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林华 《气象》1992,18(7):40-41
一、前言 准确、方便、迅速地将气象产品传递给用户,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间接地提高预报准确率。目前,气象产品分发主要靠电话口传、电视、广播和邮寄等。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某些对气象信息敏感的专业用户,已越来越不满足这种方式。他们不仅要求气象部门提供结论性的气象预报产品,还要求提供某些诸如卫星云图、雷达回波等气象信息,而且对气象信息的传递手段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80年代计算机通信技术逐渐在我国气象部门普及和使用,一种现代化的气象信息传递工具——远程气象终端诞生  相似文献   

2.
李新硕 《广东气象》2002,(Z2):43-44
“深圳市气象台气象信息查询及分发系统”是市政府立项投资项目《深圳市暴雨、台风预警系统》的子项目 ,系统的建设充分体现了气象服务社会的宗旨。设计上特别强调对气象信息的自动生成和主动分发服务功能。它是一套自动化的信息合成和传递系统 ,负责将气象信息按一定规范 ,合成为各种针对不同用户的传真文档和语音 ,自动地发送到用户的传真或电话上 ;同时利用这些数据全天候不知疲倦地为市民提供查询、信箱和传真恢复等服务。1 系统结构  自动分发系统由模板维护、填报、自动编辑、查询、分发和系统管理六大部分组成 ,共 1 3个模块。模…  相似文献   

3.
<正>1引言数据收集与分发系统(CTS)是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CIMISS)的一个重要组成系统,负责数据收集、分发和处理,并为平台中其他系统提供数据和服务,同时也是CIMISS与外围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的途径之一。CTS支持媒体千万级文件数和TB文件量级的收集与分发业务,提高了数据收集和分发效率。支持业务流程调度及监视、TDCF表驱码能力建设、各种资料的传输和格式检查、二次开发和扩展维  相似文献   

4.
陆如华 《气象》1992,18(10):45-48
引言 T_(42)系统由各种不同功能的子系统组成,数值预报产品分发(简称产品分发)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是把T_(42)系统的分析和预报产品,通过现有的气象通信系统传递到全国各区域气象中心及其它用户。数值预报产品的信息量很大而各地的通信能力差异悬殊。为此,在分发T_(42)系统产品之前,必须制定一个既能满足不同地区对数值预报产品的要求,又能适合我国现有的通信  相似文献   

5.
1 系统建设背景 9210(气象系统全国数字业务通信网)将全国各地区气象局、台站的计算机系统通过网络连接起来,以方便、快捷的方式进行信息传输和通信.卫星气象中心将多年研究成果按照统一的格式规范形成了多种产品,通过9210网络系统分发到各省、地区台站,投入各地区的气象业务的使用,为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深圳市气象局预警信息分发系统是一个功能较完善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分发和气象灾情收集平台,传真处理效率高,发送气象预警短信息的能力强,发布服务对象广泛,实现双向互动,收集气象灾害资料,同时应用到深圳市气象信息决策服务网、公众服务网、内部各业务系统、自动化办公系统等,显著提高了处理各种监测数据异常的速度,实现灾害性天气信息自动报警,为预警提供监测依据,实现公告和通知同步短信告之、审批流程提醒等功能,显著提高了办公效率,发挥了系统的最大功能效用。  相似文献   

7.
气象预警信息分发系统建设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深圳市气象局预警信息分发系统是一个功能较完善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分发和气象灾情收集平台,传真处理效率高,发送气象预警短信息的能力强,发布服务对象广泛,实现双向互动,收集气象灾害资料,同时应用到深圳市气象信息决策服务网、公众服务网、内部各业务系统、自动化办公系统等,显著提高了处理各种监测数据异常的速度,实现灾害性天气信息自动报警,为预警提供监测依据,实现公告和通知同步短信告之、审批流程提醒等功能,显著提高了办公效率,发挥了系统的最大功能效用。  相似文献   

8.
RSS技术在气象服务信息分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RSS技术的实现方法和主要特性,RSS输出文件的层次结构、项目组成和编写方法,RSS信息源订阅途径及其阅读器设置,并根据RSS技术实现的信息聚合、推送功能,提出RSS技术在气象服务信息网络分发中的应用思路,分类设计了气象灾害预警、气象灾情、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科技气象服务等多种气象服务信息网络分发的RSS输出实例.  相似文献   

9.
周永吉  黄博  孟祥龙 《黑龙江气象》2020,37(1):37-37,39
在CTS(Chin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中数据收集与分发系统数据库中,RDBMS作为结构性支撑环节,其设计与评估至关重要,本文以CTS系统为基础,对RDBMS的设计原则和容量估算两方面加以分析,面向气象数据系统工程师进行底层解读,解释分析了系统设计过程中原则性要点,可以有效指导气象数据传输业务基层工作人员进行系统部署运维。  相似文献   

10.
汤向东 《气象》1999,25(S1):47-50
结合9210工程的建设,在网络结构、数据流程、技术实现等方面提出了有关9210工程系统所接收数据的远程分发与处理的方案和思路,并介绍了自行开发的客户端“气象信息传输与处理”软件。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北京市气象局在各气象服务现场安装了先进的短时临近交互预报系统VIPS(Very-short-range Interactive Prediction System)。该系统的应用为增强现场气象保障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以2008年残奥会开幕式预演气象服务为例,介绍在开闭幕式现场通过VIPS系统实时调用各种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和短时临近预报产品,快速分析,并及时准确地把气象预报服务信息提供给开闭幕式指挥部,避免和减轻了降雨天气造成的影响,为今后开展重大活动气象保障以及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07—2011年MODIS、GlobAlbedo和ERA-Interim的3种地表反照率产品,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空间化技术,对中国地区3种地表反照率产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产品与气象站观测值的时间分布趋势一致,冬季高夏季低,且相关性较高。3种产品中,MODIS与GlobAlbedo的绝对差异值最小,ERA-Interim与MODIS、GlobAlbedo的绝对差异值较大。3种产品在青藏高原和西北山地区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且差异表现为冬半年高,夏半年低。3种产品之间相关性最高的是MODIS与GlobAlbedo,最低的是MODIS与ERA-Interim,3种产品在40°N以北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且在夏季和冬季地表反照率均值的表现说明,ERA-Interim相比MODIS、GlobAlbedo难以反映地表反照率受地形和土地覆被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较系统地概述了中国气象局全球/区域集合预报系统及描述模式初值和模式自身不确定性的集合预报扰动技术发展历程,回顾了GRAPES(Global/Regional Assimilation Pr Ediction System)全球集合预报的奇异向量初值扰动方法、GRAPES区域集合预报的集合变换卡尔曼滤波初值扰动方法和多尺度混合初值扰动方法、GRAPES全球/区域集合预报模式不确定性的随机物理过程倾向项扰动方法和动能后向散射随机补偿方法等研究成果,介绍了GRAPES全球/区域集合预报业务系统构建参数设置和预报性能,最后分析了GRAPES全球/区域集合预报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智能网格预报业务的开展,海量高分辨率客观数据需要便捷的分析显示及产品制作平台高效处理。该文基于MICAPS4(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System Version 4.0,人机交互气象信息处理和天气预报制作系统)设计并实现智能网格预报平台,采用MVVM(模型-视图-视图模型,model-view-viewmodel)设计模式,实现业务逻辑与视图的分离,通过对各子功能模块的划分,降低模块之间的耦合度,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平台实现了高分辨率网格预报数据的显示分析和产品输出,开发了基于等值线、网格、关键点等智能化预报制作工具,集成了降水时间拆分、温度极值订正等客观预报方法,开发了降水、温度、相对湿度等要素一致性处理方法,可有效帮助预报员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能够确保产品之间的一致性。平台继承MICAPS4的微内核组件服务、高性能渲染引擎和开放式插件扩展管理等优良特性,实现面向智能网格预报的业务编排、智能编辑和算法集成。目前,该平台已经实现业务应用,为全国智能网格预报业务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5.
内存转发模型在CIMISS数据收发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现有数据收发业务在时效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现有模式进行剖析,找出现有流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以气象卫星数据为对象,提出了应用内存转发模型。在该模型中,通过利用内存共享机制将数据接收流程和数据转发流程联系起来,建立通路,减少了多个中间处理环节,提高整个数据转发时效。参照内存转发模型,设计出适用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业务流程的统一数据转发流程,并通过对FTP服务端程序模块进行改造,在服务端实现了统一数据转发流程。通过性能测试,对两种转发模式的时效进行对比和分析,验证了内存转发模型的时效优势。  相似文献   

16.
沙尘暴及相关的自然灾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扼要概述了我国沙尘暴监测、预测和预警以及灾害评估的业务化运行系统.该系统在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和一些大学共同努力下,从2002年建成并在业务上试运行,2004年起正式投入业务使用.该系统业务应用以来,对发生的沙尘暴无一遗漏,预报较准确,效果良好;春季沙尘天气-气候趋势跨年度-跨季度预测也很有参考价值.灾害初级评价系统也对政府和经济部门有用.此外,文章还谈及沙尘暴在漫长岁月里长期累积的沧海桑田效应(对人类有利)和气候效应(尚不知其利弊),以及作为灾害的防治问题.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中游临近预报业务系统 (MYNOS) 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长江中游强风暴天气特点和现代预报业务需求,在借鉴世界临近预报系统, 特别是美国的Auto-Nowcaster和WDSS-II以及英国的GANDOLF等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以我国多普勒天气雷达网为重要技术手段,结合数值预报等信息资源,于2007年研究建成长江中游临近预报业务系统 (MYNOS)。MYNOS主要技术方法包括:雷达与雨量计实时同步积分结合的降水估算方法 (RASIM),雷达反演参量与中尺度模式输出物理量相结合的强风暴性质自动识别和追踪技术,基于暴雨回波生命史特性约束下的多尺度合成降水量临近预报,基于数值预报模式和模糊逻辑学的强对流天气分类落区潜势预报,集GIS功能并整合各种定量监测与预警产品于一体的短时预报工作站。MYNOS已成为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的支撑平台,其中实时生成的流域定量降水估算与临近预报、强对流天气分类潜势诊断与识别预警产品等成为日常预报业务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The aim of this work has been to implement a set of procedures useful to automatise the evaluation, the design storm prediction and the flood discharge associated with a selected risk level. For this purpose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has been implemented using Grass 5.0.One of the main topics of such a system is a georeferenced database of the highest intensity rainfalls and their assigned duration recorded in Sicily. This database contain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for more than 250 raingauges, as well as the values of intense rainfall events recorded by these raingauges. These data are managed through the combined use of the PostgreSQL and GRASS-GIS 5.0 databases. Some of the best-known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 have been implemented within the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point and/or areal rain values once duration and return period have been defined. The system also includes a hydrological module necessary to compute the probable flow, for a selected risk level, at points chosen by the user.A peculiarity of the system is the possibility to querying the model using a web-interface. The assumption is that the rising needs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nd dealing with the rising importance of peoples participation in the decision process, requires new forms for the diffusion of territorial data. Furthermore, technicians as well as public administrators needs to get customized and specialist data to support planning, particularly in emergencies. In this perspective a Web-interface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e hydrologic system. The aim is to allow remote users to access a centralized database and processing-power to serve the needs of knowledge without complex hardware/software infrastructures.  相似文献   

19.
公路交通气象自动观测系统(RWIS)的设计以满足高速公路沿线天气预报和实况预警需求为出发点,在技术选取方面既保持与常规气象观测技术指标的一致性,又考虑了公路交通气象野外监测对数据时效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与常规地面气象观测方法相比,该系统设计主要具有适应野外无人探测环境、观测要素按需选取、模块化设计灵活可配、传感器布局有特殊要求以及数据流、状态流和控制流兼容并行等特点。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系统的硬件结构采用模块化设计集成各类传感器,通信传输采用数据对象字典方式组织气象观测数据和设备状态信息以数据流方式实时上传,观测信息和设备信息通过采集软件和中心站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目前该系统已在全国推广应用,数据上传至中国气象局,并形成业务化系统平台,观测产品已通过CMACast系统分发至全国各地共享应用。  相似文献   

20.
近30年中国暴雨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林建  杨贵名 《气象》2014,40(7):816-826
利用1981—2010年全国2400多个站的降水资料,分析了暴雨过程和暴雨日的年、季、月气候分布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1世纪以来南方地区暴雨过程明显增多,但以短持续性强降水过程为主,尽管总暴雨日较多,但总降水量不及20世纪90年代。年(月)降水量与年(月)暴雨日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在江南春雨阶段平均雨量大,暴雨日数相对较少。最大年暴雨日数分布与年平均暴雨日数分布极为相似,呈现出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特点,但数值上是平均暴雨日数的两倍,甚至更多,并且受地形影响,呈现出多中心特点。由于受影响的天气系统不同,即使是同一省的不同地区最大月平均暴雨日数出现的时间也不尽相同。2000年以后暴雨日数总体呈增加趋势,一年中暴雨开始时间早,结束晚,暴雨出现的时段较以往更长。在近年来极端降水事件及次生灾害频发的背景下,详细了解暴雨的年、季、月平均分布、最大值分布及时空变化特征,可以为定量强降水的预报提供更好的气候背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