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5 毫秒
1.
一、大风标准及气候概况武威地区6—7月多大风天气,我们规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时,定为我区一个区域大风日。①全区6站中有4站或以上出现≧17米/秒大风,②全区6站中有3站出现≧17米/秒大风,其中川区的武威、永昌、景泰、民勤4站中,必须有2站或以上有大风。从1971年至1982年6—7  相似文献   

2.
武威地区夏季强雷暴与大降水天气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武威地区夏季强雷暴与大降水天气的环流特征及物理量场,强调了二者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3.
一、雨情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990年3月下旬,武威地区出现了一次强连阴雨(雪)天气,其中3月26日全区中—大雨(雪)。过程降水量见表1。表1 3月22日至28日各站降水量(mm) 这样强的连阴雨(雪)天气在武威近40年来尚属首次。由于正值春播期间,连阴雨(雪)天气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不同影响。据调查,这次过程造成全区基本播种完毕的川地和浅山地,农田板结、粉籽,特别对湖区的农田危害更大;而对民勤、古浪等还未下种的滩旱地和山地却增加了土壤墒情。有利于播种。  相似文献   

4.
1990年2月21日至23日武威地区出现了一次大雪天气过程,其中23日雪量最大,为4.7毫米,打破了近30年的同期历史记录(1987年2月22日3.2毫米)。过程总降水量武威5.1毫米,永昌4.0毫米,天祝3.6毫米,并伴有强降温天气,天祝出现寒潮,日平均气温下降10.2℃。这次大雪给我区农牧业生产和交通运输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加强对冬季大降水天气的认识,我们对这次过程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1985年6月3日武威地区出现了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武威13个小时降水量62.7毫米,天祝县32.2毫米,古浪县30.2毫米,暴雨中心位于武威城东的王景寨大队,雨量达92.7毫米(该队排灌站记录)。这次暴雨突破历年日雨量最大值42.2毫米的记录,为历史所罕见,对武威城乡造成了严重破坏。据初步调查,仅武威东河乡(重灾区)受灾1012户,倒塌房屋105间,冲坏农田1615亩,  相似文献   

6.
根据1961~2000年武威站雷暴天气实况资料分析了河西走廊东部40年强雷暴天气发生的气候规律,并研究了河西走廊东部强雷暴天气发生的4种环流背景及4种主要天气条件,归纳总结出其短期预报着眼点,为雷暴天气预报业务系统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一、春季天气特点本季内天气多变。可谓“阳春二月少雨雪,四月陇原寒流频,五月前雨后多雹”。3~5月气温距平除甘南州4月,酒泉、张掖两地区5月比常年偏高1度外,其它均正常或稍偏低。3—5月降水量:酒泉、张掖两地区除肃南29毫米,民乐31毫米外,其余不足10毫米。武威地区10—60毫米,定西地区45—140毫米,天水、武都88—182毫米,平凉、庆阳85—166毫米,临夏、甘南州为70—180毫  相似文献   

8.
一、天气概况本季内雨、旱时段分明,表现为前期多雨,后期晴暖少雨雪,10月25日为明显的分界日。9至10月降水距平百分率,酒泉地区少3—8成,张掖地区少1—4成,武威地区少2—5成,中部则偏多1—3成,陇东、陇南多3—5成。省内各地气温和历年同期相比偏高1度。由于前期雨日多、墒情好,对冬小麦播种出苗有利。  相似文献   

9.
1 天气概况今年5月5日中午12时左右,我省河西走廊的酒泉、嘉峪关、张掖、金昌、武威及中部偏北地区的白银、定西等地市,自西北向东南出现了大风、沙尘暴天气,平均风力6—7级,最大风力9级。15时42分首先在金昌市附近生成黑风,天昏地暗,伸手不见五指,能见度降为0m,瞬间最大风速34m/s,达12  相似文献   

10.
·天气分析与预报·应用带通滤波器分离次天气尺度系统1.2一2用湿有效能量预报高原边坡地区大(暴)雨1.2一6春季冷槽型大风的完全预报1 .2一9武都地区8 .2大暴雨过程的天气学分析1.2一10河西中部地区一次大—暴雨过程分析1.2一12长期天气过程的若千问题(摘要)1.2一15西北区东部区域性降雹的云图模式3一2河西走廊大、暴雨过程的水汽输送3一5用PP法作8月高原低槽低涡类大雨预报3一9甘南8月大雨预报3一10客观分析中的一点新构思4一2用MOS方法制作甘肃河东降水预报4一5武威1一2月份晴雨MOS方法4一7B模式产品在冰雹预报中的应用4一9武威6.3暴…  相似文献   

11.
李德  张学贤  刘瑞娜 《气象》2012,38(12):1565-1571
对1955-2010年宿州市冬季降水量和气温变化的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宿州市冬小麦冬季仍处于缓慢生长状态,特别是在干旱和暖冬的双重影响下,冬季麦田一般需要灌溉一次。在此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Delphi technique),确定了影响冬季麦田实施灌溉的降水、日最低气温和风速3个气象要素的各自的量化等级和影响灌溉适宜与否的权重系数,给出了冬季干旱时段灌溉气象适宜指数概念和计算模型,再结合天气预报产品的释用方法,得到了冬小麦冬季干旱时段灌溉农用天气预报产品。经实例应用,可适应对外发布冬季麦田灌溉农用天气产品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河西走廊东部近50年沙尘暴气候预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应用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武威市5站(乌鞘岭、古浪、永昌、凉州区、民勤)近50年月、年气象资料和沙尘暴个例,详细分析了沙尘暴产生的气候背景和气候影响因子。在分析二十多种气象要素的基础上,做出沙尘暴不同时间、不同范围的日数和强度预报方程。研究表明:河西走廊东部的沙尘暴是武威市北部干旱气候、丰富的地表沙源与大风天气相互作用的结果;沙尘暴日数与该市中北部冬春季的气温、年降雨量和大风日数有关;沙尘暴强度与武威市前期的干旱、异常增温、强大风日数有关。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13—2015年ECMWF(简称EC)细网格模式2m气温预报产品,分析了不同季节和不同天气形势下EC细网格模式产品对青岛地区7个基准站逐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预报性能。结果表明:EC细网格模式2m气温预报误差沿海站点大于内陆站点,且误差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逐渐增大。最高气温预报除胶州站外均为负误差,最低气温预报青岛、平度、莱西为正误差,崂山、黄岛、胶州和即墨为负误差。最高气温预报在3—4月和8—9月预报质量不稳定,最低气温预报夏半年好于冬半年。根据模式误差特点,给出7站气温主观订正参考值,订正后最高气温预报准确率提高3%~16%,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提高4%~18%。EC细网格模式对于暴雨、强对流、高温晴热、回暖天气、冷空气过程最高气温预报偏低,海雾影响时最高温度预报偏高;对冬季大雾情形下的最低气温预报偏低,辐射降温时最低气温预报沿海站点偏低,北部内陆站点偏高。  相似文献   

14.
冷、暖冬预测与三麦等越冬作物防减灾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慧  耿建武  王永红 《气象科学》2003,23(4):491-495
本文采用冬季负积温和冬季平均气温距平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冷暖冬年型分级指标;选用环流、海温等资料,建立了回归预报方程,并借鉴滤波的基本思想,研制了冬季负积温的海温因子和环流因子的分阶段滚动预报模式,该模式通过系数修正函数的运算,使得原为常量的预报因子系数变为变量,从而有效地提高预报精度,并在冷暖冬决策预报中起到了较大的作用。本文将天气预报、农业气象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研制了冷暖冬预测与三麦等越冬作物防减灾对策系统,近2a预报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60~2003年新疆阿勒泰地区7测站及塔城地区北部5测站当年11月至次年1月,44a气温、降水资料,研究了北疆北部冬季气候变化特征,解释了2000年该地区冬季特大雪灾极端气候事件出现的必然性,最后探讨了该地区冬季降水的预测问题;并得出一点很有意义的结论:在气候增暖、增湿背景下,特大雪灾也是可以预报的。  相似文献   

16.
三种全球预报产品中国区近地面气温短期预报效果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气象预报产品是扩散模式、空气质量模式的重要基础资料和前提条件,其误差直接影响模拟结果的准确度。为考察不同气象预报产品的误差,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GFS、ECMWF、T639三种全球气象预报产品,利用中国2100个地面观测站数据,对预报产品中近地面气温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其在不同季节、不同区域的特征。结果表明:在中国区域三种气象产品气温预报存在偏低预报的趋势,其均方根误差的年平均值为2.60—3.52℃,相关系数的年平均值为0.89—0.92,平均绝对误差的年平均值为1.87—2.67℃。整体而言,EC表现最佳,其余依次为GFS、T639。气温预报误差存在季节变化特征,三种产品均方根误差与平均绝对误差均表现为夏秋季优于春冬季,相关系数表现为秋冬季优于春夏季。气温预报误差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三种气象预报产品的气温误差空间分布特征较为相似,在中国华东地区误差值表现较低,在西南地区误差较高。同时,其误差水平在中国沿海地区表现较低,在地形复杂地区表现较高。  相似文献   

17.
2003年冬季空气质量趋势预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振玲  谢以扬  周惠  朱玉强 《气象》2005,31(10):47-50
使用短期气候趋势预报原理与短期空气质量预报相结合的方法,根据1~7月的气候特征(背景)、天气形势以及各种相关气象要素统计分析,对冬季采暖期空气质量进行综合预报。利用上述方法对2003年度(2003.11~2004.3)冬季采暖期空气质量进行了试预测。即:在2003年冬季气候预测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2003冬季相似年份的天气形势、污染气象条件,确定污染潜势和气象参数。并运用现业务使用的污染物浓度预报方程,计算冬季各月的逐日空气污染物(SO2、NO2、PM10)的浓度。最后综合2003年冬季气候特征预测和日空气质量计算结果,做出冬季空气污染趋势预报。  相似文献   

18.
湖南冻雨预报关键技术指标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51~2009年冬季湖南探空和地面观测资料,对湖南冻雨时空分布、过程发生频次、过程持续日数及冻雨的各层气温统计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通过研究提炼了湖南冬季冻雨预报技术指标和空间概念模型。检验和预报应用表明:厚度因子比温度因子判据TS评分高,而厚度与温度因子混合判据评分更高;冻雨预报判据指标结合南方冻雨大气环流空间概念模型在2013年1月湘中以南冻雨过程预报业务应用中,预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将气候预测中常用的74项环流特征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后,与郑州市冬季气温进行相关普查,利用SVM(SupportVectorM ach ine)两类分类方法,同时考虑气温的年代际变化,建立郑州冬季温度距平趋势预测推理模型,并对因子个数多少和年代际变化对预测模型的影响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用25个和15个因子分别建模时,产生最优模型时样本平均Ts评分均为56%,但后者预报准确率为75%,较前者提高了10%。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做试验集,效果较好,产生最优模型时的样本Ts评分和预报准确率较高;用90年代做试验集,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20.
青藏高原东部牧区冬季雪灾天气的形成及其预报   总被引:22,自引:12,他引:22  
对青藏高原东部牧区 ( 1967— 1996年 )冬季发生的成灾性降雪天气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探讨了北冰洋低压槽、贝加尔湖低压、东亚大槽和南支槽等欧亚大型天气系统活动对高原冬季降雪天气形势形成的作用。归纳出两种高原冬季成灾性降雪天气形成的模型。重点讨论了高原气流波动不稳定对高原波槽形成的量化指标 ,找出了若干高原低温—降雪过程预报的统计关系 ,并对高原冬季的雪灾预报提出了着眼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