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程也 《气象科技》2007,35(6):844-844
按照新的NRC(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美国科学院全国科学研究委员会)报告,目前已有足够多的高信度证据表明,20世纪最后几十年比过去400年中任何时段都要暖。这些证据包括树木年轮资料、钻孔数据、冰川退缩数据等代用资料。NRC指出,虽然代用资料表明许多地方最近25年比自公元900年以来的任何25年时段都要暖,基于代用资料重建的公元900~1600年地面温度信度较低,而关于公元900年以前的全球平均地面温度的各种说法信度更低,相应时段的代用资料很稀少。  相似文献   

2.
从历史文献中提取了唐代289 a间(公元618—907年)陕南地区的水旱灾害记录,使用灾害等级法和湿润指数法研究其洪涝灾害特征和干湿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在时间上,洪涝灾害的发生可分为三个阶段,公元618—687年为少发期,688—847年为多发期,848—907年为少发期,在公元788—797年、808—817年发生了2次湿润气候事件;干湿变化具有明显的突变性和周期性,在公元748年前后发生由湿润向干旱的突变,指示气候发生了突变;湿润指数变化存在25~27 a、62~67 a的周期振荡,其中62~67 a为主变化周期。在空间上,商洛、汉中地区洪涝灾害次数较多,占水灾总次数的74.5%;唐代陕南地区洪涝灾害与干湿变化过程与同时期中国气候总体变化大致相同,其变化是对北半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位的人口大国,素有“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之说,但从历史上看,中国在周、秦到明清之际的2000余年历史长河中、人口数量曾长期摆动在1000~6000万。直到清代中国人口方进人急剧的增长时代。18世纪中叶即清代乾隆盛世时代,中国人口数量才突然增到1亿以上。而在其后迄今不过200多年间,中国人口数量竟激增到11亿以上。统计材料表明:中国在南宋之前(公元1187年)极盛时期,人口曾多次达到5000万以上。西汉平带元始二年(公元2年)人口为59694978人;唐玄宗十四年(公元1187年)人口为69016875人,但大多时期,人口均达不…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9,自引:0,他引:139  
历史时期的世界气候是有变迁的.非常丰富的中国历史文献为研究我国古代气候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作者根据历史和考古发掘材料,证明我国在近五千年中,最初二千年,即从仰韶文化时代到河南安阳殷墟时代,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2℃左右.在这以后,年平均温度有2—3℃的摆动,寒冷时期出现在公元前一千年(殷末周初)、公元四百年(六朝)、公元一千二百年(南宋)和公元一千七百年(明末清初)时代.汉唐两代则是比较温暖的时代.这种气候变迁是全世界性的.气候交冷时先从太平洋西岸开始,由日本、中国东部逐渐向西移到西欧.温度回升时则自西向东行.充分认识历史上气候的变迁情况并掌握其规律,“古为今用”,对气候的长期预报是有所补益的.  相似文献   

5.
<正>公元2010年4月14日0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结古镇发生里氏7.1级地震。地震造成2220人遇难、70人失踪、12135人受伤。  相似文献   

6.
王光天  侯彩红 《山西气象》1994,(1):29-32,35
长治地区暴雨中小尺度触发系统的分析王光天,侯彩红,张晋保(长治市气象局046000)1引言长治地区为山西省暴雨多发区,且雨量分布极不均匀,降水强度大,突发性强。如1975年8月4~8日,壶关县石窟滩、杏村的雨量达1150.0mm,是当地年平均降水量的...  相似文献   

7.
公元1954年9月11日.这个平凡的日子让我们难忘。吉林气象事业从这一天开始了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8.
树轮记录的青海柴达木盆地过去2800年来的极端干旱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建立的祁连圆柏树轮宽度指数年表,分析了自公元前800年以来树轮所记录的该地区2800年来极端干旱事件的变化。研究发现,过去2800年来极端干旱事件的出现存在群发性和间歇性的特点,其中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3世纪至4世纪)和明清时期(15世纪中叶至19世纪)是极端干旱事件的群发期,公元5世纪至12世纪的800年内极端干旱事件的出现频率较低。出现在西汉末年、东汉初年前后的持续性干旱是柴达木盆地过去2800年内最严重的极端干旱事件。  相似文献   

9.
纪年法种种     
历法与纪年不同。前者是一种时间计量系统。大体分为三类:年、日依据天象的称为阳历即公历;月、日依据天象的称为阴历:年、月、日都依据天象的称为阴阳历即农历。后者是记年代的方法。我国纪元,始于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今世界上多数国家采用公元纪年。我国历代的纪年法,大致分为五种:干支纪年、帝王年号纪年、民国纪年、公元纪年和天文学家规定的用于天文计算的天文纪年。干支纪年法,即以甲子、乙丑……为纪年方法,其特点是60年为周期,年代愈久,不以事件称谓便易混淆,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更予赔款、辛丑和约等…  相似文献   

10.
2.吕祖谦(1I 73~11 81)是宋代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在散文等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和朱熹、张拭齐名,时称“东南三贤”。 4.他除了刻苦钻研文学、哲学外,还坚持进行物象观测,写下了自己细心观察的物候现象o 1.你知道我国现存最早的物候观测记录吗’它叫《庚子·辛丑日记》是南宋吕祖谦写的‘。 ’ 3.从现存资料来看,他从淳熙七年(公元ll 80翊 ”'薯年正月初一到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七月二十八日病故,从未间断。 5.吕祖谦不仅准确地记述了自己园中种植的杏、桃、李、梨、蔷薇、萱草、莲等,而且还坚持步行十余里到皇家花园观测那里种植的…  相似文献   

11.
问题的背景大气中二氧化碳成分日渐增多,今天已是毋庸置疑的客观事实。科学家根据南极、格陵兰等地冰芯样品中气泡的二氧化碳含量,发现公元1800~1850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是260~280ppm。这个数值被看作是工业化前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代表值。1957年,作为国际地球物理年计划的一部分,在夏威夷  相似文献   

12.
陕西关中及周边地区近500a来初夏旱涝事件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华山树轮宽度差值年表重建的陕西关中及周边地区近500a来的初夏干燥指数序列,对该地区初夏极端旱涝事件及其连续旱涝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区域干燥指数与Palmer指数在变化上极为相似,可用于反映该地区的旱涝变化.结果表明:该地区近500a来初夏共发生18次极端干旱事件和11次极端洪涝事件,除公元1521年与历史文献记录的旱涝事件相反,公元1513年、1574年、1675年和1945年未发现历史记录外,其余年份均能找到相应记录;近500a来初夏存在9个显著的连续偏旱期和10个显著的连续偏涝期,并以16和19世纪发生的连续旱涝事件最为频繁,而17和18世纪发生的旱涝事件相对较少,20世纪发生的干旱事件明显多于洪涝事件.  相似文献   

13.
日本气象研究所是日本气象厅的7个直属事业单位之一,位于茨城县筑波市内,具有53年的历史。 沿革 公元1942年1月为中央气象台研究科,系气象研究所的前身。1942年4月由于中央气象台设立部的建制,遂升格为中央气象台研究部。1946年2月伴随中央气象台业务分工的改革,中央气象台研究部迁到东京都杉  相似文献   

14.
我国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9年)的气候,竺可桢将其划为气候寒冷期。主要意见:①南朝在南京覆舟山建有冰房,冬季温度应较今为低;②当时河南、山东一带的石榴树由于冻害,须人工防护才能越冬;③枣树始叶、杏花盛开、桑花凋谢等物候现象,比现在要迟二至四周。以上三点,除③因未见竺老引证原文,尚待进一步查考外,根据本人对①、②两条史料的考证及初步搜集到的有关资料,乃提出公元5世纪至6世纪的南北朝时期,在我国不存在有气候寒冷期之说。  相似文献   

15.
小资料     
《气象科技》1980,(1):3-3
自1850年以来100多年中,人类的活动使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从290ppm增加至330ppm.总增加量的1/4是在最近10年中造成的.如果这个趋势延续下去,到公元2000年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就会  相似文献   

16.
数字     
<正>1小时加拿大气象部门最新推出各主要城市24小时逐小时预报服务。逐时预报的温度、天气、降水、风和湿度等要素的预报结果每1个小时更新,保证给出今后24小时结果。4600年中英学者共同建立了青藏高原东北部自公元前2637年到公元2011年,共4600多年祁连圆柏树轮宽度表,可用于揭示年际、年代际和百年及百年以上时间尺度气候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公元2023年6月,著名山地气候专家M教授的研究课题《山区云况的复杂性和连续性》已进入最后阶段。他委托A县气象站的一个老同事找齐了该站70年云状资料,目的是想用事实佐证自己苦心研究出的一些重要观点。A站  相似文献   

18.
1概述干旱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影响国计民生的一项主要灾害性天气。历史上的多次特大干旱灾害至今人们还是“说旱色变”。早在公元1877年(清、光绪3年),泽州发生特大干旱,“野无青草,人食树皮草根,牛马鸡犬皆尽,人相食”,全县“人死大半,为数百年未有之灾...  相似文献   

19.
太阳活动的强弱常用黑子相对数(简称黑子数)来表示,黑子数的年均值显示着11年左右的周期性。国际上规定以公元1755年起算的周期称为第1周,然后依次排列。1954年起算为第19周,黑子数最高年为1957年,达到190.2为近300年来最大的值。后来的20周及21都比较低。  相似文献   

20.
漫话甲子年     
公元1984年,是我国独特创造的天干,地支纪年法的甲子年。所谓天干、地支,是我国2千多年来计算时间和事物的2种符号。天干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字组成;地支由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字组成。二者合在一起纪年,筒称干支纪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