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龚慕涛 《气象》1987,13(12):41-41
1987年第3期《气象》的台站园地栏,就启东站1988年11月4日最低气温6°0℃、地面最低温度4.9℃出现霜现象,发表了卫浩天等读者来信和张之锜解答的文章,从关于霜的形成与地面物体属性的关系,论述了地面最低温度高于0℃的情况下,在覆盖观测场的干草束上有霜形成是可能的。 笔者并非认为在地面最低温度高于0℃就不能出现霜,而是在地面最低气温4.9℃和成霜条件差  相似文献   

2.
早晨.在观测场内个别干草上有霜,而观测场内大部分草坪上、观测场周围的菜叶上及测站四周的麦苗上却不见霜,只见露.当日地面最低温度在1℃以上.这时观测场内个别干草上的霜是否应记录呢?我站有的同志认为,只要看到霜.不论在哪里看到或者范围大小均应记录。但我认为观测场内个别干草上的霜不应记录。原因是:《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上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3.
利用自动站草面温度判定霜的形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大气探测工作中,判定霜形成的必要条件是贴地(或贴近地物表面)层温度〈0oC。在实际观测中存在空气最低温度〉0℃、地面最低温度〉0℃、草面最低温度〈0℃的不同观测日,天气现象中分别记录有霜和无霜的问题。应用自动气象站资料可以对当日是否出现霜作出准确判定,这对大气探测工作,特别对初霜目的判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霜是由于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直接在温度低于 0℃的地面或近地面物体凝华而成。对此 ,按理说 ,只有温度记录低于 0℃ ,霜才会出现 ,否则不会。但是 ,在秋末冬初及冬末春初时 ,笔者却多次在地面最低温度记录高于 0 .5℃的情况下观测到霜。究其原因 ,主要是温度观测记录方面的问题。一方面 ,由于下垫面状况不均一 ,造成地面或近地面物体表面的实际温度不均一 ,从而观测到裸地上的温度表的地面温度高于 0℃ ,而周围如草层叶面地表的实际温度低于 0℃的情况。另一方面 ,与地面温度表的安置与测量方法有关。因为要准确测定地面温度是一件非常困难…  相似文献   

5.
卫浩天  汤悟松  包土芳 《气象》1987,13(3):55-56
编辑同志: 1986年11月4日早晨本站百叶箱最低气温6.0℃,地面最低温度4.9℃(以上读数无误),观测场  相似文献   

6.
董振国 《气象》1987,13(12):53-53
《气象》于1987年第3期刊登了卫浩天等人的文章“地面最低温度高于0℃可能出现白霜吗?”和张之锜的解答“关于霜的形成与地面物体属性的关系”。卫文中提出的问题实质上是,在最低气温(6.0℃)和地面最低温度(4.9℃)都较高的情况下,草的茎叶表面温度是否能下降到“霜点”以下。若草坪植冠层温度低于0℃,贴近叶片表面的空气  相似文献   

7.
梁玉霞 《四川气象》1999,9(3):61-62
在气象学理论上,霜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天气现象。它是水汽在地面和近地面物体上凝华而成的白色松脆的冰晶,或是由露冻结而成的冰珠。其形成条件要求地面和近地面物体冷却到0℃以下,且在晴朗、微风、湿度大的夜间容易形成。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我市各测站均存在),有时地面最低温度略高于0℃也出现了霜。甚至于有时天气现象记录中有霜时当日时面最低温度达1℃或略高于1℃。这似乎与气象学理论发生了矛盾。为得到明确的解释,本人查找了近几年来全市各测站冬季各月的地面观测记录。经过认真分析、判断,初步认为(在排除人为读数误差的…  相似文献   

8.
是记霜还是记露我站是3次观测站,夜间不守班。在春末晴朗的日子里,常有这样一种情况:夜间地面最低温度低于0℃,08h观测时只有露。有些同志认为,夜间最低温度低于0℃,08h有露,夜间必有霜,08h的露是太阳出来后霜融化而成。因此,按规定不记露,只在夜间...  相似文献   

9.
通河县连续3天出现霜、这几天的气温、地温都高于0℃,霜一般都凝结在较干的植物面或物质上,这种现象很少见。有人认为,有冰晶结构出现就应记录霜,有人认为既然地面最低温度高于0℃,就不应记霜,究竟怎样记录正确呢?气象学定义:霜是近地面空气中的冰气在地面或地物上直接凝华而成的冰晶,呈白色且具有疏松的晶体结构。并且贴地层空气温度必须低于0℃。为此记录霜不合适,但地面物体上确实出现了霜,这应怎么办呢?1气温、地面最低高于0℃时出现霜的原因从天气图上看,这场霜的形成主要是冷平流入侵使下垫面温度降低造成的。另外…  相似文献   

10.
奉友新 《气象》1983,9(12):28-28
冬季在北方,霜是常见的现象,但在海口市却是罕见现象。1982年12月气温较常年偏低,28、29日早晨海口机场气象台连续观测到霜。霜层厚度1毫米左右。这是我台建立以来第一次观测到霜的现象。这次霜出现在北方冷空气南下影响我市以后晴朗、微风而辐射冷却强烈的夜间,但是夜间地面最低温度仍有4.5℃。早上霜露并存,霜出现在地面干草上,露出现于植物、房顶、土壤和水泥地面等物体上。  相似文献   

11.
初春时节,天气乍暖还寒,夜间不守班的3次观测站容易漏记或错记霜。例如1999年3月23日,07时起来巡视仪器时,发现观测场草地上湿漉漉一片,天空无云,地面最低温度为-0.8℃,最低气温为1.6℃。此时霜和露都有可能出现。找几片角落里的叶子,仔细观看,发现正面有许多小水珠,反面有一些微小的冰晶,这种情况天气现象应记霜。初冬季节也容易出现上述情况。这种季节,只有适当早起并仔细观察,才有可能不漏记霜。初春时节谨防漏记霜@魏军霞$河南省焦作市气象局!454150  相似文献   

12.
1986年4月25日至26日,哈密市内出现了重霜冻,气象台所在地最低气温达-1.2℃,地面0厘米最低温度达-7.9℃;红星二场气象哨测得最低气温-5.3℃,地面0厘米最低温度达-11.0℃.市郊已出土的瓜苗、蔬菜苗、棉花苗、苹果、梨、葡萄等都受到  相似文献   

13.
一、岐山地区的晚霜冻由于地面温度降低到0℃以下,无论是否出现白霜,均可能使作物遭受冻害,因此在分析中以地面最低温度小于0℃的日期作为霜日,以春季地面最低温度小于0℃最后日期作为终霜日。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地面最低温度>0℃、有雾凇和积雪时,观测员漏记霜的问题,从霜的成因,附着物,外形特征说明了霜与露并存;霜与雾凇并存,霜与积雪并存时的判别及其记录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利用石家庄地区5个观测站1961-2010年逐日地面温度、气温、风速、日照时数和总云量观测数据,分析讨论了该地区地面温度最高值和最低值的变化特征以及气温、降水、风速、日照时数和总云量对地面温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面最高温度波动幅度较大,其中冬季波动幅度明显偏大;地面最低温度波动幅度较小,其中夏季波动幅度明显偏大;地面最高温度夏、秋季降温趋势显著;地面最低温度各季节增温趋势显著;地面最高温度与最高气温、日照时数和风速互为正相关,与总云量互为负相关;地面最低温度与最低气温和总云量互为正相关,与风速、日照时数互为负相关;最高气温对地面最高温度的正相关性最强,风速最弱;总云量对地面最高温度的负相关性在夏、冬季较强;最低气温对地面最低温度的正相关性最强,总云量最弱;风速对地面最低温度的负相关性在春、秋季较强,日照时数在秋、冬季较强.  相似文献   

16.
许华清 《气象》2003,29(10):2-2
20 0 3年 1月 2 0日 ,笔者在 0 8时地面气象观测时 ,发现了这样一个“不正常”的情况 :0 8时地面最低温度为 -0 8℃ ,而百叶箱最低温度却为 -2 3℃ !按往常冬季天晴时的情况 ,地面最低温度要比百叶箱最低温度更低一些。由于要及时发地面加密观测报 ,当时观测员在复读记录后如实编发了报文。事后 ,组内对这一“不正常”记录作了一次质量分析。1 要素实况当时气薄 -1上的气象要素情况如表 1所示。2 要素分析根据气象学原理 ,土壤的热容量要比空气大 ,在同样的太阳辐射条件下 ,土壤吸收的热量要比空气多得多。因此 ,在晴好天气下 ,白天的地…  相似文献   

17.
胡绪焕 《气象》1990,16(8):2-2
温度计的自记记录迹线能反映温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上也能反映出气温的极端值及其出现时刻。因此,温度自记曲线是预审最低气温的一个客观的判据。那么,预审地面最低温度的判据是什么呢? 作为判据,首要的一点是自身的客观可靠,其次是预审要素与判据间的差值要小,  相似文献   

18.
引言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是气象台站从事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业务规则和技术规定,在观测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发现了《规范》中存在一些小问题,这里就三次观测站2时地面温度的求法是否科学提出本人的看法,与大家商讨。 1 问题的提出 请看以下记录:象山县气象站1996年12月5日8时地面最低温度为6.9℃(订正后,下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露霜观测的综合判别技术,2014年在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试验基地建立了近地面温湿度观测系统,利用近地面温湿度、自动气象站以及露霜的人工记录和图像自动记录数据,研究露霜综合判别技术。初步确定草温与近地面露点温度之差为露霜形成的主要判别因子。当草温与近地面露点温度差小于某一阈值时发生结露结霜天气现象,且这个阈值与日最低气温有关。资料分析显示,利用综合指标判别露霜得出结果与实测结果对应较好,一致率达到84.5%。近地面温湿度观测对露霜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旭 《气象》1991,17(1):49-49
有些观测员在高温季节。没有注意地面观测规范中已指出的,地面最低温度表的“毛细管内一部份酒精被蒸发后凝结于管顶”的问题。以致没有及时发现此类问题,照常观测读数,使地面最低温度记录产生误差。 据观察,最低温度表毛细管顶部凡有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