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风雨的故乡。回顾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面向海洋"开启了人类近现代文明的新篇章,从"地理大发现"到经济全球化,从"耕海牧渔"到"海洋资源勘探开发",从"舟楫之便"到"极地、深海科学考察",近500年来人类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海洋的认识和利用。时至今日,海洋对各国的影响越来越深远,各国对海洋的需求和依赖也越来越强。  相似文献   

2.
金属矿地球物理勘探的三十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给出了三十年来各种地球物理方法在我国普查和勘探金属矿工作中的应用。叙述了一些成功和不成功的事例、经验和教训。 根据我国金属矿地区的地形、地质和成矿条件,提出今后技术发展的方向,强调对新方法的基本研究。  相似文献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大庆油田在1988~2003年期间,先后两期联合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陆相油储地球物理理论及方法>和<陆相油储地球物理理论及三维地质图像成图方法>,简称"油储"项目,产学研结合,推动了我国陆相油储地球物理的发展;1999年~2002年,又与中国科学院联手,联合实施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油气勘探二次创业的前导研究",创造性地催熟了一批新的地球物理理论和方法.本文着重阐述笔者直接参与"油储""产学研"十年研究的理论方法技术研究及在大庆油田中浅层岩性油藏、深层天然气和海拉尔复杂断块等三大勘探领域中的应用效果和所发挥的作用;文中也介绍了"油储"项目对大庆油田人才培养的业绩.  相似文献   

4.
在重新全面深入收集整理历史档案和资料的基础上,回顾性研究总结了1976年8月16-23日松潘、平武两次7.2级地震的监测预报和防震抗震工作。研究表明,对于该次地震甘肃省和四川省地震工作者从中期预测开始,到短期、临震阶段,从地震预测到强震观测,组织开展了诸多有成效的工作。使松潘地震这个称之为重要的成功预报的实例,在我国地震工作发展史的记载中有更加充实、完整和科学的记载。并根据修订过的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国家科学数据共享中心数据库给出的地震系列参数,对该次地震命名提出商榷,认为这次地震应当称之为"松潘-文县地震",或"平武-文县地震"或"松潘-文县-平武地震"更为妥当。  相似文献   

5.
正2009年3月28日,第一个属于中国的"地球一小时"从鸟巢、水立方到遍布中国的19个城市,许多个家庭、许多幢楼房,都熄灭了一盏灯。当时的新华社评论说:这一个小时的"地球时间",用黑暗传递了光明。时光流动到2018年3月24日,"地球一小时"迎来在中国的第十年。600分钟,10个小时,10年……有人从学校步入职场,有人的青丝添了白发,有人从青涩的少年成为了父亲、母亲,却始终记得那些年三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晚上,用一个简单的动作,拉近了自己与保护地球环境之间曾经遥远的距离。  相似文献   

6.
马云川 《地球》2012,(7):42-43
2012年6月30日,在马里亚纳海沟进行7000米海试第六次下潜的"蛟龙"号成功返回母船。此次下潜深度达7062米,不仅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也使我国具备了在全球99.8%的海洋深处开展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能力,成为继美、日、法、俄之后第五个掌握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页岩气勘探开发新形势,对地球物理技术在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现状、问题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在页岩气的勘探开发过程中,地球物理技术发挥着在常规油气勘探开发中完全不同的作用,地球物理技术可为优化页岩气钻井及储层压裂改造部署提供重要技术支撑.本文还介绍了国外利用封闭应力指导水平井钻探、综合运用杨氏模量和水平应力差比进行页岩气工程"甜点"预测、运用得到的岩石力学属性进行相关分析指导压裂的一些成功范例;但是,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中,地球物理技术还面临着各向异性、含气丰度预测、工程"甜点"预测等难点的挑战,针对这些难点,本文提出了发展适用于我国页岩气开发的特色地球物理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蓝颖春 《地球》2012,(9):48-49
2011年,国土资源部组织实施了陕西延长页岩气资源和贵州黄平页岩气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当年,在鄂尔多斯盆地打成我国第一口陆相页岩气井并成功压裂产气,证实了我国陆相页岩气的存在。我国页岩气领域的知名专家张大伟、张金川等表示,延长陆相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的突破是"国内第一,乃至世界第一"。2012年,作为国家首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之一的陕西延长油田页岩气基地,在打成中国第一口陆相  相似文献   

9.
《地球》2016,(10)
正一年一度的绿色矿山论坛又在2016年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与大家见面了。这个论坛从2007年国际矿业大会正式提出以后,由"绿色的发展、绿色的矿山"到2008年我国十个大的企业形成的"绿色公约",再到2009年形成《绿山矿山管理办法、标准条件》文件,再到"十二五"期间评选出660家绿色矿山……这些都为矿业的发展树立了典型和榜样。"十三五"期间,绿色矿山又纳入"十三五"规划,从2015年到2016年绿色矿山建设更是有了较大的进展。在此次论坛上,绿色矿山会员、"绿企业"们纷纷亮出了矿山绿色发展的宝贵经验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0.
《地球》2019,(10)
正"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国家的经济建设到百姓的衣食住行;从"两弹一星"到"太空漫步";从"天眼探空"到"蛟龙深潜";从南京长江大桥到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从世界最快的高铁——京沪高铁到不久前投入运营的北京大兴国际  相似文献   

11.
袁立明 《地球》2012,(5):100-102
过去几年,美国页岩气产业获得的巨大成功一度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热潮。页岩气作为非常规气体能源的重要战略地位正在凸显,页岩气成为越来越多学术会议的关键词。同时,随着社会对清洁能源需求不断扩大,天然气价格不断上涨,人们对页岩气的认识也迅速提高。特别是水平井与压裂技术水平不断进步,人类对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正在形成能源新导向。由于"页岩气革命"获得成功,美国页岩气产量从2006年的311亿立方米,迅速提升到2011年的1800亿立方米,平均年增长率达到45%,改  相似文献   

12.
1980年以来,中国煤炭电法勘探经历了三十六年的发展过程.根据煤炭地质勘探任务和电法勘探技术特点,中国煤炭电法勘探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1980年-1989年,以地面直流电法为主的勘探阶段;1990年-1999年,以煤矿井下直流电法为主的勘探阶段;2000年-2015年,以地面和井下瞬变电磁法为主的勘探阶段.文中分析了不同阶段主要方法技术的研究背景与成果,结合当前煤炭电法勘探的应用与技术现状,根据煤矿安全生产需求,指出了我国煤炭电法勘探在基础理论、数据采集、资料处理与解释以及仪器装备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建立地震工作机构,开展地震予报工作已经十年了。从70年3月以来,我省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56次,其中19次震前作了不同程度的短临予报,约占34%。松潘、平武7.2级,盐源6.9级和黑水5.4级地震就是予报比较成功,影响比较大的三个震例。  相似文献   

14.
金属矿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设备:回顾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是深部矿产资源勘查的主要技术手段.长期以来,我国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和仪器严重依赖国外进口,国产勘查技术无论仪器设备,还是方法、软件尚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深部矿产勘查需求."十二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设立了"深部矿产资源勘探技术"重大项目,以提高深部矿产资源探测的深度、精度、分辨率和抗干扰能力为目标,研发高精度重磁探测技术、电法及电磁探测技术、地震探测、钻探和井中探测技术和装备.经过4年的攻关研究,突破了高精度微重力传感器、铯光泵磁场传感器、宽带感应式电磁传感器等10余项关键技术;研发、完善和升级了地面高精度数字重力仪、质子磁力仪、大功率伪随机广域电磁探测系统、分布式多参数电磁探测系统等18套勘探地球物理仪器设备;创新和完善了20余项勘探地球物理数据处理、正反演方法,研发和完善了2套适合金属矿数据处理及解释的大型软件系统,和8套其他专用软件系统,大幅度提升了我国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水平.本文旨在介绍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首先回顾我国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发展历程,然后再重点介绍"深部矿产资源勘探技术"重大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进展,最后对发展我国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提出作者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刘奎峰 《地球》2012,(5):66-67
一百年前,持着"泰坦尼克号单程票"的乘客们,一去不返;一百年后,《泰坦尼克号》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持着前往地球最深处的"返程票",乘坐绿色的潜艇"鱼雷",单身潜入海底一万米处,成为世界上单身抵达马里亚纳海沟的第一人。2012年3月26日,美国导演兼探险家詹姆斯.卡梅隆完成了对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底部的考察之旅,结束考察之后它只花了70分钟便从将近11公里深的洋底上浮至海面,速度之快,堪称完美。"这是世界上最深的地方,也是人类最未知的地方。"出发前,卡梅  相似文献   

16.
空间物理学是一门探测与理论并重的学科.探测广袤的空间环境倚赖地基和卫星技术,研究深邃的空间物理过程需由各国研究团体通力合作.中国空间物理研究的70年发展,也体现在国家综合科技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上升路径之中.从新中国成立前的零星研究起步,到改革开放前的规模初现,再到20世纪末的全面爆发,中国空间物理在自主探测与理论研究两方面都实现了阶跃式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的再一次快速提升,中国空间物理研究在国际范围内呈现出"多数并跑,部分引领"的新局面.得益于深空探测国家战略的确立,研究领域也从地球空间延拓至行星空间甚至更广.中国空间物理研究的70年,不断探索,不断前行,各领域人才辈出,队伍不断成长壮大,从依赖外国探测数据到自主研究发展,从西学东归到人员对流,走出了一个不断进步的发展历程.未来的空间物理研究,将仍然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紧密相连,在引领学科发展潮流中探索,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中前行.  相似文献   

17.
经过近三年来的酝酿,1987年9月15日至17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勘探专业委员会在江苏无锡召开了首次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学术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57名代表来自全国12个部门的39个单位。 会上交流了论文43篇,所涉及问题的面甚为广泛。从基础理论、激发采集装备、野外技术到处理手段、解释方法和地质效果;从纵波到横波;从海上到陆地、井下;从浅层的工程地震到深层的石油勘探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一定的研究水平,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夏发七年“泰山地震”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泰山地震"的由来 "泰山地震"首见于地质出版社20世纪70年代出版的<地震问答>83问:"我国最早的地震记载是在什么时候?"答为:"我国历史上有关地震的记载,最早见于<今本竹书纪年>,其中一处提到夏‘帝发'‘七年陟泰山震',陟(音治)作登临解,就是说:夏朝有一个名叫‘发'的帝王,在他即位的第七年(约公元前1831年)登临山东泰山时,正好泰山发生了地震.  相似文献   

19.
世人熟知,大庆油田50余年前的发现,对我国经济建设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保障,至今仍功业犹存."大庆下面找大庆"和"大庆外围找大庆"既是50年来世人的期盼,也正是大庆油田自身的渴望和可实现的奋斗蓝图.然而,人们也记得,在大庆大型油田发现后的相当时段内,国内油气勘探界在认识层面上存有二大误区,表现为: (1) 重视石油,忽视天然气; (2) 油气勘探作业一般都绕开火山岩地区;进入勘探钻井阶段时,若遇到火山岩则另寻其他井位. 临近新世纪之际,正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及后来的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在大庆实施之时.这两个重大项目内容侧重面有异,而在立项时都将徐家围子的火山岩天然气勘探列为主攻研究靶区.大庆油田勘探部当时提出的储量目标定格在300亿立方米天然气发现的研发布署上,商定"油储项目"的研究绩效考核原则定为100亿立方米.从实效而言,10余年前定的这2个储量目标数字,今天看来真可谓是儿语戏言;然而,这却是"油储项目"所有成员的期盼和为之奋斗而深化研究的科研思路、地质表述、物理模型、数字表达、计算能力提升(PC集群研制)和现场诸多具体实施的一体化方案生成与实际运作所产生的中心思想和动力所在.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1年12月"徐深1井"钻探成功,一举获得300亿立方米天然气储量.于是,又开始为攻克第一个、第二个和第三个10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探明储量目标而努力拼搏.这是一个铭刻至深的跨越,以当时的"产、学、研"一体化科研思路作为典型案例的总结也深得人心.没几年,我们都知道大庆油田已获得了当时排名位居全国第5、我国东部地区第1的大型天然气田,并完成2400亿立方米探明储量和首期设计年产60亿方的壮举. 现转录从友人处得到的,可形象刻画人们对自然界认知的3个层次表述: (1)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2)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3) 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我以为若将之用于概述"油储项目"对火山岩油气储集体勘探实践认识提升过程中的认知表达,或许也是一种通俗而形象生动的说法. 前文所述"徐家围子"大型天然气田发现情况,旨在于期盼各有关参研人员切不可受限于10余年前大庆大气田发现这一巨大业绩生成之中的具体经验.我以为"油储项目"只是第一步办成了"看到了山"也"看到了水".当前对徐家围子大型天然气田的研发有一定的认识,通俗地讲是"只要找到了古火山口就能发现气田",困难之处却在于对所发现的气田尚不知可否以某种形态顺延展拓.我以为当前以大庆陈树民和冯志强博士为首席科学家的这一届"973"项目"火山岩油气藏的形成机制与分布规律",正处于十分关键的新认知和新发现阶段.本专辑的内容,反映了他们工作中的阶段性成果.中外油气勘探历程显示,油气发现和储量增长往往呈现脉动-停歇式的周期性特点.即,有些油气发现后,出现一段时间停滞,然后又有新发现、再出现间歇期.长期的勘探实践证明,要保持持续稳定的储量增长,就必须毫不松懈地坚持油气地质理论和勘探技术的不断创新.蓄积待发的火山岩油气勘探,为我们提供了开拓新型油气资源的难得机遇,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地质地球物理理论创新和技术研发的巨大挑战.基于此,尽管我早已不再具体介入大庆油田的一些实际工作了,但仍希望借此机会和业内同仁交流,并尽自己所能为大庆、为我国油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些实事. 若认同对大庆火山岩天然气藏发现的上述现行通俗说法,那么,寻求古火山的喷发期次和喷发地域,本应无可厚非,也是一不可或缺的基本工作;然而,若进而断定"火山喷发成藏"这一结论,则需严密的科学证据和逻辑论断,特别是搞清火山活动和油气运移之间的匹配关系.切忌重犯"立论在先,取证在后"的不科学思路和方法.我近期进行一些区域性的油气及金属矿勘探的布署研究,曾建议青年人要大胆地联合"3G"(地质Geology、地球物理Geophysics、地球化学Geochemistry)的知识、思路、方法和相关研究生产力量,有效组织起来制定联合研究方略措施.本文集尽管只是反映大庆大气田发现的近期研究的部分进展,但我期盼在本届"973"项目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力求再滚动5年,为开展"产学研用"的"3G"联合研究打下基础.就地质对象的复杂程度和油气目标的多样性而言,火山岩油气勘探无疑是一项十分艰苦卓绝的工作,确实需要多方联合、集中财力和智慧、长期探索、不懈努力,要打造一支产学研用结合、国际领先的创新团队,使我国在火山岩油气勘探领域形成国际竞争优势.我本人一直和大庆同仁一样,期盼着大庆实现万亿级立方米天然气储量目标,也坚信大庆必将再铸辉煌. 还要感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幼铭研究员和刘洪研究员为本专辑的出版所做出的辛勤劳动.  相似文献   

20.
<正>引言本文是中国地震局2016年组织的政策研究课题《地震监测预报领域公共服务需求分析、清单设计与应用建议》的成果之一。课题结合"十三五"发展规划,围绕"从减少地震灾害损失到减轻地震灾害风险的转变",对地震监测预报领域的公共服务问题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1面向公共服务的地震预测预报:可能性与必要性迄今我国绝大多数地震预测预报的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