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三种干旱指标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了三种干旱指标,并讨论了它们在描述不同干旱强度的干旱期方面的性能,作了相互比较。这些指标是:雨量距平指标(RAI)、Bhalme和Mooley干旱指标(BMDI)、Palmer干旱指标(PDI)。用内布拉斯加州资料作为例子,结果表明,在检测干旱期方面,这三种指标都是有效的。分析结果认为降水是影响气象干旱的最重要的气候因素。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在进行单站分析时,用雨量这一简单指标和比较复杂的干旱指标,在描述干旱期和干旱强度方面,效果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2.
气象干旱指标在内蒙古干旱监测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在内蒙古气候中心干旱监测评估业务中经常使用的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土壤相对湿度干旱指数、综合气象干旱指数三种气象干旱指标进行详细介绍和适用性分析。并对三种气象干旱指标的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认为综合气象干旱指数指标能较确切反映出干旱程度,尤其在对干旱过程的跟踪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降水量距平百分率指标反映干旱程度较轻,土壤相对湿度指标反映干旱程度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3.
赤峰地区夏季干旱强度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程玉琴  张少文  徐玉强 《气象》2010,36(1):49-53
夏季副高偏弱、位置偏南、中纬度盛行纬向环流以及冷涡活动偏少是造成干旱的主要环流特征。选用冬季亚洲地区环流指数、北半球极涡位置以及夏季降水的气候特征这三组预报因子,采用赤峰地区10个旗县站1959—2000年夏季(6—8月)平均降水量资料,依据当地的气候特点把干旱强度划分为轻度干旱和重度干旱,通过三组因子逐级订正的方法预报干旱强度。经过2001—2007年7年的实际应用,证实了该方法对干旱强度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4.
利用降水量距平百分率(PA)、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自适应帕默尔干旱指数(scPDSI)和气象干旱综合指数(MCI)四种气象干旱指数,进行变化趋势、相关性和干旱频率的分析,并与历史灾情进行对比,来研究1961—2020年新疆不同区域干旱指数适用性。结果表明,scPDSI和MCI指数显著上升,干旱程度呈减轻趋势,其干旱监测结果一致率高。PA指数变化趋势均平稳,但与其他三种干旱指数在全频域和高频域干旱监测结果一致率较好。SPEI指数在东疆和南疆东部区域显著下降,干旱程度呈加重趋势,与其它三种指数低频域干旱监测结果存在显著负相关。干旱频率分析结果显示,PA指数的特旱等级判定存在异常情况,特别是南疆和东疆。与历史灾情对比结果显示,MCI指数是对干旱灾害反映最好的。总体上,MCI指数在新疆地区的适用性要优于其它三种干旱指数。近60年来,全疆不同区域的MCI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各区域的干旱程度均有所减轻。空间上,新疆西北部发生干旱显著比南疆和东疆区域概率大。全疆不同区域在1962—1967年、1974—1977年、1989—1991年、1997年、2020年均发生干旱,并且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较多,其中北疆西部和伊犁河谷区域易出现干旱灾情。  相似文献   

5.
安顺清 《气象》1986,12(11):25-25
了解水分协迫和干旱课题已进行了三年,1986年8月13—17日在内蒙临河市召开了课题研究成果交流会。程纯枢、张家诚等专家出席了会议,并在会上作了重要的学术报告。从这次会议论文和发言交流的情况看,三年来有关干旱指标、干旱气候分析、干旱预报方法、合理灌溉以及其它有关技术问题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学术上,某些方面有所创新,在生产上有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并在此期间,建立了基地,引进了设备,培训了人材,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以下就有关几个问题进行扼要报告。 一、干旱指标研究 众所周知,干旱指标是干旱研究的一个最基本的工具。由于干旱的复杂性及其影响的广泛性,不可能有一个各部门通用的精确的干旱指标。目前都是按学科给予干旱定义和干旱指标,如气象干旱、农业干旱、水文干旱和社会经济干旱等。此课题主要研究气象干旱和农业干旱指标。有关气象干旱指  相似文献   

6.
铜仁地区2009—2010年出现历史罕见的夏秋连旱并叠加冬旱的严重干旱,通过分析和评估发现,在这次夏秋冬三季连旱过程中,一是以冬季干旱最重,地区大部达到特重等级,且地区西部旱情重于东部;二是夏季干旱普遍达到中旱等级,干旱严重程度仅次于冬旱;三是地区东部秋旱偏重,普遍达到中到重旱等级,而地区西部秋旱只达到轻旱标准,旱情比东部偏轻;四是这次铜仁地区冬季出现罕见的特重干旱是前期长时间降水偏少累积、气温偏高所致,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长时间跨季节异常稳定偏强、脊点位置异常偏西、南海夏季风异常以及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是造成这次干旱灾害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7.
干旱胁迫下不同基因型美国黑核桃的光合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核桃组的三种基因型品种和普通核桃为试验对象,进行三种土壤水分处理的田间试验,通过试验比较干旱胁迫下不同基因型黑核桃的光合特性,得出黑核桃的抗干旱性大于普通核桃,认为黑核桃是一类光效植物,对干旱胁迫有较强的适应和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8.
三种干旱指数对西南地区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1951年1月2011年12月中国160个气象站的月降水量和平均气温资料,计算了近61年西南地区18个气象站逐月M指数和季、半年和年尺度的逐月SPI和SPEI指数。参考过去该地区发生的干旱灾害历史资料,研究了三种指数对不同时间尺度干旱的表征能力。结果表明:(1)SPEI指数能抓住降水和蒸发这两个影响干旱的重要决定因素,对西南地区季、半年、年尺度的干旱有较好的表征能力;(2)SPI指数在分析西南地区不同时间尺度干旱时,对年尺度的干旱表征是适用的,对半年尺度的干旱也适用,但表征能力不及SPEI指数,对季节尺度的干旱,春、秋季是适用的;(3)M指数在分析西南地区不同时间尺度干旱时,对年尺度的干旱,部分站点是适用的,对半年尺度的干旱,夏半年是适用的,对季节尺度的干旱,春、夏季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9.
根据玉林市春、夏、秋三个季节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参照历年的旱情资料,确定出干旱的农业气象指标,分析47a来干旱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特点,并针对玉林市的具体情况提出一些防御干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论20世纪30年代美国沙尘暴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历了这个世纪最强的一次干旱灾难。干旱影响了美国几乎三分之二的土地以及墨西哥和加拿大的部分地区。同时。在美国大平原南部频繁发生的强沙尘暴震惊世界。通过研究,我们给出了模式模拟的结果,说明那次干旱事件是由那10a间热带海表温度异常引起。而大气和陆面的相互作用增加了干旱的严重性。我们也将20世纪发生在北美的其它干旱事件同30年代的干旱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1.
采用哈密地区6站1975—2014年逐日地面水汽压和降水量资料,计算了哈密各站的大气可降水量、有效空中水资源量、自然降水产出率和人工增水潜力值,并分析了各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哈密地区年平均整层大气可降水量为2560~4327 mm,年均有效空中水资源量约为232~828 mm,占整层大气可降水量的1/4~1/10;年均自然降水产出率在9%~28%,自然降水产出率与降水量成正比关系。哈密地区的年人工增水潜力理论计算值在844~2399 mm之间,潜力值在夏季最大,巴里坤和伊吾明显多于其它区域。  相似文献   

12.
黄河流域冬、夏季水汽输送及收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进  李栋梁  张杰 《高原气象》2012,31(2):342-350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我国实测雨量资料,对黄河流域1月和7月多年平均及旱、涝年整层积分的水汽通量、辐合(辐散)及各分区水汽收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月黄河流域无明显的水汽输送,而7月水汽沿西南、东南及西北3条路径输送,前两支气流在多年平均时主要影响黄河下游区。涝年时影响到黄河中、下游区,而上游区水汽流入较小;旱年,黄河中、上游区均无明显的水汽输送,只有下游的小范围地区受西南气流影响。各区净水汽通量分别与其地面降水的时空演变相对应,而经向净水汽通量是影响水汽收支变化及供给流域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涝年的水汽净收支与各边界水汽流入明显大于旱年。1月,西边界和北边界微弱的水汽输入远小于东边界和南边界的输出,各区均为水汽净辐散,不利于降水;7月,大量的水汽主要来自西边界和南边界,涝年各区均为水汽盈余,多年平均也以净辐合为主,而旱年则以水汽亏损为主。  相似文献   

13.
东北区域水体密度指数估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体密度指数是生态质量气象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该文提出了一种利用MODIS遥感数据估算水体密度指数的方法,首先利用水体与地物遥感光谱特性的差异,对指示性水体的面积进行精确识别和提取;通过选择不同时相MODIS数据与地而水文观测资料建立统计关系模型,实现对区域水环境面积的估算;最后计算归一化权重系数,实现东北地区水体密度指数的估算。  相似文献   

14.
鄱阳湖水体淹没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丰水季鄱阳湖流域降水对鄱阳湖水位的影响研究, 建立鄱阳湖水位变化降水预测模型;并利用近10年卫星遥感对鄱阳湖水域面积的监测及相应时相鄱阳湖水位资料的分析, 研究出丰水季鄱阳湖水体淹没模型, 解决了洪水季, 云天状况下, 气象卫星难以监测下垫面洪涝灾害的难题。通过对鄱阳湖水体淹没模型进行模拟验证, 结果表明, 鄱阳湖实施退田还湖以后, 湖体水面模拟结果与遥感测算值相对误差为0.9%~3.6%, 模拟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512000年南阳市降水资料和全国第二次水资源调查评价数据,分析了降水量的年变化趋势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南阳市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受其影响,水资源量也呈减少趋势.南阳市人均水资源虽在河南省辖市中位居第三,但仍属缺水地区.因此,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的协调.  相似文献   

16.
Throughout history settlements have been abandoned due to lack of water. Such a fate is of concern to public officials in settlements facing water scarcity - a condition which is anticipated to increase due to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and other factors including increasing per capita water use, and population growth. Key questions surround how to best adapt to these circumstances. A strategy little explored is reloca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results from a qualitative study conducted in eight geographically diverse Australian locations. The willingness of individuals to relocate under three hypothetical water scenarios was investigated: (1) if the water in their community ran out, (2) if recycled wastewater was put in their community's drinking water supply, and (3) if desalinated water was put in their community's drinking water supply. Results indicate that most people would not relocate if recycled or desalinated water was used to augment their community's drinking water supply, but they would if their water supply ran out. Our results highlight that while there is initial public opposition to the augmentation of existing potable water supplies with recycled or desalinated water, people would prefer these solutions, over being forced to move location. Respondents were highly aware of the social, economic and public infrastructure costs associated with relocation decisions. Relocation would therefore, for most, only be the very last option if their water demands could not be met. However, it was difficult for most to imagine the situation becoming so dire. Our result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a comprehensive and consultative approach to managing supply in water scarce locations.  相似文献   

17.
高原东侧川渝盆地降水与水资源特征及变化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周长艳  李跃清  彭俊 《大气科学》2006,30(6):1217-1226
利用川渝盆地1951~2000年月平均气温及月降水资料, 讨论了该地区50年来的降水以及水资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50年来川渝盆地的降水和水资源总体呈减少趋势, 盆地西部和东部降水及水资源的变化呈相反趋势, 盆地东(西)部总体呈增加(减少)趋势.川渝盆地水资源的减少与降水的减少有密切联系.夏季风水汽输送向北、向西扩展强度的减弱是川渝盆地西部水资源变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水分胁迫对华北平原冬小麦地上部分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济麦-22”为供试品种,利用中国气象局固城生态环境与农业气象试验站大型根系观测系统,研究冬小麦在重度干旱胁迫(≤40.0%)、轻中度干旱胁迫(40.1%-55.0%)和适宜(55.1%-80.0%)3种水分胁迫条件下地上部分对水分胁迫的响应,以探索水分胁迫对华北平原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分析不同水分胁迫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华北平原冬小麦在轻中度干旱胁迫和重度干旱胁迫下,小麦全生育期的天数缩短,株高、叶面积及灌浆速率均呈不同程度的减少。3种水分胁迫的株高增长量为适宜>轻中度胁迫>重度胁迫,灌浆速率为适宜>轻中度胁迫>重度胁迫。土壤水分胁迫引起冬小麦物质分配更多地向支持生长的茎秆转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水分胁迫,小麦产量将降低,重度胁迫条件下小麦产量为适宜水分条件的69%。  相似文献   

19.
赤峰市地下水位评估及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从赤峰市2005—2010年地下水位监测数据及同一时期降水、气温等气象资料,评估地下水位变化情况,分析了降水量、气温等对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地下水位下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地下水位下降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As glacial retreat changes the hydrology of Peru's Rio Santa, water demand is growing, pollution is worsening, and competition for water among economic sectors, political jurisdictions and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water users is intensifying. The vulnerability of highland communities, food producers, and poor urban neighborhoods in the Santa watershed in the face of these changes is magnified by inequities in water governance, giving rise to water conflict. Peru's new water regime defines water as an economic good and seeks to centralize control over water. This article analyzes implications of this regime for ensuring equity and managing conflict. It concludes that Peru's water regime is more likely to address equity issues when faced with concerted citizen a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