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淮梅雨与冬季西太平洋海温的SV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文书  王谦谦  景艳  李如琦  杨霞 《气象》2007,33(8):83-89
利用江淮流域1954—2001年48年梅雨量资料和美国NCEP/NCAR1953—2001全球逐月海温再分析格点资料,网格距为2°×2°,采用EOF、合成分析和SVD分解等方法讨论了江淮梅雨与西太平洋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江淮梅雨的海温关键区是西太平洋暖池区,关键影响时段是前1年的12月至当年的2月(以下简称冬季);当年冬季西太平洋暖池区海温异常偏高,同年江淮大部地区梅雨量异常偏多,反之亦然。SVD分解结果与合成分析的结果相吻合,通过信度0.05的Monte-Carlo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2.
北太平洋纬向热力差对长江中下游梅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徐群  吴贤坂 《大气科学》1986,10(1):97-106
近29年长江中下游入梅期、梅雨量和出梅期各指数与前期各月的北太平洋海温场的相关普查,显示出各梅雨指数首先和当年初夏北太平洋海温场的纬向热力差有关.凡北太平洋中、低纬海温距平场西正(负)东负(正),则倾向于加强(减弱〕初夏东亚—东太平洋的海陆热力梯度,纬向垂直环流偏强(弱);长江中下游入梅早(迟),梅雨量大(小).此种海温场的纬向热力差距可分别追溯至1—2季前以至一年前;即上年初夏以来,北太平洋反气旋式海洋环流东半环的冷洋流趋向偏强(弱),当年冬春西半环的暖洋流也偏强(弱),则随后的入梅提早(推迟),梅雨量  相似文献   

3.
1982年11月28日18点—23点,我省东南部沿海六个地区,降了一次大暴雨。在温州市、乐清县西北部、永加县东部、温岭西南部为特大暴雨。雨量中心在雁荡山附近,过程雨最为299毫米(主要集中在20—22点),一小时最大雨量达160毫米。由于雨量高度集中、山洪爆发,水位陡涨。在  相似文献   

4.
《气象知识》2021,(1):12-15
1长江中下游等地梅雨期及梅雨量均为历史之最2020年我国长江中下游等南方地区梅雨入梅时间早,出梅时间晚,梅雨期持续时间长,梅雨量大,极端降水事件频发。梅雨期雨量达759.2毫米,较常年偏多1.2倍,为1961年以来最多;安徽、湖北、江西等地46县市日降水量达极端事件标准,其中安徽金寨(309.5毫米)、江西新建(220毫米)等4地日降水量突破历史纪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气候平均角度及年际时间尺度对传统梅雨区(28°~34°N,110°~123°E)的西北部(NW区)梅雨期降水及其与大气环流和海温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重点比较其与典型梅雨区梅雨期降水的异同。结果表明:(1)气候平均而言,850 hPa层次上大于40 g·m·kg-1·s-1的水汽输送带无法覆盖NW区,导致该地区在35~37候没有类似于江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江淮地区梅汛期集中性降水的特征。(2)1979—2017年共39 a中,NW区有24 a出现了梅雨现象,有15 a为空梅,平均入梅日期为6月27日,比长江流域偏晚13 d,平均出梅日期为7月13日,与长江流域相近,梅雨期平均日降水量与长江流域相当。(3)NW区梅雨期时,雨量偏多的地区在我国黄淮地区,此时江南地区雨量偏少。东亚夏季风系统成员,如南亚高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青藏高原南部梅雨锚槽、低层西北太平洋反气旋等都比长江流域梅雨时偏北。(4)与典型梅雨区不同,NW区的入梅时间与赤道印度洋、赤道中东太平洋等关键区海温没有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6.
前言1991年梅汛期间(5~7月)江淮地区入梅早,持续时间长,出现“三度梅”(5月19~26日、6月2~20日、6月29~7月13日),梅雨期间总雨量一般在500毫米以上,部分地区700~1200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1至3倍,造成江淮地区特大洪涝灾害。1991年梅汛期间季风来得早,500百帕高度场西风带和副热带环流形势都出现持续稳定的特点,海陆温度场也出现异  相似文献   

7.
上海松江地区1975年6月17日入梅,7月7日出梅,梅雨期共持续21天,总雨量297.9毫米。其中出现4次大一暴雨过程,出现在6月21—22日,6月25—27日,6月30日—7月1日,7月4日。1975年梅雨的特点是:梅雨期偏短,雨量偏大,暴雨和大雨次数较多。 一、这次梅雨前期单站有那些特殊反映? 根据我们观测,高云表现非常特殊。从6月8日下午至15日上午连续出现浓厚的密卷云(Ci dens),出现时间多在早晨前后,出现方向多集中于测站的东南一西南象限内。这类密卷云形如砧状、堡状、团块状或成片涌起。看上去冰晶结构特别浓重,所以有时在黑夜很容易误认为透光层积云(Sc tra)。  相似文献   

8.
闽中雨季区域雨量统计特性及人工影响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福建古田水库地区三年人工降水随机试验的效果,应用双样本回归分析方法作了统计检验。结果发现:(1)区域雨量的四次方根变换正态性很好,拟合度达0.94;(2)区域雨量回归分析中,催化单元与对比单元的余方差不一定相等;(3)三年试验目标区平均增雨量20.3%,平均绝对增雨量1.11(毫米/3小时),显著度a=0.05;(4)在各种天气条件下,以锋面天气的催化效果最好,平均增雨量达70.6%(a<0.05),平均绝对增雨量2.82(毫米/3小时)。其它天气条件下的平均效果都不显著;(5)自然雨量小时,相对增雨量大,它随自然雨量增大而减小,当对比区自然雨强大于3(毫米/小时)时,催化效果就不显著;(6)催化效果大于20%的区域位于作业点下风方10—50公里,宽约20公里的范围;(7)介乙醛与碘化银的催化效果,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方差不相等的双样本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叶家东  范蓓芬 《大气科学》1981,5(2):214-224
在人工降水试验效果的区域雨量回归分析中,当余方差不相等时,通常的多个事件检验法就不适用。本文在Welch检验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余方差不相等时适用的双样本回归分析方法,并且指出,我们根据双样本回归分析提出的统计量(19),当余方差相等时要比多个事件检验法的统计量(6)有效。 利用双样本回归分析,对福建古田地区人工降水随机试验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人工降水引起的目标区平均相对增雨量随着对比区自然雨量的增大而减小。当对比区为小雨(x′<2毫米/小时)时,催化效果显著(α=0.05),相对增雨量达20—81%,但绝对增雨量不大。只有0.44—1.15(毫米/3小时),而当对比区雨量x′>2.8(毫米/小时)时,催化效果就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武夷山主峰地区降水气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武夷山脉主峰黄岗山地区两坡1959—1960年两整年剖面观测资料,分析山区降水量日数、时数、平均雨强、一日最大降水量、大暴雨日数、最长连雨日数和最长连续无雨日数等指标随高度、坡向分布。国内关于山区降水比较完整的研究报告尚缺,今提出此报告以供参考。一、雨量和雨日由表1可分析出以下几点规律: 1.年、月雨量、雨日均随拔海高度而增加。年雨量的垂直梯度为81.2毫米/100米(黄岗山—崇安)到88.5毫米/100米(黄岗山—永平);年雨日的垂直梯度为3.4天/100米(黄岗山—崇安)到3.8天/100米(黄岗山—永平)。 2.降水垂直梯度有季节变化。雨量以正值桃花汛期的4月为最大,南北坡分别可达7.3和10.2毫米/100米国;7月其次,南北坡分别为6.8和9.1毫米/100米。后者主要是因为山  相似文献   

11.
天气概况常年六月份,是我省的梅雨季节,而今年六月却是多晴天,雨量、雨日显著偏少。月雨量杭州、舟山、台州、温州四地区48—89毫米,其它地区102—158毫米。大部分地区比往年同期偏少4—8成。出现入梅迟、梅期短、梅雨量少的特点。 6月27—30日,嘉兴、杭州、金华三地区局部有暴雨和大暴雨。  相似文献   

12.
1985年6月3日武威地区出现了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武威13个小时降水量62.7毫米,天祝县32.2毫米,古浪县30.2毫米,暴雨中心位于武威城东的王景寨大队,雨量达92.7毫米(该队排灌站记录)。这次暴雨突破历年日雨量最大值42.2毫米的记录,为历史所罕见,对武威城乡造成了严重破坏。据初步调查,仅武威东河乡(重灾区)受灾1012户,倒塌房屋105间,冲坏农田1615亩,  相似文献   

13.
每年6月初到夏至以前是上海地区夏熟作物收获的时期,这时正直长江流域的梅雨季节。如果是早梅雨,出现在6月上、中旬的夏收繁忙时期,就有严重的影响。1961年梅雨出现在6月7—15日,9天内雨量共达206.8毫米(据松江气象站资料)。尽管大力抢收抢运,但小麦、油菜仍然受到较大的损失。这次早梅雨对生产的影响,给予我们一次很  相似文献   

14.
大旱大涝的环流特征 从上海1954—1974年的21年资料分析,1954年盛夏期间出现了大涝(简称大涝年),大涝标准为6、7月总雨量大于500毫米,且梅雨期持续在50天以上。1967年出现了大早(简称大旱年),大早标准为早期在50天以上,6—8月30天以上的总雨量小于30毫米,日雨量小于15毫米。上海地区的大旱和大涝,基本上可以代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早涝情况。  相似文献   

15.
陈兵  蒋元春  李栋梁  唐玉 《气象科学》2020,40(5):669-678
利用1960—2020年江淮地区75个气象站逐日降水量、气温、相对湿度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Hadley中心海表温度资料,研究了东亚副热带夏季风进程变异对江淮梅雨的影响,揭示了不同类型梅雨期太平洋海温及大气环流异常特征。结果表明:8种江淮梅雨类型中,多雨型占45.9%,少雨型占54.1%,其中多雨型在前30 a占36.7%,后31 a占63.3%。江淮典型梅雨年(高温高湿多雨)的主要特征为安徽南部、江苏中部及湖北东部地区降水偏多,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及浙江西北部气温偏高,淮河流域湿度大;而在非典型梅雨年(低温低湿少雨)大部分地区雨量偏少,气温呈"东高西低"分布,低温中心区位于淮河中游,湿度呈"西大东小"分布。欧亚大陆中高纬度阻塞高压增强,脊前向南输送的西北气流加强且路径偏东,中国东北冷涡强度较强且位置偏西南,东亚大槽加深,槽后冷空气向南输送,有利于典型梅雨形成。当前期冬春季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偏高,西太平洋海温异常偏低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面积偏大、脊线位置偏南、西伸脊点偏西,东亚副热带夏季风推进到江淮地区的时间偏早,出梅偏晚,梅雨期降水量偏多。  相似文献   

16.
一、概况:夏季是一年当中雨量最多、热量最丰富的季节。从我区来看,渭河川道及渭北原区夏季的平均雨量为250——280毫米,平均气温为24——25℃。从降水量的多年分布看,夏季雨量正常的年份(即雨量距平百分率在±20%以内)约占半数以上,而少雨年和多雨年各占1/4,1980年夏季的天气气候如何?以宝鸡市为例,6——8  相似文献   

17.
江淮梅雨特征及其与北太平洋海温的SVD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江淮地区1954~2001年48年梅雨量资料,采用谐波分析、EOF、合成分析和SVD分解等方法讨论了江淮梅雨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与北太平洋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江淮梅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存在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影响江淮梅雨的海温关键区是北太平洋西风飘流区,关键影响时段是当年的1~3月;当年1~3月北太平洋西风飘流区海温异常偏高,同年江淮大部地区梅雨量异常偏多,反之亦然.SVD分解结果与合成分析的结果相吻合,通过0.05的Monte-Carlo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18.
江淮流域梅雨期降水的空间非均匀分布与前期海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中国气象局提供的1978-2007年全国753站逐日降水资料、NECP/NCAR提供的逐日再分析资料和NOAA提供的第2套扩展重建海温资料,从区域整体角度确定了近30 a(1978-2007年)江淮流域梅雨期.采用EOF(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经验正交函数)分析,讨论了江淮流域梅雨期降水空间非均匀分布特征,着重研究了影响江淮梅雨空间非均匀分布的前期海温关键区及关键时段.结果表明:全区一致梅雨旱涝与前期冬季北太平洋鄂霍次克海附近的海温异常有密切的联系.当前期冬季该海域海温偏高时,冬季风偏弱,对应后期梅雨一致偏涝,反之则偏旱.5月南海至台湾和菲律宾以东附近海温偏低,江淮流域梅雨量偏多,反之则偏少.梅雨的南北反相分布与前期秋冬季中印度洋的海温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当前一年10月至当年1月中印度洋海温偏高时,梅雨期850 hPa江淮之间易形成切变线,有利于梅雨区“南旱北涝”,反之则“南涝北旱”.梅雨的东西反相分布与前期秋、冬季热带中东太平洋的海温关系密切,ENSO事件有可能通过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东西位置,从而引起东亚大气环流异常,导致梅雨东西分布反相.前期秋季和冬季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偏高年(对应ENSO暖事件),西太副高位置偏西,有利于梅雨区“东旱西涝”,反之则“东涝西旱”.  相似文献   

19.
南海海温变化及其对广东雨量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用较新的资料,较仔细地分析了南海海温的变化及其对广东雨量的影响。发现南海海温具有25—32个月的变化周期,落后相关分析表明南海海温变化落后于东太平洋海温变化8个月,南海海温异常主要出现在2—7月。 广东各地,暖水年平均雨量大于冷水年平均雨量。但年内各月有一定差异。分析发现,暖水年,南海海温对副高有加强和吸引西伸作用,冷水年则起减弱东移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52年淮河流域的梅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候资料表明梅雨期不仅出现于长江中下游区,也会出现于淮河流域中南部。为此应用淮河流域分布均匀的5站日雨量资料结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的季节进程划分出近52年(1953—2004年)淮河流域梅雨期。该处梅雨期和长江中下游沿江区一样十分显著,其平均入梅及出梅期分别比长江中下游沿江区推迟5 d和7 d,其梅雨量年际丰枯是形成该地区汛期旱涝的主要因素。江淮流域梅雨在多数年趋势一致,但有1/4年份淮河梅雨与长江中下游沿江区距平符号相反。1979年附近淮河梅雨出现突变,即由此前的梅雨偏少、出梅偏早趋势突变为有较大振幅的2.2~2.3年短波振荡,梅雨量大及出梅迟年明显增多。在1979年前后也因此出现了两段梅雨异常期:1958—1966年淮河枯梅期和1979—1987年淮河丰梅期。进一步发现7月东亚中纬沿海槽的伸缩对淮河梅雨量、出梅的影响比鄂霍次克海高压及乌拉尔高压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