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该文利用1971-2005年六盘水市3个测站的平均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小波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六盘水地区倒春寒天气的分布情况、年际变化及倒春寒发生的总次数及总日数的气候变化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35a倒春寒天气东部、北部较重,南部较轻;倒春寒天气总日数和总次数近35a来均呈下降趋势;倒春寒天气总日数在年代际尺度上存在显著的16a、准10a周期振荡,在年际尺度上,存在准6a和2~4a的振荡周期;倒春寒天气总次数存在显著的准10a周期振荡和一个较弱的准4a振荡周期;目前倒春寒天气由偏少向偏多的趋势转变。  相似文献   

2.
周斌  王春学  张顺谦 《干旱气象》2021,39(5):727-733
利用1961—2018年四川盆地103站的气象干旱综合指数,采用多锥度奇异值分解、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等方法,分析四川盆地极端伏旱日数准2 a周期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可能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近58 a来,四川盆地极端伏旱日数的主模态为全区一致变化型,且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2.3~2.5 a的年际振荡周期最为显著。准2 a周期的典型循环表现出四川盆地极端伏旱日数多寡交替的循环振荡,大值中心出现在盆地中部,与主模态空间型基本一致,但准2 a周期信号并非一直存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信号最强。准2 a周期典型循环的第一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和副热带西风急流轴线位置均偏北,四川盆地处于日本南部到中国华南西部水汽异常输送带的西部,并出现异常辐散,不利于降水产生,导致四川盆地极端伏旱日数偏多;第二年的大气环流异常情况与第一年相反,极端伏旱日数偏少。  相似文献   

3.
徐迪  黄海亮  潘晓 《干旱气象》2019,37(2):262-269,276
应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方法,对1951—2016年沈阳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序列进行多尺度分析,并结合功率谱分析了两要素主要本征模态函数(IMF)分量的周期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序列重建与对比。结果表明:近66 a来,沈阳年平均气温的变化主要由第1、第2高频分量和趋势项的振荡造成,分别反映了准5 a和准7 a的周期变化以及长期的缓慢增温过程;准14 a的年代际振荡第3分量对沈阳年平均气温变化的作用也不可忽视,而反映更长时间尺度的第4和第5分量在1980年代后与趋势项的变化特征基本一致,表明1980年代后沈阳明显增暖。年降水量的变化主要由第1、第2分量的年际振荡造成,振荡周期分别为准3 a和准5 a,而趋势项则呈现出准64 a的周期变化,总体反映出年降水量在1980年代前后呈现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与年平均气温序列相比,年降水序列的年代际尺度变化和长期趋势变化的贡献明显偏小。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国东南部5个百年站点年气温序列和3套全球表面温度资料(HadCRUT3、GISSTEMP、20CR再分析资料),采用处理非线性、非平稳时间序列的新方法—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分析了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东南部5个站点1873-2011年气温演变的多时间尺度特征,并讨论了多时间尺度影响的全球一致性。结果表明,1873-2011年期间,中国东南部百年站点的年温度演变呈现年际、年代际、多年代际多个时间尺度的准周期变化和长期上升趋势。准64年周期的多年代际振荡和上升趋势分量对长期气温变化均有重要贡献。长期上升趋势分量在100年以上的观测温度变化趋势中占主要贡献,但准64年周期振荡对近50年观测温度变化趋势的贡献要大于上升趋势分量。百余年期间两个明显升温阶段(20世纪30-4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的形成与准64年周期的多年代际变化的相关关系最为显著,而长期趋势和6~16年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对高温期的形成也有一定贡献。准64年周期的多年代际振荡对百余年温度变化趋势的阶段性转变起重要作用。中国东南部百年站点温度演变的多时间尺度特征具有全球性。准64年周期振荡对北半球温度趋势演变也有重要贡献,且北半球温度准64年周期振荡与百年站点温度变化速率的关系也较其长期升温趋势更为密切。北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对百年站点温度准64年周期振荡及其全球一致性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南宁近百年夏季降水的奇异谱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奇异谱分析方法对南宁近百年夏季降水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南宁近百年夏季降水的趋势变化不显著,主要以波动变化为特征,主振荡周期分别为4a、8~10a、准两年振荡及20~30a的长周期变化,各重建分量振幅、位相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  相似文献   

6.
陕北地区近47年降水小波变换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陕北地区12个站1959--2005年逐月降水资料和小波变换方法,对陕北近47a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时间序列进行小波分析,并对未来降水变化趋势估计。主要结论;(1)陕北地区各个季节和年降水都存在多时间尺度特征,21a左右时间尺度的周期振荡明显,且具有全域性;春、夏、秋和全年降水分别在1.5a、2a、21a和16a左右的时间尺度周期振荡也比较明显。(2)春季降水变化的显著时间尺度为1.5a和8a;夏季降水在2a的时间尺度上具有第一主周期;秋季和全年降水分别在21a和16a的时间尺度上具有第一主周期。(3)根据小波分析结果,估计夏季降水近期会逐渐增多,其它季节和年降水量的总体趋势偏少。  相似文献   

7.
利用RHtest软件结合台站元数据对广州1908—2019年平均气温进行非均一性检验和订正,结果显示在1912、1928、1942、1988、1995、2004和2010年有7个显著的非均一间断点,订正后升温速率为1.39℃/(100 a),较订正前显著增加,具有准50 a和准3 a的显著周期。运用DB16正交小波分析其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方差贡献最大的是趋势分量,其次是准3 a和准6 a周期分量。趋势分量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呈现持续的升温趋势;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末的快速增暖是准50 a和准20 a周期分量的上升期叠加于趋势分量的结果;1998—2014年增暖停滞特征是准50 a、准20 a和准10 a这3个年代际周期分量的降温位相叠加在趋势分量上引起的。  相似文献   

8.
基于EOF和小波分析的福建近40年旱涝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快速富里叶变换(FFT)、连续(CWT)和正交小波变换(OWT),对近41a来福建省25个代表站不同雨季旱涝指数(Z指数)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福建旱涝在1965—1975年及1990年代具有显著的2-3a周期;(2)在1980年代中期以后南北反向变化具有显著的1a和3-4a周期;(3)中西部与其它区域的反向变化,在1985—1998年间有显著的1-2a周期,在1980年代以后9-13a周期较强;(4)近40年来有干旱趋势,南部(东部)比北部(西部)明显,其中1990年代这种趋势显著。(5)1960年代和1980年代相对湿润,而1970年代和1990年代则相对干旱。  相似文献   

9.
印度洋-太平洋海温长期变化的周期性及其年代际变化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运用小波分析方法对近百年来印度洋-太平洋海温的周期变化特征进行了详细讨论,并且结合以前的工作,运用方差分析的方法对近半个世纪以来各周期振荡水平分布的年代际变化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近百年中,赤道东太平洋海温的长期变化不仅具有准两年(QBO)和3-7年(LFO)的年际振荡,而且具有10-12年、18-20年和30-40年的年代际振荡。各振荡分量的振幅和周期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近半个世纪各振  相似文献   

10.
《气象学报》2020,(典型暖)
利用通用地球系统模式开展的过去1500年气候模拟全强迫试验和对照试验结果,在验证模式模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多变量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等方法,对比分析了典型暖期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成因机制。结果表明,两个典型暖期东亚夏季风变化的主周期均为准10 a和准20 a。中世纪暖期黄河流域至日本南部一带降水偏多,长江流域以南和西北太平洋一带降水偏少;现代暖期东亚夏季风降水表现为"南涝北旱"型分布特征。内部变率是影响典型暖期东亚夏季风变化的主控因子之一,其中太平洋年代际振荡起决定性作用。当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处于正位相时,热带西太平洋(东亚大陆)变暖(变冷),东亚地区海、陆热力差减小,对应弱的东亚夏季风。另外,中世纪暖期海平面气压的动态变化对应850 hPa风场在西北太平洋(日本海)一带均出现了经向排列的异常反气旋(气旋),从而导致中国南部(北部)降水偏多(偏少)。  相似文献   

11.
利用1997~2000年春秋季山东主要降水天气系统中尺度客观分析和降水模拟资料,统计分析了与降水密切相关的15个因子,并对因子的稳定性进行检验。用全部入选因子的前5个主成分作为新的预报因子,建立全省25个区域0~6h和0~12h平均降水量的3类判别方程,判别效果较好。以此方法为基础建立的决策系统为增雨作业指挥提供了实用性技术工具。  相似文献   

12.
Summary The climatic variations of precipitation, within the period range of 10 and 100 years, in the Southeastern South America (SSA) region are investigated. A gaussian low-pass filter with a cut-off period at 30 years, was applied to annual precipitation records, in order to smooth high frequencies and to make evident the variability within the searched low frequency ranges (longer-than-30 years period). The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PCA) applied to filtered series allowed the determination of two climatic signals, defined by the first and second principal components (PC 1 and PC 2). Both signals reflect remarkable changes in the annual precipitation values (a sustained increase in precipitation), over a large region of SSA (great part of Argentine pampas and Uruguay). The PCA applied to the filtered precipitation records for each quarter, which we have associated to seasonal rainfall, allowed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incidence of PC 1 and PC 2 on the variability of the series. In particular, it is in the summer rainfall where the two first seasonal components, (PC11 and PC12), show a high degree of similarity (correlations >0.8) with the respective annual components PC 1 and PC 2. During the spring season only the first component, (PC41), shows high correlation with PC 1; the rest of the seasonal components do not show correlations exceeding the established values of 0.8. Received May 5, 1997 Revised April 26, 1998  相似文献   

13.
Annual and seasonal variability of precipitation observed at 92 stations in Vojvodina (Serbia) were analyzed during the period 1946–2006. The rainfall series were examined by means of the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s (EOF). The first set of singular vectors explains from 68.8 % (in summer) to 81.8 % (in winter) of the total variance. The temporal variability of the time series associated with the main EOF configurations (the principal components, PCs) was examined using the Mann–Kendall test and the spectral analysis. The time series of PC1 revealed decreasing trend in the winter and spring precipitation and increasing trend in the autumn, summer, and annual precipitati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first PC and circulation patterns, such as the 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 (NAO), the East Atlantic (EA) pattern, and East Atlantic/West Russia pattern, were also investigated. The PC1, displaying temporal behavior of the first mode, demonstrated evident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NAO index in analysis of the annual, winter, and autumn precipitation. Power spectra of the PC1 show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oscillations of about 3.3 years for the spring precipitation and about 8 and 15 years for the winter precipitation. Comparisons with spectral analysis of authors for some regions in Europe, most of them in the Mediterranean domain, show that similar periodicities are detected.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感热与黄土高原春季降水异常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1961~2000年黄土高原56站的春季降水、气温资料,用SVD方法分析了其与青藏高原感热场的关系。结果表明,降水量与青藏高原感热场的前两模态代表了两场间的主要耦合特征;上年冬季和秋季青藏高原感热场的异常通过影响大气环流,能够导致次年黄土高原春季降水异常;青藏高原感热对黄土高原西部和南部、北部的部分地区影响较显著,而对陕西北部、山西中部影响不明显。前期高原感热场SVD第一、二模态的变化,可以作为黄土高原春季降水异常的预测信号。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夏季气温、降水场的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嘉佑 《大气科学》1991,15(3):124-132
本文用主分量及转动主分量分析方法对我国夏季气温及降水量场(1951—1985年期间)的时空特征进行了研究。从所提取的空间模式中发现气温的解释方差较降水的大,且具有较好的均匀性;从对应的时间分量分析发现气温与降水均具有2—3年的主要变化周期,与东亚大气环流的关系分析中以气温表现较为密切。 对气温和降水场时空特征的稳定性分析表明,无论在持续性、周期性及与东亚大气环流的关系上,进入70年代后均有较明显的变化。比较表明气温场的稳定性较降水为好。 气温场与降水场相互关系分析发现它们有显著的反相关,表现显著的地区为长江中下游、华南及华北等。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异常变化与若干强迫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8  
魏凤英 《大气科学》2006,30(2):202-211
首先,利用三次样条函数方法对1905~2000年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量和太阳黑子、地球自转速率、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和北极涛动等强迫因子序列进行年代际和年际尺度的分离,并分析了它们年代际尺度的位相变化特征.然后,使用30年滑动相关的方法,分析了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量与上述各因子之间的相关随时间的变化.最后,利用旋转因子分析方法,对年代际及年际尺度因子的潜在结构对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量和强迫因子序列均存在显著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随时间变化呈现显著的阶段性,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夏季降水与前期太平洋海温场关系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太平洋海温场与我国夏季降水之间的典型相关分析表明,海温场第一典型分布型的季节变化为:秋季东南高西北低、冬季东西低中间高、春夏季西北高东南低。典型主分量的时间变化规律清楚地反映出ElNino的演变过程。用CCA短期气候预测模型对我国夏季降水的预报试验结果显示,我国的降水对因子场的响应存在明显的地区性差别,且预报效果同各区降水指数与典型主分量相关性的高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data of the average monthly discharges, air temperatures, and precipitation totals collected at about 100 hydrological and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before 2005 revealed that precipitation fallen on the Eastern Caucasus river basins in winter and spring plays the principal role in formation of floods that are observed in the period from April to June. The precipitation and runoff variability over the territory and altitudinal zones was studied and generalized. The hydrograph decomposition and the rivers classification according to their sources of feeding in the flooding period were performed. Analysis of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flood flow and winter and spring precipitation allowed obtaining reliable multiple regression equations that are suitable for computation and forecasting of the flood flow.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感热通量的变化及与江淮流域降水异常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79—2010年NCEP-R2再分析资料和全国586站降水资料, 对青藏高原感热通量进行小波变换和EOF分析, 并研究了它与江淮流域降水的关系。结果发现:高原感热通量具有2 a和8 a的变化周期。空间分布上主要有东、西反相变化和南、北反相变化以及全区一致性变化3种形态。高原感热通量与江淮流域降水异常的同期相关中, 1998年以来, 春季高原东部的感热通量偏小, 其他地区偏大, 与此同期江淮流域降水偏少;夏季西藏西部的感热通量偏小, 其他地区偏大, 与此同期江淮流域降水偏多。两者超前相关中, 江淮流域降水对春季的感热通量变化最敏感。1998年以来, 当春季高原东南部的感热通量偏小, 其他地区偏大时, 江淮流域的夏季降水偏多, 秋季降水偏少;当春季高原感热通量东部偏小, 西部偏大时, 江淮流域的冬季降水以长江为界南多北少, 次年春季降水偏少。  相似文献   

20.
用典型相关分析作副高的统计动力预报模式可预报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嘉佑 《大气科学》1995,19(2):149-155
本文提出一个关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的统计动力预报模式,利用它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冬、春和夏季逐月副高预报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模式的可预报性依赖于预报量场和因子场所提取的分量数,模式的差分形式及预报落后步长。对逐月和不同步长所作的可预报性分析发现步长为1个月有较高的可预报性,不同月份可预报性有所不同,一般夏季较冬季和春季要差。虽然如此,用该模式作夏季副高预报还是具有一定的可能性。在独立样本中所作的预报试验表明,月际预报符号相关系数一般均接近或超过0.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