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本文通过中国大陆地震(M≥6.0)震中与其发震断层的距离的统计与分析,认为该距离的分布基本上符合正态分布特征,并经拟合计算得到中国东部和西部地区不同类型断层上不同震级档的地震震中距离分布的期望值和方差。根据正态分布随机变量的区间估计方法,讨论了统计分析的结果在潜在震源区边界的确定、以及边界的不确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吕晓健  高孟潭  陈丹 《地震》2010,30(3):108-122
本文收集了1967—2007年全球大陆(不包括中国大陆)29次7.0~7.9级浅源大地震的余震资料。根据震源机制解结果把这29次地震序列分为走滑型和非走滑型, 其中17次是走滑型, 12次是非走滑型, 并分别研究了走滑型和非走滑型地震序列强余震震级分布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强余震与主震震级差服从指数分布, 统计得到了走滑型地震序列B值为0.58, 非走滑型地震序列B值为1.07。走滑型地震序列强余震与主震距离的优势分布范围是10~45 km, 而非走滑型地震序列强余震与主震的距离优势分布为20~59 km, 并且强余震与主震震中距服从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3.
邵志刚  张国民  李志雄  夏红 《地震》2008,28(3):33-42
通过计算前人研究所给出的中国大陆26条活动地块边界带上地震过程的变异系数, 分析了各边界带的地震活动类型, 结果表明中国大陆东部地区的边界带地震都表现为丛集过程, 西部地区大多是泊松过程或者准周期过程, 尤其是大陆板块俯冲作用强烈的边界带上地震活动主要呈现为泊松过程, 青臧高原北部和东部地区的边界带都表现为准周期过程, 并讨论了可能的物理机制。 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 基于对数正态分布函数, 计算了各边界带目前地震发生的累计概率以及未来五年内地震发生的条件概率, 探讨了各活动地块边界带的危险程度等。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陆7级大地震强余震震级和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晓健  高孟潭  郝平  陈丹 《地震》2010,30(2):61-70
本文研究了中国大陆1966年以来15次7.0~7.9级地震序列强余震空间分布和震级分布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 ① 强余震与主震震级差(ΔM)与频度(N)的统计关系服从指数分布, 统计得到了全部序列平均B值为0.72, 12个走滑型地震序列平均B值为0.73; ② 走滑型地震序列强余震优势分布范围是5~59 km, 非走滑型序列优势分布为10~29 km, 并且强余震与主震震中距离服从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5.
地震时间分布特征研究是进行地震预测和地震危险性分析的重要基础。以中国海域统一地震目录为基础资料,以指数分布模型、伽马分布模型、威布尔分布模型、对数正态分布模型以及布朗过程时间分布(BPT)模型为目标模型,采用极大似然法估算模型参数。根据赤池信息准则(AIC)、贝叶斯信息准则(BIC)以及K-S检验结果确定能够描述海域地震时间分布的最优模型。结果表明,对于震级相对较小( M <6)的地震,指数分布、伽马分布以及威布尔分布均能较好地描述其时间分布特征;在大的区域范围内(如整个海域),震级相对较大( M >6)的地震可完全采用指数分布描述其时间分布特征;在较小的区域范围内(如地震带),大地震时间间隔可能更加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和BPT分布。此外,文中还采用扩散熵分析法研究地震之间的丛集性和时间相关性,结果表明,地震活动存在长期记忆性,震级相对较小( M <6)的地震受更大地震的影响,从而在时间上表现出丛集特征。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地震预测、地震危险性计算中地震时间分布模型选择和地震活动性参数计算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对理解地震孕育发生机理具有一定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亚洲中东部“塑性流动—地震”网络系统及板内构造单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绳祖  张宗淳 《中国地震》1994,10(3):238-250
对于地震的网络状分布特征的研究表明,在亚洲的中东部地区存在着两个网络系统,即分布于大部分地区的中东亚网络系统和位于其东南的华东南网络系统。根据多层构造模型,这些地震网络系统实际上是岩石圈下层(含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塑性流动网络的一种显示,每一“塑性流动-地震”网络系统为不同类型的边界所围限,其中包括一段驱动边界以及若干段约束边界和泄流边界。本地区的两个塑性流动网络系统分别以喜马拉雅弧和台湾弧为驱动  相似文献   

7.
由"重复地震"给出的中国地震台网的定位精度估计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蒋长胜  吴忠良 《中国地震》2005,21(2):147-154
用Sehaff和Richards(2004)给出的中国及邻区“重复地震对”的结果,即假定“重复地震对”之间的距离小于1km,而地震台网测得的两个地震之间的距离X是地震台网定位误差的结果,评估了中国地震台网的定位精度及其区域分布。结果显示中国台网的定位误差平均为10km的数量级。X值的空间分布显示青藏高原、新疆西部和北部、内蒙东部等地区是定位精度需要改善的地区。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的地震学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中国大陆地区地震活动的地震学参数(如大震烈度图、综合等震线、余震分布、震源尺度、地震矩、地震应变、能量、震源机制解和震中分布等,通过综合集成,刻画了我国陆区地震活动性的空间展布格局。并将其与中国大陆活动地块及其边界相比较,发现中国7级以上强震活动基本上都集中在活动地块的边界上,这对进一步了解活动地块的运动性状、探讨地块之间相互作用及与强震发生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近代中国大陆及其邻区板内浅源强震空间分布的大尺度不均匀性进行研究,得出:(1)该区存在4个主要的高地震活动区,即华北地震区(30°~42°N)、东南沿海地震区(19°~25°N)、南北地震区(缅甸—中国—蒙古)和中亚地震区(帕米尔—天山—贝加尔湖);(2)这4个地震区与该区周围板块(欧亚板块与北美—太平洋—菲律宾海—印度板块)之间边界上地震耦合强度大的段落大致垂直;(3)作用于板块边界不同段落上的应力水平差异,可能是中国大陆及其邻区板内近代大尺度强震活动空间分布不均匀性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中国构造应力场与大震复发周期关系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古地震资料推算得到的中国境内各活动断裂带上大震复发周期值存在很大差异,对于这种差异可从构造应力产生的弹性应变能分布去探讨其原因。经过对中国及邻区边界条件和受力方式进行较详细的分析后,先以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判据,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反演中国及邻区的板块边界力和区内的构造应力场,然后分析计算应变能随离板块边界的距离增大所呈现的衰减规律,由此换算出要达到相同应变能(一次地震)各地所需的积累时间,并将其与用古地震方法得到的一些已知断层带大震复发周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用应力衰减图象能解释不同地区大震复发周期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亚洲中东部“塑性流动-地震”网络系统及板内构造单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地震的网络状分布特征的研究表明,在亚洲的中东部地区存在着两个网络系统,即分布于大部分地区的中东亚网络系统和位于其东南的华东南网络系统。根据多层构造模型,这些地震网络系统实际上是岩石圈下层(含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塑性流动网络的一种显示。每一“塑性流动-地震”网络系统为不同类型的边界所围限,其中包括一段驱动边界以及若干段约束边界和泄流边界。本地区的两个塑性流动网络系统分别以喜马拉雅弧和台湾弧为驱动边界,对板块内部的构造变形、构造应力场、地震活动性、以及构造单元(亚板块、地体等)的划分起着控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印度板块北边界地震活动和中国大陆地震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17  
本文研究了印度板块北边界地震活动与我国大陆地震活动的关系,给出了两者在时间起伏上的一致性,以及印度板块北边界兴都库会和缅甸两端点附近中深地震对中国大际强震活动所具有的前兆性和相关性。这些特点,对于中国大陆强震活动的预测,尤其是地震大形势预测是十分有意义的。文中还应用了中国大陆强震孕育发生的计算机模型的研究结果,讨论了强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对于理解中国大陆作为一个孕震系统在周围地质构造块体动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吉平  李纲  刘杰  倪四道 《中国地震》2011,27(1):103-110
1 全球地震活动概况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0年全球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28次(表1),最大地震为2月27日智利8.8级地震(图1).与2009年相比,全球地震频次和能量释放明显增加.2010年全球7级以上地震活动有以下特点: 2010年全球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28次,明显高于1900年以来的平均水平(18次/年),与2009年(20次)相比,地震频次明显增加.2010年南美板块西边界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活跃,全球28次7级以上地震中有16次分布在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北边界和东边界上,5次在南美板块西边界,4次在菲律宾板块边界,2次在北美板块边界,1次在中国青藏块体边缘地区,显示出空间分布相对集中的特点(图1).  相似文献   

14.
精确计算了1695年临汾地震与中国大陆部分8级地震和华北7级地震的震中距离,发现有等腰三角形的有序性。临汾地震处于8级地震构成的2个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反映出它在8级地震的空间分布中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川滇地区1966年以来12次主震震级MSge;6.5的地震序列中,主震与强余震(本文定义为所有MSge;5的余震)震级差分布特征和强余震与主震距离的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强余震与主震震级差服从截断的指数分布,据此推导出了强余震与主震震级差的概率密度函数; 强余震距离分布的优势范围是距主震10——39 km,且强余震与主震震中的距离服从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大陆活动断裂段破裂地震复发间隔的经验分布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闻学泽 《地震学报》1999,21(6):616-622
针对中国大陆活动断裂的段破裂地震的两种主要复发行为,由历史地震资料初步建立起相应的复发间隔经验分布.结果表明:对于时间可预报复发,归一化复发间隔T/t能很好地服从对数正态分布LN(t=0.00,2t=0.152);其中,T是观测的复发间隔,t是与前一次事件的大小相关的平均复发间隔.对于准周期复发,归一化复发间隔T/t服从于对数正态分布LN(q=0.00,2q=0.242);其中,是不同轮回复发间隔的中位数.统计检验表明:本文得到的后一分布与环太平洋板缘特征地震的复发间隔分布(NB模型)没有显著差别;据此将它们合并,得到一个更加稳定的、准周期复发间隔的对数正态分布LN(=0.00,2=0.222).   相似文献   

17.
依据最大熵原理求解出地震震级和地震间隔时间的最可几分布和威布尔(Weibull)分布。以甘肃天祝为例,应用极值分布模型、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和威尔分布模型以及K-S检验和直方图检验2种方法,分别对该地区实际地震数据进行检验。所得结果与理论求解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最大震级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是强震活动的集中带,也是地震预测研究与防灾减灾的主要目标区,而最大地震震级是描述区域地震活动性的一个基本参数,被广泛应用于地震危险性分析研究中,因此有必要开展各活动地块边界带最大震级分布特征研究.本文利用广义极值(GEV)分布对各边界带作极值统计分析,对于分布参数进行估计,比较极值分布99%分位数和b值截距法最大震级、历史最大震级,并计算各震级水平下地震平均复发周期与发震次数,探讨活动地块各边界带未来强震活动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9.
尽管以前的观测结果表明余震主要沿主震断层面分布,但许多地震发生的分支模型在预测余震空间分布时并没有直接包含主震矩张量的信息,或者简单地通过使用空间核的方式操作,这种做法迄今并没有得到严格的检验。我们分析了南加州的走滑地震事件并再度研究了主震矩张量和余震位置的关系。使用南加州地震数据中心(SCEDC)目录的资料,我们发现了大量证据,表明在走滑地震断层面的方位上余震分布最集中,这一发现和以前的研究结果一致。我们提出了一种联合分布模型,依据余震的距离和相对角度将余震位置参数化。我们将这个模型和以前根据正态分布与余弦平方函数提出的模型做了对比。使用残差分析和加权的K函数作为诊断手段,我们发现正态分布模型和余弦平方分布模型都存在严重的问题,而且我们提出的联合分布模型同时具有类似上述两模型的特征,但对南加州地震数据拟合结果远比上述两模型好。  相似文献   

20.
选取1970年以来现代仪器记录到的含有深度信息,定位精度为1,2类的 浅源地震(深度小于70km)资料作为统计样本,以华北地震区,华中地震区,华南地震区,新疆地震区和青藏高原地震区为统计单元,分析研究浅源地震随深度的分布特征,以便进一步提高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可靠性。考虑到不同震级大小的地震在震源深度分布上的特征及能有所不同,我们采用了以下震级分档区间:Ms=2.0-2.9,Ms=3.0-3.9,Ms=4.0-4.9,Ms=5.0-5.9,Ms=6.0-6.9,对于不同大小的地震分别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震震源深度的分布基本上围绕着地震区震源深度平均值呈正态分布。西部地区地震的深度概率分布曲线的均方差σ比东部地区的大,也就是说西部地区的地震在深度空间上有更大的分布范围。震源深度均值大体上也有随震级增大而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