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地磁垂直分量日变"低点位移"预报方法及"低点位移"异常与强震的对应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並着重介绍了1990年天祝6.2级等地震前的地磁"低点位移"异常与短期趋势判断情况。事实表明,该预报方法不仅能对6级以上强震作出短临预报,还可对重点监视区内的一些中强地震作出较好的短临预报。  相似文献   

2.
宜川—泰安重力剖面穿越了太行—吕梁隆起、华北裂陷、鲁西隆起等地质构造单元,剖面及其附近地区构造活动强烈.依据布格重力异常特征可分为太行山以西的布格重力异常与地形高程"同步型"的变化特征、太行山以东的布格重力异常与地形高程"镜像型"的变化特征,布格异常转换带位于太行山重力梯级带的东缘,反映了大地质构造单元有着不同的深部构造背景.均衡重力异常特征与新构造运动有着良好的一致性,即正异常区对应吕梁山、太行山以及鲁西等隆起地区,负异常区对应临汾、华北断陷盆地.通过对理论均衡地壳厚度与实际地壳厚度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均衡重力状态异常转换带及其附近地区均对应于莫氏界面上隆、上地幔热物质向地壳侵入和运移,由于其在趋于均衡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地壳的差异运动,因此构造活动强烈而产生深大断裂,表现为地震的频繁活动,这些地区应该是地震监测以及震害防御需要重点关注的地区.  相似文献   

3.
邢喜民  王琼 《高原地震》2012,24(2):11-14
利用地震对应概率谱和累计滑动平均概率方法,选取精河水平摆卡尔曼滤波差值进行中强地震前兆定量的异常识别探索。探索中先是对精河水平摆卡尔曼滤波差值数据进行数据分布及各区间参数有震对应分布的研究,然后利用累计滑动平均方法得到滑动平均概率,从而检验地震对应概率谱在定点形变前兆异常的预报效能。  相似文献   

4.
华北地区地倾斜中短期地震前兆识别及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华北地区17个台站25套倾斜仪10年以上的资料,统一用调和分析、卡尔曼滤波和周期滤波方法进行全面系统处理,提取异常信息、统计分析与该地区Ms5级以上地震的并对这几种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是:地倾斜固体潮MS波γ因子异常与地震的对应率为57%,R=0.40;调和分析残差异常对应率为41%,R=0.25,由卡尔曼滤波方法识别的异常与地震的对应率为1 55,R=0.11:;周期滤波方法识别的异常与地震对应  相似文献   

5.
地电阻率1年尺度异常时空丛集现象与地震活动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杜学彬  谭大诚 《中国地震》2000,16(3):283-292
研究了我国23°~47°N、86°~127°E范围内92个地电台、207个测道自建台至1997年的地电阻率变化,得到以下认识(1)1976、1980~1981、1985~1986、1988、1991、1994年和1997年全国范围45.0%~58.0%的地电台显示1年尺度地电阻率异常(以下简称"异常高潮期").异常高潮期与大陆及周边Ms≥7.1强震活动,Ms≥5.0地震丛集活动、地球自转加速年份和减速过程中明显趋于加速的年份相对应;西北、西南和华北-东北各区异常高潮期主要集中在上述年份,与各区内Ms≥5.0地震丛集活动的年份明显对应.这表明地电阻率异常确实反应了地壳力学状态变化,地电阻率观测在地震预报中有实际意义.(2)1974~1997年的24年中,映震异常占异常总数的38.27%,无震异常占61.73%,表明地电阻率观测场兆相当丰富.(3)地球自转加速年份和减速过程中明显趋于加速年份中大陆边界动力加强,促成了地电阻率异常高潮期、Ms≥7.1强震活动、Ms≥5.0地震丛集活动年份之间的对应关系;中国大陆及区域性应力、构造、介质等条件对显示异常、强震活动、Ms≥5.0地震丛集活动起了积极作用.(4)地电阻率异常高潮期与地震活动性、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明显对应;强震周围异常"时空强"演化与活动构造和发震机制有一定关系.这两方面结果有助于认识异常时空强演化的复杂性.(5)全国范围地电阻率异常高潮年份中,我国大陆西部地震活动水平明显高于东部.  相似文献   

6.
利用乌什台和阿合奇台1992~2013年积累的地倾斜观测资料,采用形态法、矢量法对40个MS5.0以上地震前出现的异常变化进行统计分析与对比。在模拟记录期间震前异常特征表现为葫芦串、错动、抖动、矢量打结转向、年变畸变,在数字记录期间震前异常特征表现为高频抖动、固体潮畸变、矢量打结转向、年变畸变。两个台站地倾斜异常特征相同点为都有年变畸变和矢量打结转向,而且震前都会出现一些临震异常;不同点表现为异常形态的幅度、形状不同,且出现在不同分量上。  相似文献   

7.
王亚茹  王想  宫猛  郭蕾  刘晓丹 《中国地震》2016,32(4):747-755
用和达法计算河北及邻区地震波速比并按照不同震级不同窗口作滑动平均。通过对唐山地区波速比变化特征与中强地震对应关系的定性分析,发现M_L≥1.5地震波速比曲线与M_L≥4.0的地震对应较好,提出异常指标进行定量统计得到该区波速比异常与地震的对应关系和预报效能;按照同样的思路对河北另外3个地区进行分析,发现各分区波速比异常既有共性特征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武山22号井水氡中期异常与地震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从属函数法对1984-2003年武山22号井水氡资料进行分析。共提取出5次从属函数中期异常,其中4次对应了在甘肃及邻区发生的MS≥5.8地震。对异常特征及其地震的对应关系做了讨论,提出了中强、强震时间预测的指标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历史时期的粮价波动是气候变化对经济系统影响的突出表现之一,也是调节粮食安全及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基于从"清代粮价资料库"与《清代道光至宣统间粮价表》中提取的1736~1850年保定府小麦价格数据,分析了18~19世纪之交华北平原气候转折与粮价变化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1)粮价阶段性变化与气候转折存在显著对应关系.在1781~1820年的气候转折阶段,平均粮价升高,去趋势粮价变率和异常脉冲幅度显著增加.(2)极端高粮价年与干旱事件的对应关系存在显著的阶段性. 1781~1810年的5次极端高粮价年与干旱事件存在明显对应关系, 1811~1820年的多次极端干旱事件是粮价异常脉冲的直接原因.(3)气候变化通过影响社会稳定性在1811~1820年粮价巨幅异常脉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1813年爆发的天理教起义加剧了粮价异常脉冲,显示除"降水-粮食产量-粮价波动"的路径之外,气候变化还可能通过"降水-粮食产量-粮价波动-饥荒-动乱-粮价波动"的路径对粮价产生更重大的影响.以上认识有助于深化对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机制和过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2020年1月16日新疆库车县发生MS5.6地震,地震发生后对库尔勒地震台部分资料出现的中短期异常进行识别分析.得出,地震发生前"库米什地震窗"ML≥1.0级地震月频次出现高值异常,库尔勒台尾波持续时间比值、尾波衰减系数、周期比值出现低值异常,库尔勒台时间扫描计算AC值、A(b)值、P(b)值、最小二乘法b值等4个参数超限,这些中短期异常与库车5.6级地震对应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一九八一年八月十三日,内蒙丰镇发生了一次Ms5.8级地震,震后通过对震区周围群测点的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多数手段如:地电、地磁、地应力、地下水等都有一定数量的异常与之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其中,广灵中学的磁偏角异常(图1),与这次地震的对应关系更为突出,这是多年来在磁偏角观测中比较少见的异常.因此,试图借助于这一异常并从震区岩石磁性的角度出发,对震磁关系的基础理论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寸菊艳 《地震研究》2005,28(4):325-329
对云南保山滇14井1992—2004年水汞观测资料与其周围400km范围内发生的所有Ms≥95.0地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强地震发生前,滇14井水汞存在短临异常,且异常特征清晰,异常幅度明显;所提取的短临预报指标对应地震效果较好,但对应范围受区域地质构造控制,主要对应云南西部地区及缅甸弧型构造带中的中强地震。  相似文献   

13.
朱成英  崔勇  张涛 《内陆地震》2011,25(3):239-246
运用mapsis软件前兆异常分析中的差分、从属函数等计算方法对新10号泉硫化物测值进行异常识别。结果表明:(1)差分和从属函数异常以高值异常为主;(2)差分异常对应近场MS≥5地震对应率为100%(6/6),对远场MS≥7地震对应率为66.7%(4/6);(3)差分和从属函数异常最大量对近场MS≥5地震的震级和震中距相关性不明显;(4)差分和从属函数异常有一定同步性。  相似文献   

14.
关于天津双桥井“蠕变”水位异常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车用太  鱼金子 《地震》1998,18(3):313-318
通过全面、系统分析双桥井“蠕变”水位异常与地震活动的对应关系 ,认为这类异常与地震活动的对应关系并不密切。从不同角度对这类异常可能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提出这类异常可能与井管的老化、腐蚀、破裂及由此引起的高矿化度的地表盐池水或浅层地下水的渗入有关  相似文献   

15.
ECRS(地震对应相关谱)方法是近年来得到关注的地震异常识别方法之一。应用ECRS方法,分析了北京地区单参数与多参数滑动极值平均相关度,通过算例分析与外推预测,并与实际地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对此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初步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对M4级以上的目标震级,当考察时段为12个月时,b值、缺震等单参数相关度对北京地区地震前兆异常具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多参数地震对应相关谱较单参数可更好地识别北京地区地震前兆综合异常,其异常对应比例与地震对应比例分别为7/8、9/11,异常信度较高;以均值0.5倍标准差的高相关度作为异常阈值,可以较好的识别地震前兆综合异常,但一定程度上会受人为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福建地区地倾斜中短期前兆异常识别及映震效果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福建地区10年来的倾斜资料,统一用调和分析、差分分析、卡尔曼滤波和最大相关系数方法进行系统处理,提取异常信息,统计分析它们与该地区MS5级以上地震的关系,并对这几种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是:地倾斜固体潮M2波γ因子异常与地震的对应率为46%(P=54%),差分分析方法识别的异常与地震对应率为23%(P=42%),卡尔曼滤波方法识别的异常与地震的对应率为30%(P=34%),最大相关系数分析方法识别的异常与地震对应率为19%(P=37%)。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分析台风中心区域的电离层异常扰动过程,本文利用CODE提供的全球GIM电离层TEC网格数据,借助滑动四分位距法对2016年超强台风"鲇鱼"发生期间的电离层TEC异常进行了探测和分析.对超强台风"鲇鱼"发生的7个时间段电离层时间序列进行了异常值探测,发现在台风发生前2天,电离层TEC出现异常.此次电离层TEC异常主要发生在当地时间的02:00到12:00,持续时间长达十个小时,台风中心区域最大异常值达到12TECU.台风中心区域附近上空和对应的磁赤道共轭区上空的电离层均出现异常现象,两区域异常现象基本呈现相同变化趋势,而台风中心区域的电离层异常扰动现象很可能是此次台风发生的前兆之一.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中国震例及相关文献资料,通过收集辽宁及周边地区中强地震震前形变前兆异常信息,对震前形变异常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分析表明,辽宁地区中强地震前形变前兆异常具有分布范围广、异常数量多、持续时间长、异常变化幅度大且具有同步性变化特征等特点;形变异常的主要发震特征为破年变异常,异常具体体现为趋势转向、短期加速等动态特征;异常主要集中在300km范围内;异常主要以倾斜和应变为主;持续时间以中长期异常为主,出现时间同步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杨芬  金明培  赵家本 《中国地震》2007,23(2):175-183
本文使用前兆群体异常信息提取的方法,即应用前兆群体非均匀度ID和前兆综合信息量S数学分析,以及相关计算软件,对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及邻区(N24~28°,E98~102°)的断层形变和地下流体各种监测手段的多台项观测资料进行了系统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多台多测项前兆群体异常的映震效果优于多台单测项前兆群体异常的应震效果;前兆群体异常与中强地震的对应关系较好,且一组前兆群体异常一般会对应2次以上中强地震,显示了前兆群体异常与地震成组对应关系,而不是以往单次前兆与单个地震一一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0.
张淑亮 《山西地震》2005,(Z1):11-11
异常与地震之间存在着不唯一性.然而建立在物理基础上的必震"前兆",不仅在理论上远未解决,实践上也从未找到.因此,只能寻找某些具有实用化的异常指标.这种异常指标不同于"异常",因为"异常"仅仅是相对于正常而言,与地震关系不明确;它也不同于"前兆",因为"前兆"与地震关系是完全确定的.异常指标是介于异常与前兆之间的与地震具有一定对应概率的统计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