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1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2008年1月12日-2月2日江西出现了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其间全省平均气温之低、雨雪冰冻持续日数之长、范围之广,突破1959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极值。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2008年冬季气温、降水与常年持平,日照偏少。几次大雾天气对交通造成一定影响;1月中旬至2月上旬出现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浙北积雪量达50年一遇,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对农业、林业、电力、交通等行业造成了严重影响和损失。冬季拉尼娜状态继续维持,中高纬度欧亚地区的大气环流异常稳定,同时南支槽比较活跃,是引起冬季南方地区大范围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2008年第1季度气候综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郝全成 《广东气象》2008,30(3):32-33
2008年第1季度广东省以气温偏低、降水大部偏少且分布不均、日照充沛为主要气候特点。本季度主要气候事件为遭遇80年一遇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冷空气影响频繁并多次造成明显的降温降水天气,但部分地区旱情却依然持续。此外,季度内全省多次出现大范围的灰霾、大雾天气。  相似文献   

4.
对2008年1—2月贵州省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形成机理、造成的灾害强度以及气象灾害应急服务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持续而稳定的大气环流异常是造成贵州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直接原因;强拉尼娜事件是导致贵州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重要原因;特殊的地形地貌造成贵州各区域雨凇分布的差异;同时初步提出从4个方面入手做好气象灾害的应急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5.
2008年初桂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特征及预报技术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2008年初桂林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过程开始、发展及转折结束三个阶段的介绍,揭示了该天气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平均气温低、影响范围大、阴雨时间多、多种灾害天气并发、经济损失重等特点.结合欧亚范围气候形势及特点,对此次天气过程的成因及形势作了分析,指出拉尼娜事件和异常的大气环流是此次持续低温雨雪天气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利用M ICAPS常规气象资料、EC再分析资料以及国家气候中心的海温、环流监测资料等,分析2008年初六盘水市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过程的成因。结果表明:此次罕见的灾害天气过程是在近50 a来最严重的一次"拉尼娜"事件背景下发生的,与欧亚地区持续大气环流异常密切相关。在"北高南低"和西太平洋副高偏北偏强的形势下,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下补充,孟加拉湾和南海地区源源不断的水汽向北输送,使得滇黔静止锋在贵州西部及云南中部长时间维持,形成了长时间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同时对流层的中低层有逆温层存在是六盘水市2008年初以冻雨、小雨夹雪为主而降雪不明显的主要因素。并从经济损失、生态环境破坏、灾害影响程度对2008-01-14—02-15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进行综合影响评估。认为:持续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造成了多种灾害并发,打乱了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灾后重建困难大;雨凇造成的道路结冰、供电线路积冰,是导致交通运输瘫痪、电网中断、通讯受阻的致灾因子。  相似文献   

7.
2008年初湘西北出现了自1956年有气象记录以来低温持续时间最长、冰冻范围最大、强度最强的一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罕见的特大冰冻灾害给当地支柱产业之一的椪柑生产带来严重影响。本文从天气学和农业气象学角度出发,对低温雨雪造成的椪柑冻害及椪柑成果的贮藏、销售影响进行了详细评估,旨在为湘西北椪柑生产恢复与制定防灾减灾措施提出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2008年初湘西北出现了自1956年有气象记录以来低温持续时间最长、冰冻范围最大、强度最强的一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罕见的特大冰冻灾害给当地支柱产业之一的椪柑生产带来严重影响.本文从天气学和农业气象学角度出发,对低温雨雪造成的椪柑冻害及椪柑成果的贮藏、销售影响进行了详细评估,旨在为湘西北椪柑生产恢复与制定防灾减灾措施提出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邓红 《湖北气象》2008,27(2):191-192
2008年1月11日至2月3日,湖北省出现了一次自1954/1955年以来50年一遇的严重冬季低温、雨雪、冰冻极端气象灾害,期间共出现4次(1月11~15日、18~22日、25~28日、1月30日至2月1日)低温雨雪天气过程。由于雨雪过程频繁、强度大,低温冰冻持续时间长,积雪冰冻范围广,对农业、交通、电力、通讯等行业以及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2008年1月出现50a一遇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2009年1月则出现了30a一遇持续低温干旱天气。采用全省各站地面实测数据,实况资料降水为实测数据,温度资料选自自动站,天气气候分析采用NCEP资料,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连续两年1月的温度、降水量与历史同期对比分析,同时将两年的月、旬温度和月降水量及月平均形势场和风场等也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1月和2009年1月的共同特点是月平均温度、最低温度均偏低;不同点是2a的月最高温度和月降水出现明显差异。2008年1月的低温雨雪天气给陕西的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带来严重影响,而2009年1月的低温干旱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利用1980-2007年吉林省11个气象观测站常规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共计100次雨凇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雨凇天气南多北少,丘陵地带及长白山脉的迎风坡一带为雨凇的频发区。雨凇多发于冬初和初春,并且雨凇出现几率在减少。吉林省的雨凇天气的温度层结结构与中国南方省市雨凇的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吉林省雨凇天气并不存在融化层和逆温层等结构。通过对地面形势的分析,将雨凇天气分为低压后部型、高压前部型、低压南部型和低压型。它们的共同点是高空均有较深厚的后倾槽移过吉林省,温度槽落后于高度槽;近地面层先升温后降温,850 hPa相对湿度为70 %左右,而地面相对湿度均可达到80 %或以上。强雨凇天气主要发生在东南部地区,强雨凇天气出现时的地面及高空形势与一般的雨凇天气发生时的形势基本相似,但850 hPa和地面的相对湿度比一般情况偏大10 %左右。  相似文献   

12.
导线覆冰是在一定气象条件下发生的复杂的物理过程,贵州是我国南方导线覆冰最严重的受灾区,每年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覆冰灾害。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探空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覆冰资料,通过分析影响局地线路覆冰的大范围气候、天气背景及其变化特征,结合已有的覆冰灾害事件,侧重于气候背景的角度,分析总结了2008~2011年贵州产生覆冰的天气气候特征,气象要素条件以及地理环境因子与导线覆冰的关系,主要得出以下结论:贵州省导线覆冰与中高纬大气环流异常,西太平洋副高的北移,对流层下层逆温层的影响密不可分;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北边小槽移动影响与南方来的暖湿空气汇集之地,容易形成冰冻天气,加之导线多分布于山上,则导线的材质与分布,导线所在环境的空气湿度,空气温度,风向风速,降水与天气状况等,决定了导线覆冰的厚度。  相似文献   

13.
该文采用ESRI公司的ArcGIS Server配合ArcSDE,Oracle数据库软件,结合ASP.NET,JavaSeript,VML,Ajax技术开发了基于ArcGIS Server和VML技术的气象信息发布系统.该系统将实时气象资料融入实际的地理信息环境,实现动态信息查询、统计及各种统计图表展示,并充分发挥GI...  相似文献   

14.
陈晓红  胡雯  余金龙  袁野 《气象科技》2007,35(4):541-545
根据安徽省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系统需要,利用NCEP 500 hPa高度场和风场格点资料及安徽省81站10年非汛期逐日降水资料,在客观分析天气形势基础上,结合预报员实践经验给出的不同系统影响安徽省时的关键区,计算机自动建模,形成逐日天气型日历,实现环流分型客观化。此方法识别条件实用,模型物理意义明确,自动化程度高,自动生成的逐日天气型日历,为安徽省非汛期人工增雨作业指挥系统提供了很好的天气预报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分析广西气象服务面临的形势,从气象探测、天气预报、农业气候规划、人工影响天气、气象科技信息以及组织领导等方面探讨提高广西气象服务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近60年雨凇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湖南97个地面气象站点气象观测资料、运用经验正交函数、旋转经验正交函数、一元线性回归、Mann-Kendall、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湖南雨凇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并与高山站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湖南雨凇发生在11月至翌年3月,空间分布特征呈现为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迎风坡多、背风坡少、“三心二带”、高低交错.湖南雨凇日数空间分布既有全区一致性,也存在着南北反向变化的差异,空间分布大致可分为湖南南部、北部及中部、西北部3个异常区.湖南年雨凇日数和南岳高山站年雨凇日数呈现出的周期变化相同,即均存在2a、4a、9a和24 a左右的准周期,2a和4a周期尺度雨凇日数多和少转换频繁,9a周期尺度在1970年代末以前振荡明显,在24 a准周期尺度上经历了1960年代初期、1970年代中期、1990年代初期、2000年代中期4个转折年份.在过去60年全省年雨凇日数呈显著减少趋势,南岳高山站年雨凇日数趋势变化不明显,但存在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相似文献   

17.
台风数值预报中受云影响微波卫星资料的同化试验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 数值预报中卫星资料的应用主要只是针对晴空条件, 大量受云和降水影响的卫星资料被丢弃不加以使用。但是, 云雨区观测往往包含有大量与天气系统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大气信息, 对这部分资料的同化应用由此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快速辐射传输模式中云雨粒子辐射效应的考虑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情况下, 云雨区卫星资料的应用通常是采用云检测方案对观测受云影响的严重程度进行判识并决定使用的取舍。以0604号热带气旋Bilis作为研究个例, 该文设计了一组受云影响微波卫星资料不同云检测方案和通道选择的应用试验。对AMSU-A资料, 云检测方案包括散射因子、降水概率和小雨检测3种, AMSU-B卫星资料的云检测方法选用了通道2亮温模拟观测误差和Bennartz散射因子。在对进入分析系统卫星资料与天气系统的配置关系、卫星模拟与实际观测偏差特征的统计以及对初始分析影响研究的基础上, 探讨了它们对台风不同阶段数值预报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Summary The data information of sunshine duration for two different areas on the northern Mediterranean coast are examined. The data concern the same ten years (1968–77) time period, for both areas.Using the daily values, the sunshine duration is studied for each area and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m is performed.An attempt is made to explain their differences based on the frequencies and trajectories of the weather systems passing over the two areas, and generally over the Mediterranean area.A special reference is made for the months of April, May, September and October, that is, before and after the summer period, in order to identify sufficient sunshine duration periods.  相似文献   

19.
东北地区水稻霜冻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灾害系统理论,在综合考虑致灾因子自然属性和承灾体社会属性的基础上,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将传统的灾害研究方法与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手段相结合,利用1961—2010年东北地区182个气象站点逐日最低气温资料和1991—2006年172个水稻产区县(市)国土面积及社会经济资料,包括1981—2006年30个农业气象观测站水稻发育期资料,对东北地区水稻霜冻灾害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可划分为高风险、次高风险、中等风险、次低风险和低风险5个水稻霜冻灾害风险区域。东北地区水稻霜冻灾害高风险区位于黑龙江省的黑河地区大部、伊春西部和吉林省的延边州西部、白山北部等地,而辽宁省的中南部等地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20.
强对流天气引起风矢量和温度等气象要素突变,影响飞机正常起降和飞行。高时空分辨率的飞机气象资料中继AMDAR(Aircraft Meteorological Data Relay)是天气预报重要的资料源之一,可为机场终端区的强对流天气短临预报提供高时间密度的垂直探测信息。通过白云机场终端区的AMDAR资料,提取三维风矢和温度廓线,制作了风切变和湍流的预警分析图。以2011年4月17日一次广东省的强对流天气过程为例,将AMDAR资料结合雷达、卫星、探空等多源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AMDAR资料的风矢-时间高度剖面上形成三维预警指示,对机场的强对流预报有指导意义;当1 km以下发生强风切变,对飞机起降威胁严重,AMDAR资料水平风的垂直分布印证了多普勒天气雷达强辐散区的回波特征;高时空分辨率的AMDAR风速和温度扰动,可揭示大气中的风切变及湍流运动。AMDAR资料为保障飞机的安全起降提供了一种实时、密集的垂直观测信息,有助于研发临近预报预警产品,弥补探空资料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