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副热带高压自身变化周期和形态结构对入梅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梅  韩桂荣  张备  金小霞 《气象科学》2013,33(4):430-435
针对2010年江淮入梅预报出现偏差情况,利用2008、2010、2011年降水实况资料和6-7月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预报出现偏差的原因,讨论了副热带高压水平移动和垂直结构对降水落区的影响,分析了局地入梅的预报方法和参考指标.研究发现: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和南亚高压的自身双周振荡规律在预报中不可忽略,在对大尺度系统和较长时间系统的变化判断时,高层系统的预报可信度可能更高.另外,在对梅雨预报时,副高垂直结构的变化对降水落区有一定影响,当500 hPa副高脊线越过20°N,副高脊线自上而下向南倾斜时,底层脊线在20°N以南,不利于江淮地区降水发生.副高上下结构垂直度较大时,利于降水落区北移.副高西脊点自高空到低空呈自西向东倾斜,500 hPa西脊点偏西也不利于江淮梅雨期的开始.  相似文献   

2.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用拟牛顿法通过菱形15波截断的谱方法对无强迫无耗散的正压涡度方程进行数值求解,得到1987—2006年共20a夏季的逐日定常自由模。由此诊断分析得到,自由模态中副高的第一次北跳日期一般超前于实际流场中副高的第一次北跳日期,而且超前于实际的入梅日期;丰梅年,自由模态中副高的第一次北跳比实际副高的第一次北跳平均提前9.3d,比实际入梅日期提前8~14d,平均提前10.3d;枯梅年,自由模态中副高的第一次北跳比实际副高的第一次北跳平均提前2d,比实际入梅日期提前2~5d,平均提前3.6d。这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预报有较好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松勤  张素琴 《气象》1996,22(6):42-45
分析了长江中下游入梅期后西太平洋副高的演变,发现,无论是入梅副高形势的建立,还是入梅后副高的稳定发展,都与引潮力有密切关系,并归纳得到预示长江中下游入梅的天文判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1982年入梅前后平均动能收支的变化,发现入梅期与动能产生项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南亚高压有向动能产生项的源区移动和西太副高有向动能产生项的汇区移动的趋势。入梅以后,低层偏南的Hadly环流减弱,而北部副热带季风环流下沉支对副高的维持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2008年东亚夏季风异常及其对江淮梅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鲍媛媛  金荣花  赵瑞霞  蒋星 《气象》2009,35(4):34-42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站点日雨量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NOAA OLR资料对2008年梅雨前后及梅雨过程中亚洲季风活动、副高及ITCZ的变化、索马里急流和南亚季风活动特征、亚太地区对流和热源分布特征等进行诊断分析,以揭示梅雨期间季风活动特征的成因及其对江淮入梅、出梅及梅雨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梅雨期间,季风组成成员复杂多变,无一能占绝对优势,各成员的配置均处于一个动态变化过程中,此长彼消,导致了梅雨期间雨带不稳定,是2008年度梅雨偏少的重要原因.ITCZ影响副高的变化,且超前于副高的变化,对江淮梅雨预报有重要的指示意义.6月初ITCZ突然显著增强,是副高北跳、江淮入梅的重要原因;而中旬后期ITCZ再次北抬并伴随台风登陆,直接导致了江淮出梅.6月初,索马里急流爆发,比多年平均偏早,导致阿拉伯海西南气流北涌、印度季风提前爆发,对江淮偏早入梅有一定作用.索马里急流的维持和消长对江淮梅雨的位置和强度也有一定影响.印度季风爆发及其后的变化影响印缅季风槽的北抬和其后的位置变化,并通过改变青藏高原南部和孟加拉湾热源的强度和分布,影响西南季风的东传和梅雨雨带.  相似文献   

6.
许以平 《气象》1980,6(9):16-16
对于有关梅雨问题进行讨论,我认为很有必要。 由于在出梅问题上比入梅问题上分歧相对要少,因此这里仅就入梅标准谈些看法。 对于入梅,上海台就有五、六种标准,比如对副高,有的只考虑120°E上脊线位置,有的则考虑110—125°E的平均脊线,还有的考虑125—140°E平均脊线。取的资料不同,入梅时间也就产生了差异。我个人认为,入梅标准要考虑以下几条原则。  相似文献   

7.
梅雨中期预报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是用天气环流分型、数理统计等方法,探索梅雨“开始期”和“梅雨期内大到暴雨”的中期预报。 经普查和分析研究发现,每年雨季来临早迟与500mb上125°—140°E间的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的季节性向北位移有很大关系,入梅该候500mb上125°—140°E间的副高平均脊线基本上是要稳定在19°—24°N纬度带内,而出梅候或次一候,副高脊线基本上要达到26°N以北。 对于早梅雨的预报应偏重于副高活动和变化,正常或迟梅雨的预报应偏重于西风带短波槽脊的调整和活动。 最后指出,上海地区梅雨期内大—暴雨天气过程的发生是与这个季节中冷暖空气活动的地域和其强度变化特点有着一定的联系,同时也与本站要素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针对2010年江淮地区入梅日预报偏差情况,利用2010年6—7月高低空实况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入梅前后湿度、经向风、地转西风急流的变化特征,并结合1985—2005年21 a历史平均状况和近几年的变化特征,分析了江淮地区入梅前后气象因子变化的规律性、普遍性,丰富了江淮地区入梅预报着眼点。研究发现:有些年份地转西风急流从30°N以南北跳到30~37.5°N区域,对江淮地区进入梅雨期有很好的预示作用,且其稳定维持,有利于江淮梅雨期降水的持续。70%湿度区北跳到30°N的时间及持续时间对江淮地区入梅日的预报和梅雨期长度有着较好的指示作用。在30~35°N区域内v850 hPa-v200 hPa风速差值的突然增大和江淮地区入梅有着较好对应关系。这为梅雨的预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高温高湿单站要素确定入梅标准,用ECMWF产品结合天气国及本站要素。作入梅预报,梅雨持续指标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中国气象局2014年发布的《梅雨监测业务规定》中的入梅日期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NOAA海温资料等,重点研究了1951—2015年江南入梅早、晚的气候特征,及其与同期(5—6月)大气环流及前期海表温度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近65年来江南入梅日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特征,入梅平均日期为6月8日,最早和最晚相差47 d。入梅日主要出现在6月,占80.0%。江南入梅偏早和偏晚年,对流层高层至低层的同期大尺度环流存在明显的差异。入梅偏早年,高层南亚高压和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西风急流)的建立较早,强度较强,南亚高压北移到青藏高原上空亦偏早,西风急流北跳偏早; 中层中高纬度经向环流较强,而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第1次北跳偏早; 低层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建立较早,强度较强,西太平洋为反气旋式距平环流; 入梅偏晚年上述环流系统演变特征则基本相反。冬、春季海表温度的异常是影响入梅早、晚的重要的外部强迫因子,也是重要的前期预测信号:当冬季东太平洋海表温度为负距平、澳大利亚东部海表温度偶极子为正位相及春季北大西洋三极子处于正位相时,江南入梅偏早; 上一年12月澳大利亚东侧海表温度偶极子和当年3月北大西洋三极子与江南入梅早、晚关系最为密切,当12月澳大利亚东部海表温度偶极子为正位相时,副高第1次北跳偏早,当3月北大西洋三极子为正位相时,6月西风急流偏强、偏北,有利于江南入梅偏早。   相似文献   

11.
2016年我国梅雨异常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俊虎  陈丽娟  王东阡 《大气科学》2018,42(5):1055-1066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梅雨监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我国梅雨异常特征及其大尺度环流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016年我国梅雨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其中江南区入梅偏早14天,与1995年并列成为1951年以来入梅最早的年份,出梅偏晚11天,梅雨期(量)偏长(多),但梅雨期日平均降水量偏少;长江区入梅和出梅均偏晚,梅雨期接近常年,但梅雨量偏多一倍以上,梅雨量和梅雨期日平均降水量分别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三和第二高值;江淮区入梅、出梅及梅雨期接近常年,但梅雨量偏多。(2)对流层高、中、低层环流系统冬夏季节性调整和转变显著提前的共同作用,导致了2016年江南区入梅显著偏早;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和东亚夏季风涌在7月中旬阶段性地南落导致了江南区和长江区出梅偏晚。(3)受到前冬超强厄尔尼诺衰减和春、夏季热带印度洋全区一致海温模态偏暖的影响,梅雨期副高异常偏强,副高西南侧转向的水汽输送异常偏强,并在长江区和江淮区与北方弱冷空气辐合,造成梅雨量异常偏多。  相似文献   

12.
利用CCM3模式模拟了海温异常对江淮流域人梅的影响。结果表明,西风带的槽脊活动对西太平洋副高的北跳有较大影响,孟加拉湾、菲律宾、四川北部、江淮流域及其北部的潜热释放对副高也有较大影响。当马斯克林高压附近的区域为负海温异常时,江淮流域入梅偏早,正海温异常时入梅偏晚。当南大西洋区域的海温为正或负异常时,江淮流域的入梅均偏早。台湾以东区域的海温为正或负异常时,江淮流域的入梅均偏晚。这些结果表明,影响入梅早晚的主要因子可能是大气环流背景异常,而不是同期海温异常。  相似文献   

13.
前期南方涛动对初夏西太平洋副高活动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近34年资料,对前期各月南方涛动指数(SOI)与6月西太平洋副高活动各特征量的联系作了较全面的分析,发现上年夏—当年3月的SOI均对6月西太平洋副高强度、脊点经度和脊线纬度有相当的影响。冬春SOI与6月西太平洋副高偏北西伸频数—入梅期的相关值随时间发生很大变化。后者受到前期行星尺度和前冬地区性海温因子(黑潮和南海海温)的综合影响,前冬SOI只是其中一个因子。根据三个前期因子(前冬SOI和黑潮区海温距平,2—3月南海副高强度)的后延影响就能合理解释6月西太平洋副高活动特征,因此前者也就具有相当的隔季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4.
洪作何 《气象》1981,7(8):17-18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部边缘是其与西风带交互作用的地区。梅雨期内,这一地区在JMH云分析图上常见有一长条状含有强对流云团以及卷云、浓积云、积雨云等云的CVD云区。这种副高边缘云区南北宽常不过2—5个纬距,而东西长则常达10—20个经距以上。它常列布于副高西北侧588线两侧,并与588线共进退,其中强对流云团与暴雨活动有密切关系。结合形势和本站云天演变,分析该云区的变化,有助于预报那些与天气尺度系统不十分匹配,在天气图上也不一定能反映出来的中尺度强降水——暴雨。  相似文献   

15.
入梅时间早晚直接影响梅雨期雨量的多寡,其准确预测对农业、交通和旅游业等气象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中国气象局2017年发布的《梅雨监测业务规定》中的入梅日期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1981—2020年江淮梅雨入梅早晚的气候特征,分析亚洲夏季风对入梅日早晚的影响。结果表明:(1)江淮梅雨入梅日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特征,平均入梅日为6月21日,标准差为11 d,最早和最晚入梅日相差39 d。(2)入梅日与南亚夏季风SASM (South Asian Summer Monsoon)呈显著负相关,与东亚夏季风EASM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呈正相关。强SASM年,南亚高压偏东,中高纬度高空急流偏南,江淮地区为水汽辐合区,有利于江淮区入梅偏早;强EASM年,西太副高偏北偏强,南风气流旺盛,水汽在华南和东北地区辐合,在江淮地区辐散,不利于梅雨的发生。(3)由于亚洲夏季风具有协同爆发的特点,强SASM-弱EASM协同年,平均入梅日较常年平均偏早4 d,与之相反的协同年入梅日偏晚11.6 d。强SASM-弱EASM年,江淮地区位于高空急流出口右侧,伊朗高压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北半球500毫巴平均图,分析了早涝年同期副高特征及副高特征量(如副高面积指数、副高综合指数等)长期过程演变特征,又分析了西风带系统,副高和旱涝相互关系,在这基础上寻找了夏季旱涝的预报指标,建立了预报方程。  相似文献   

17.
副高活动的预报,是日本长期预报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一般认为副高的活动似乎与南半球环流特征有关。本文研究了从亚洲到太平洋地区的副高活动与南北半球环流特征的关系,得到如下的结论:1、对北半球的东半部副高活动有影响的西藏高压的活动,与北半球极地环流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是影响我省的重要天气系统,本文就秋、冬副高特征和春季副高的关系作了深入分析,从而寻找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盛夏季节的最高温度,特别是高温出现时段,是人们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以往预报经验,与最高温度密切相关的是副高周期性活动,当副高西伸控制我省时,往往出现高温天气,而副高东撤,高温天气随之结束。近年来,随着欧洲中心数值预报模式的不断改进,  相似文献   

20.
副高与陇东汛期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一、引言关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的变化规律、预报及其与我国降水的关系,以前曾有人做过大量的研究。陈兴芳对副高的预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徐国昌、吴德明等人对副高的持续性、转折性做了研究。关于副高与汛期降水的关系,杨月娟等人也做了分析研究。我们主要分析了陇东汛期降水的周期变化,汛期副高特征量的变化规律,前期、同期副高特征量与陇东汛期降水的关系。最后建立了汛期降水预报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