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前言 2005年长白县气象站进入自动站与人工站平行观测第二年。台站处于1万伏高压线下,深层为岩石地质,虽然自动站防雷符合要求,但在强雷暴天气下,也遭受了雷击。雷击给观测设备造成很大损害,也给自动站正常运行带来诸多麻烦。根据雷击出现的具体隋况,现总结几点经验,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汛期由于信号干扰、雷击导致移动基站故障等原因,常会造成区域自动站不能正常传输所采集到的数据,为了做好气象服务,获取气象资料,该文介绍了人工读取区域自动站存储数据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本站出现的一次雷击造成的采集器故障进行分析,提出故障排除方法,为以后类似故障的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如何做好自动气象站防雷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松  张雅昕 《广西气象》2005,26(1):51-52,57
自动气象站要求安装在建筑物高处或野外,由于微电子装置的脆弱性以及广西区地处雷暴高发区,雷电活动频繁,雷击强度大,自动站设备很容易遭受雷击损害。通过桂林市自动气象站防雷设计、安装的实践,对自动气象站防雷以及自动站数据传输网络防雷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主要对电白国家基准气候站遭受雷击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并针对电白国家基准气候站在雷电防护方面存在的雷击隐患提出了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6.
基于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平台中运行的2418套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装备台站2015—2020年的9172次自动站故障维修记录,通过统计各省自动站平均故障指数、平均故障修复时间对保障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估。对故障部位和故障原因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①每年6月、7月和8月故障数较多,故障主要集中在采集器、通信传输设备、供电设备3个部位;故障原因中,自然损坏占比最大。②采集器的故障中,自然损坏、雷击、供电和电源所造成的故障率较高。③南方多发生由于供电和电源以及通信原因造成的故障,北方则多通信和自然损坏原因造成的故障。针对故障多发部位和故障原因提出了相应维护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自动站地温观测的工作原理和设计电路原理出发,对CAWS600B型自动站地温常见的故障和异常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了地温故障出现的原因,提出了此类故障的检修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海岛自动气象观测站遭受雷击的维修过程分析,总结此次维修经验,提出海岛自动气象观测站判断故障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自动站故障排除及维护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自动站运行以来出现的几例故障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对提高台站自动气象站故障排除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自动站计算机一次故障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描述一次自动站计算机出现死机故障的处理过程.分析自动站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出现严重故障时的处理要点,提出测报系统维护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浅谈自动气象站的防雷设计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荣迪  潘田凤 《广西气象》2005,26(2):51-52,55
运用当代防雷领域中的有关理论,对自动气象站容易遭受雷击的原因和途径进行分析,提出了自动气象站的防雷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2.
如何做好自动气象站防雷工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动气象站要求安装在建筑物高处或野外,由于微电子装置的脆弱性以及广西区地处雷暴高发区,雷电活动频繁,雷击强度大,自动站设备很容易遭受雷击损害。通过桂林市自动气象站防雷设计、安装的实践,对自动气象站防雷以及自动站数据传输网络防雷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004年广西自动气象站受雷电灾害的原因分析,发现目前自动站的防雷装置在防护雷击电磁脉冲、雷电波侵入和高电位反击等方面存在着较严重的问题,因而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建议在今后的自动气象站建设和维护工作中要注意系统性的雷电防护。  相似文献   

14.
运用当代防雷领域中的有关理论,对自动气象站容易遭受雷击的原因和途径进行分析,提出了自动气象站的防雷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5.
利用湖北省地面雷暴日资料和闪电定位监测资料,采取数理统计方法,对武汉至广州高速铁路湖北段沿线雷电活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沿线一年四季均有雷暴发生,且处在湖北省闪电高密度区;夏季平均雷暴日最多,冬季平均雷暴日最少,4-8月闪电次数占全年闪电总次数的91.5%,为闪电集中发生期;一天中闪电次数集中出现在15-19时,也是对流性雷电天气集中发生期和雷电防御关键时段;咸宁北站一带闪电密度最大,雷电活动较频繁,是雷电防御重点地段。  相似文献   

16.
地闪与对流性天气系统中降水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利用1997年夏季在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所平凉雷电与暴雹实验站设置的3站闪电定位系统所取得的地闪资料与雷达、降水及探空等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地闪与对流性天气中的降水有较好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用来对一般性对流天气中降水进行估测是可行的。通过非线性回归近似拟合得到平均雨强与对应时段内的地闪数回归方程为R=1.692lnF-0.273,相关系数r为0.8641。同时地闪频数与层结最大不稳定能量一样能够指示对流性天气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闪电探测技术发展和资料应用   总被引:33,自引:21,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综述了闪电探测技术和方法的发展状况, 阐述了闪电监测资料在闪电预警预报、防护以及在灾害性天气监测等方面的应用, 探讨了我国闪电探测站网建设的技术和方法, 以及利用闪电探测资料开展雷电预警预报的方法与途径.闪电探测技术对雷电研究和雷电防护技术的发展非常重要, 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闪电探测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这为雷电监测和预警提供了重要手段, 对减少雷电灾害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及卫星、雷达、闪电定位、自动站等资料对这次过程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过程前期的持续性高温为暴雨的产生积累了能量,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的突然北跳及其西北边缘的西南暖湿气流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弱冷空气和中低层切变线触发了这次强对流暴雨天气过程;卫星云图上,副高边缘不断有对流云泡生成、向北输送并发展,促进了中尺度强对流系统的生成与发展,对提前预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地闪主要出现在5880gpm与5840gpm线覆盖的范围,在5880gpm与5840gpm线之间,地闪密度的空间分布与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负地闪主要出现在5880gpm线一侧,正地闪靠近5840gpm线;地闪频数峰值超前降水量峰值0~2h,这对单站l临近强降水预报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雷击是自动气象站采集器被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经风杆引入雷电损坏采集器的情况极为常见。解决此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在保证数据接收准确的情况下,从物理连接(包括信号线和电源线)上将风传感器和采集器断开。设计了一款具有防雷功能的气象站风信号光纤传送器,解决了风杆引雷损坏采集器的问题。传送器采用EDA技术设计电路将风信号从传感器经过光纤传送至采集器,并使用防雷电源单独为传感器供电。经测试该传送器在保护了采集器免遭雷击的同时,又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具有很好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60—2013年广西地面气象站观测雷暴资料、2009—2018年二维雷电监测定位资料和2016—2018年三维雷电定位监测资料,以闪电密度为评估要素,建立层次分析模型,绘制广西雷电易发区划图;并加载环境高程数据、2000—2019年雷灾数据以及2005年—2018年广西人口、GDP统计资料,计算雷电灾害风险值,绘制广西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广西雷电易发区划分为极高易发区、高易发区、中等易发区三个等级,其中以中等易发区为主,该区面积约占全区总面积的47%;极高易发区域主要分布在桂南、桂东南及桂东地区。广西雷电灾害风险划分为极高风险、高风险和中等风险三个等级,以中等风险为主,广西雷电灾害风险区划与雷电易发区域分布态势基本一致,等级变化趋势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