旱半干旱区域旱涝变化的关系,说明华北地区最为敏感,区域季风指数与7,8月降水量的关系最好。最后用小波分析方法,讨论了这些区域的夏季风强度和夏季降水量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关系,发现区域季风强度指数和各季风区降水量的关系在15年左右的年代际尺度上关系最好,在3~5年的年际尺度上也有比较好的相关。这些结果对于北方地区的气候趋势预测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关于亚洲夏季风爆发的动力学研究的若干近期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资料分析显示,与850 hPa风场相比,地面风的变化能更好地表征亚洲各季风系统的特征。基于地面风的季节性反转和降水的显著变化所构建的亚洲夏季风(ASM)爆发指数和等时线图表明:亚洲热带夏季风(TASM)在5月初首先在孟加拉湾(BOB)东南部爆发后不是向西传播,而是向东经中印半岛向东推进,于5月中到达中国南海(SCS),6月初到达热带西北太平洋。印度夏季风的表面低压系统源于近赤道阿拉伯海地区,于6月初到达印度西南部喀拉拉邦,印度夏季风随之爆发。亚洲副热带夏季风(STASM)5月初在西北太平洋日本本州东南的海区发生后向西南伸展,于6月初与南海季风降水区连接,形成东北—西南向雨带,夏季风在中国东南沿海登陆,日本的“梅雨”(Baiu)开始。6月中该雨带向北到达长江流域和韩国,江淮梅雨和韩国的“梅雨”(Changma) 开始。本文还回顾了亚洲热带夏季风爆发的动力学研究的若干近期进展。春季青藏高原和南亚海陆分布的联合强迫作用使海表温度(SST)在BOB中东部形成短暂但强盛的暖池,在高层南亚高压的抽吸作用下,常伴有季风爆发涡旋(MOV)发展,使冬季连续带状的副高脊线在孟加拉湾东部断裂,导致亚洲热带季风首先在BOB爆发。BOB东/西部有东/西风型垂直切变,利于激发/抑制对流活动,并增加/减少海洋向大气的表面感热加热,从而使得亚洲夏季风爆发的向西传播在BOB西海岸遇到屏障。季风爆发逐渐向东伸展引发南海和热带西太平洋夏季风相继爆发。季风降水释放的强大潜热使南亚高压发展西伸,纬向非对称位涡强迫显著增强;在阿拉伯半岛强烈的表面感热加热所诱发的中层阿拉伯反气旋的共同作用下,位于阿拉伯海近赤道的低压系统北移发展成为季风爆发涡旋,导致印度季风爆发。由此可见,历时约一个月的亚洲热带夏季风爆发的三个阶段(孟加拉湾、南海和印度季风爆发)是发生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下受特定的动力—热力学规律驱动的接续过程。  相似文献   

19.
采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FY2E-TBB及台站降水资料,对2011年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的环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1年强对流活动由孟加拉湾扩展到南海地区,同时伴随着南亚高压移至中南半岛北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向东撤出南海地区,南海夏季风于5月第4候(第28候)爆发;季风爆发后,印度-孟加拉湾季风槽形成,南海地区低空开始盛行西南气流,并伴有对流降水的发展和温、湿等要素的突变。随着季风活动的推进,我国雨带北抬,长江中下游一带进入梅雨期,出现降水大值区。通过分析发现长江中下游梅雨与南海夏季风均受副热带高压影响,且两者的强度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梅雨开始时间与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011年南海夏季风偏弱,爆发时间偏早,长江中下游梅雨强度偏强,入梅时间异常偏早。  相似文献   

20.
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大气环流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立凤  张铭 《气象科学》2008,28(5):480-487
利用1958-1997年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南海夏季风爆发日为临界日,分析了季风爆发前后全球平均环流和扰动环流的演变.结果显示,季风爆发前后气候平均场的环流形势是完全不同的,且这一变化是全球性的.从扰动场的演变看,伴随季风的爆发,扰动环流的变化不仅是全球的,而且具有突发性.分析还指出了南海西南季风的来源和三支越赤道气流的作用,特别是南半球环流的变化以及其对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